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如何基于教材資源進行讀后續(xù)寫實踐,將讀后續(xù)寫能力的培養(yǎng)分解、滲透在長期的日常教學過程中,結合其他技能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讀后續(xù)寫能力,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教材資源;讀后續(xù)寫
【作者簡介】姚愛軍,福建省晉江市陳埭民族中學。
面對讀后續(xù)寫題型將在更多省份的高考中出現(xiàn)的趨勢,語言技能訓練中應將專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結合起來,如在閱讀訓練中穿插概要、續(xù)寫等活動,避免孤立的單項技能訓練。本文將探討如何基于教材資源進行讀后續(xù)寫實踐,將讀后續(xù)寫能力的培養(yǎng)分解、滲透在長期的日常教學過程中,結合其他技能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讀后續(xù)寫能力。
一、基于教材資源的讀后續(xù)寫策略
讀后續(xù)寫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長期的訓練。在教學實踐中,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讀后續(xù)寫與詞匯教學相結合。讀后續(xù)寫評分標準對續(xù)寫中詞匯的豐富性和準確性提出了要求,如果學生詞匯量有限,對詞匯的掌握也缺乏廣度和深度,在寫作中就會存在用詞單一、平淡、乏味的現(xiàn)象,無法準確生動地描述事件、刻畫人物和表達情緒。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詞匯的分類積累,如話題詞匯、同義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建立并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詞匯庫,同時關注基礎詞匯向高級詞匯的拓展。
2.讀后續(xù)寫與語法教學相結合。讀后續(xù)寫評分標準對續(xù)寫中語法結構的準確性和多樣性也提出了要求,但學生續(xù)寫中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句子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結構混亂,中式英語泛濫,句不達意,或者句型單一,不會使用較復雜的結構和高級句型,缺少得分亮點。這要求教師在起始年段重視五種基本句型的強化訓練,以首先保證句子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結合一些具體語法項目的教學,反復強化一些復雜和高級結構,適當應用在寫作中,比如非謂語動詞作狀語、復合句、倒裝句、強調(diào)句等,從而提升句子的品質(zhì)。
3.讀后續(xù)寫與閱讀教學相結合。讀后續(xù)寫要求先讀后寫,首先考查的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其中包括淺層的信息定位能力(包括5W1H)和深層的文本分析能力,如理順故事的發(fā)展線索,理清人物的情感變化,提煉文本的主題思想,賞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關注寫作的語言風格等。讀后續(xù)寫不能孤立地練寫,而應該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教學實踐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優(yōu)秀的適合進行讀后續(xù)寫的閱讀語篇,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其中的續(xù)寫點,將讀后續(xù)寫靈活應用到深入學習文本的過程中。
4.讀后續(xù)寫和其他形式的寫作教學相結合。讀后續(xù)寫歸根到底是寫的能力的體現(xiàn),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種形式的寫作教學來提升學生寫的能力,具體可表現(xiàn)為造句、翻譯、仿寫、擴寫、片段描寫等,切實打好語言表達的基礎。
二、基于教材資源的讀后續(xù)寫教學實踐案例分析
下面以筆者執(zhí)教的北師大(2003版)Unit13 Lesson4 “First Impression”為例,具體說明如何基于教材資源進行讀后續(xù)寫的教學實踐。
1.教學內(nèi)容分析。本課從主人公Jane的角度講述她與最好的朋友第一次相遇的場景。Jane在圖書館緊張備考,卻一直被周圍人干擾,一個女孩Jenny甚至唱起歌來,Jane忍無可忍,輕聲怒指她自私自利并匆忙離開,之后卻發(fā)現(xiàn)重要的書不見了。Jenny發(fā)現(xiàn)了Jane的書后想辦法聯(lián)系以便歸還給她,最終兩人相逢、相認后一笑泯恩仇,成為最好的朋友。這是一篇典型的記敘文,故事情節(jié)完整,事件從開始到發(fā)展,經(jīng)歷矛盾沖突和高潮,最終化解矛盾,完美結局,并首尾呼應。這篇課文前四段雖然不完全符合讀后續(xù)寫題型在詞數(shù)和段落等方面的要求,但后三段仍不失為一篇非典型的讀后續(xù)寫的范文,能為學生在訓練初期模仿學習和嘗試創(chuàng)新提供很好的借鑒。
2.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本課分閱讀和寫作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以閱讀為主,通過設計各種任務實現(xiàn)對話題詞匯的積累和文本的分析和解讀。第二課時基于課文前四段內(nèi)容及第五段和第六段的開頭句,框定好續(xù)寫的“兩條(情感線、感情線)四點(兩段的開頭和結尾)”,構思一個不同于課文版本的個性版的故事高潮,最終回到相同結局以呼應開頭。寫作之后再利用一課時進行學生作品的比較、分析和點評,這樣可以“聚焦學生習作中的典型問題,并指向?qū)懽鲉栴}的有效解決和學生寫作技能的逐步提升”(常萬里2018)。
3.教學過程分析。
Step1:Before-reading.
