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發(fā)展,課程改革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為學生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內容,教育者要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借助信息化技術與手段,對教學方法及內容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從而為學生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使學生積極投入到生物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識素養(yǎng),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文章以中考為背景,對初中生物信息化課堂的構建做出一些策略上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科學素養(yǎng);信息化課堂
作者簡介:陸強,男(1978—),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鞏昌中學。
初中生物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為了幫助初中學生提升對科學的認知,初中生物課程的開展尤為重要。教師應當把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作為生物教學課堂開展的根本目標,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積極展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科技與學習相結合,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充分促進學生對初中生物知識的有效吸收和利用,進而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提升生物學科知識素養(yǎng)。
一、初中生物信息化課堂構建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生物學科是理性學科,這就決定了生物知識往往比較抽象難懂,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學習難度。而傳統(tǒng)教學讓生物知識的學習更加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績自然難以提升。教師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可以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生物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無形中愛上生物學科。
(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開展生物信息化課堂構建,教師可以節(jié)省更多的教學時間,在課堂內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開展實踐教學,更好地幫助學生將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主動收獲知識,形成深刻記憶,提升學生生物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生物教學效果與效率
為實現(xiàn)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目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高質量教育,從而引導學生全方位地發(fā)展,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具有重大意義。初中生物教師通過主動創(chuàng)建信息化的生物課堂,完善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加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達到更優(yōu)的學習效果與效率,高效地完成初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構建。
二、初中生物信息化課堂構建的現(xiàn)狀
(一)家長、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的觀念陳舊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學生家長在面臨中考前情緒十分緊張,怕自己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中考成績,所以家長常常嚴格管控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和地點,導致學生無法借助信息化設備獲取一定的課外生物知識。同時,這在無形中也給學生帶來了過多的關注與壓力,使得學生心理過分緊張,不能將精力集中于學習,最終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再者,有些教師過分注重強調自身在課程中的主導地位,為了緊抓學生的生物知識素養(yǎng),就算是借助信息化技術開展生物課程的教學,也是一味地把課堂“主宰”于自己的手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敢偏離教師設定好的學習路線,發(fā)揮不了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逐漸產生害怕學、不愿學的心理,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huán)。其實,家長和教師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學生能夠取得好成績,但過于緊繃、壓抑的方式,都會給學生帶來無形的壓迫感。家長和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要多多尊重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讓他們建立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技巧,從而更好地獲得生物知識素養(yǎng)。
(二)學生過分依賴信息化手段進行學習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而在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構建信息化教學時,為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經常會需要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查閱生物相關的知識資料,長久以往,學生可能會過于依賴信息技術手段來提前預習教材中的知識,不認真聽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從而產生松懈的念頭,導致課堂知識理解不透徹。再者,由于互聯(lián)網門檻較低,信息往往真假難辨,知識也不一定準確,如果學生學到的是錯誤的生物知識,還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不利于學生生物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初中生物信息化課堂構建的策略分析
(一)構建生物翻轉課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是指教師創(chuàng)建生物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師的視頻進行自主學習,課內教師不再進行知識講解,而是讓學生交流心得、分享經驗,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再答疑解惑。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還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的時間教學規(guī)劃,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的有效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1]。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授課的教學手段,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知識的內化,還可以提高師生互動的頻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因此,教師要把翻轉課堂有效地融入初中生物教學。首先,教師要將課堂內外的時間進行合理化的調整,從而把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點通過視頻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的特征”這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認識生物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意識到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貼切的,并且讓學生從生命現(xiàn)象層面上了解生物與非生物的區(qū)別與特征,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fā)散思維,進而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當在構建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將知識要點發(fā)送到電子白板上,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認知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學習,聯(lián)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它們分別有何種特征,又有什么共同點與不同點。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遇到不會的知識點可以和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再將有價值的知識或問題記錄下來,上課的時候再向教師提問。這樣,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就可根據(jù)學生們的問題著重講解,展開具體分析,并利用電子白板將知識點進行保存、下載,提供給學生進行課后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問題的答案,對生物知識點形成更深刻的記憶。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學生不僅高效率地掌握了生物課堂上的知識點,還有效地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及生物知識應用能力,真正實現(xiàn)新中考背景下的教育目標。
