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最近幾年來看,高職院校的發(fā)展的相當不錯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縱觀一部分高職院校的各方面配置,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對于歷史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但是,歷史這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生發(fā)展的各個階段,不管是當前的學習階段還是未來的工作階段。因此,本文討論高職院校內歷史教育的價值。
關鍵詞:高職院校;歷史教育;教學價值
一、當前高職院校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
當前,由于教育中存在著急功近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對于歷史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薄弱,歷史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漸漸地面臨被“邊緣化”、“生疏化”的困境。但是,歷史作為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帶給人類的不僅是浩瀚的歷史知識,還有發(fā)揮著“讀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功能,人類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掌握很多知識,樹立了正確的三觀。因此,當前的教育應該重新認識到歷史教學在教育進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職院校中發(fā)揮的作用。
二、歷史教育對高職院校教學的意義
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是一本浩瀚的史書,給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豐富的經驗和幫助。這些經驗和幫助不僅對于當下 的生活有著借鑒意義,而且對于未來的生活也具備指導意義。正如著名的學者說的那樣:“歷史是生活的教師”,雖然歷史是已經發(fā)生的事情,但是這并不代表和現(xiàn)在沒有關系,相反,歷史與當下的聯(lián)系是不可分割的。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不管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銘記歷史是他們始終要堅持的事情。學校培養(yǎng)職業(yè)人才,除了要讓學生具備專業(yè)的職業(yè)知識,讓他們掌握今后進入社會的本領之外,還應該讓學生學會做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歷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科學的思維能力、客觀的求實態(tài)度等等。把歷史教育比作素質教育的根本也是絲毫不為過的。通過學習歷史知識,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智慧得以增長,情操得到陶冶,人格隨之完善,學生能夠用更加冷靜、理智、成熟的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由此,歷史教育是人類教育過程中的動力和助推劑,對教育的重要程度不言自明。
三、歷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基石
通俗一點來說,歷史其實就是人類過去生活的總結史,借助歷史可以幫助人類從過去的得失成敗中汲取經驗,幫助人類了解生活的真諦和意義,幫助人類去正確的處理生活中的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其實,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很多史實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規(guī)律和道理,因此,歷史時刻發(fā)揮著“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作用,讓我們少走歷史彎路。由此可見,歷史教學可以幫助高職學生感受并且傳承古人流傳下來的智慧,為他們以后進入社會的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高職院校的歷史教學應該著重強調教育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也就是在日常教育過程中不斷強調的“三維目標”。并且,要在其中的“情感目標”中強調對學生三觀的正確培養(yǎng),要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僅學會學習、掌握歷史知識,還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秀的品質和素養(yǎng)。
四、歷史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意義
(一)磨練學生意志,培養(yǎng)堅強精神
高職院校的學生正站在即將離開學校和馬上進入社會交叉口,對于他們來說,還沒有離開校園的純凈空間,對今后的社會生活還充滿了美好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钡蔷蛯W生來說,對于這句話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表面。初入社會,在面臨種種挫折、遇到種種打壓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感到很迷茫、無助和焦慮,甚至會因此做出極端的事情。因此,歷史教育對于高職學生來講,是他們一入校就應該展開的教育,也是尤為重要的教育。古往今來的歷史人物,只要是取得一番成就的,都是經歷過種種的挫折和磨難,成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這些歷史人物的經歷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從在艱苦環(huán)境堅持十九年都沒有投降的蘇武,到不向權貴勢力低頭堅持“神滅論”的范縝;還有那被軟禁七年仍然堅持“日心說”不動搖的布魯諾,到忍受宮刑之痛還走遍全國寫出《史記》的司馬遷;更不用說身殘志堅的羅斯福,還有臥薪嘗膽的勾踐等等.這些鮮明的、飽滿的、充滿血肉的歷史形象,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歷史教材上,還能提高學生面臨挫折的勇氣、磨煉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堅強、不服輸?shù)木?。歷史的這種教育資源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也是歷史教育最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二)提高學生凝聚力,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觀古可育今。歷史教育包含了豐富的教育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家國思想有著重要的作用。從中國的屈原、岳飛、譚嗣同、孫中山,到外國的肖邦、安徒生、裴多菲、華盛頓。諸如此類的愛國人物的故事激勵著一輩又一輩的人,學生以他們?yōu)閷W習的榜樣,家長以他們?yōu)轳{馭的榜樣,社會以他們?yōu)楦桧灥陌駱?,傳頌他們?yōu)閲瞰I的偉大精神,更不必說那些代代流傳下來的名言名句了,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時刻閃耀著光輝。通過加強高職院校的歷史教育,不僅僅只是加強了對學生們的歷史教育,更是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愛國情懷、民族精神,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報效祖國的信念來說,歷史教育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章太炎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讀史書則無從愛其國家?!庇纱丝梢?,若想培養(yǎng)公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歷史教育是關鍵一環(huán)。面對有些同學對那些舍棄自己的生命成全民族大義的行為產生不理解時,認為他們的行為杯水車薪、無濟于事,這種時候,就需要歷史老師教育學生,這些為國奉獻的偉人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做法,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
總結
歷史教育是基礎,使人成長和進步??傊?,歷史教師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要挺直腰桿講述歷史,不管是輝煌的成就,還是遇到的挫折。用客觀求實的態(tài)度開展歷史課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唯物史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鄧軍,秦小英.高職院?;鶎狱h建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以宣化科技職業(yè)學院建筑工程系為例[J].青春歲月,2019,(30):142.
[2]李亞娜.基于新課改視角下高職歷史教學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8).135-136.
[3]王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財經類中職院校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體系探索[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31):156-157.
作者簡介:李莉麗,女(1978.10.11—),漢族,吉林省四平市人,本科學士,講師,研究方向:歷史學,歷史教育郵編:1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