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當今計算機輔助設計日益發(fā)展的背景下,高職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應作出順應時代的改革,考察臺灣職技類大學的藝術基礎教育,對基礎課程的設置、發(fā)揮作用和教學過程等進行調研,思考當今設計基礎教學課程設置、師資結構、評價模式等方面的利弊,以此對大陸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yè)基礎教育提供借鑒,從而培養(yǎng)出合格的設計人才,促進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 藝術設計; 基礎教育; 創(chuàng)意
中圖分類號: G710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1)02-0056-04
在全球信息化蓬勃發(fā)展的今天,藝術創(chuàng)意設計受到很大的重視,數字化、多媒體等計算機輔助設計大量應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如何適應時代的變化,培養(yǎng)新型的創(chuàng)新設計人才,在學界頗有爭議,大致有三種觀點,一種認為作為設計基礎教育,強調傳統造型與表現技法能力的訓練,還是遵循造型設計的原則,訓練手腦眼的協動,培養(yǎng)正確審美觀,數字化等計算機輔助設計可以在后續(xù)學科專業(yè)設計中應用。另一種觀點相對立,認為基礎課程也要適應數碼化的時代發(fā)展,不能固守傳統的技法訓練,可以砍去一些傳統基本造型訓練與技法課程,學生在開始階段就可以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將數碼化應用貫穿于設計學習生涯。第三種是折中的觀點,壓縮傳統基礎課程,增多數碼設計應用課程,這也是目前大多數院校一般的變通設置,而便于課程銜接與師資力量的統籌安排。
臺灣的職業(yè)技術教育發(fā)展快速,主要借鑒德國的職業(yè)教育經驗,并結合其自身的產業(yè)特色而聯動發(fā)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實地考察臺灣職技類大學的教學活動,特別在視覺傳達系,重點考察藝術設計的基礎課程的教學,通過課堂觀摩聽課,教師與學生的訪談,資料的調研比較等,對人才培養(yǎng)目的、課程設定緣由、授課方式方法、成績考核組成等多方面作深入了解,并對比大陸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相關教育狀況,作必要的思考與借鑒,有助于提高我們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水平,促進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yǎng)。
臺灣朝陽科技大學(以下簡稱為朝陽科大)位于臺中,創(chuàng)辦于1994年,1997年改制為全臺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學,為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的“教學卓越計劃”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2008年開始,推動“教學品質保證制度”,學校匯集學生、畢業(yè)生、校友和企業(yè)界意見,改進授課內容與方法,并積極與產業(yè)界合作,將研究成果落實在應用層面,解決產業(yè)應用問題,更有效地規(guī)劃學生的工作實習活動,重視產學合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獲得實作與實務經驗。
一、臺灣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設置
朝陽科大的設計學院成立于1997年,下設建筑系、視覺傳達系、工業(yè)設計系、都市景觀設計系四個設計系科和二個研究所,倡導以教學深度化、思考通識化、設計小區(qū)化、學習計算機化、視野國際化這“五化”理念來實施教學,成果突出,在評選“企業(yè)最愛校系排行調查”中連續(xù)三年獲得臺灣省私立科技大學第一名設計學院。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以視覺傳達設計系為例,現有專任教師16位,各類兼任教師38位,半數以上專任教師具有歐美大學的留學經歷,有著國際化的藝術設計視野。視傳系在專業(yè)教學中對學生的核心能力要求,有五個方面,分別為:⑴創(chuàng)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⑵專業(yè)倫理與團隊協調能力;⑶視覺美感與造型表現能力;⑷數碼媒體應用與整合能力;⑸專案企劃與實務執(zhí)行能力。這些核心能力的設定也是課程模塊的基礎,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基本滿足以上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以視傳系主體的四年制課程規(guī)劃為例,2018年一年級的必修課程有:素描、造型創(chuàng)意表現技法、基本設計、色彩調查與應用、數位影像處理、藝術概論、文字造型等。選修課程有:風景建物表現技法、中國美術概論、西洋美術概論、3D數位建模、基礎攝影、設計計劃與調查、廣告行銷學、立體造型、印刷與復制、版畫、水墨視覺表現等,必修與選修課程共計18門,梳理這些基礎課程,基本歸類為:設計審美理論類課程占22%,造型與技法表現課程占33%,基礎設計應用課程占28%,數碼影像基礎課程占17%。
從這個課程設置來看,設計基礎層面的課程安排比較均衡,一些基本設計的理論與應用的權重較大。學院對造型與技法表現較為重視,因為造型與表現的訓練首先是對設計者觀察能力的要求,是對設計視知覺能力的素質要求,也是對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這三大環(huán)節(jié)的整合,加上現在升學上來的學生造型基礎普遍較為薄弱,造型能力和色彩塑造能力均需要加強。該課程群組設置的目的是能更好地提升學生設計造型基礎,使學生對事物有整體的認識和良好的造型判斷力,以及有設計構造分析與思辨能力。相對地,計算機數碼應用課程的權重較輕,作為四年制的學制來說,更多的相關課程安排于以后的學習中,并且在后面的專業(yè)設計類課程中會不斷磨練與深化計算機相關的設計軟件應用,使數碼技術與設計應用更好地結合融匯,不但提高制作效率,并能使基于創(chuàng)意思維的課程學而致用,而不是一味的只是學習數碼輔助設計技術,到后來卻與專業(yè)應用相脫節(jié)。文字造型相關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非常重要,可以承載信息與個性化表達,設計中更能以小見大。在視覺傳達范疇中,涉及諸如構圖布局、結構平衡、風格表現、圖文融合等多種設計內容,在必修課程中開設,強化了文字造型的作用,并為往后的標志、海報、包裝等設計項目的開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二、臺灣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