(二)創(chuàng)設情景化教學,增強學生的感知認識
基于中考背景下的初中生物信息化課堂構建,教師要明確以學生發(fā)展為主體的教育目標,優(yōu)化傳統(tǒng)、單一化的教學,有效增強學生的感知認識,從而幫助學生獲得生物知識素養(yǎng)[2]。在初中生物教學構建中,情景教學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融入到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去,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使他們身臨其境,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理解、吸收知識,提高生物知識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種子植物”時,教師要以教學目的出發(fā),讓學生學習種子的主要結構,從而使學生能夠準確做到區(qū)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說出種子植物比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高的原因等。首先,在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搜索一些相關的教學視頻以及拓展知識點,為學生準備課堂上的生物教學內容。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先通過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種子讓學生進行辨別,然后再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各種生物種子的特征,讓學生對于其不同特點進行總結歸納。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假如你是一家種子店鋪的老板,最近新進了一批不同的種子,但因為外包裝破損,導致所有的種子都混合在一起了,請你根據(jù)種子的不同特征對它們進行分類?!贝藭r,教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較為常見的種子,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的生物知識對其進行分類,并且結合知識點進行闡述為什么這樣分類,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表述正確與否做出相應評價,以提高學生對種子的深度認知,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三)巧妙利用信息化技術,強化學生生物知識素養(yǎng)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教學形式下,不僅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xiàn),還會影響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構建初中生物教學課堂的時候,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創(chuàng)建的生物教學課堂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輕松的氛圍中激發(fā)自身內在的學習潛力,強化學生生物知識素養(yǎng),從而提高整堂生物課的教學效率與質量[3]。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血液”一課的教學時,教師要提前準備好教學內容,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抽象生物知識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轉化成簡單的動畫形象。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課本中的一些基本血液知識,如血液的組成成分、成分的主要功能等,再進行有效的生物知識拓展,幫助學生了解血液相關的知識體系。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血液知識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將課本中的文字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影像,來幫助學生理解與分辨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外貌特征,學習其對應的具體功能,再比較三種細胞的差異,加強知識點的記憶。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解讀日常體檢中的血常規(guī)化驗單,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的應用能力。在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下,降低了血液知識的學習難度,提升了學生生物學習的效率和能力,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生物知識素養(yǎng)。
(四)重視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生物實驗也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如果只是單純地聽教師講述,而缺乏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只能簡單獲得知識,并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吸收。正所謂實踐出真知,通過學生親身實踐所收獲的知識,往往會更加記憶深刻。因此,教師應當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在課堂中積極開展小組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能力[4]。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起到輸送血液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構建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引導學生通過對心臟結構的學習,形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索生命奧秘的興趣。教師可以把班上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開展團體活動,內容為原地跑步。待到學生跑得氣喘吁吁后,教師再讓學生停下來并仔細感受心臟的跳動速度變化。小組中可以事先選出一個記錄員,記錄其他同學運動后的心臟變化與感受。之后,各小組再聚集在一起,將自己所感受到的心臟變化與其他學生進行探討,形成更為深入的理解。在小組探討的過程中,學生把自己感悟到的知識分享出來與其他學生的觀點進行碰撞,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出新的靈感與知識,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能在此探究的過程中學習到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從而獲得提升。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實踐,學生們更能真實地感悟到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點,并且在探索中進一步加強生物知識點的學習,從而逐步形成嚴謹科學的思想認知,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素養(yǎng)。
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中考背景下的初中生物信息化課堂構建,需要教師努力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獲得有效的知識素養(yǎng)與能力。鑒于此,教師要把網絡資源與初中生物知識相結合,幫助學生收獲生物知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構建的教學活動中來,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為將來的生物學習和日常實踐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牛娟.基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初中生物教學實踐探究[J].中小學電教,2021(12):47-48.
[2]董琳.信息化教學在初中生物中的應用探討[J].科幻畫報,2021(09):99-100.
[3]葉俊濤.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生物教學策略及中考命題建議[J].新課程,2021(29):48-49.
[4]孫小玲.新中考下初中生物實驗信息化教學探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0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