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菊
摘 要: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可以理解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所具有的使人親近、讓人愿意接觸的一種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它集中體現在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師生關系以及教學評價等教育過程的各個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提升,是應對社會思潮多元沖突的迫切需要、應對互聯網+時代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和應對學生自我意識增強的主體性需要。遵循規(guī)律,以先進教育理念為引領;融會貫通,以魅力教學內容為基礎;排列組合,以最優(yōu)教學方法與手段為載體;平等對話,以全新師生關系為依托;綜合測評,以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為保障——是當下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提升的現實路徑。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提升策略
思政課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和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性問題。與專業(yè)課相比,思政課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顯著性、極強的政治性、理論性和濃厚的官方色彩等特點,使得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根基不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所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1]故,加強對高校思政課教學親和力的研究就十分重要,很有必要。
一、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內涵
親和力最早源于化學領域,用來說明一種化學物質與另一化學物質之間存在的關聯屬性,后來更多運用在人與人的交往上,比喻使人親近、愿意接觸的力量。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可以理解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所具有的使人親近、讓人愿意接觸的一種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它集中體現在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師生關系以及教學評價等教育過程的各個方面。
(一)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前提。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高校思政教師教育理念的選擇是否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是否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是否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也即教育理念的科學性、先進性是影響高校思政教師教學親和力的首要因素。
(二)教學內容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基礎。
思政課教學內容最核心與最主要的依據是思政課教材。我國高校統一使用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它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權威性毋庸置疑。但有親和力的思政教學絕不是對統編思政教科書照本宣科、不加處理的直接宣講,需要在吃透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加強研究,以問題為導向,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有效轉化。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載體。
教育理念的落地、教學內容的實現離不開一定的方法與手段。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與學生學的方法,是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統一。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閱讀指導法、行動導向法、實踐活動法等都是較為常見的選擇。教學手段上除了傳統的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外,也需要融入更多符合當前95后、00后大學生特點的新元素。
(四)師生關系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關鍵。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盵2]思政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教師是關鍵。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同樣也是思政教學親和力的關鍵之所在。
(五)教學評價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保障。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過程的現實和潛在價值是否發(fā)揮,進行評判的過程。它一般包括對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過程、教學管理等諸因素的評價。其中,最主要是對教師教的效果的評價和學生學的效果的評價。教學評價對整個教學活動起到重要的導向、強化和調節(jié)的作用。因此,教學評價尤其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所采用的原則、方式、方法問題,對高校思政教師教學親和力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應對社會思潮多元沖突的迫切需要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國際影響下,伴隨國內改革開放、社會轉型、高校擴招、利益格局等的一系列變革,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西方資產階級思潮的涌入,在給青年大學生提供多樣化選擇的同時,也造成了他們在思想觀念上的激烈碰撞與強烈的價值沖突。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主流是正向的、積極的、健康的,但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喪文化等消極、負面思潮影響的也大有人在。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提升高校思政教師教學的親和力,傳導主流意識形態(tài),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應對互聯網+時代發(fā)展的現實需要
截止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其中手機網民8.97億,占比99.3%;年齡分布上,20-29歲年齡段占比最高,達21.5%;職業(yè)上學生最多,占比26.9%。[3]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在大數據、云計算、新媒體、自媒體的催化下,傳統意義上師尊生卑的師生關系,正在因信息獲取渠道的多元化而漸趨走向地位平等;自上而下單向的知識傳遞模式被網絡世界“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所打破,進而轉向雙向互動模式;相對固定封閉的教育空間,被當前“處處可網、時時可網”的現實所重構。面對以上種種變革,高校思政課教學,唯有“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提升思政教學的親和力,方能有效適應互聯網+時代發(fā)展的現實需要。
(三)應對學生自我意識增強的主體性需要
作為95后、00后的當代大學生,可以稱之為“數字公民”、“云養(yǎng)青年”。網絡時代中成長起來的他們,身上有一些明顯的共性特點。首先,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是非常多元的;其次,他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度較高,具有比較濃烈的愛國情懷;第三,他們搜集、檢索信息的能力以及接納新事物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同時,他們身上也有這樣的一些標簽:“小確幸”與“高大上”并存、物質自由與精神自由并重、同質化與個性化并存、參與熱情與政治冷漠并存、娛樂化傾向、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等。總之,今天大學生的主體意識空前增強。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提升思政教學親和力的應有之義。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提升的策略
(一)遵循規(guī)律,以先進教育理念為引領
有親和力的思政教學,一定是在遵循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的。教育教學基本規(guī)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思政研究規(guī)律、大學生身心發(fā)展及認知規(guī)律等均需重點把握。在尊重規(guī)律的前提下,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精神,貫徹“以學為中心”教育新理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引領,不落于時代,不慌于萬象,本身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體現與展示。
(二)融會貫通,以魅力教學內容為基礎
教學內容,最主要的參照是思政教材,它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要依據。有親和力的思政教學,絕不是對思政教材簡單、機械、刻板的直接使用,它是建立在研究性的基礎之上的,通過研究性教學,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有效轉化。首先,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要能準確把握教材體系里的重難點問題、正確解答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及時回應學生面臨的求學、求友、求偶等現實問題。其次,加強研究,挖掘思政教學的理論魅力。理論只要徹底,就有說服力。思政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深入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吃透教材,實現打鐵自身硬。最后,結合當下,適時適當地融入疫情故事,用好疫情防控教科書。總之,通過融會貫通,彰顯出思政教學本身所該有的理論魅力和真理力量。
(三)排列組合,以最優(yōu)教學方法與手段為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4]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全面到來,高校思政教育要從之前的“思政教育+互聯網”模式轉換為“互聯網+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思政課教師教學親和力的有效提升,首先,教師要能熟練操作學生使用頻率較高的微博、微信、抖音、B站、知乎、豆瓣等網絡平臺;其次,教師要善于綜合運用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閱讀指導法、行動導向法、實踐活動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最后,教師需要培養(yǎng)起互聯網思維,加強對微課、慕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深入研究。
(四)平等對話,以全新師生關系為依托
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盵5]高等教育大眾化和互聯網時代影響下的高校師生關系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平等對話,是其必然選擇。全新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從良好的第一印象、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接地氣”的教學語言三個方面著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思政第一堂課中,教師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理論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等信息都會悄無聲息地傳達給學生。后期師生相處中,教師的真誠、熱情、自律、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等高尚人格魅力,是學生“親其師”的關鍵。與學生的平等對話,教學語言的使用是門藝術。網絡流行語以其特有的語言簡潔化、幽默詼諧性、短期時效性、明揚暗抑性及草根主體性等特點深受廣大大學生群體的青睞。思政課教師教學可以通過網絡流行語的穿插使用,縮小師生間的語言代溝,拉近師生心里距離,增強思政教學的親和力。
(五)綜合測評,以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為保障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教學評價,同樣要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立德樹人為根本指向。高校思政教學要走出“一張試卷,一個分數,論高下”的終結性、絕對性、單一的評價模式,構建一種側重過程性、形成性、動態(tài)性評價,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師生共同參與的綜合測評模式。進而實現教學評價育人邏輯與鑒別邏輯的辯證統一,工具向度與人文向度的有機融合,真切關照、服務于學生的發(fā)展,保障高校思政教學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4]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315.
[3]CNNIC: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5]列寧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55.
(作者單位:廣東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東莞 52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