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榜樣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運用榜樣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zhì),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介紹榜樣教育的概念及特征,以及大學生榜樣教育的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創(chuàng)新方法和途徑,希望對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榜樣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1]?!备咝RC合運用多種教育方法去培養(yǎng)社會主義時代新人,榜樣教育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過先進模范人物或者榜樣事跡去向人們展示一個正面的案例,激發(fā)人們內(nèi)心的道德認同,產(chǎn)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引導人們?nèi)W習、效仿。榜樣教育將枯燥無趣的說教變成了生動形象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更容易讓受教者接受和學習。在新時期,要更加注重榜樣教育的科學性、有效性和針對性。
一、榜樣教育的概念與特征
(一)榜樣教育的概念
從古至今,榜樣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一直存在。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孔子,在傳授弟子學識的時候,常舉堯、舜、禹、周公、子產(chǎn)等人的事跡,教育弟子們要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品格;朱熹也曾教育弟子們要多多學習圣賢,諸葛亮也曾要求晚輩要向古代圣賢看齊。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大量的先進模范人物,雷鋒、王進喜、孔繁森等,他們的事跡廣為傳播,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動有效的素材,國家大力推出向榜樣學習、與榜樣同行等主題教育,都取得了真實有效的成績。
什么是榜樣教育?對于前兩個字,大家都能理解,那什么是“教育”呢?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將“教育”拆成兩個部分做解釋的。所謂教,就是教師教授,學生進行效仿;所謂育,就是教育并培育后代并且讓他們多做好事。而葉瀾在《教育概論》中指出:“可以理解為上對下,成人對兒童的一種影響,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變好,手段是模仿[2]?!笨梢?,葉瀾是把二字結合起來理解的。一些學者認為,榜樣教育是一種教育方法,通過講解榜樣人物的崇高理想和優(yōu)秀的事跡來對受教者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達到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zhì)水平的目的。另一些學者認為,榜樣教育是教育者根據(jù)教育宗旨并結合受教者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榜樣人物案例去引導受教者去學習和模仿的一種過程和方法。還有學者認為,榜樣教育是教育者利用榜樣人物去激勵、引導學習者向其學習,并經(jīng)過一系列內(nèi)化過程,最終生成自我價值觀念和榜樣行為方式的一種教育活動。綜上,可以簡單總結榜樣教育的概念:榜樣教育是教育者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為達到某種教育目的,將某些具有典型性和積極性示范作用的人物或者是案例通過恰當?shù)姆绞秸故窘o受教育者,激發(fā)受教育者的內(nèi)在學習動力,促使他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向榜樣學習,把榜樣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一種教育方式。
(二)榜樣教育的特征
1.榜樣教育具有時代性
歷史在不斷發(fā)展,時代在不斷變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先鋒模范,榜樣精神的取向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而不同。每個時代的榜樣人物凝練出的榜樣精神也是不同的,但都被人民群眾認可和接受??谷諔?zhàn)爭時期的楊靖宇、張自忠、劉胡蘭等革命英雄,體現(xiàn)了不畏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抗美援朝時期的黃繼光、楊根思、解秀梅等英雄,體現(xiàn)了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涌現(xiàn)的榜樣匯聚成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這些精神都代表了當下人民群眾的價值取向。因此,在運用榜樣教育時,應當關注當下的主流榜樣,同時需要賦予歷史榜樣人物新的時代內(nèi)涵,堅持與時俱進。
2.榜樣教育具有實踐性
榜樣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方法,需要教育者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受教者實行。榜樣人物不是存在于虛擬空間中的,榜樣人物的事例是真實發(fā)生的,并不是隨意編造的。榜樣教育不單單是一種教育方法,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手段,教育者選用模范人物的優(yōu)秀事跡去教育受教育者向先進人物看齊,而這種看齊的過程就是受教育者模仿榜樣行為的過程,體現(xiàn)出的正是榜樣教育的實踐性。
3.榜樣教育具有激勵性
