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麗 劉祥
摘要:有效破解語文學科的知識跨界難題的方法,重在回歸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使其真正發(fā)揮各門學科的學習基礎的功用,把“語言建構與運用”落到實處。此外,還需在開闊視野上多下功夫,要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夯實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用嚴謹?shù)乃伎既〈膶W的直覺和感性。
關鍵詞:語文學習;知識跨界;核心素養(yǎng);理性思維
江蘇某市高二年級期中考試,語文試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道圖文轉換試題:
下列對材料中圖1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2006—2010年均出版數(shù)量和1978—2005年均出版數(shù)量相比,在所有辭書中,成語類辭書的增長幅度最大
B.雖然和過去相比,辭書年均出版數(shù)量有所增加,但從總體來看,組詞(造句)、同義、反義類辭書出版數(shù)量相對較少
C.從1978—2005和2006—2010年均出版辭書數(shù)量來看,成語類辭書的出版數(shù)量都是最多的,圖1遠遠超過其他類辭書
D.從總體來看,2006—2010年均出版辭書的數(shù)量有了明顯增加,體現(xiàn)了我國辭書出版業(yè)有著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
該題的答案為A。在圖表的8組柱狀圖中,成語類辭書雖然年銷售量遙遙領先,但其增長幅度卻只能排在第5位,低于詞典類辭書、同義反義類辭書、組詞(造句)類辭書和同義類辭書。其中,同義類辭書增長幅度最大,達522%。
與其他圖文轉換試題相比,此道試題在考查的知識與能力兩方面均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以往的圖文轉換題只需要將表格上的相關信息轉換為文字信息,側重于檢測考生篩選并整合相關數(shù)據(jù)進而形成某種結論的能力。此道題目,則是將簡單的數(shù)學計算納入試題的完成過程中,并以之充當答題的最重要元素。
理論上而言,該題的數(shù)學計算僅涉及小學階段除法知識。高二學生做這樣的數(shù)學計算,沒有任何難度。但偏偏正是這道題目,讓大多數(shù)高二學生“陰溝里翻了船”,丟了3分。
一、病因簡析:思維誤區(qū)是關鍵
從考試后某四星級重點高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看,此題年級均分1.184分。該校793名考生中,選出正確答案的考生數(shù)為313人。再比對該校語文單科分數(shù)前10名(分數(shù)并列,共14人)和前50名考生的選科情況,前10名中,選科理科的9位考生只有1人答錯,選科文科的5位考生只有1人答對;前50名中,選科理科的37位考生共有6人答錯,選科文科的13位考生只有5人答對。這些數(shù)據(jù)大體上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現(xiàn)象:理科學生完成這類試題時,正確率明顯高于文科。
但也有一個極為有趣的現(xiàn)象:前50名考生中,答錯此題的6位理科學生,其中4位來自該校的理化重點實驗班。
這些數(shù)據(jù)雖來自不完全統(tǒng)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因為試題的變化而帶來的考生思維方式上的不適應。此種不適應,對文科背景的學生而言,主要體現(xiàn)為對試卷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學概念的非敏感性,只關注了圖表中柱狀的高低,忽視了選項中的“增長幅度”,用直觀感受代替了精確計算;對理科背景的理化重點實驗班學生而言,則有可能是基于對語文學科考核知識結構的狹隘化理解,不相信語文試卷中竟然摻雜著簡單的數(shù)學計算,由此也便不相信借助簡單計算就可以獲得的正確答案。此兩者,一個屬于沒想到,一個屬于想得太多。
該道試題中暴露出的相關問題,需引起語文教師以及所有中學生的關注。高度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語文學習已不再只是風花雪月的賞析,不再只是語法與修辭、閱讀與寫作,而是立足于“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綜合性成長訴求。
二、診療策略:理性思維是抓手
如何才能有效破解語文學科的知識跨界難題,把語文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具體的學習過程之中呢?
