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吳思思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隨著高職擴招政策的實行,高職院校的辦學規(guī)模迅速擴大。班級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和成長基本組織單位。[1]充分發(fā)揮黨支部在班風學風建設中作用,推動班風學風建設,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結合高職院校三年學制實際和黨員發(fā)展工作要求,學生從大一開始培養(yǎng),到大三時才能確定為發(fā)展對象,進而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高職學生較難在校期間完成從團員到正式黨員的培養(yǎng)過程。因此,高職院校的黨支部基本上以教職工黨員為主。作為高校黨支部,肩負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職責,抓好黨支部建設工作就要緊密聯系教學、緊密聯系學生,將黨支部建設與班風學風建設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長效機制。[2]
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在班風學風建設中存在著一定的缺失,班委成員主體意識與責任意識薄弱,未能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班團活動數量少,且質量不高。班級概念弱化,班級成員責任感與歸屬感不高等。[3]高職院校迫切需要結合辦學實際,不斷拓展黨支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的途徑與方式,恰到好處地開展黨團班活動,以基層黨建指導和調控班風學風建設,促進班級建設與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4]
高職學生正經歷著不同思想觀念、價值理念和文化思潮的沖擊。[1]高職學生的身心面臨巨大挑戰(zhàn),思想波動較大,理想信念容易發(fā)生偏差。黨支部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與陣地。[5]黨支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有利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6]充實學生管理服務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多維度和廣渠道地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不斷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
黨支部參與班級建設過程中,黨員教職工可以實現與學生多維度和多時段的聯系,更好地跟蹤學生學習生活狀態(tài),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落細落實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核與教育工作,為保障黨員發(fā)展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黨員教職工推進班風學風建設,有助于將黨建與育人工作緊密結合,拓展增強班級凝聚力新思路;[7]有利于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及時聽取學生聲音,收集學生意見,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與問題;有利于黨支部從學生視角評價支部建設成效,推動支部建設自我反思的深化,從而有的放矢地優(yōu)化支部建設。
各崗位黨員教職工在密切聯系學生的過程中,能不斷拓展育人的時空維度,將三全育人與個人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融入日常小事細節(jié)之中,實現多角度與全方位地服務學生,幫助學生,構建更加融洽師生關系,提升全校凝聚力與創(chuàng)造力。[3]
為了解學生對黨支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的滿意度,湖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在全院各年級開展了問卷調查,共發(fā)出問卷2500份,回收2321份,回收率92.84%。受調查學生基本情況詳見表1所示。其中78%為男生,22%為女生,88.9%為團員,2.1%為黨員,91.3%為理工專業(yè)學生,與學生總體分布情況相符。各年級學生占比分別為39%,34%和27%,其中大三學生由于外出實訓較多,參與人數相對較少。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班會、走訪宿舍、談心談話和聽課方面主要以輔導員為主,學生能與其他教職工交流機會較少。學生對談心談話不滿意占比達到18.4%。學生對教師聽課的不滿意占比僅為11%。班會活動中,輔導員和學工處老師積極帶領學生開展主題活動,學生對黨員教職工參與班會的滿意度達到15.3%。但班級成員集體活動次數少,集體氛圍不強。具體見表2所示。
表1 受調查學生基本情況
黨支部與學生交流互動不密切,有的支部成員眾多,籌備會議與召集人員耗時長,支部工作效率不高,問題決策滯后問題突出。部分黨支部組織生活內容單一,黨建與實際工作聯系不緊密,對教學業(yè)務和學生管理討論交流較少,對實際工作的思想引領與政策指導不足。 與此同時,學生對黨員教職工工作的反饋渠道較少,以每學期期末評教模式進行,無針對非教師崗位教職工的評價反饋渠道,不利于各黨支部及時回應學生發(fā)展需求。此外,相關激勵考核機制尚不健全,黨支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量化考核指標不明確,未能納入教職工工作考核與支部黨建考核中,教職工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
表2 學生對黨支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的滿意度調查結果
結合學科專業(yè)發(fā)展,學院調整了黨支部設置,行政部門的黨支部建立在處室,在各教學系部設立黨總支,相近專業(yè)教研室設立黨支部,增強了基層黨組織議事決策的時效性與針對性。各黨支部將參與班風學風建設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強調結合育人實際落實黨建工作。黨支部、黨員教職工與學生“一幫一”結對幫扶,幫助生活困難學生,切實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黨支部在日常工作中把握班級學生學習成效、興趣愛好、發(fā)展規(guī)劃、人際關系和內心想法,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將黨建工作融入聽課、教研和各類學生活動中。黨員教職工尊重與維護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傳幫帶作用,既增強黨支部建設活力與活動的多樣性,也能推動師生關系邁上新臺階。
