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梅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初中科學教學工作,教師應明確,科學是初中階段相對復雜的學科之一,教師應積極研究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科學教學。將項目式學習法引入到初中科學課堂上,能夠整合多元化的科學知識,提高科學教學質量,加速知識的講解過程,幫助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吸收科學知識,領悟科學內涵。所以,科學教師應該積極研究項目式學習設計的策略,引領學生在項目探究過程中深入感悟科學的魅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初中科學? 項目式學習? 設計?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9-0001-03
一、前言
項目式學習主要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在教學中確定的項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們自主與合作探究展開學習。教師則是負責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或者為學生們分享一些比較實用的學習工具,或是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合作探究任務等,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和實踐可知,將項目式學習應用在初中科學教學,可以取得提高學生學習和教學效率雙重提升的成效。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科學項目式學習設計方向
(一)創(chuàng)設出色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特點往往是不固定的,有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飽滿,課堂上就可以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更有難度的科學研究項目。但也有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學生參與項目探究的積極性也會相應降低。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基本質量,科學教師應該考慮創(chuàng)設出色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們提供更加真實的教學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建沉浸式的科學探究體驗,進一步保證科學教學的有效性[1]。
(二)理清項目學習流程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科學教學和工作開展過程中,運用項目學習法,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圍繞項目展開科學知識的探究,是科學教師們廣泛研究的教學方法之一。不過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科學教師需要理清項目學習的整體流程。一般情況下,先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制定項目探究任務,進而鍛煉學生相應的科學探究技能,這是個相對主流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項目式學習的基本效率,也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加出色的項目學習體驗。
(三)制定趣味教學活動
現(xiàn)階段的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關鍵能力,讓學生擁有與學科相關的必備品格,有利于促進學生能力的進步,思維的發(fā)展。結合學生在項目式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教師認為制定趣味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應該是一種比較出色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幫助學生靈活應對復雜多變的科學知識。
(四)引導學生深度探究
長期的初中科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雖然很多科學教師都意識到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手段,但是初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限,他們在研究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浮于表面,沒有辦法深入研究科學知識。所以,安排項目化學習任務,科學教師應該認真探究如何引導學生實現(xiàn)深度學習,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加顯著的進步。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
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科學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
(一)明確教學目標,制定項目任務
項目式學習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組織項目式學習實踐探究活動,科學教師應該明確,雖然這種學習方式是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但是教師在其中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3]。學生雖然以自己為中心收集知識獲取信息,但教師也要給學生們分享學習資源,提供學習工具,這要求科學教師首先要對每一節(jié)課,甚至每一個知識點有十分透徹的把握,明確每一個知識點考查的是學生哪個方面的能力。然后用特定的手段指引學生理解知識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教學“溶液”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由于和溶液相關的知識點比較多,其中溶解、溶液、飽和溶液等多個知識點都是考查重點。很多學生因為缺乏綜合思考的能力,往往無法在初次接觸這類知識時展現(xiàn)出十分優(yōu)異的思考,所以科學教師應該先拆分教學目標,制定更加明確的項目學習任務,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取得更加顯著的進步。例如和溶液有關的知識中,引導學生探究溶解與結晶現(xiàn)象是比較重要的知識之一,教師要給學生講解兩個核心概念,溶解和結晶,然后鼓勵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溶解與結晶現(xiàn)象,知道溶液、溶劑和溶質的概念,了解溶液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探究中是如何應用的,最終形成一份完整的探究報告??茖W教師這樣梳理一番,就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設計項目式學習任務時也會更加輕松,學生拿到任務清單能夠一眼看出哪些知識是自己要學習的,哪些活動是自己需要參與的,有利于減輕學生自主探究的壓力,為學生的項目學習指明方向,提高教育教學有效性。
(二)做好情境引導,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初中生的學習特點,結合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大多數(shù)初中生在研究科學知識時很難展現(xiàn)出濃厚的探究熱情,這是因為學生的科學認知有限,在科學學習方面可能還沒有找到樂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應該在組織項目式探究活動之前做好情境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集中注意力,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更愿意和其他同學一起完成項目探究任務,自主獲取科學知識。隨著信息技術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今天的教學背景下,科學教師也有了更多創(chuàng)建課堂教學情境的巧妙方法。
例如,科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分享教學視頻,展示趣味圖片,甚至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組織課堂、引導游戲等等,都有利于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帶領學生研究《人類的家園——地球》這一章節(jié)知識時,教師要給學生們講解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組成地殼的巖石,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等多方面的知識。其實,這些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段視頻。比如,教師帶領學生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這部分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文本性,需要學生背誦記憶,機械教學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科學教師會引入一段視頻,用視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初中科學教師常常使用的方法之一。除了在課堂上引入視頻,教師還可以構建趣味游戲,比如教師在多媒體上創(chuàng)建一個地球模型,讓學生們像剝香蕉一樣逐漸揭開地球神秘的面紗,然后教師設計項目任務讓學生們結合剛剛的集體探究經(jīng)歷,深入分析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教師先引導、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讓學生們自主完成項目式任務,也是保證項目學習基本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提倡小組合作,引導自主學習
