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素質教育的水準不斷提高,新課標也隨之不斷推廣施行,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逐漸打破傳統(tǒng)的只注重記憶單詞的教學模式,而是愈來愈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F(xiàn)代素質教育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模式,對教學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盡力給學生營造一種情景生動化的教學過程,使學生能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地尋求辦法解決疑惑,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同時,在情境化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重點分析探究小學英語讀寫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讀寫教學;方法研究
【作者簡介】夏瑞研,南京市江寧開發(fā)區(qū)學校。
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素質教育下的一種教學理念,它要求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之中,教師群體或其他的教學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培育學生的品質和能力。此外,對于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一定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進行適時恰當?shù)母倪M創(chuàng)新,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而達到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提高我國的教育在世界上的競爭力。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的累積,筆者對小學階段英語學科讀寫教學的方式方法及教學策略有些粗淺的見解,現(xiàn)分析如下,以期對教學提供參考。
一、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對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影響
小學階段的教學目的主要是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對于英語學科來說,則是為了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讀寫,能牢固記憶基礎詞匯,對一些實用性英文對話能靈活地運用,初步形成英文語感。此外,能夠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或作文寫作。綜上,其實這些教學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對學生進行英語啟蒙教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教材上的知識點,而且要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相關學習能力,最為重要的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激發(fā)起興趣的基礎上,教學通常會更加順暢。教師一定要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特點,培育學生的素質水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水平,這一切的教學目的的達成,對 學生將來的生活和學習都將起到極為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當前攻堅難點
1. 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低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單一,課堂互動性低,課堂活躍度低,學生的思維、關注點往往要跟著老師走,過于被動。這樣課堂的學習氣氛往往較為低迷,學生的興趣難以調動起來,長此以往,必然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將大受影響。
2. 教師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度不夠。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的內容較為基礎,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啟蒙教育,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英語學習以及表達的能力。但諸多的教師關注點都集中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將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學習好與壞、對知識感知力的唯一標準。這一做法是有失偏頗的,易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較多地關注單詞語句的記憶,而忽視口語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易導致很多學生出現(xiàn)會看、會寫但不會說的啞巴英語現(xiàn)象。
三、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1.培養(yǎng)學生的晨讀習慣,讓學生慣于發(fā)聲誦讀?!白x”這一過程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來說至關重要。讀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入門的橋梁,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現(xiàn)在很多學生只會寫不會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出于一種恐懼讀錯而受到周邊學生嘲笑的心理,因而不敢開口去讀英語,不敢開口去主動地同他人用英語交流。長此以往,學生必然喪失英語學習的信心,興趣也會降低,甚至對英語產生恐懼心理。為避免造成這種狀況,教師一定要對讀引起重視,對學生的英語口語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學生敢于開口讀,敢于同別人用英語進行交流。清晨是培養(yǎng)學生開口誦讀的絕佳時間,在晨讀時學生都開口進行誦讀或背誦,彼此之間不會過于關注他人所讀的對與錯。因此,教師要積極地進行引導,學生大聲地讀英語,進入一種沉迷于英語學習的狀態(tài)。此外,一天之中,人的記憶力在晨間達到一天之中的最佳狀態(tài),朗讀可以加強學生的英語記憶水平,提高學習的效果。學生在晨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地參與其中,同學生一同誦讀。教師在教室中來回地走動,鼓勵學生開口并激勵聲音小的學生開口讀,對聲音大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谋頁P;對于學生讀音上的錯誤,教師也可以及時的發(fā)現(xiàn),給予指導。這樣就會避免造成笑話。
筆者所從教的班級上曾有一些學生,長于英語書寫而不擅長英語表達,每次面臨課堂發(fā)言環(huán)節(jié),沒有幾位學生樂于主動地朗讀英語課文或進行英語對話等英語表達。面對這種狀況,筆者心急如焚,思索過諸多的方式方法想來打開學生的口進行英語表達。后來,幾位學生的英語成績又是滑鐵盧式的下降,筆者找他們談心,才發(fā)現(xiàn)他們是出于害怕讀錯的心理,特別是有一位同學當時在課堂上發(fā)錯了讀音,引起了其他同學們的嘲笑。但作為教師的筆者,當時并沒有注意到,直到那次談話才知道原來有些學生因為這件事特意給這位學生起了外號,導致這位學生對英語的恐懼和不自信更為嚴重。從此以后,筆者在每天的晨讀時間都會先帶領同學們晨讀,糾正他們的發(fā)音,鼓勵他們大膽地讀出聲。堅持了一段時間,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英語口語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就連幾位成績一直墊底的同學,英語成績也有了十足的進步,上課敢于積極地舉手發(fā)言了,同學們之間互嘲英語讀音的情況鮮有發(fā)生,學生成績進步的速度讓筆者甚為欣慰。