朝陽科大設計學院的基礎課程排課一般都是每周平均分攤學時,學生在一周中會有很多不同的課程同時展開,學生學習壓力不輕,在課程授課中堅持小班制教學,一部分深化課程過渡到工作室導師制,經過導師的針對性雕琢,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和成果培育。設計基礎課程訓練較為嚴格,強調設計手繪類課程的規(guī)劃完整和表現能力,認為手繪(特別是草圖)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推動設計思維不斷深入的途徑。具體說來,手繪不但是造型訓練的有效手段,還能直觀地表達設計理念,思維活動通過視覺觀察的感知,發(fā)現、研究造型的基本規(guī)律與形式表現,并結合設計者的情感與思考,在訓練中發(fā)現個性化傾向,教師因勢利導其個性化的視覺表達,展現藝術設計的藝術性和多元特點。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課程以教師為主導,以設定實踐性的項目導入到課程教學中,同樣課程而不同的授課教師,允許教學上有所差異。下面以幾門有特色的基礎課程為例,一窺其課程教學的特色。
曾培育老師的“風景建物表現技法”課程,為設計造型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學習植栽、風景、建物之速寫及彩繪技法訓練,以奠定后續(xù)視覺設計應用與插畫的圖像處理實務的基礎表現技術,技法應用主要為透明水彩畫技法,涉及靜物、建筑風景等繪制對象,作循序漸進的項目訓練,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設計造型與色彩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在設計應用上,主要針對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插畫與動畫場景的創(chuàng)意和手繪性平面的畫面表現,重點在于自然與人文空間景物中光影、質感與色彩氣氛的表現。這些在當今計算機技術比較發(fā)達、藝術設計數碼應用廣泛、藝術性表現有所削弱的大環(huán)境中,藝術的原創(chuàng)性表現、個性化突出而更受到重視。該課程中對手繪圖像表現中個人風格啟發(fā)與應用作必要的思考與實踐,課程要求學生思考、嘗試彩繪的不同技法與表現形式,探索各種媒材元素特性與風格表現的關系。教師對課程階段性的成果認定較為重視,要求全員展示作品,并對作品作答辯式的介紹,綜合闡述繪制中的思考與技法認知,既能總結階段學習的得失,為下一步學習作鋪墊,又能鍛煉學生的思辨與語言表達能力,這對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林長慶老師的版畫課程雖然是一門選修課,但深受學生的歡迎,為滿足學生需求,他開了二個平行班級。課程中學習多種版畫技法,和相關復合媒材的試驗,目的是學習平面設計創(chuàng)意與實際制作能力,所學內容有印刷基礎概念和套版技巧,包含版畫中基礎凹、凸版制版原理說明、材料與工具使用。學生學習版畫制作中有定稿、轉印、刻版、印制等幾大環(huán)節(jié),要在畫面設計中融入自身的創(chuàng)意構思和黑白灰表現形式。在實踐的版畫印制操作中,教師要求學生每個版面需要印制十張以上優(yōu)良作品方可上交過關,并作展示點評,迫使學生在印版機印制操作中,不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從頭再來以達到完美表達的效果。這個課程在實踐創(chuàng)作中,使平面設計的學生了解印刷與版面的概念,實踐了平面創(chuàng)意與版面印制的關系,培養(yǎng)膽大心細的工匠操作態(tài)度,達到設計實踐中藝術加技術的職業(yè)內核目標。
在課程實踐教學中,學院會不定期地安排相關教師作品展覽、講座論壇等輔助教學形式,促進專業(yè)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融入其中,對學生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課程最終的作品展示,是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對課程活動的一個檢驗,師生之間都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力求高質量地展示,也考驗了班級整體的團隊協作和實施操作能力。對手繪類課程的投入,不僅加強了設計造型基礎與色彩表現能力,也反映在后期的專業(yè)設計教學中,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2016年、2018年分別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學生作品——系列包裝《耕耕好茶》和《小幸糕》,其主題設計都是運用水彩手繪的形式,藝術化展現臺灣風土民俗小景,以個性化的藝術語言營造了恬靜和諧的主題畫面,帶有淡淡的懷舊情調,受到評委的肯定,成為基礎教學與專業(yè)專題設計良好銜接的范例。
三、臺灣藝術設計基礎教育的借鑒作用
通過對臺灣職技類大學的綜合調研,基于當今數碼技術環(huán)境下的藝術設計行業(yè)的變化,學生的生源結構、基礎水平的差異,以及創(chuàng)意設計的發(fā)展要求,順應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借鑒優(yōu)秀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理念與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管理部門應該鼓勵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提倡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作更多的探索與嘗試。在符合高職教育發(fā)展理念,適合創(chuàng)意設計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前提下,對大陸的設計基礎教育作如下建議。
(一)完善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群設置
根據目標導向教育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學生的培養(yǎng)既要以行業(yè)對從業(yè)者的能力需求目標為導向,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基礎能力要求,作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臺灣職技類學校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建設中,注重于創(chuàng)意思考、視覺造型表現與實際問題解決等能力,基礎必修課程核心能力突出,主導明確,輔以大量的選修課程,作多元化能力培養(yǎng)補充,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與需求,作針對性地學習研修,有利于學生的個人職業(yè)目標發(fā)展,個性化地培養(yǎng)藝術設計人才。各種課程設置既有其獨立開設目標價值,又有相互的橫向關聯補充作用,利于后續(xù)設計專業(yè)課程的延續(xù)和啟發(fā),使設計基礎與專業(yè)設計課程之間平穩(wěn)遞進地過渡。我們高職院校在設置課程群中,不要一味地拿來主義,或貪多求全,沒有考慮到所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師資隊伍建設門檻要求,導致課程對學生基礎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并不突出。在基礎課課程群設置中,這些都可以值得學習與借鑒。
(二)加強基礎課程師資建設
