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靖
作為般若經(jīng)典總綱的《金剛經(jīng)》 歷來備受關(guān)注, 其版本之多、 注釋之豐不失為眾經(jīng)之首。 在眾多注疏校箋當(dāng)中, 李小榮、 盧翠琬2021 年在巴蜀書社出版的《金剛經(jīng)集注校箋》 (以下簡稱校箋本) 將《金剛經(jīng)》 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此書以朱棣《金剛經(jīng)集注》 (以下簡稱集注本) 為底本, 以楊圭所編《金剛經(jīng)十七家釋義》 (以下簡稱《十七家釋義》 ) 和洪蓮修補增訂重刊的《金剛經(jīng)五十三家注》 (以下簡稱《五十三家注》 ) 為參校本進行校記箋注, 其開拓之功有三: 前言部分考辨眾說確定《集注本》的版本沿革情況; 箋注部分逐一考辨注家生平, 辨析注文的出處與引用情況; 校記部分通過對比同一注文不同本子的異同, 以不同文獻交互佐證, 全面而詳盡地糾正了《集注本》 文字和引用問題。 《校箋本》 以跨時空的文獻梳理法和跨學(xué)科的考據(jù)法將《金剛經(jīng)》 和《集注本》 研究推上了新的研究維度。
《金剛經(jīng)》 的譯本較多, 其注疏講義亦達千八百家, 因此眾多有關(guān)《金剛經(jīng)》 的“注釋集” 應(yīng)運而生。 影響較大者如唐釋道世著《金剛經(jīng)般若經(jīng)集注》 收錄了姚秦羅什、 東晉謝公、 隋代曇琛、 唐朝慧凈等人的注釋, 以訓(xùn)詁之法一以貫之, 可惜后世未有傳本; 南宋楊圭折衷諸本著《十七家釋義》, 富有文學(xué)性的語言使其頗受文人居士的青睞; 明初朱棣編《金剛經(jīng)集注》 博采眾長, 以博而返約、 廣而專精的書寫特征廣泛地流傳于民間; 明洪蓮編《五十三家注解》 海納百川, 新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目錄》《金剛經(jīng)五十三家注解姓號目錄》 《金剛經(jīng)道場前儀》 《金剛經(jīng)道場后儀》 及洪蓮序、楊圭序等, 因此洪蓮本又被稱為《五十三家注解》 或《金剛經(jīng)注解》, 多種著稱也讓此書在后期傳播過程中產(chǎn)生書名與版本的混亂與爭議; 另有丁小平以無著、 世親的注釋思想為核心, 點?!督饎偨?jīng)注釋集》, 共收錄了影響甚廣的十一家注釋。 因此, 作者在眾多“注釋集” 中選用朱棣《集注本》 為點校底本, 以楊圭《十七家釋義》 和洪蓮《五十三家注》 為參校本具有特殊意義。
一則《金剛經(jīng)》 “注釋集” 雖多, 但各有所長, 難以并美, 簡約者多有遺漏之憾,廣博者卻失于精要, 詳于事相者卻失思想精粹, 偏重科分者卻失義理大宗。 在眾多注本中, 《集注本》 一方面能夠集眾家之所長, 疏解字詞、 詳談名相、 深闡義理、 闡幽唱頌等應(yīng)有皆有, 可謂折衷諸本、 曉暢精微, 其流傳之廣、 影響之深遠(yuǎn)超其他注本; 另一方面《集注本》 所選取的注家生活年代跨及兩晉至南宋, 既有高僧大德, 又有禪師居士,亦有文人學(xué)者, 所收錄的注文具有典型的時代特色和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
