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諍
[摘? ?要]“沖突性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并非是各種結論的相互攻訐,而是在有限的課堂里,引導學生通過史料實證的方式,多視角、多維度地認識歷史,打破思維定式,形成思維的開放性。文章以高三二輪復習中的《禮與法:中國傳統(tǒng)法的歷史鏈接》為例,對如何運用“沖突性史料”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實證;沖突性史料;學科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 G633.5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8-0056-02
歷史過程是不可逆的,要認識歷史只能通過現(xiàn)存的史料。要形成對歷史的正確、客觀的認識,必須重視對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偽存真。要認識客觀真實的歷史,不僅應強調不同來源、不同類別的史料互證,而且應強調多維度、多視角的史料互證。全國卷的試題命制往往凸顯這一特點:依托教材的主干核心知識,通過“新史料”創(chuàng)設新的歷史情境。而這類“新史料”往往是教材知識的空白點或盲點,甚至與教材的知識結論相抵牾。我們姑且把這類史料稱為“沖突性史料”。
史料本無沖突性一說,本文所界定的“沖突性史料”主要針對教材對某一史事的既定結論和學生對某一史事的普遍認知,所選取的具有不同視角、互相抵牾或針對教材和已有認知來說是空白點的史料?!皼_突性史料”不僅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應予以重視,在高三二輪復習中也應充分利用起來。筆者以高三二輪復習中的《禮與法:中國傳統(tǒng)法的歷史鏈接》為例,淺談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針對試卷命制的“沖突性史料”情境的“反沖突”設計
針對教材對于明清時期政治生活“君主專制空前強化乃至達到頂峰”,同時延伸出的社會生活“專制控制加強、封建等級秩序強化”的傳統(tǒng)論斷,全國卷中設置了“沖突性史料”,這“顛覆”了學生普遍的認知。題目分別為:2012年全國卷第26題,明中后期工商業(yè)發(fā)展導致社會結構變化;2017年全國I卷第27題,明前中期至明后期玉制器皿使用規(guī)定放松,反映了社會經濟發(fā)展沖擊了原有的社會等級秩序。依據(jù)這兩題,各省市衍生出了許多可以得出類似結論的試題,如有的題發(fā)掘了明清時期的文學藝術、生活習俗、各階層經濟活動等社會現(xiàn)象,以反映明中后期以來,中國傳統(tǒng)社會秩序下的新氣象??赡苁怯捎诩兴㈩},或是由于教師講評試題時忽略了對客觀規(guī)律的總結,導致學生的普遍認知真的被“顛覆”了,他們認為這些新的社會現(xiàn)象是明清時期的普遍現(xiàn)象,甚至是主流趨勢,從而使學生從一個思維定式陷入了另一個思維定式。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在《禮與法:中國傳統(tǒng)法的歷史鏈接》中進行了“反沖突”設計。
“禮”是中國傳統(tǒng)法理的突出特點?!岸Y”的核心是森嚴的等級秩序。它滲透在國家大法、社會規(guī)則、鄉(xiāng)約、族規(guī)、家法、社會習俗中。以明朝的服飾規(guī)定為例:
生員(秀才)須穿玉色衣服,加飾青黑色邊條。士庶穿雜色盤領衣,不許用(明)黃色;民間婦女只用紫、綠、桃紅等淺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黃色。庶人只許用綢、絹、素紗,不許僭用錦、綺、絲、綾羅等,金繡閃色衣服嚴禁,違者治罪,衣物入官。
——摘編自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階級》
瞿同祖先生的敘述主要取材于《明會典·冠服二》和《明律例·禮律》,二者屬于研究“以禮入法”的一手史料,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全國卷、各省市命題的素材亦是通過可信的史料努力地向考生重現(xiàn)歷史的真實。但是花開朵朵,各表各枝,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向學生展示具有“沖突性”的史料,努力地引導學生形成對歷史客觀、準確的認識,形成對歷史規(guī)律的認知。通過以上史料和學生熟悉的試題素材營造的“歷史沖突”,筆者引導學生認識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專制時代的晚期,當時的中國處于重要的轉型階段。因此,明清時期社會各種因素新舊雜陳,出現(xiàn)了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這些“新現(xiàn)象”其實是“代代相承”的,之前只是量的積累,至明清之際就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轉變跡象。這些新的氣象確實如星光般閃亮于明清黑暗的夜空,預示著歷史發(fā)展的方向,但總體上是“微弱的,不能突破封建主義的硬殼”。
二、針對正確的歷史解釋的“沖突性”設計
受篇幅等因素的制約,教科書難以將歷史的復雜性和曲折性盡然地展現(xiàn),這往往會導致學生對某一歷史現(xiàn)象的解釋陷入單一化和絕對化。利用儒家和法家的法理觀,筆者進行了如下的“沖突性”設計:
材料一? ? 儒家與法家法理觀的對決。
《韓非子》:故善為主者,明賞設利以勸之,使民以功賞,而不以仁義賜;嚴刑重罰以禁之,使民以罪誅,而不以愛惠免。
《管子》: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以度量斷之。
孔子: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論語》: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材料二? ? 儒家與法家法理觀的相似。
《論語》:出禮則入刑,明德慎刑。
《管子》:刑賞信必,則善勸而奸止。
《商君書》: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
《史記·商君列傳》: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材料三? ? 儒家與法家法理觀的實質。
《管子》:夫生法者,君也!