學院黨委結合育人工作實際,總結提煉出“三幫三解”支部工作法,即幫思想、解困惑,幫學習、解困難,幫生活、解困苦,充分發(fā)揮支部在育人工作的重要作用。一是思想解惑,學院各崗位的黨員教職工立足本職崗位,定期聽取班級匯報,主動深入學生,在教室、宿舍和校內校外學生活動中親切關心學生,傾聽學生心聲,提高師生之間交流反饋的頻率,幫助學生疏導思想情緒。二是學習解難,黨員教職工通過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與感悟,帶領學生探尋適合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建立了學習小組,形成相互勉勵、相互監(jiān)督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共同進行晚自習,開展個別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生活解困,學院各級黨組織通過各種渠道,及時了解生活困難學生信息,以暢通綠色通道保障學生入學機會,以提供勤工助學崗位讓貧困學生懂得自食其力改變生活。通過黨員教職工與困難學生結對幫扶,組織班團學生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關心關懷困難學生。
學院制定了黨支部聯系班級的相關制度,明確黨員教師每月參與班會一次,每周深入學生宿舍走訪兩次,每季度召開座談會一次。黨員教職工和院領導定期講黨課團課,與帶班輔導員合作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聽課學習和組織管理。參與班風學風建設直接與教職工黨員評優(yōu)爭先,工資績效掛鉤,并納入支部黨建考核指標。學院還建立健全了黨建、班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體系,形成學生骨干、班委成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基本情況跟蹤匯總與班級周匯報制度,確立了黨班事務公開,重要情況及時通報的管理制度,推動教師黨支部參與班級建設各項工作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
對不同年級學生面臨的不同問題,學院多方式和多渠道地進行分類指導。對大一入校新生,組織新生講座與迎新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大學,了解專業(yè),明確學習方法。并適時開展入黨啟蒙教育,吸引學生們積極申請入黨。對大二學生,注重指導學生明確專業(yè)方向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技術技能大賽,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對大三學生,廣泛開展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指導與求職心理輔導。
班級活動是黨支部參與班級建設的生動載體,是充分激發(fā)師生共建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學院以走進學生生活和貼近學生心靈為目標,不斷創(chuàng)新黨支部與班級活動內容與形式。學院貼合學生實際,緊跟時代發(fā)展,組織各類思政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意識與能力。在校內校外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如義務植樹、湖泊志愿者和水情宣傳教育。學院積極發(fā)揮弘揚老帶新與傳幫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組織開展優(yōu)秀教師和學生代表風采展示會、經驗分享交流會等活動。
在逐步落實黨支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各項舉措后,學院就相關情況開展了回訪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黨支部參與班會、走訪學生宿舍、開展談心談話和聽課的滿意度明顯上升。更多黨員教職工參與班風學風建設,教師與學生互動頻率顯著提高,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能得到及時的關注與解決。此外,教育教學反饋的及時性顯著增強,授課教師能依據學生反饋靈活調整授課方式與教學組織形式,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成效。學生能真切感受到老師的關懷與引導,對教師的信任感明顯增強,愿意同老師一道探討學習與生活中困惑,校園內尊師重教的氛圍日漸濃厚。具體內容見表3所示。
表3 學生對教師黨支部參與班級建設的滿意度回訪結果
為保障教師黨支部參與班級建設的體制機制長遠而健康運行,學院還將從以下方面不斷改進工作方式。進一步深化對師生關系的認識,黨員教師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知識學識,還要注意學生的生活細節(jié)與心理動態(tài);不僅要幫助學生排憂解困,還要加強管理與約束,使學生樹立規(guī)矩意識;不僅要強化學生黨團建設,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學生的指引者。[3]
要進一步協調處理好個體與集體、班級與學校之間關系,黨支部參與班風學風建設,要注意樹立全局觀。班級是學校的一部分,班級建設要與學院高質量發(fā)展和長遠發(fā)展的大局相融合。通過黨支部聯系班級,黨員教師全方位與全過程地深入學生群體,形成全院上下一盤棋。
充分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豐富黨支部與班級間溝通反饋渠道。借助互聯網不斷創(chuàng)新溝通管理渠道,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匯報個人動態(tài),搭建學生思想動態(tài)數據庫,動態(tài)把握學生的真實想法,拓展與學生聯系的廣度與深度。豐富黨團新思想新理念的宣傳教育方式與載體,深化學生對黨團的認識,高效省時地推動班風學風建設。
綜上所述,時代飛速發(fā)展對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更新和更高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不斷探索和豐富教師黨支部在班級建設中發(fā)揮作用的路徑,推動學生教育管理與自我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不斷提升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