二則眾多“注釋集” 之間相互繼承。 學(xué)界歷來的觀點是“ 《金剛經(jīng)集注》, 原有南紹定楊圭十七家釋義四卷, 后演為五十三家注四卷, 明御纂本摒除五十三家本中傳為梁昭明太子所作三十二分分目, 略減注者數(shù)家, 而益以三十余種經(jīng)文或注文, 衰成一卷(此觀點見《金剛經(jīng)集注》 出版說明部分第2 頁)?!?李小榮等在《校箋本》 比析考辨后則否定了這種說法, 他們認(rèn)為“朱棣之《集注本》 是在楊圭《十七家釋義》 基礎(chǔ)上添加李文會一家而成, 后洪蓮又以朱棣本為底本進行重刊校訂為五十三家” (前言第4頁)。 一方面, 作者對朱棣本和楊圭本的注文及出處進行逐條考證, 經(jīng)過對比發(fā)現(xiàn),《集注本》 實則是在楊圭本的十七家注本之上, 增加李文會一家注文, 其他禪師則源于李文會注文中的引用內(nèi)容; 另一方面, 作者對洪蓮本新增的洪蓮序和楊圭序仔細(xì)辨析,確定洪連本新增列的三十六家注家是對朱棣本十八家的重刊校訂。 同時在李小榮指導(dǎo)下, 李藝敏在碩士論文《朱棣〈金剛經(jīng)集注〉 之注家研究》 中對比了兩個本子之間的細(xì)微差異, 佐證了洪連本對朱棣本的相承關(guān)系(福建師范大學(xué), 2010 年)。
經(jīng)李小榮等考辨, 此三本著作書名和版本的沿革情況是: 楊圭本→朱棣本→洪蓮本是依次繼承和發(fā)展的關(guān)系。 《校箋本》 亦梳理了楊圭本十七注家的姓號, 對比之下, 朱棣本十八家和洪蓮本以“某某曰” 的形式增列三十六注家的姓號一目了然。 可見, 朱棣本的《金剛經(jīng)集注》 具有上承下啟之功, 因此《校箋本》 梳理正名集注的版本沿革過程對《金剛經(jīng)》 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金剛經(jīng)》 前后共有六個譯本, 其中以語言優(yōu)美精審、 義旨圓通的羅什譯本最為通行。 《集注本》 以羅什譯本為底本, 擇取從晉到宋諸多文人學(xué)者的注文合輯而成, 其語言曉暢精微, 不僅對注文進行字詞疏解和義理深闡, 而且在注文后附有小字夾注, 或釋佛教知識, 或注典故出處, 故在民間和文人居士中間頗為盛行。 但因注解中多引禪入經(jīng)、 援儒釋佛, 導(dǎo)致出現(xiàn)新的較為晦澀難懂的注文, 且注文中有文字和引用之誤, 因此《校箋本》 通過箋注部分對注文重新進行注解和說明, 在校記部分對注文內(nèi)容進行糾誤, 雙重校訂下極大的方便了讀者的閱讀和使用。
一則《校箋本》 利用地方方志、 地理總志等各種文獻, 對《集注本》 中所引注家的生平事跡逐一進行考辨。 《校箋本》 考證較為詳致者有楊圭、 周史卿等43 人(另有對諸佛諸菩薩等佛教中人進行注釋說明, 此處皆略), 考辨之人按照思想派系可歸納如下表:
《校箋本》 考辨之人
因居士棄儒入釋的特殊經(jīng)歷, 故此單獨羅列, 因此《校箋本》 按照人物繼承的思想派系可歸類為儒士、 道士、 佛僧和居士四大類。 《校箋本》 考辨了此四類人的籍貫、 生平、 作品等, 尤其對佛教人士和居士所屬的思想派系梳理極為清晰, 這對研究者進一步研究《金剛經(jīng)》 及注文思想功不可沒。 對考辨之人頗有爭議的地方, 《校箋本》 亦做出合理推測, 實不能蓋棺定論的地方, 也會呈學(xué)界之觀點, 從而供讀者參考。 如考辨僧了性時, 箋記部分載:
了性: 楊圭《十七家解注金剛金姓號目錄》 中題做“云庵僧了性”。 據(jù)史料記載, 在楊圭之前或與楊圭同時名為“了性” 的僧人有兩位: 一是宋代泉州開元寺僧人, 俗姓黃, 福建安溪人。 宋紹興中(1131-1162), 曾主持重建開元寺東西兩塔。 一位是真州靈嚴(yán)東庵了性禪師, 為南岳下十六世, 徑山大慧宗杲禪師法嗣。 這兩位僧人與楊圭的活動年代接近, 且一位為福建人, 一位為浙江人。 因楊圭所選取的注家多居閩北江浙一帶, 故此處的了性可能是真州(今屬江蘇儀征) 靈嚴(yán)東庵了性禪師, “云庵” 疑為“東庵” 之誤。 (第47-48 頁)
《箋注本》 依據(jù)楊圭生活的年代及注家生活的地域特征, 合理的推測“了性禪師” 的住寺, 這對讀者研究注文集結(jié)過程及了解注文的思想有重要意義。 《校箋本》 亦對佛教之諸神、 諸菩薩和諸名物等, 回歸梵語本意重新釋讀, 為讀者正確理解經(jīng)文或注文的思想內(nèi)容提供了保障, 亦解決了不少爭議與困惑。