首先,要回歸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使其真正發(fā)揮各門學科學習基礎的功用,把“語言建構與運用”落到實處,而非將其架空為脫離生活的簡單抒情和空泛說教,更不可將其弱化為僵化的應試技巧。
很長一段時間,語文學科被單純應試束縛了手腳和思維,將語文學習狹隘化為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淡忘了語文的基礎工具屬性。日常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只挑選教材中的經典性散文、小說以及古詩文組織教學活動,對于論述類文本、說明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視而不見、棄之不理。而文學類文本與古詩文的教學,亦未能真正深入語言文字的內核,只是用一道道試題將作品肢解為無數(shù)個考點,然后依照歷年來的高考試題,從中抽象出若干則“規(guī)范答題”的模板供學生借鑒并熟記。如此,學生心中的語文便簡化為最機械的“套路”。此套路甚至不必細讀文本便能迅速轉化為試卷上的答案。
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學習當然不是這樣。無論是前些年追求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還是當下的核心素養(yǎng)的確立,其立身之根都在于“語言建構與運用”。語言建構當然是語文學科的分內事,而語言運用則覆蓋中學階段所有學科,甚至覆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學生不但要善于建構并運用文學的語言,而且要善于建構并運用科學的語言、生活的語言,要善于依托語文這一載體,將歷史、哲學、地理、生物、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各類知識建立有效關聯(lián),形成跨學科的知識融通。事實上,當下很多學校著力打造的課程基地、著力開展的研究性課程,都具有此種學習屬性。在這些課程或活動中,語文無時無刻不在發(fā)揮其交際與表達的工具屬性。
其次,要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強化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用嚴謹?shù)乃伎既〈膶W的直覺和感性。
仍以這道題目的解答為例。為什么文科生和頂尖的理科生都在這簡單的數(shù)學計算中“翻車”?前文分析的兩方面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經由長期應試而訓練出的習慣性思維在作祟。這兩類學生的關注重點不在于文本與題目,而在于長期訓練中沒有遭遇過這樣的命題。因為沒有先例,便不相信來自閱讀和思考的結論。這,顯然是缺乏理性思維的表現(xiàn)。
語文學習中的理性思維是什么?借用一組現(xiàn)成的詞匯,應該是求真、向善、唯美。請注意,求真是根基,后兩者都建立在求真的前提之下。
把“求真”放到最狹隘的應試行為中,便是認真閱讀文本,依照事理邏輯思考并回答問題。擁有此種思維意識之后,無論面對的是哪一學科背景下的知識信息,都能夠迅速調動此方面的知識儲備,借助語言的合理建構與運用,完成相應的問題。
把“求真”放到語文學習能力全面提升的角度而言,便是有效整合各學科的知識,共同打通“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行動通道,讓語文學科的閱讀、思考、感悟、體察、表達逐一落到實處。這一點,在當下的任務群閱讀教學實踐中尤其重要。要想讀懂一部科學作品,只有古詩文的鑒賞能力顯然不夠,必須同時擁有現(xiàn)代物理學、數(shù)學、化學、生物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比如,初中階段的《海底兩萬里》整本書閱讀,就是建立在“求真”前提下的知識跨界閱讀。
向善與唯美,是求真的升級版。向善,需要思維理性的支撐,否則便是濫情;唯美,亦需要思維理性的支撐,否則便是虛妄。
三、教學啟迪:開闊視野是路徑
一道命題呈現(xiàn)的或許只是命題人對語文學科教學的審慎思考,但這思考卻能夠給我們帶來啟迪。未來已來,語文學科學習的未來或許正是這樣的知識跨界,現(xiàn)在它就已經出現(xiàn)在試卷中。對此,我們該在教學中做些什么呢?
首先,必須明白語文學習已步入“任務群時代”,任何一個學習任務群中都必然包含多學科的知識。語文教師不能再像一個“土財主”,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而是要成長為一名“現(xiàn)代企業(yè)家”,能夠合理打通多個“行業(yè)”間的業(yè)務關聯(lián),建立起多渠道的跨界集團。如此,語文學科才能跟得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才能贏得學生的熱愛。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確立“大語文教學”的宏觀視野。
其次,語文教學不僅要滿足學生當下的升學需求,而且要滿足其終身發(fā)展的需求。后者要的絕不是死記硬背的語文知識,而是以語言、思維、審美為工具的實際運用能力,是運用語言完成各類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這樣的訴求反作用于當下的語文學科教學,便要求語文教師在文本選擇上不能局限于詩詞歌賦的文學熏陶,還要關注各類說明文、應用文的思維磨礪。為了更好地組織這樣的學習,語文教師需要率先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有人說,語文教師應該是個雜家,其實就是為了更好地落實語文學科教學中的知識跨界。
再次,在當下的任務群教學背景下,語文教師要善于依托具體的任務而組建富有時代氣息的學習素材,甚至需要引入具有超前性的相關文本充當語文學習的教材。比如,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既需要引導學生通讀《紅樓夢》等經典,也需要引導學生深入研究《三體》等作品。唯有這樣的閱讀,才能構建起學生大腦中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才能“讓閱讀真正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