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娟
摘 要:將傳統(tǒng)文化滲入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乍一聽十分新鮮,似乎是不太相干的兩個門類,畢竟數學是研究數字的科學,充滿著數理的意味;而傳統(tǒng)文化是關于文字和藝術的概念,充滿著文藝的氣息。兩者之間的共通點需要教師努力挖掘和感悟,積極探求其中的聯(lián)結點,以達到運用傳統(tǒng)文化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目的。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嘗試,本文認為在應用傳統(tǒng)文化輔助初中數學教學時,應當著重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促成數學觀念的形成,強化對數學解題思想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 初中數學 應用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對現(xiàn)今文化發(fā)展還和教學發(fā)展有借鑒意義的精華,如何繼承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從中提取和引用可以用在教學創(chuàng)新上的東西,是每一位教師應當積極探索的課題。
一、在數學概念的理解中引入傳統(tǒng)文化
在強化學生對初中數學概念的理解認識上,教師可以善用傳統(tǒng)文化,從中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概念,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數學知識上,從而強化數學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深化學生對“最小公倍數”這一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上,筆者引入了“干支紀年法”。以天干和地支進行組合記錄年份,其中體現(xiàn)了“最小公倍數”這一數學概念。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于是古人將這兩組進行如下組合來紀年: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天干用完后,地支還剩兩個(即癸酉年之后),那么天干就返回去用甲,和地支接著組合。同理,地支用完了也返回去用子再開始組合,則癸酉年之后為:甲戌年、乙亥年、丙子年、丁丑年……這樣依次類推下去,一直到癸亥年,天干地支便同時用盡,同時返回到最開始的甲和子,這時候干支紀年經歷了一個輪回。在這一個輪回中,一共有多少個紀年呢?由于天干比地支的個數少二,則最開始天干先用完返回到甲,甲與地支的戌組合,之后每次天干都比地支提早計數完并返回,甲分別與地支中的申、午、辰、寅組合,甲與寅組合時,最后正好排到癸亥?;仡欉@一輪回,甲一共和子、戌、申、午、辰、寅組合,甲使用了六次,同理,其他幾個天干也在組合過程中使用了六次,最后得出紀年個數共6×10=60個。
這就體現(xiàn)了“最小公倍數”這一數學概念。天干的個數是10,地支的個數是12,而數字10與12的最小公倍數就是60,于是我們從干支紀年這一概念中理解到最小公倍數這一數學概念。由此可見,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中“干支紀年法”這一概念的學習認識,得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到最小公倍數這一數學概念。
二、在數學觀念的培養(yǎng)中引入傳統(tǒng)文化
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觀念上,運用傳統(tǒng)文化可以收到奇效。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傳統(tǒng)文化典故,幫助學生從中獲得啟示,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數學學習上來,實現(xiàn)對應數學觀念的培養(yǎng)。
例如:在講解《概率與統(tǒng)計》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時候,筆者著重培養(yǎng)學生樹立新的數學觀念—隨機性觀念。在之前的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大都形成了確定性觀念,因為在學習概率和統(tǒng)計之前,學生基本上學的都是計算數字、證明結論等知識,而這些都是需要準確無誤的判斷和精準無比的計量的。針對學生已經養(yǎng)成的確定性觀念,數學教師在講授概率和統(tǒng)計的知識體系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隨機性觀念。為此,本人特意用“田忌賽馬”的故事來啟發(fā)學生。
齊威王手下俱是頂級馬,而田忌手下俱是相對來說次一等級的馬,無論如何調整馬的對陣情況,田忌都沒有全勝的機會,能夠做到三局全勝的反倒是齊威王,他只需用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的基本對陣策略,就可以獲得全勝。如此一來,倘若站在田忌的立場上,還要局限在用確定性的數學理念來看待問題,只想著每次都能取勝,那是不切實際的,因此以這種想法是不會有贏的可能的。而只有以隨機性觀念來看待事物,以概率的眼光看待問題,不求每一輪賽馬都能勝,而是通過一次性價比極高的?。ㄌ锛梢韵碌锐R賺掉齊威王的上等馬),來達到最終勝場上的占優(yōu),做到三局兩勝,以這樣的觀念和思考方式才能產生孫臏那樣的對陣方式,而孫臏的計策正體現(xiàn)了隨機性觀念,因為畢竟要取得勝利只要三局兩勝就可以了,這正是概率與統(tǒng)計中的“取勝概率2/3”的數學概念所體現(xiàn)的道理。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數學教師要善于向學生講述一些傳統(tǒng)文化故事,通過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引起學生興趣,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從中獲得啟示,或是學到一些數學觀念,或是更新固有的舊觀念,從中受益無窮。