二則《校箋本》 逐一考辨注文的出處, 對比同一注文不同本子的異同, 呈列尚未定論的觀點以供讀者參考, 這是《校箋本》 最為濃墨重彩的部分。 《集注本》 的十八家注文涉及范圍之廣、 作品之豐、 思想之深遠(yuǎn)非一般作品可比, 因此《校箋本》 深入經(jīng)論, 從讀者角度出發(fā)逐一解決阻礙閱讀的困難。
首先, 《校箋本》 對生僻用典或名詞進行注釋說明。 如傅大士注曰“人空法亦空,二相本來同。 遍計虛分別, 依他礙不通。 圓成沉識海, 流轉(zhuǎn)若飄蓬。 欲識無生理, 心外斷行蹤?!?《校箋本》 箋注“無生” 曰:
無生: 涅槃, 因其超越生死而無生滅, 故云無生。 北宋智圓述《維摩經(jīng)略疏垂裕記》 卷第二曰: “無生寂滅, 一體異名”。 (第129 頁)
涅槃有滅度、 不生、 解脫等意, 但以“無生” 釋其意者不多見, 若不能理解無生之意, 就無法理解傅大士對“心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注釋“欲識無生理, 心外斷行蹤”之意。 《校箋本》 釋意的同時, 也會標(biāo)注該生僻詞在其他地方的應(yīng)用, 加強了讀者對詞句, 尤其對佛義的深入理解。
其次, 《校箋本》 亦對同一用語在儒、 佛不同文化的不同意義分類注釋。 如川禪師曰“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校箋本》 箋注曰: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本意指法律森嚴(yán), 不容一絲含糊, 卻可私下通融。 禪林多用來喻指接引學(xué)人時可隨機應(yīng)物, 靈活采用多種方便法門。 (第362 頁)
《校箋本》 隨后注明此語出于《鎮(zhèn)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是溈山與仰山論“石火莫及, 電光罔通。 從上諸圣將什么為人” 時, 仰山的回復(fù)之語。 此箋注對禪林之義的注釋有助于讀者更好的理解“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 的思想。
《校箋本》 的注文詳盡而全面, 對注文的考辨之功和對內(nèi)容的補充與說明都值得肯定, 不僅解決了閱讀時候的很多障礙與困惑, 也為讀者更好的理解《集注本》 注文的思想內(nèi)容提供了便利。
《箋注本》 的校記部分多是經(jīng)過對比分析之后的糾誤, 包括對《集注本》 文字之誤和引用之誤的校記, 對不能定論的眾說觀點亦有呈列。
一則糾正《集注本》 原文及注文的文字之誤, 這是在傳抄過程中出現(xiàn)多種版本及謄寫錯誤造成的。 如《集注本》 載: “須菩提! 于意云何? 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校箋本》 校記曰: “足: 底本作‘之’, 誤”, 底本即《集注本》, 若按照底本“之” 則無法理解句意。 再如王日休注曰: “此分與第五分、 第十三分之意同, 于此再言者, 為續(xù)來聽者說也。 (夾注曰: 傅本十三分, 王本十六分) ” 《校箋本》 校記曰:“傅本: 戚本作‘什本’, 誤?!?《金剛經(jīng)》 作為般若部的總綱, 詞約義豐的語言特征使得每個字都富含深意, 《校箋本》 通過對比眾多本子, 糾正《集注本》 的文字錯誤, 這是《集注本》 錦上添花的成就, 亦是助益《金剛經(jīng)》 文學(xué)傳播的新路徑。