2. 落實好課前引導工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完全基于對課程的興趣,基于此,教師一定要采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在上課的初始環(huán)節(jié),進行趣味導入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絕佳辦法。學生通常對音樂、動畫、游戲和謎語等形式較為感興趣,此外,一些離奇不尋常的現(xiàn)象、陌生的場景事物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一定要利用學生這個特點,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課前導入,讓學生在課上集中注意力,將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有效吸收。
例如,在學習從1到10的英文數(shù)字時,身為教師的筆者通常會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筆者通常所采取的游戲是“你拍一,我拍一”,游戲進行完之后,筆者會唱幾句英文版的數(shù)字歌,學生對此感到好奇,筆者就會反問學生:“知道老師唱的是什么內容嗎?”學生表示不知道,這時筆者就會順勢引入這堂課的內容:“老師所唱的是英文版的‘數(shù)字拍手歌,那你們想學嗎?如果想學,那我們就需要先掌握這十個數(shù)字怎么發(fā)音,怎么拼寫?!睂W生有目標的學,就會很快掌握教師所教的內容。
3. 應用新媒體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輕松地進行學習。當今社會發(fā)展速度快,信息技術等媒體越來越普遍地進入尋常百姓家,學校之中的教學設備也與時俱進,越來越先進化,身為小學教師,也應當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積極地學習掌握新型的教學媒體,并在課堂上運用它,讓學生盡快地接觸到新的教學設備、教學形式,從而產生新的學習體驗,此外,也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新媒體在當今社會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很快,各式各樣的學習軟件和在線教學平臺越來越多,各種有關各科目各學齡段的教學視頻和網站論壇等層出不窮。這種情況對教師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zhàn)。教師一定要利用網上的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并將對學生群體有用的資源分享教授給學生,如此,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簡單、輕松。
小學生剛接觸英語,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科、一個全新的語種。如果直接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學起來有難度,教師講授起來也很困難。微課是現(xiàn)在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常時間跨度較短,一般在五至十分鐘,采用的是短視頻的模式,以半結構化的方式進行單元化的教學,主題明確,內容也就會集中具體化。如此授課,對剛入門的學生來說針對性強,教學效果往往較為理想。筆者在進行微課教學時,通常會采用將視頻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看的過程中學會寫,在會寫的基礎上也會聽,在聽的時候也學會讀。這樣,用較短的時間掌握這門課程的內容知識點。例如,在學習關于色彩的單詞時,筆者會先提前設計好課堂的各環(huán)節(jié),通常利用微課視頻導入。這個視頻的內容是一個小孩子在畫畫,他先畫的內容是一棵樹,將樹的葉子涂上綠色的顏料;接著在樹下的地上畫一個紅色的蘋果;而后,將天空畫成藍色;最后,畫了一個黃色的太陽。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會有旁白的聲音進行解說,讓學生了解綠、紅、藍、黃的顏色詞,并將每個單詞填寫在相應的圖案位置,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相應的顏色單詞。
4. 設計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學生“能說會道”的能力。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僅僅會讀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脫離課本和文字等載體能自主地說。通過他們自己的思索,能夠直接組織語言,進行交流,這樣才是英語教學的目標所在?;诖耍處熞欢ㄒ獙で笠环N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方法,積極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達到流利的程度。
筆者通常會采取設計生活化的情境的模式,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的生活氛圍。在這種氛圍中,鼓勵學生采用日常的生活化的口吻輕松地進行英文交流。用這種方式不斷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進行英文表達的習慣。用中文進行對話時,如果同學A看到了同學B,就會進行寒暄,這時小學階段的學生就會用到基礎的英文問好句型:“How are you?”,在這方面的教學時,先讓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點,可以讀懂其意,再結合中文進行對話,這樣就較為容易地記憶下來了。如此的課程多了,日常的英文交流多了,學生在知曉中文意思的基礎上,基于中文的引導,多加進行英文口語練習,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脫離課本變得“能說會道”。
5.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話的能力。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英語作文的教授是一個重難點。因為不同語言之間的語法差別很大,英語同中文的寫作就不能同日而語,學生如果按照中文寫作的語法寫作英語,很容易犯中式英文的錯誤。身為一名英語教師,教學任務就不僅是要讓學生會寫單詞,還要讓其掌握英語寫話的能力,能夠進行簡單的英文書面寫作。通常來說,閱讀是一種很好的途徑,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的語感,對學生的寫作將非常的有利,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運用英文語法于自我的英文寫作之中的習慣。
起初,筆者會給學生布置閱讀簡單的英文讀物的任務,比如英文兒歌。通過閱讀諸如此類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然后,筆者會給學生布置閱讀英文作文的任務,因為英文讀物同英文作文還是有異同的,讓學生在閱讀之中總結他人的遣詞造句的技巧以及語法的運用。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閱讀,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閱讀面的過程,其實也有利于學生的英文寫作學習。
6. 設計學生的家庭作業(yè),鞏固學生的基礎。對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來說,通常是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手抄寫單詞或課文的作業(yè),這種作業(yè)鞏固知識的效果是較為低下的,并不能達到很好的復習效果,甚至還會降低學生的英文學習興趣。因此,針對這種作業(yè)形式的不足,一定要尋求改進方式,讓學生能夠樂于接受并達到有效地鞏固基礎的效果。
例如,對于口語水平薄弱的學生,給他們布置觀看視頻對話的作業(yè),讓他們試著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對于寫作能力差的學生,就多布置閱讀的作業(yè),多模仿英文作文進行寫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英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師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教師在提升自我各方面能力的基礎上,一定要針對現(xiàn)在的各種教學中的不足積極地尋求方式方法予以改進,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在口語表達以及英文寫作方面的能力,并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麗麗.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145.
[2]韓瀅.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讀寫課的教學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 2018(2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