所謂激勵性,簡單理解就是激發(fā)、鼓勵的意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個正向激勵的教學方法,即教育者發(fā)現(xiàn)受教育者的閃光點并對其進行不斷鼓勵,最大限度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潛能。榜樣教育是教育者利用榜樣人物的閃光點,讓受教育者產(chǎn)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在榜樣的帶領下,堅持不懈完成自己的目標,慢慢接近自己的理想,這就是榜樣激勵性的體現(xiàn)。為什么說榜樣教育具有激勵性?“榜樣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是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具有時代先進性。受教育者會把自己的思想品德與榜樣的思想品德做比較,發(fā)現(xiàn)差距,這個差距會激勵他向榜樣靠攏。因此,榜樣的層次越高,思想品德越優(yōu)于受教育者,就越能激勵受教育者不斷地努力完善自我”[3]。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樣教育運用存在的問題
(一)在榜樣選擇上,缺乏時代性和公信力
榜樣是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只有那些符合時代特征、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榜樣,才能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鳴,達到榜樣教育的示范效果。但是,榜樣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教育者所選取的榜樣形象不具備時代性,這就很難引起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共鳴。要認識到,榜樣人物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是息息相關的,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有其特定的時代精神,但是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其行為和精神是現(xiàn)代社會難以模仿的。教育者在選擇榜樣時,大都是歷史英雄、著名科學家或者是偉大領袖,這些榜樣在受教育者看來過于完美,難以模仿他們的優(yōu)秀行為,認為榜樣人物離自己很遙遠,會影響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他們便不會相信所謂的榜樣人物了。
(二)教育者運用榜樣教育的方法不夠完善
美國教育實驗家沃思伯恩曾指出,如果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采用的是恰當?shù)慕虒W方法,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這是追求的理想效果。對教學方法的合理利用比課程本身更具活力,更能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對榜樣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教育者在選取榜樣案例時,應該堅持長期運用的原則,在一個教學過程中不應該頻繁更換榜樣事例,要對受教育者進行長期有規(guī)劃的熏陶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走進榜樣的內(nèi)心世界。另外,根據(jù)一些學者的調(diào)查結果,可以得出:“高校榜樣教育往往只采用口頭講述的方式向?qū)W生傳遞榜樣精神[4]。”由此可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運用榜樣教育的方式是比較單一的,而且所用時間過少,不能使大學生充分理解認同榜樣精神,不利于其把榜樣精神內(nèi)化,對于受教育者影響程度不深刻。在課程中,還存在教師講解先進典型事例時所用的時間過多的問題,使學生分不清重難點,只注重了解“榜樣”的案例,而忽略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偏離了教學目標。
(三)教育者本身不能做到率先垂范
榜樣教育是需要在實踐中完成,主要是為受教育者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行為示范。但是,在當前的榜樣教育工作中,許多教育者只是完成了對榜樣人物或者其事例的講解,而沒有告訴受教育者如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實踐,其本身也沒有主動去效仿榜樣行為,沒有完全領會榜樣精神的實質(zhì)。對于教育者而言,應該以身作則去實踐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教育者往往都是充當說教者的角色,沒有做到言行一致。試想,如果教育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講的,又何談去教育他人?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失敗的,必然會造成受教育者只是簡單聽聽,而不會真正認同榜樣精神與榜樣行為。
(四)大學生對榜樣精神的實踐程度不高
檢驗榜樣教育實行效果,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是看大學生對榜樣行為的效仿程度。根據(jù)學者吳小軍在《新時期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研究》中對400名大學生的調(diào)查結果,不難得知,一半以上的大學生都沒能參加實踐活動。大部分學生表示,在聽完榜樣人物的優(yōu)秀事跡后都深受觸動,精神上備受鼓舞,但是落實到自己身上都無法成功效仿,或是即便是效仿了,持續(xù)時間也不會太長,很少人能夠去實現(xiàn)榜樣精神的知行合一。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榜樣教育的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5]?!卑駱咏逃沁M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恰當?shù)剡\用榜樣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幫助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在進行榜樣選擇時,要注意榜樣的時代性與真實性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先進榜樣人物,都代表著不同的時代精神,反映的是不同的時代特征,只有符合時代特征的榜樣才能直擊人的心靈,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鳴,才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實踐榜樣精神,因此,大學生榜樣教育應該堅持與時俱進。