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整體大觀念,將“表內(nèi)除法”設計為知識塊狀,設計整體目標,建構除法概念認識,基礎訓練與提升拓展相結合,加深學習深度,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深度學習? 表內(nèi)除法? 整體教學設計
【基金項目】福建省2020年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項目基金:福建省2020年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深度學習理論下的小學數(shù)學單元整體教學研究》 (立項編號:FJJKXB20-631主持人:莊達理)。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1-0185-03
所謂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就是基于教材內(nèi)容設計每個知識塊核心目標,根據(jù)核心目標選擇、整合教學內(nèi)容,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化[1]??偠灾?,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更加注重對單元內(nèi)容之間的關聯(lián)性,注重各個知識版塊之間的邏輯順序,找到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學習最佳融合點,構建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一、教材“表內(nèi)除法”單元教學編排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時數(shù)量大,學習效率低
“表內(nèi)除法”是二年級下冊重要知識點,重點教會學生進行2~6之間的除法運算。除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計算技能,是進行更深層次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前提。不過,筆者也注意到,“表內(nèi)除法”單元教學內(nèi)容編排為兩個單元,總共設計18個課時,課時數(shù)量不可謂不大。由于巨大的課時數(shù)量,給學生心理上造成了較大的學習壓力,影響學習效率。
(二)教學手段重復,學習興趣低
表內(nèi)除法(一)和表內(nèi)除法(二)兩個單元教學,18個課時的安排,從“平均分”到乘法口訣,再到除法的初步認識與應用,難免會導致內(nèi)容上的重復,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手段也基本一致。教學手段重復,使得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新鮮感。
(三)內(nèi)容獨立,知識細雜
“表內(nèi)除法”單元內(nèi)容基于認識平均分、乘法口訣求商、除法初步認識、除法應用等順利進行,整體設計其實遵循由淺及深、由表及里的學習規(guī)律,基本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特點。不過,教材在設計內(nèi)容順序時,忽視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性,每個知識內(nèi)容之間獨立性較強。學生可能學習完平均分之后,后面就基本很少再涉及“平均分”內(nèi)容,但是平均分對學生認識和學習除法起到鋪墊作用,如果學過之后很少甚至不提及以往知識,“知新不能溫故”,容易導致學習顧此失彼,不利于學生除法概念在除法運算與解決問題時的遷移,從而不利于學生邏輯推理思維與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基于深度學習理論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探索
為更直觀呈現(xiàn)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在教學中的應用形式,筆者以二年級下冊“表內(nèi)除法”單元內(nèi)容為例,基于深度學習理論,進行整體教學設計。設計要體現(xiàn)整體性,也要凸出獨立性和連續(xù)性,從單元目標設計開始,建構平均分、除法概念認知,從而開展基礎訓練與提升拓展,逐步加深學習深度,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一)單元教學目標整體設計
“表內(nèi)除法”知識點較多,細致繁雜,只有明確各個知識點核心目標,才能合理選擇教學手段和安排課時。明確核心知識的核心目標,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對學習內(nèi)容了然于胸。而不是“霧里看花”“柳暗花不明”,全憑老師講授。根據(jù)不同知識點的用途和特點,目標的設計上也要符合其課時教學內(nèi)容,做到一一對應。
1.“平均分”知識核心目標設計
“平均分”是認識除法、學習除法的前奏,先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如何分的過程,才能理解除法運算的意義?!捌骄帧苯虒W設計要體現(xiàn)與除法的關聯(lián)性,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綜合能力。基于此原則,筆者這樣設計了“平均分”課時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每一份分得的結果一樣多。
(2)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加深對平均分概念的認知。
教材中將“平均分”的概念定義為“每一份分得結果一樣多”就是平均分,但是概念是抽象的存在,小學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不發(fā)達,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因此,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形式。
第二課時: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
(2)初步體驗除法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目前學生還沒有除法的概念,但是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應用到了除法知識,初步體驗了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意義。
2.除法的整體教學目標設計
有了前期的平均分知識做鋪墊,學生已經(jīng)初步體驗到了除法的實際意義,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還需趁熱打鐵,逐步以教材例題的形式使學生感知除法的表達形式,并能夠會讀、會寫除法運算,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理解體會除法算式的意義。因此,筆者將除法的核心目標設計為兩個方面。
