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家庭氛圍對孩子個性形成的影響

2020-10-20 06:24于新蘋
兒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心理特征

于新蘋

摘 要:人與人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個性上,而人的個性形成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個性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我國,步入小康社會的家庭都比較富裕,雖然對教育的投入非常大,但是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沒有考慮到家庭氛圍對孩子個性形成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家庭氛圍和孩子個性形成的概念與內涵的闡述,分析了家庭氛圍對孩子個性形成的影響及具體表現,提出了構建良好現代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個性發(fā)展的建議。

關鍵詞:家庭氛圍 孩子個性 心理特征

家庭不僅是孩子的生活場所,也是孩子一生的學校。家庭氛圍是否良好,對孩子個性的形成會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影響到孩子的終生發(fā)展。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終生教師,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在日后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對孩子人格品質的形成,都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必須營造快樂溫馨、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以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一、家庭氛圍與孩子個性發(fā)展的含義

(一)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是指家庭的氣氛和情調,它包含著情緒、親情、人際關系、行為習慣、文化素養(yǎng)等,是一種隱性教育因素。它客觀地存在于每個家庭之中,并且積極地影響著生理和心理都處于迅速發(fā)育發(fā)展階段中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氛圍能使孩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因此,建立和諧、愉快、有序的家庭氛圍,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孩子個性發(fā)展與形成的關鍵因素。

(二)個性及孩子個性發(fā)展

關于個性的概念目前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認識,不過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個性是一個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各種心理特征與習性的總和,包括智商、情感、意志、性格等要素。它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是人從出生開始,生活中所有經歷的沉淀。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我們會發(fā)現,有的人音容相貌、言行舉止令人印象深刻;而有的人則很難給別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只是一面之緣,卻給別人留下長久的回憶;而有的人盡管長期與別人相處,卻從未在人們的心中掀起波瀾。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個性在起作用。一般來說,鮮明的、獨特的個性容易給人以深刻的記憶,而乏味的、平庸的個性則很難給人留下什么印象。根據相關實驗發(fā)現,個性較強的人在各方面表現優(yōu)于個性不強的人,如獨立思考、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及執(zhí)行力方面等。

孩子個性是指其在一定的環(huán)境之中形成的較為穩(wěn)固的心理特征與習性的總和。其中家庭環(huán)境是主要影響因素,因為在孩子的生活范圍里,家庭占比最大,學校次之,社會就較少了。孩子個性發(fā)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而逐漸發(fā)生變化。孩子在認識事物從不懂到似懂,再到真懂的過程中,其個性也逐步形成。但與成人相比,孩子的個性是不穩(wěn)定的、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這與孩子的認識階段和心理特征有直接關系。

二、家長對孩子個性發(fā)展的認識

(一)教育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九年義務教育的效果不僅僅是讓每個孩子都接受了教育,還有一個更大的成就就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調查結果表明,從意識方面講,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庭對智力的投資已成為孩子日常消費的主體,只要孩子想上學,砸鍋賣鐵也供;但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城鄉(xiāng)差距明顯,城市絕大多數家庭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了優(yōu)良環(huán)境,比如孩子有獨立臥室,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父母帶孩子到現場觀看各種綜藝節(jié)目,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家長鼓勵孩子參與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孩子社會責任感等;而且家長也會拿出大量時間去陪孩子,比如帶孩子旅游、陪孩子做游戲、與孩子一起欣賞名家影視等等。而農村大部分家庭沒有這方面意識,尤其是留守兒童,更談不上良好育人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二)體育活動、各種勞動不但能展現個人能力,更能促進個性的發(fā)展

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無不引導著人們熱愛體育,熱愛勞動。體育運動和各種勞動即是體能鍛煉,也是思維鍛煉,不但能展現個人能力,更能促進個性的發(fā)展。家長對體育運動和各種勞動認識程度不同,對孩子的培養(yǎng)上也會參差不齊。就勞動方面講,人的勞動觀念是后天培養(yǎng)的,不是一生下來就喜愛勞動,可以說大多數孩子都不喜歡家務勞動,那么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興趣和勞動習慣就與家長的教育觀念有直接關系了。據了解,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有必要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然而超過半數家長認為孩子做家務沒必要、無所謂或順其自然。家長的這種勞動育兒觀念,直接影響著孩子是否能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特征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是個性形成的關鍵因素。目前,雖然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普遍提高,但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心理素質養(yǎng)成教育還知之甚少。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的繁榮,人文環(huán)境的變化,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心理健康也逐步成為關注熱點。但絕大多數家長對什么樣的心理是健康的心理,怎樣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孩子個性形成有什么作用,還是模糊不清,可見家長對孩子心理素質養(yǎng)成教育指導的訴求是非常大的。

