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大援
2020 年末,我們剛編完《國際漢學》總第26 期,忽然傳來美國漢學家傅高義(Ezra Vogel,1930—2020)故去的消息。傅氏作為“哈佛系”漢學家的領軍人物而歿,不免令人有“哲人其萎”之嘆。本刊特邀侯且岸教授撰文以紀念。
傅氏的漢學研究,以超越意識形態(tài)羈縻,注重與中國學者合作,關注時代主題為特色,其學獨樹一幟,成為漢學家的一種類型而具有典型意義。
傅氏對漢學家的責任有獨到的看法。在《鄧小平時代》(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的中文版序中,他說:“我們這些哈佛大學的教師,不僅有教導自己的學生之責,還有進行研究以增進學識和為公眾撰文著書之責”,“我們感到自己對教育美國公眾有著特殊的責任,但是我們也認識到,亞洲知識的建構(gòu)需要合作努力。我們和其他國家學者的合作,通過研究項目增進理解、分享看法,力圖使全世界有相關興趣的人獲得這些知識?!?/p>
在這些表述中,有通過(漢學)研究以提升自己的學識和教育大眾的責任意識,也有與中國學者的合作意識。這些看法,我們頗有同感。國際漢學研究不是為研究而研究,而是擔負著教育大眾的責任;在這種教育中,有通過宣傳文明互鑒、促進人類實現(xiàn)共同愿景的內(nèi)涵。
本期的刊首題詞,邀請了美國漢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書寫。他用中文書寫下了“漢學伸張,通貫中西,中哲思安,四海樂平”16 個字,把“安”“樂”“哲”三個字巧妙地安排在題詞中,表達了希望漢學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中國哲學(文化)與天下四海共融共進的祝愿。
本期還刊發(fā)了安先生在“國際儒學與中華文化師資班”舉辦十周年紀念會上的發(fā)言,其主旨是討論儒學在世界文化秩序變革中的貢獻。文中把中國儒學形容為“西學浪潮下的傳統(tǒng)”,也就是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不是孤立地獨自發(fā)展,而是在佛學、基督宗教、馬克思主義的沖擊下,“內(nèi)在化而成為了儒家傳統(tǒng)”。這種表述申明了中國儒學傳統(tǒng)是東西方文明互鑒的歷史進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
漢學家作為中國文化的“他者”,容易對“文明互鑒”有更深刻的感受。傅高義和安樂哲都是如此。他們反對以西方文化獨大,因而特別關注亞洲文明。事實上,自大航海時代之后,漢學領域就成為人類歷史發(fā)展中文明互鑒不斷演進的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演繹著語言、哲學、科學、宗教、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的中西互通互鑒,成為我們了解人類文明互鑒的一面鏡子。
文明與文化的互鑒,并不只是體現(xiàn)在觀念層次上,也體現(xiàn)在社會生活實踐領域。本期刊發(fā)的《來華傳教士的祭巾問題》一文,考證了明末來華傳教士在彌撒禮儀中使用“祭巾”(神父佩戴的頭巾,或稱“祭冠”)的一段史實,反映了在彌撒禮儀方面西方傳教士對中西文化習俗方面的思考以及對中國社會的調(diào)適。其結(jié)果是,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的幫助下,明末以來出現(xiàn)了中國式的彌撒禮儀。這段有趣的歷史在漢語世界還是首次披露。明代佚名《彌撒冠儀》殘篇中評論此事說,“有冠,從中國;其冠,不必從中國也。冠之色,從中國;其形,不必從中國也?!边@種“有從、有不必從”之說,概括了中西文化在交流互動中的取舍觀,令人思考回味。
此文的作者是一位在海外從事博士后研究的年輕學者。借此順便說到,本期刊發(fā)的論文,六成以上出自年輕作者,包括講師、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生、碩士生。這是一個可喜的現(xiàn)象。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學者成為漢學研究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