同時不能脫離當下所處的時代背景去盲目、隨意地選擇榜樣,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關系密切,并且要符合教學目標。教育者在講解某一榜樣人物或者某一先進集體時,要堅持真實性原則,不能憑空編造榜樣人物及其事跡,也不能過分拔高榜樣的形象,將其神圣化,否則將不利于受教育者認同與學習。只有真實、貼近生活的榜樣人物才能激勵大學生模仿與學習。榜樣教育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的,不是在虛擬空間進行,是受教育者、教育者與榜樣人物之間心靈上的溝通,要注意榜樣的真實可信性。
(二)教育者在運用榜樣教育時要注意方法的恰當與完善
教育者能否正確地運用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榜樣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認知規(guī)律,對受教育者要進行長期有效的榜樣教育,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要建立長效機制,根據(jù)教學實際和教育對象的現(xiàn)實情況,制定系統(tǒng)化的方案,建立常態(tài)化機制,避免碎片化、短期性教學。這樣才能加深大學生對榜樣人物及其精神的理解。此外,教育者除了運用口頭講述的方法,還可以開展座談會、談論會、交流會等活動,通過邀請榜樣人物來和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方法,拉近榜樣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榜樣褪去神秘感,讓學生自覺向榜樣看齊。教育者也要注意不要只是圍繞榜樣事例進行教學,還要貼合教學目標,同時分清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合理進行時間上的分配,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與榜樣材料的有機
結合。
教育者在利用榜樣教育時,自身也應該積極向榜樣學習,做到以身作則,才能使學生對榜樣人物產(chǎn)生認同,更好地進行行為上的模仿。教育者要充分認識到自身良好形象的激勵帶動作用。孔子認為“身教重于言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鬃映珜┙陶咭欢ㄒ日?,教育者的言行舉止,會對受教者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求受教育者成長為一個模范人物或者更傾向于模范人物,教育者本身的言行就應該體現(xiàn)出榜樣人物的特點,“用自身的言行為學生樹立起表率和模范作用,影響和教育學生,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6]。馬克思曾說:“如果你想感召別人,那么你本身就應該是一個能鼓勵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7]?!苯逃咭鰪妼I(yè)文化素養(yǎng),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掌握一定的榜樣教育方法,才能選取合適的榜樣人物,引導和教育學生向榜樣學習。
(三)調(diào)動大學生實踐榜樣精神的主觀能動性
教育者在選取榜樣時應盡量選擇同輩人群,更能貼合大學生生活,更能調(diào)動其向同輩榜樣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要充分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組織大學生向榜樣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大學生的主體精神,充分挖掘榜樣精神的內(nèi)在特質(zhì),對榜樣的理解不單單停留在表面,要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擴大榜樣的教育示范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榜樣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新時期要繼續(xù)推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培養(yǎng)合格的時代新人,必須充分發(fā)揮榜樣教育的作用。作為高校的思政課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榜樣教育,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接受和弘揚榜樣精神,真正做到向榜樣人物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2]葉瀾.教育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黃靜.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實施方法:榜樣教育法[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3,30(6):132-134.
[4]梁靜.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榜樣教育的創(chuàng)新探究[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2(1):24-27.
[5]張爍.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 為實現(xiàn)中國夢凝聚有力道德支撐[N].人民日報,2013-09-27(1).
[6]李倩.榜樣教育法在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8.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簡介:齊楠楠(1996— ),女,漢族,河北滄州人,北京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