三、家庭氛圍對孩子個性形成的影響

(一)家庭的影響因素

1.家庭結構

簡單地說家庭結構就是人口結構,一家人可能存在祖一輩,父一輩,子一輩;但多數都是父一輩,子一輩。只要夫婦都在,膝下有兒女,即為完整家庭,也就是說家庭結構健全,完整家庭有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缺少母愛或父愛,以至于多數孩子個性過于偏激或懦弱。幾代同堂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意見很難統(tǒng)一,所以會出現過分溺愛從而導致嬌生慣養(yǎng),孩子的心理素質大多比較脆弱。因此,穩(wěn)定、健全的家庭結構,對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具有重要意義,是孩子個性發(fā)展的基礎。

2.家庭氛圍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家庭氛圍是影響孩子能否養(yǎng)成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隱性因素,也是人的個性差異的最初根源。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或者父母經常因為家庭瑣事吵架、甚至長時間處于“冷戰(zhàn)狀態(tài)”,就會給孩子帶來影響進而產生心理壓力。長期生活在尷尬、沉悶或者是爭吵不休的家庭氣氛中,孩子在心理上會反感、壓抑;行為上孤僻、冷漠、易怒、暴躁,進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素質。而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精神振奮,在感受幸福的同時養(yǎng)成活潑、開朗、熱情、大方、誠實、好學、謙遜的良好心理品質。家庭氛圍不僅影響孩子早期的個性,甚至還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個性發(fā)展。有關研究資料表明:孩子早期與以后各年齡階段的人格特點有著相當的一致性,孩子早期形成的人格特征和個性傾向,往往是一個人成年后人格的核心部分或中堅結構。由此可見,孩子個性的早期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一個人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要給他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愉快、整潔、有序的家庭氛圍。

3.教育認知與教育方式

在教育認知和教育方式上,家長對教育的認知水平和教育方式得當與否,對孩子的個性形成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家長對教育的認識有深有淺,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教育就是到學校學習書本知識,而沒有考慮社會和家庭對孩子應盡的教育義務,把孩子放到學校,學好學壞是老師的責任,這樣的想法或者做法會耽誤孩子的一生。而在教育方式上,家長不能一成不變,天天說教、年年說教,要不時推陳出新,這次交心談話,下次榜樣示范等。同時無論用何種方式教育孩子,都要有一個度,即嚴而有度。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過于激進,要嚴肅對待;在孩子知錯的情況下,不能過分批評,也不能過分埋怨,要側重于心理安慰;對好吃貪玩的孩子,就要適當加以限制,轉移注意力;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孩子,也不能一貫的寵愛有加,要正確引導。過分關心,會使孩子心理上有很大的壓力;過分嚴厲,會使孩子形成精神緊張、膽怯等心理問題。所以,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態(tài)度,對孩子的個性形成十分重要,如果家長沒有一個好的教育態(tài)度,孩子很難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個性。

4.家長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

家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心理素質,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潛在精神因素。父母掌握文化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以及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孩子的學習習慣、對問題的看法以及個性表現上。心理素質好、文化素質高的家長,看待事物有更長遠的打算,面對問題會更有智慧。父母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生活中的情緒、人際交往中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等,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這種環(huán)境的熏陶,并對其日后的個性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家庭的影響內容

1.家庭氛圍決定孩子早期的個性

家庭氛圍對孩子個性產生關鍵性影響,這主要是因為孩子接觸最早和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家庭,從產生因素來說,家庭對孩子個性形成的作用最為關鍵,也最持久。

首先,遺傳因素是一個人個性發(fā)展的生理基礎,基因對個性、智商、能力都有影響。另外,不同年齡段會有不一樣的生理特點,而生理特點決定了個性發(fā)展階段性。

其次,性格類型是一個人的氣質和潛能發(fā)展的基石。在一個人的個性之中,氣質的穩(wěn)定性最強,不會輕易改變,這與其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特性與靈活性有一定關系。

根據心理研究發(fā)現,家庭對孩子的個性影響主要從以下方面體現出來:首先是雙親的基因是個性發(fā)展的根本,雙親的文化程度與素質修養(yǎng)對其氣質會產生影響,父母的行為處事和生活習慣更是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個性特征、情感、與處事方式也會產生直接影響。所以說,家庭環(huán)境在孩子早期的個性發(fā)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2.家庭環(huán)境影響孩子的個性心理

