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敏
體操項目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邊緣科目”,受場地、器材以及安全性限制影響,被多數(shù)義務教育單位在體育教學項目中移除。但就實際而言,體操是一種標準的體育項目,科學開展鍛煉工作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從而促進小學生的身體正常成長發(fā)育,其在少年兒童的成長中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因此,相關單位應結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逐步推廣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體操技巧教學內容構建工作,圍繞學生為本,將健康第一教學理念融入體操過程中,同時逐步引導義務教育階段體操技巧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由此可見,積極探究小學階段體育體操教學技巧,研究對于提高體育教學科目的豐富性,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小學體操教學對于體育鍛煉意義重大,可憑借多樣化的體操技巧教學豐富現(xiàn)有體育教學內容,使體育課堂教學產生吸引力,以此提高體育鍛煉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確保在教學準備階段提前開展對應的熱身活動,使學生在熱身活動中舒緩筋骨,從而有效避免運動損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合理規(guī)劃對應的體操教學活動內容和教學方案,從而切實提高整體體育教學價值,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借助體操技巧的深入練習,學生的身體平衡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時,逐步增強的身體柔韌性也將提高小學生在其他領域的體育運動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推動小學生逐步強化體育鍛煉實效性,提升鍛煉效果,降低體育運動過程中的損傷概率等[1]。
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推動小學生體育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但現(xiàn)有體育教學內容相對單一,積極引入體操技巧教學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果。體操技巧內容較為多樣化,因而整體練習方案也可結合實際需求進行優(yōu)化調整。在實際開展小學體操技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制定不同難度的體操技巧動作教學,安排體育教學內容,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整體教學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此外,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對新鮮事物興趣度較高,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將掌握的體操技巧應用到日常游戲活動中。通過此類循環(huán)性教學方式,多數(shù)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更高,學習和實踐行為更主動,身體素質能得到全面發(fā)展,意志力也可得到顯著增強[2]。
相較傳統(tǒng)體育課堂而言,體育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導致多數(shù)學生的整體學習興趣較低。而在傳統(tǒng)教學內容中嵌入體操技巧教學,可拓展體育課程教學上限,逐步提高活動內容多樣性。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需首先了解學生個體的信息,結合學生的個體素質科學規(guī)劃對應的體操動作,同時根據(jù)學生反饋,優(yōu)化教學流程,經過反復優(yōu)化,使學生在學習訓練體操技巧的過程中逐漸對其產生興趣,豐富學生特長項目種類,使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對此,學校應進一步增加教學資源,積極收集學生對該課程反映,同時聯(lián)合其他學校開展教學交流,圍繞學生對體操教學的意見以及看法進行分析,逐步補全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借助完善的體育教學框架使學生在學習訓練的過程中真正認可體育課程教學,對學生體質健康產生長遠影響。
相較其它體育運動項目,體操運動更加強調身體協(xié)調性。在常見體育項目中,如籃球、足球等運動除基礎技巧外,對于球員的爆發(fā)力要求較高,而體操技巧則更加強調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平衡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整體訓練主要包括彈跳、伸展、翻滾訓練等,通過上述訓練方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平衡能力,增強學生靈敏度,使其身形更加勻稱。此外,通過針對性訓練方式,也可顯著改善身體畸形問題,更有助于實現(xiàn)小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3]。
良好的身體素質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開展體操技巧教學可引導小學生實現(xiàn)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育,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參與各類型活動時更加靈活,將對應的體操技巧應用到戶外體育運動中。體操技巧教學的相關內容與小學生天性較為契合,此外,部分體操教學動作中強調了對特殊環(huán)境的適應性,例如平衡木上的平衡練習,在學習以及訓練過程中,多數(shù)小學生可通過此類練習動作逐步提高自身對獨特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從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危險時冷靜思考,并制定正確的應對方案。
小學生身心尚處于發(fā)育時期,心理素質較低,對于外部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低,再加上家庭的處處維護,導致學生的日常生活一帆風順,缺少針對性磨煉。在引入體操技巧教學后,不同難度的體育教學內容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更加成熟,通過多樣化訓練內容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意志力,使其在面對生活與學習問題時更加篤定。當前,大多數(shù)小學生為獨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過于自我,缺乏自信,而通過班級體操技巧教學,在團隊合作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將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隨后在學習生活中逐步融入到團隊建設中。由此可見,積極開展體操技巧教學有助于優(yōu)化學生心理。
