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德育教育重在提高幼兒道德情感,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新時代幼兒教師應該積極加強幼兒德育教育環(huán)境建設,不斷完善和充實幼兒德育教育路徑,將幼兒德育教育融入幼兒一日活動之中,讓德育滲透于幼兒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之中,同時,也要加強家園合作,借助家長之力完善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幼兒園德育教育效率,為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當然,關于幼兒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還有很多。希望文章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立德樹人;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一、幼兒德育教育的問題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下部分幼兒都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導致大部分幼兒在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懂分享,不善與其他同伴溝通交往,更不理解互幫互助和相互謙讓。家庭教育好的幼兒對這些還有簡單認知,但忽視家庭教育的家長培養(yǎng)出來的幼兒就是缺乏這方面認知。加上父輩影響,很多幼兒都是在家人的寵溺和呵護中成長的,這很容易導致幼兒養(yǎng)成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性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認知,同時也給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加大了難度。
(二)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影響
幼兒大多處于3~6歲這一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理解能力較弱。無論以何種形式開展德育教育,但終歸離不開理論道理的講述,但大多數幼兒聽不懂也不想聽大道理,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這類知識不感興趣。所以,教育方式和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不匹配也加大了幼兒德育教育的難度,影響了幼兒德育教育效率。
(三)德育落實力度不足
盡管德育已經成為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廣大幼兒教師也開始注重幼兒德育教育,但相比較義務教育階段的德育教育,幼兒德育教育的內容是比較簡單的,主要集中在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對幼兒意識和思想方面的教育涉及較少,教育內容的不完善顯然也會影響德育教育效率。加上部分幼兒園管理者多在理論層次強調德育的重要性,至于幼兒教師是否真正在教學實踐中落實了德育教育,缺乏考量,幼兒教師不敢輕易突破已經運用熟練的幼兒教育模式。德育教育的落實力度不足,導致德育效率不高。
二、立德樹人背景下幼兒園德育滲透策略
(一)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德育環(huán)境
正如前文所言,受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不能單純依靠教師口頭講授理論知識。為此,文章建議從側面入手,為幼兒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德育環(huán)境。古有“孟母三遷”,旨在告知環(huán)境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從環(huán)境著手,讓幼兒浸潤在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中,自然能夠提高幼兒的道德意識,培養(yǎng)幼兒健康行為習慣。針對幼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文章有如下建議。
1注重整體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比如在操場的大型活動器材上張貼禮讓、文明相關的標語,讓幼兒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了友愛和平的氣氛;又如在教室走廊上張貼幼兒自己設計的畫,畫的主題包括朋友、尊敬長輩、關心同伴、不亂扔垃圾、節(jié)約等等,將幼兒德育教育滲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地提高幼兒道德認知。
2注重活動室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悄無聲息的,這種無形的教育往往比有形教育影響力更大。所以,幼兒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好幼兒成長的環(huán)境,以班級為依托,加強活動室環(huán)境建設。比如在每個活動室的主題墻壁上布置有關道德行為教育的名言和圖片,如:弟弟摔倒我扶起、好朋友互相幫助、我是文明好娃娃等。
(二)德育工作與幼兒一日活動的有機結合
1在教育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幼兒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既要關注知識、智力,同時也要關注品德,從多個角度去設計教學活動,挖掘教學活動中的德育因子。例如,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可以借助《新三字經》《弟子規(guī)》《二十四孝賢》和《感動中國》等故事教學活動來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讓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習得語言知識,同時也塑造獨立自主、自信、熱愛勞動、勤儉節(jié)約、樂于分享、合作謙讓等優(yōu)秀品質。
2在幼兒常規(guī)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通過多年的幼兒教學經驗發(fā)現,要想有所收獲,必然要抓好基礎,只有抓好幼兒期的德育教育,才能為幼兒未來成長奠定基礎。而幼兒的常規(guī)活動正是落實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可以重點從幼兒情感教育入手,比如在一日生活中,關注幼兒的需求。喝水時,提醒幼兒要排好隊,不推不擠,節(jié)約用水;在進餐時,鼓勵幼兒做到碗里干凈、桌上干凈、身上干凈,讓幼兒懂得“粒粒皆辛苦”,愛惜勞動成果。當幼兒與同伴交談時,要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交往方式,并且表揚文明禮貌用語的幼兒;當幼兒之間出現爭搶玩具、打罵動手等行為時,要及時糾正,并且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矛盾,培養(yǎng)幼兒良好交往習慣。
3利用傳統節(jié)日開展德育教育
過節(jié)是每一個幼兒都喜歡的,但要讓節(jié)日變得有價值,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節(jié)日開展方式,在節(jié)假日慶祝中融入育人理念。比如三八婦女節(jié),可以滲透感恩教育,鼓勵幼兒動手給媽媽做一個小禮品:大紅花、賀卡獻等等,或者回家?guī)蛬寢屪鲆恍┝λ芗暗氖虑椋簰叩?、刷碗、擇菜,洗腳、捶背……讓節(jié)日也成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推手,讓幼兒在日?;顒又凶匀欢坏囟酶卸鳌?/p>
4德育教育在游戲活動中滲透
游戲也是幼兒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且大部分幼兒教學都是在游戲中進行的。所以應該抓好游戲這根“線”,將德育貫穿于游戲活動之中。比如創(chuàng)設“小小建筑師”“娃娃家”“圖書角”“心情驛站”“我是小廚師”等游戲活動。在游戲中,給幼兒樹立規(guī)則,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學會正確溝通和交流。以《過小橋》這一游戲為例,可以將這一游戲運用于運動會、慶祝會、畢業(yè)典禮、各種比賽等大型集體活動之中,讓幼兒既在游戲中熟悉規(guī)則,樹立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懂得約束自身行為,同時也掌握與他人溝通交往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
(三)家校合作,聯合家長的教育力量展開德育教育
《指南》指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起來的。成人遵守社會行為準則也能給幼兒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所以,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成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思想道德建設的榜樣。因為,教育從來都不是學校單方面的職責。家庭教育對幼兒的成長往往比學校教育影響更大。不能僅憑幼兒園單方面力量來開展德育教育,應當鼓勵和號召家長積極參與幼兒教育,關注幼兒成長。
幼兒教師首先應該以身作則,以行為表率,在要求幼兒之前先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幼兒做好表率。比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文明用語、節(jié)約用水,當教師做到這些時,學生自然也會跟著“效仿”。其次,也要擔任好家園合作的“橋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讓更多幼兒家長注重幼兒行為習慣、思想道德教育。
結束語
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游戲活動之中。換言之即幼兒教育當注重德育教育,尤其注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加強幼兒興趣引導,促使幼兒快速適應集體生活,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幼兒德育教育中主題游戲的創(chuàng)新實踐[J].王燕.??才智.?2020(02)
[2]淺談幼兒德育教育的教學策略[J].張晶.??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3)
[3]試論日常生活中有效實施幼兒德育教學的策略[J].王蓉.??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9)
作者簡介:
翁玲玲-(1981.04)女,漢族,江蘇省盱眙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立德樹人。
(作者單位:南京市育才智慧樹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