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師資以基礎課教師為主,不涉及專業(yè)方向的課程,而專業(yè)課教師只教導專業(yè)設計類課程,二者可謂涇渭分明,互相脫節(jié)。產生的弊端為:基礎課教師教學中只強調基礎造型與表現技法應用,學生不清楚所學技巧以后如何應用,基礎訓練沒有與專業(yè)設計相結合。為基礎而基礎的能力訓練,與專業(yè)設計能力脫節(jié)。筆者認為,應打破這種師資結構模式,一方面,選拔懂專業(yè)設計應用的基礎課程教師,使基礎課程更順利銜接專業(yè)課程,另一方面,鼓勵設計專業(yè)教師更多地參與到基礎課程教學中,結合實際需要的基礎能力訓練,既能達到基礎訓練的目標,又能提早熟悉設計應用環(huán)節(jié),能更好地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允許教師作合理的教改探索,也對專業(yè)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有更為全面的設計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從而提高設計實踐能力。
(三)改革基礎課程的評價模式
藝術設計有其特定的評判標準和特點,只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可以促進基礎教學的良性發(fā)展。一般教學評價中以教師為主角,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一般以最后展示效果為依據,缺乏其他的參照因素,對教學評價的準確性、合理性,以及對教學的促進等都有一定的影響。筆者認為,基礎教學的成果評判應該與藝術設計的目標、過程等諸多因素結合起來,應與專業(yè)設計緊密聯系為導向,多維度導入評價標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第三方評價等多渠道、多角度的評判方法,使評判結果更趨合理和公正。這點可以借鑒臺灣職技類學校課程實際教學評價,建立過程性、多維性的多元評價機制,不但評價作品表現水準,也會考量答辯表達、協作效果和展覽表現等多種因素,根據階段性和專業(yè)特點調整評價權重,使評價符合藝術設計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探索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并重,使評價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和學習中的得失態(tài)度,使教學評價更具人性化,評判的標準因專業(yè)特點而多樣,教學實踐評價也與時俱進。
在當代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數碼技術大量應用于各種設計領域的背景下,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定位、實施與發(fā)展步入了新的時期,臺灣的職技類大學的教學理念與專業(yè)發(fā)展目標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在職業(yè)教育蓬勃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意設計對設計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礎教育也成專業(yè)發(fā)展金字塔的塔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對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個性化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起著重要的影響,基礎教育需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特性,在課程設置、師資結構、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等各個層面,都應作必要的反思和探索,以促進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意設計產業(yè)的繁榮。
參考文獻:
[1] 周至禹. 設計基礎教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 徐亦白. 淺談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教學交流心得[J]. 課程教育研究,2018(31):29-30.
[3] 王受之. 世界現代設計史[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4] 孫浩. 新時期藝術設計教學手繪訓練應變與對策[J]. 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6):35-37.
[5] 李向偉. 道器之間:藝術與設計論札[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 鄔烈炎. 形式語言[M].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2.
Thoughts on Basic Education of Art Design in Taiw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ies
——Tak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Taiwan as an Example
SUN Hao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3158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today, the basic teaching of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basic art curriculum education in Taiw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e inspected, and the basic curriculum setting, func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and considered. We should think ab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current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teaching staff, evaluation mode, etc., and then reform, innovate and reflect, so a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design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Keywords: art design; basic education; creativity
(責任編輯:王義)
收稿日期: 2020-12-13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建設研究課題的成果(jg2020074)
作者簡介: 孫浩(1968—),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與繪畫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