三、在解題思想的傳輸中引入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還可以運用到解題教學中,教師通過解析典故或歷史故事中所體現(xiàn)的道理,將其引入數學范疇以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找到解題思路,提升解題能力,培養(yǎng)解題理念。
例如“曹沖稱象”這一故事就體現(xiàn)了數學中的“等量代換”思想,等量代換在解決數學問題中就有著重要作用。曹沖稱象通過用一批石頭的重量來等同于大象的重量,稱出零散的石頭加總后得出大象的重量,巧妙地解決了無法直接稱大象的難題,將一個復雜的整體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小問題。
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在數學解題中有很多應用,如圖1:在圓中,過圓心O有直徑AB,圓的直徑為2,已知AC=CD=BD,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一般來說,要想求得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家第一反應是要用S扇形AOD減去S△AOD和旁邊的弧AC那一小塊空白部分的面積。然而這一小塊空白部分的面積在初中階段是不能直接求出來的,那么,我們只能想辦法轉換已知條件。通過觀察可以得知,對于△COD與△CAD這兩者,它們共享一個底邊CD,且易觀察出兩者從底邊CD到線段AB的距離都是相等的,那么兩個三角形的底邊CD上的高也相等,則S△COD=S△CAD,于是S陰影部分=S扇形COD,計算扇形面積的計算便簡單了許多。最終根據已知條件可求得S陰影部分=S扇形COD
=nπR2/360=60π×1/360=π/6。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等量代換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體現(xiàn)。通過這一數學思想的運用,得以巧妙避開了這道題目里面最棘手的一部分—對弧AC那一小塊空白部分的面積的計算,而且還實現(xiàn)了對扇形面積的計算,從而簡化了解題過程和解題難度。曹沖稱象故事中體現(xiàn)的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解此題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處。
由此可見,通過將傳統(tǒng)文化引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給學生以啟發(fā),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一些數學思想,并幫助學生具體化對數學解題思想在某些領域的應用的認識,以促進學生對當前數學思想的掌握。
綜上所述,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如今無論是教育還是文化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我們要善于繼承和發(fā)揚其中的精華部分,并加以提煉,從而找出適合用在當前學科教學上的東西,尤其是數學教師,更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在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科間相互融合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屈景蘭、潘祥萬《初中數學課堂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學模式構建初探》,《數學教學通訊》2020年第11期。
[2] 陳玉坤《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成才研究》,《成才之路》2014年第22期。
[3] 王艷、吳文輝《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提升人文素養(yǎng)》,《數學教學通訊》2020年第15期。
[4] 李二林,董順興《布依文化中的數學元素教學應用—布依服飾刺繡中的簡單線性規(guī)劃問題》,《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第6期。
[5] 謝春梁《探析傳統(tǒng)建筑文化符號中的數學對稱美》,《科技資訊》2019年第36期。
[6] 林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課例研究》,《中學課程資源》2020年第2期。
[7] 范美玉,霍媛媛,李健《初中數學教科書數學史習題的比較與啟示—基于改革開放40年來五套人教版教科書的分析》,《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第2期。
[8] 馮秉政,李艷秋《探索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理工科大學生中的普及教育方法—以濟寧學院數學系“國學大講堂”活動為例》,《教育教學論壇》2020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