孩子個性的發(fā)展與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在此過程中,通過外界環(huán)境和孩子自身的一些因素,形成同化與內化對孩子的個性特征形成產生影響,并通過反饋與修正而不斷強化,這一過程與孩子的內心成長過程是一致的。由于個性與心理特性有著緊密的關系,這樣在研究個性形成時,通過研究個性心理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影響個性發(fā)展的一些因素。專家在研究個性心理過程中發(fā)現,家庭氛圍對孩子個性心理的影響是較為明顯的,主要體現如下:

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所處的氛圍對其情感、性情都會產生一定影響,而這些情感是個性心理形成的基礎。一般來說有兩個因素會對孩子個性心理形成起到決定作用,這兩個因素分別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其中前者是生理基礎,是內因,這種因素是可以遺傳的,與其父母的性情有很大關系。而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氛圍,是外因,這種因素對孩子個性的影響,主要是對其身心和情感加以影響,進而形成心理作用,其作用時間較長。由于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個性心理形成的主要外界影響因素,而其個性形成與個性心理又密不可分,因此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與形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3.家庭氛圍有利于促進親子關系的形成

一個溫馨的家庭,尊老愛幼,成員和睦,夫妻相愛,父子同德,母子同心。在這種氛圍的家庭里,父母同孩子的關系是非常融洽的。和諧的家庭氛圍不僅僅是大人從中獲益,而且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形成。一個活潑可愛、性格開朗的孩子肯定是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里。這一點在我校五年二班學生張子欣身上表現尤為突出,她課上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課下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生活習慣規(guī)規(guī)矩矩。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童年的快樂,也看出了家庭的幸福。通過和班主任聊天得知,她家是三口之家,父親是銀行職員,母親是教師,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從不爭吵,夫妻經常陪著孩子散步、運動、做游戲。而另外一個孩子的情況截然相反,這個學生平時一臉的玩世不恭,凡事都無所謂,課上隨意說話,甚至隨意走動,作業(yè)從沒有按時完成過;課下經常在教室或操場打鬧,有時還張口罵人,被列為課間重點看護對象。孩子為什么會這樣,通過家訪了解到,在他家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過于極端,要么撒手不管,要么采取暴力手段。父親好賭,經常夜不歸宿,母親文化水平不高,夫妻經常發(fā)生沖突,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誰的心情也不會好。父母對待孩子非打即罵,不可能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即是說,要促進孩子心理健康,只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是不夠的,還要形成最佳的親子關系。形成良好親子關系最重要是父母要把孩子作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想法、意見,給他一定的自主權;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見。2017年暑假期間,我家準備安排一次全家出游,不知女兒從哪聽說寬城縣有個花溪城水上樂園,就非常想去,但是沒有同伴。她就和我說,出去旅游是不是應該結伴出行,大人需要結伴,小孩也需要呀。她這么一說我就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對于女兒的建議,我進行了積極的回應,很快就聯系到女兒好朋友趙佳音的家長,雙方一拍即合,兩家結伴旅游。這樣做,既滿足了孩子的心愿,同時在出游的過程中還能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和地理知識的講解,一舉兩得。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建議都應認真考慮,這樣與孩子的關系會日益親密??傊S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有助于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穩(wěn)定。

四、不良家庭氛圍對孩子個性發(fā)展過程中的影響

(一)多數家長對待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教育很迷茫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出現了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一些現代、時尚的年輕父母們,并不知道孩子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我在調查中對很多家長做過訪談,了解到多數年輕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感到困惑迷茫,不知道怎么教導孩子,不知道孩子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出現偏頗后,更是手足無措、毫無辦法。

(二)過分溺愛會嚴重影響孩子個性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步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時常想去嘗試接觸一些新鮮事物,因此在孩子某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家長一定要放手,給他機會,甚至為他搭建平臺。但是有些家長總是杞人憂天,怕這怕那,把孩子看得死死的,為孩子提供無微不至的幫助和保護,有求必應,全程包辦,甚至在孩子做錯的時候,既不批評,也不引導。這種行為就是溺愛,會使孩子養(yǎng)成依賴成性或任性放肆的性格,經不起挫折失敗,聽不進逆耳忠言。

(三)家長自身素質不高對孩子的心理素質產生影響

調查中,城市孩子的父母多數處于??萍耙陨蠈W歷,農村孩子的父母多數處于初中學歷,大多數孩子的父母沒有相應的育兒知識,現在兒童期的大部分家長都是80后或90后,很多家長沒有做好科學育兒的準備,無法承擔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和義務,不知道如何去教養(yǎng)孩子。農村孩子的父母不僅文化程度低,而且大部分外出務工,農村孩子心理素質養(yǎng)成情況不容樂觀。