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很多學生在自主研究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即便有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也很難憑借自己的能力完成復雜的學習任務。這種情況之下,科學教師就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個體學生無法產(chǎn)生深入的科學認知,是否可以將學生組合成群體,讓大家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獲取科學知識。為此設計項目式學習時,只要不是特別有難度的科學知識,都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實現(xiàn)自主學習,自主掌握[4]。
例如:教學《物質的特性》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時候,教師發(fā)現(xiàn),本章節(jié)的內容比較多,而且涉及的知識點也很多。為了給學生們帶來更加有趣的學習體驗,科學教師會在設計項目學習任務時,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索,比如第一節(jié)課要帶領學生研究物質的構成。其實,這部分知識是非常簡單的,教師可以讓小組長帶領大家閱讀教師提供的部分材料,然后梳理其中的重點部分,請學生們通過閱讀材料回答和物質的構成有關的若干個問題,運用這樣簡單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物質構成的基本認知,進而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這種項目學習任務十分簡單,但是可以有效提高課時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大幅度提升教學效率,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也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隨著章節(jié)教學的不斷深入,后面幾節(jié)課的知識難度越來越大,教師在設計項目式學習任務時也會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比如學習氣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這兩節(jié)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兩節(jié)課的內容整合起來,做成一個項目探究任務,讓學生們自主研究氣化、液化、升華、凝華四個概念,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在這種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研究知識本身是比較有趣的。同時,學生可以和身邊的同學一起交流這些問題的答案,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實現(xiàn)共同進步與成長。
(四)梳理關鍵問題,培養(yǎng)綜合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步,培育學生的科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成為科學教師們需要認真研究的話題,初中科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含多個方面,其中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出色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等方面是重中之重。結合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不同的科學知識可以側重培養(yǎng)學生差異化的科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知識展開單獨分析梳理,關鍵問題進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例如:組織項目式學習活動,教師應該按照知識的難度進行分級,比如一些比較簡單的理論性知識,學生只要看課本就能夠掌握這種知識,就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觀念,豐富學生的科學認知,教師會在制定項目式探究任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研究,深入掌握。如果是實踐性比較鮮明的知識,比如講解和科學實驗有關的內容時,教師要給學生講解科學實驗的操作方法、教學手段等等,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認真探究,教師在一旁監(jiān)督學生的操作行為,這樣可以保證實驗教學的基本效果。比如講解蒸餾法、海水淡化的操作步驟時,課堂上教師不能只給學生播放實驗操作的視頻,而是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感悟背后的內涵,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實驗學習過程中取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培育學生的科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當然,基本的科學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科學教師也應該做好教育復盤的工作,比如科學教師可以將科學課堂上講解過的很多內容拿出來,引導學生單獨討論,在人類探索科學的道路上也發(fā)生過很多具有爭議的事情。比如克隆技術出現(xiàn)之后,很多科學家就在爭論要不要將克隆技術應用到人類克隆領域,讓學生們積極探究這些問題,同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道德與責任感,進而培育學生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讓學生擁有更加出色的科學思維。
(五)做好項目復盤,優(yōu)化項目教學
每一次組織項目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研究一個項目展開自主學習,教師自己都會準備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針對項目開展情況,實時評估學生的學習質量[5]。根據(jù)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的教學觀察,越是有難度的科學知識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越容易出現(xiàn)問題,而這種情況下也需要教師主動站出來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困境,順利完成項目探究任務。
例如:組織《電路探秘》這一章節(jié)的項目學習任務,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探索電路分析與應用相關知識時,遇到了障礙,為了保證基本的教學效果,科學教師應該及時站出來,做好項目復盤。學生的項目學習過程結束之后,教師會重新把握課堂的教學大權,讓學生們參與課堂的習題練習活動,看看學生能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習題,根據(jù)學生的做題情況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實時分析學生是否存在學習紕漏。比如有些學生在判斷電壓的時候總是出錯,這就說明學生對電壓的測量還存在一些疑問,只不過學生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教師應該站在教育引導者的角度上,帶領學生克服這些困難,解決相關問題??陀^來講,這種教學過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加有趣的學習體驗。
四、總結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行為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對他們的言行進行良性引導,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此,本文也將以初中生的成長為切入點,立足于科學課堂的設計,以核心素養(yǎng)為視角,從項目化學習出發(fā),分析核心素養(yǎng)引導下初中科學課項目化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團隊合作的意識以及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施華芳.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項目式學習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2(6):67-69+100.
[2]楊建軍.初中科學項目化教學模式的開展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79):10-12.
[3]黃亞珍.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初中科學課程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2):75-76.
[4]胡燕平.基于項目式的初中科學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7):10-11.
[5]施勝軍.初中科學核心素養(yǎng)下項目式學習應用研究[J].讀寫算,2020(24):111-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