二則糾正《集注本》 注文或注家的引用之誤, 眾多注釋集所輯錄的注家各不相同,在傳播途中必然會出現(xiàn)張冠李戴等問題。 《集注本》 載: “所謂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張文進注曰: “不住聲色布施者, 謂智慧性, 照見一切皆空也。 梵語檀那, 此云施……” 《校箋本》 校記為: “查張無盡藏內(nèi)外著作, 未見有此段文字。 按,據(jù)明韓嚴(yán)集解、 程衷懋補注《金剛經(jīng)般若波羅蜜經(jīng)補注》 所載, 此段文字出自逍遙翁,但無‘梵語檀那, 此云施’ 一句。 又, 張無盡及此后之所有注文(下段經(jīng)文之前), 戚本皆無。 從下文之引文風(fēng)格及行文特色分析, 此處之‘張無盡’ 疑為‘李文會’ 之誤。” 此校記有三點重要意義: 查閱張無盡著作確定注家引用錯誤, 對比不同版本之間該注文的異同及確定此注文的出處, 以現(xiàn)有文獻推測最為合適的注家進行糾誤。 通過對比同一注文不同本子異同和考辨眾注家的作品集, 從而得出正確結(jié)論是《校箋本》 校記的重要方法。
除此之外, 《校箋本》 的校記部分也呈列了不能蓋棺定論的引用, 以供讀者參考,對同一注文注家但不同本子略有差異的部分會給予說明解釋, 對《集注本》 引用不合理的地方, 會根據(jù)現(xiàn)有文獻進行合理的校補等, 具有考辨與研究雙重意義, 如:
《集注本》 “須菩提! 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 如人入暗, 即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 日光明照, 見種種色”, 其中一注本不顯名曰: “有所著,則為無明所障, 不悟真如妙理, 猶昏昏而不能使人昭昭; 無所著, 則洞達無礙, 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自覺已圓, 又能覺他”。 (第275 頁)
《校箋本》 校記曰: “此條注文, 不知出自何處。 眾善堂本無此條注文, 僅將‘自覺已圓, 又能覺他’ 幾字換陳雄注之‘如有目者, 處于皎日之中, 黑白自分, 而毫發(fā)無隱矣’ 一句?!?《校箋本》 箋注曰: “一注本不顯名: 楊圭《十七家解注金剛經(jīng)姓號目錄》 將其作為一單獨注家, 列于‘武當(dāng)山居士劉蚪(虬) ’ 和‘梁朝傅大士頌’ 之間, 可能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注本。 底本所輯此注本之注文僅兩條”。
《校箋本》 全面收集并整理了《金剛經(jīng)集注》 的相關(guān)注本, 并利用文獻考據(jù)法對其進行真?zhèn)慰急? 可見《校箋本》 校記與箋注的嚴(yán)謹(jǐn)與細(xì)致。 一方面, 《校箋本》 詳解說明現(xiàn)存的注本, 包括不顯名的注本, 并在箋注部分根據(jù)已有相關(guān)注本的佐證, 對其流行時間進行合理推測, 對進一步研究金剛經(jīng)的相關(guān)注本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另一方面,《箋注本》 對現(xiàn)有的各種注本進行詳細(xì)比較, 并在校記部分列出眾注本之不同, 這種橫向?qū)Ρ? 大大方便了研究者對金剛經(jīng)相關(guān)注本的版本研究。
誠如李小榮所言: “對《集注本》 這樣重要的本子, 學(xué)界目前只有點標(biāo)本而無校對本及注釋本”, 這確實是一種遺憾。 《校箋本》 以跨時空的文獻法和周密詳實的參校法填補了這一空白, 這是《金剛經(jīng)》 研究新的里程碑, 也是儒、 道、 釋三家文化融合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