下橋是現(xiàn)階段體操技巧教學中的基礎內容之一,適合各年級的學生練習,是小學體操教學的主要科目之一,可在一定程度增強學生的身體柔韌性。關于下橋教學內容的構建可大致分為三種思路:一是借助學習小組進行深入練習,讓學生在軟墊上呈仰臥狀平躺,同時四肢撐地并成反弓狀態(tài);二是通過小組學生協(xié)同方式,練習學生首先維持跨立姿勢,將體操墊放置在身后,隨后身后位置的學生則在練習學生身體前方抱腰保護,逐步幫助練習學生增加身體彎曲程度,進而形成反弓狀;三是借助單雙杠作為輔助器材,讓練習學生沿著輔助器材漸后仰緩慢下橋。
為進一步保證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安全性,教師可將部分危險動作進行分解,降低學生練習難度。例如在練習跪跳起技巧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分解方式進行練習,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該動作的基本要領。當然,教師可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拓展環(huán)節(jié),通過示范形式向學生演示完整動作,同時要求學生結合自身身體機能自由挑選對應部分的練習動作,進行針對性教學。
小體操墊練習是一種無需外部輔助力量即可完成的簡單練習動作,該動作對于外部器材要求條件較低,教師可根據(jù)教學要求自由設定對應的練習強度,從而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整體學習需求。如設計步頻、步幅或者變速跑練習,可增加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此外,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在軟墊上進行跪跳起、前后滾翻、仰臥起坐、肩肘倒立等各種不同難度的技巧動作,逐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
單杠是體操技巧項目中較為普通的練習器材,在練習中難度可隨意調節(jié)。通過教師的針對性優(yōu)化,積極開展單杠練習可進一步增加學生對體操練習的興趣度,從而使其成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操技巧教學的催化劑。在實踐階段,教師可將單杠練習動作融入到其他訓練中,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進行往返跑,并在跑動中采用穿過、蕩過的方式進行單杠練習,通過此類復合型的練習方式可避免單獨開展單杠練習的枯燥感,從而進一步提高練習效率。
在新課程標準下,積極開展小學體育體操教學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地德育教學力度,將全面型人才培育戰(zhàn)略落到實處。體操技巧教學通常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全身心投入其中。而在開展練習過程中,教師應首先結合體操技巧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預先進行身體預熱,同時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制定不同的預熱活動,以此為全面開展體操練習做好教學準備。此外,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強調體操技巧學習的相關注意事項,要求學生熟悉相關學習理論,引導學生從安全角度重視體操教學的安全性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小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準備活動,如徒手操、熱身游戲等,借助群體性的預熱活動逐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體操教學的核心內容是體操的技巧教學部分,由于部分體操動作的整體難度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了解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根據(jù)新課標的基本教學規(guī)劃方案,完成對應的體操技巧的教學內容,以此達成對應的體操教學目的。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基本教學理念,需注意以下內容:首先,教師在進行技巧教學時應首先結合本校的體育教學設施以及整體環(huán)境綜合考慮,確保制定的教學規(guī)劃方案在本地教學條件允許范圍內,科學規(guī)劃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相關教學項目;其次,教師應注重體操教學的危險性。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應結合新課標對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優(yōu)化技巧教材的相關內容,同時積極利用的“講解示范法”親自演示相關的體操動作,借助直觀教學的基本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各自動作的基本難度,讓學生在自我練習過程中逐步練習對應動作,以達到教學目的。
隨著新課標的逐步推廣,部分小學教師為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有效性,則在日常教學中融入了游戲教學,通過趣味性的游戲內容提高小學生體操學習的主動性。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對體操運動練習的理解程度不一,因而在開展體操技巧練習時難免出現(xiàn)較多動作不熟練問題,同時產生倦怠心理。針對此類問題,教師應引入“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借助游戲活動提高體操技巧練習強度。以下對其進行分析:在體操教學過程中,部分體操動作內容教學流程較為單一,練習枯燥,因而學生練習活動興趣度較低。針對此類難題,教師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體操教學游戲,例如雙人鏡像體操動作練習、多數(shù)協(xié)同練習等游戲教學模式,以此活躍整體體操教學的課堂氛圍,也可及時收集學生對于游戲教學模式的反饋意見,并結合具體反饋意見提出對應的改進方案。
在課后鞏固方面,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的主體內容,同時結合“雙減”政策理念布置差異化的體操練習作業(yè)。例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布置分層作業(yè),提高整體體操水平。此外,教師也可結合學校對體操教學的相關規(guī)劃,在作業(yè)方面進行相應落實。例如,部分學校要求成立校園體操隊,因此課后作業(yè)方面則可適當引入難度較高的體育動作練習作業(yè)。小組合作的課后鞏固方式在體操技巧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操學習興趣,也可在群體類活動中逐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實現(xiàn)團體體操教學路徑的構建。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體操技巧應與時俱進,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層面實現(xiàn)革新。教師應結合體育教學發(fā)展需求,從體操動作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入手,逐步建立滿足小學體育教學需求的體操教學新模式,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中發(fā)揮體操的教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