(四)家庭教育在孩子個性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個別家庭對孩子的培養(yǎng)會出現以下問題:第一,缺乏正確的兒童觀。很多家長只看表象,沒有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的需求、想法,不假思索的加以否定,或敷衍塞責。在與孩子溝通時不講究方式、方法,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在主觀意識中替孩子做決定,進而造就了一批“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這種家庭中,孩子時常處于壓抑、被動狀態(tài),進而在個性發(fā)展中表現為缺乏自信、沉默寡言、猶豫不決,甚至逆來順受等。在學習上,不能主動學習,不會獨立思考,學習成績往往較差。第二,缺乏平衡的教育目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但成龍成鳳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完成很多目標,每一個目標的制定都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家長過高的心理期望值,往往會造成顧此失彼。家長一味地強調智力開發(fā),追求考試高分數,忽略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情感體驗,會導致孩子學習無興趣,思想不端正,態(tài)度不積極,甚至出現厭學、逃學的現象。第三,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兒方式已經被大多數家庭淘汰。榜樣示范,交流溝通,積極引導成為家庭教育方式的主流。但是因為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成本的提高、壓力的增加,一些父母的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投放到工作中,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少了,孩子處于一種“散養(yǎng)”狀態(tài),游離于父母的視野之外,等到孩子出現問題時又打又罵,惡言惡語,最終導致孩子叛逆。留守兒童缺乏關愛,隔輩教養(yǎng)過分溺愛,這都是家庭教育的極端現象。留守兒童因為遠離父母,是非的判斷幾乎都要親身體驗,這時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遇到困難又無人幫助,就會產生暴力傾向;而隔輩教養(yǎng)因為對孩子疼愛有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倚有靠,奴性、惰性自然就成了孩子個性的一部分。

以上種種誤區(qū),會導致孩子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個性不突出;而迂腐的觀念,模糊的目標,偏執(zhí)的方法和方式,使得家庭教育效果不佳,甚至失敗。

五、構建良好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個性發(fā)展的策略

由于家庭氛圍在影響孩子個性發(fā)展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孩子的個性形成對其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建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我認為,在新時代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的思想認識要到位

當今社會對孩子教育重視程度普遍提高,但是對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學習文化知識,還要立德樹人。要讓孩子成為真正的合格人才,父母要積極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除了經濟方面做好保障外,更重要的是育人環(huán)境,而環(huán)境中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影響因素,所以作為家長有責任為孩子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首先,在構建良好家庭氛圍的過程中,長輩,尤其是父母要盡最大努力,減少不和諧因素出現。例如夫妻雙方如果互不忍讓,將細小的矛盾不斷激化并直接在孩子面前爆發(fā),會對孩子產生強烈負面影響,所以要盡量避免將夫妻之間的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其次,要有陽光的心態(tài),讓家庭生活充滿希望。充滿希望的家庭是人生的優(yōu)良港灣,當你疲憊不堪時回家小憩,可以讓你力量重生;當你遇到艱難險阻時回家看看,可以讓你信心倍增。父母的心態(tài)決定著家庭的希望,一個有希望的家庭,氛圍是和諧的,孩子也會是性格開朗,活潑可愛的。比如父母遇事總能夠以積極的、陽光的心態(tài)去面對,理智思考,盡力解決。困難總是在無聲無息中被克服,家庭始終處于和諧穩(wěn)定狀態(tài),在這種氛圍中,孩子的個性肯定會向積極方向發(fā)展。

(二)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

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榜樣,孩子的言行是父母言行的寫照,孩子的品德是父母品德的折射,父母的行為習慣和文化素養(yǎng)對孩子的行為舉止,思想認識乃至個性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不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也是孩子的精神寄托,父母做在前,孩子跟在后,不用多說,也不用教,近朱就赤,近墨就黑。所以父母的素質有多高,孩子的前途就有多遠,這就要求作為父母,在為家庭付出的同時,也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有助于家庭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有文化,講道理;素養(yǎng)高,走正道;說話有根據,辦事講方法。這種充滿正能量、充滿和諧氛圍的家庭,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提高修養(yǎng)與認知能力都有積極的作用。一個酗酒賭博,不務正業(yè)的父親,一個手機不離手,臟話不離口母親,再加上一個經常打架的家庭,不僅僅是破壞了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更是對孩子的思想、個性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我在對所任課班級將近一個多月的觀察與調查后發(fā)現,凡是平時沒規(guī)矩,說話大聲嚷嚷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行為隨意性強,說話粗聲大氣的人;而那些規(guī)規(guī)矩矩,舉止文雅的孩子,家庭成員多數都是講道理,有涵養(yǎng)的。