Question:Have you ever met someone you didn't like, who later became your friend?
教師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簡單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同時引出first impression的話題,初步體驗話題中可能存在的沖突和矛盾,為續(xù)寫提供可能需要的創(chuàng)意靈感。
Step 2: While-reading.
4.識別體裁,合理預測。教師帶領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的標題、圖片及開頭和結尾,識別文本的體裁,預測故事的基本要素,如時間(when:one day in the past)、地點(where:in the library)、人物(who:two girls)及結局(how: best friends)。
5.快速閱讀,驗證預測。學生通過快速閱讀,能獲取更多信息,明確更多較復雜的要素,如事件(what:From enemy to friend), 事件發(fā)生的原因(why),矛盾解決的方法(how)等。
6.細讀文章,理清線索。教師利用兩個問題:What did Jane do? How did Jane feel?指導學生細讀文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理清文章中的兩條明、暗線索,即情節(jié)發(fā)展線(plot)和感情變化線(emotion)。
What did Jane do? How did Jane feel?
tried to do some revision for an exam full of anxiety(anxious)
was disturbed by people annoyed and upset
heard someone singing behind her angry
glared at the girl and whispered angrily even angrier
left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behind upset and wanting to cry
was told about the lost book relieved and grateful
met and recognized Jenny ashamed and guilty
apologized and laughed happy
invited Jenny to have a cup of tea, became friends lucky
這是閱讀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展開文本深度分析的重要措施和途徑,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理清文本的思路,還可以讓學生利用閱讀策略“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感知主人公的情感態(tài)度和性格特征,獲取文本主旨,為學生自己的讀后續(xù)寫搭建情節(jié)和情感發(fā)展的思維支架,確保與原文高度融洽。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利用這個機會復習擴充與情緒有關的詞匯庫,以便在寫作中能靈活調(diào)用。
7.賞析課文語言。教材課文本身就是一篇佳作,從內(nèi)容、詞匯、邏輯、修辭等方面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實例,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以教材為范本,提供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欣賞、感知和模仿的機會(孫浙微,2020)。在學生充分閱讀和熟悉課文之后教師要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文章中的閃光點,從而活學活用,達到知識遷移的效果。在本課中有以下優(yōu)秀的表達可以在語言點講解時重點提出,并引導學生在課內(nèi)外閱讀中都能關注文學作品中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增加語言積累:
高級句型:
I wa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nnoyed...the more upset iIgot, the less I was able to concentrate.(比較級的特殊用法)
The singing was so loud that ...(還可改寫升級為倒裝結構So loud was the singing that ...)
The fact that she looked like a sensitive,friendly girl .(同位語從句)
If Jenny hadn't been a kind person who was willing to forgive my shortcomings, I would never have experienced such true friendship.(虛擬語氣,定語從句)
After confirming that I was...(非謂語動詞,賓語從句)
It was only when I got home two hours later that i realized... and there was nothing i could do as the library was closed.(強調(diào)句型,長難句)
生動的修辭:
The last straw was when I heard someone singing...(習語)
In fact, I'm surprised there wasn't steam coming out of my ears.(比喻)
Thanks to your noise...(反語)
鏈式動作
I picked up my books, glared at her and whispered angrily...
豐富的形容詞、副詞和常用短語,恕不贅舉。
Step3 Writing.(第二課時)
續(xù)寫前教師向?qū)W生介紹高考讀后續(xù)寫的基本要求、寫作規(guī)范和評分細則。
簡單回顧梳理上節(jié)閱讀課中對文本的分析,啟發(fā)學生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去合理想象,潛心構思,制造不同的矛盾沖突,編寫不同版本的故事高潮部分,勾勒初稿。
在確定續(xù)寫的框架和思路后,還可以先以多樣化的練習形式如翻譯、擴寫、仿寫等,提升學生在詞、句、段、篇等方面的語言修養(yǎng),實現(xiàn)語言美。在本節(jié)課,教師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在心理描寫時做到“Show. Don't tell”。
學生對續(xù)寫進行潤色提升,定稿謄寫,提交教師批改。本課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續(xù)寫進行批改,并在下一課時分享學生作品中的亮點,進行適當?shù)狞c評和鼓勵,為學生保持讀后續(xù)寫的熱情注入動力。還可以引導學生自評或互相評價、欣賞不同層次的有代表性的習作,并在課后根據(jù)課堂的學習和收獲進一步優(yōu)化自己的作品。
三、結語
讀后續(xù)寫是一種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新題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能有效地促進師生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刻理解,也是落實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身處一線的教師要基于寶貴的教材資源,立足日常的課堂教學,將讀后續(xù)寫能力的培養(yǎng)分解成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進階的教學實踐,做到持之以恒,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常萬里.初中英語寫作課第二課時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9.
[2]孫浙微.如何提升高考讀后續(xù)寫中的語言美[J].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