孔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法家強調刑法為國家統(tǒng)治的根本,而且當用嚴刑峻法,主張法不阿貴。儒家強調禮是法的基礎,道德教化、不令而行。學生一般對于儒法之間的對立,認知是比較清晰的。通過“沖突性史料”,引導學生認知諸子百家的學說雖然各有底色、存在分歧,但卻有相通之處。儒家并不排斥刑罰,只是強調“以禮為本、德主刑輔”。法家也并不反對倫理道德和禮,只是反對建立在“親親”血緣基礎上的等級制,而且主張建立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權力等級制。同時,筆者還展示了秦漢兩代和明太祖時期“刑禮并舉”的治國理政的事實。系列“沖突性史料”的運用,激發(fā)了學生的解釋動力,促使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法做出客觀的歷史解釋:禮和法,實質都是人治(皆是王之政也);禮和法的交替使用只是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因時而變的治國手段。
三、針對涵養(yǎng)家國情懷的“沖突性”設計
在揚西抑中觀念的影響下,部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偏見甚至產生了抵觸心理。一個對自己祖國傳統(tǒng)文化缺乏理性認同的人,何以獲得對國家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何以客觀獨立地解決現(xiàn)實問題?筆者在中西方傳統(tǒng)法的對比中,聚焦中國傳統(tǒng)法中屢遭批判的“等級、倫理道德”等內容,并與西方傳統(tǒng)法進行了“沖突性”設計:
羅馬法規(guī)定:善意和誠信是有效締結契約的前提,具有欺詐故意的行為,或者是因不講誠信而被法律認定為“不名譽”的人的行為,是無效的行為。
羅馬法規(guī)定:家長有權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復仇。
——摘編自范忠信《中西法律傳統(tǒng)中的“親親相隱”》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內容:人是有等級的,相同等級的人享有相同的權利,是為平等或公正?!降仁墙⒃诓煌燃壍牟黄降然A上。
——摘編自馬小紅《禮與法:法的歷史連接》
通過“沖突性史料”,引導學生感悟對道德的追求是人類理性的進步;人倫血緣是人類割裂不斷的親情,是人類生生不息延續(xù)的紐帶。而西方法的平等是建立在“人有等級”的前提下的,這種思想在西方的近現(xiàn)代社會仍影響深遠。的確,中國傳統(tǒng)法“以禮入法”的特點,易導致司法不公,束縛了人的天然權利,壓抑了人性。這顯然不符合人類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愿望。但中國傳統(tǒng)法所弘揚的“撫幼養(yǎng)親、愛國忠誠”“以德化人”“重義輕利”等主張塑造了優(yōu)秀的民族性格,營造的有序的社會秩序保障了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課的最后,筆者建議學生畫幾個代表東西方法律的logo。之后,展示學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沖突性設計”:中國古代的獬豸和古羅馬的正義女神像。接著引導學生了解兩個logo的內涵,感悟其詮釋的都是人類對和諧、有序、公平的共同追求。
總之,“沖突性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并非是各種結論的相互攻訐,而是在有限的課堂里,引導學生通過史料實證的方式,多視角、多維度地認識歷史,打破思維定式,形成思維的開放性。思維的開放,意味著學生未來發(fā)展的理性與多元。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 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