此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樹立科學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方法。由于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直接而顯著的,因此家長想讓孩子朝哪個方向發(fā)展,自己就應該在那一方面比較優(yōu)秀,至少做的比較好,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正確的教育方法。陳鶴琴先生曾在《怎樣做父母》一文中這樣說道,要想將花朵成功栽好,需要詳細了解栽花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孩子同樣如此。

(三)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需要及時溝通和解決矛盾

居家過日子,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出現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逃避矛盾而導致矛盾升級,從而破壞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即使矛盾與孩子無關,但在充滿緊張空氣的家庭里,孩子也會深受其害,所以矛盾的及時溝通和疏導對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非常必要的。

矛盾如果產生于大人之間,無論是父母的哪一方,都不要向孩子訴說,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爆發(fā)。如果矛盾產生于大人和孩子之間,就更加需要智慧。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管教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今時代了,因為有了青少年保護法,所以既不能大搞家長作風,也不能低三下四的求孩子。家長作風會導致孩子嚴重的逆反,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叛逆行為,以至于難以管教;而低三下四會把孩子慣壞,養(yǎng)成凡事不由他,他就耍脾氣的個性。為此,在處理大人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時,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特別是需要多考慮孩子的心理特點,要從教導和指引方面進行溝通而不是對孩子進行指責與謾罵。對于出現的問題或矛盾,家長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能大聲嚷嚷,無理狡辯。夫妻二人的關系對整個家庭的氛圍和諧與否,起到決定作用,因此出現矛盾或者想法與觀念出現沖突時,家長雙方應該多從對孩子的影響出發(fā),冷靜處理,盡量不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家庭環(huán)境。

(四)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需要與學校和社會合作

除過家庭之外,學校對孩子個性發(fā)展的影響也很明顯。學校是個大家庭,成員來自不同的小家庭,孩子的脾氣秉性、生活習慣、性格特征等各有特色,各具千秋。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從思想上、制度上、管理上下功夫。在思想上要按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去培養(yǎng)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管理上要服務于人,做到管理育人。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風,形成一種緊張而不壓抑、嚴肅而死板、積極而不虛浮的班級氛圍。社會對孩子的影響更直接,網絡、影視、手機、社會現象、社會風氣等等,對孩子影響更直接,更深遠。所以在家庭、學校為孩子健康成長做出不懈努力的同時,社會也要承擔起教育重擔,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我們要共同奮斗,構建和諧社會;我們要努力奮斗,建立和諧校園;我們要努力奮斗,構建和諧家庭。為了我們國家的富強,為了我們民族的振興,一定要給我們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生長環(huán)境,使得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穩(wěn)重的個性。

參考文獻:

[1]伍新春.兒童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宋曉嵐.家庭教育對孩子性格形成的影響[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8)

[3]官旭瓊.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J].考試周刊,2009(39)

[4]范艷梅.論家庭教育對孩子個性發(fā)展的影響[J].科教導刊,2014(2)

[5]鄒萍,楊麗珠.父母教育觀念類型對孩子個性相關特質發(fā)展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

[6]李莉.家庭教育與孩子個性的發(fā)展[J/OL].教育教學論壇,2012(28),262-263

[7]范菊仙.家庭教育是孩子發(fā)展的關鍵[M].新課程(教研版),2010(3),52

[8]徐燕.淺談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庭氛圍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J].管理觀察,2009(6),225

猜你喜歡
心理特征
高職學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對策研究
從心理特征入手優(yōu)化中職計算機教學
高職助產專業(yè)學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探究
基于小學生心理特征的體育教學方法發(fā)展
淺析高校圖書館學生讀者借閱心理
淺談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
基于學生心理的數學概念教學探析
例談高中語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高考數學第一輪復習中的做法和反思
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研究
固始县| 静安区| 和顺县| 溧阳市| 鹤壁市| 新昌县| 宁强县| 宜城市| 绥化市| 闵行区| 怀化市| 清原| 湟中县| 仪陇县| 阿克| 大新县| 吉木乃县| 保康县| 红河县| 贡嘎县| 麟游县| 清涧县| 茌平县| 渑池县| 佳木斯市| 延吉市| 万年县| 阿拉尔市| 古浪县| 罗定市| 高尔夫| 巧家县| 广水市| 和平区| 宝山区| 乐陵市| 城步| 定襄县| 周宁县| 随州市| 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