第一課時:
(1)會讀、會寫除法算式。
(2)掌握除法算式各個部分名稱。
掌握了除法算式的基本形式和意義,按照教材內(nèi)容設計,學生需要掌握2~6以內(nèi)的除法運算,這是在了解除法基本算式基礎上進行的更深層次的學習。不過,基于學生之前已經(jīng)背誦學習了乘法口訣,所以采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辦法有助于減輕負擔,提高準確率,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還要學生獨立自主或是合作探究掌握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快速進行除法運算。故而,教學目標可以這樣設計。
(1)初步學會2~6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嘗試利用簡單例子說明。
(2)通過合作探究學習,理解并掌握2~6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綜上,在“表內(nèi)除法”單元教學中,根據(jù)每個課時教學目標,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可以在每個課時教學目標基礎上進行整合。于是,筆者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目標制定為以下幾點:
(1)了解“平均分”概念,初步體驗除法運算的意義。
(2)掌握除法基本表達式,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各部分名稱。
(3)理解乘法與除法的關系,掌握2~6以內(nèi)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4)能利用除法算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二)建構基本概念認知體系
“表內(nèi)除法”單元知識中,學生需要理解“平均分”概念與除法基本表達式,這是教學的重難點。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概念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思維中建構起基本的概念認知體系,才能深入學習除法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1.認識“平均分”
為了讓學生了解“平均分”以及認識體會除法的意義,筆者設計了相應題目。例如,筆者讓每個學生準備了六根小棒,然后提問:“將6根小棒分成兩份,怎么樣才算平均?”學生通過數(shù)棒,最后每份分有3根。學生正是通過實踐了解了“平均分”概念以及不自覺的初步體驗了除法的意義。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知識,叫作“平均分”,同學們還記得是如何表述的嗎?
學生回答并不整齊,甚至是支支吾吾,似乎知道大意但是說不清道不明,這就是說明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平均分”的概念。這也就是為什么要將再次鞏固“平均分”概念作為目標之一了。
師:哥哥有9顆糖,但是弟弟和妹妹沒有糖,要三個人都有相同數(shù)量的糖,應該怎么分?
生:分成3份,每份3顆糖。
師:同學們說得沒錯,同學們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生:用平均分法。
師:現(xiàn)在,嘗試歸納一下“平均分”的定義呢?
生:每份分得結果一樣多的就是平均分。
2.認識除法
在平均分基礎上,將更容易認識除法,以及掌握除法的基本表達式。在單元教材中,設計了眾多練習題幫助學生認識除法,從思維中認知除法,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筆者以教材第13頁例題4為例,幫助學生認識除法。
師:根據(jù)教材例題,現(xiàn)在有12根竹筍,如果要分成4盤,請問每盤可以分到多少根竹筍?
(讓學生以劃橫線表示竹筍的方法,即是一橫表示一根竹筍,在草稿本上分配)
師:結果是多少根竹筍?
生:3根。
師:如何算得?
生:使用平均分。
師:非常好!我們知道,竹筍一共多少根?
生:12根。(老師在黑板上寫上12)
師:分成幾份?
生:4份。(在12后面空一格寫上4)
師:每份多少根?
生:3根。(在等號后面寫上3)
老師在黑板上寫下12÷4=3的式子,然后結合例題將12、4和3對應表達的含義說明。
師:這個符號中間一橫,上下個對稱一點的符號我們稱之為“除”號,12÷4=3表示的含義是12分得4份,每份是3。從左往右,12表示被除數(shù),4表示除數(shù),3表示商,同學們還能根據(jù)這個式子寫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嗎?
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應適當增加一些例子,讓學生在實例中逐步掌握除法的表達式,會讀、會寫,知道各部分名稱。
(三)基礎訓練與拓展提升
基礎是拓展的前提,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拓展提升。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比較薄弱,在基礎訓練之中,盡可能聯(lián)系實際設計題目,鞏固學習。例如,在學習乘法口訣求商的知識中,為了使學生掌握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可以通過大量試題加以訓練。如:2×( )=6;3×( )=12;( )×2=8;12÷( )=6;( )÷3=2……這些例題有助于加深學生知識記憶,認識除法。結合教材習題,引導學生從教材第15頁練習三1、2、3題做起。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要將基礎訓練題和拓展提升題有機結合,共同提升學生在“表內(nèi)除法”的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表內(nèi)除法”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點,科學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不是簡單地按課時順序設計教案,而是根據(jù)單元知識的內(nèi)在邏輯關聯(lián)設計知識版塊,從知識版塊特點設計核心目標,選擇教學內(nèi)容,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韓敏.小學數(shù)學課堂里的深度學習——“比的認識”單元整體教學[J].新課程,2017(11):15.
[2]陳思怡.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探索——以“表內(nèi)除法”單元整體教學為例[J].小學數(shù)學教育,202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