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福生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qū)金山小學校 四川 達州 635000)
所謂群文閱讀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來選擇一組結(jié)構(gòu)化的文本,然后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集體建構(gòu)來達成共識的一種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群文閱讀通常分為多種類型,一種的教材內(nèi)的單元整合,將本單元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整合后找出共通指出來進行群文閱讀。第二種是立足教材的同時增加課外閱讀內(nèi)容,通過一篇來帶動多篇的閱讀。第三種是由單篇課文拓展到整本書閱讀。第四種是圍繞一個核心的主題來實施主題性的群文閱讀。
1.1 提升了小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質(zhì)量。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老師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學生挑選適合的群文閱讀內(nèi)容,既保證了閱讀素材來源,同時也提高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質(zhì)量,使學生在立足課文閱讀的同時接觸到更加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更有助于小學生進行知識積累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1.2 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老師打破了單篇閱讀枯燥乏味的閱讀方式,而是將更加多元化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是學生借助歸納、類比、推理、猜想等多種閱讀來加深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閱讀的趣味性,更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深刻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魅力。
1.3 推動了小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使小學生完成語文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使激發(fā)起學生對閱讀的濃厚興趣,使小學生將愛上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從閱讀中去不斷汲取知識,發(fā)展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使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的意識,積極的通過閱讀實踐活動來進行自我完善和提升,將閱讀當作終身的愛好。
2.1 依據(jù)同一個主題來開展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通常一個單元的文章有著共同的主題,不論是寫作手法還是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都有著顯而易見的共通之處,因此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將單元內(nèi)的幾篇文章列為一組展開群文閱讀,使學生通過對比閱讀的方法來展開深層次探究,既有助于學生對本單元主題的深刻理解,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zhì)量。比如四年級的《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這幾篇課文被安排在同一個單元,老師可以將這幾篇文章進行整合實施群文閱讀。這幾篇文章都是以游記的形式敘述自然的美景,并采用了一定的順序來描寫景物。在進行這組課文的群文閱讀時老師引導學生邊閱讀邊進行對比,并梳理出文章脈絡,總結(jié)作者的寫景順序。比如《桂林山水》采用了“總-分-總”的文章結(jié)構(gòu),并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便來進行了具體描繪。《記金華的雙龍洞》則是以游覽的順序,即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的順序來進行敘述。《七月的天山》這篇課文是以觀察點的移動即由山外到山里的順序來進行描寫的,雖然三篇文章都是寫景的游記,但是采用了不同的寫作順序和描寫方法,學生在對比閱讀中對描寫景物的游記體裁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1]
2.2 依據(jù)同一個作者來開展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中收錄了一些統(tǒng)一作者不同時期的經(jīng)典作品,但是這些文學作品并沒有排列在一起,如果采用單篇閱讀的方法,學生無法形成一個整體印象,對文章的理解也容易停留于表面,老師就可以在學習某一篇課文時拓展到同作者不同時期的作品,使學生結(jié)合作者的生平和時代背景,感受作者寫作風格的變化,從而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和《望廬山瀑布》《贈汪倫》等詩開展群文閱讀,使學生對同作者作品進行深層次揣摩,感知作者在文字背后不一樣的思想和情感。
2.3 依據(jù)同一個體裁來開展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按照同體裁來進行閱讀資源整合也是較常見一種群文閱讀方式。將同體裁的文章進行整合,能夠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到其中的異同點,能夠促進學生閱讀速讀提高的同時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得到閱讀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比如學習《秦兵馬俑》這課時,老師補充同體裁的文章《盧溝橋》《頤和園》來實施群文閱讀,使學生在同體裁文章中深入了解體裁特點和寫作方法,使學生掌握其中的寫作技巧,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入群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比較閱讀中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了解其中多元化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既積累了語文知識,同時也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