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葬品
- 安徽郎溪旺村漢代墓葬的清理
搶救性清理。其隨葬品的器類主要有鼎、壺、罐、灶、金餅等,為研究漢代時期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藝術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關鍵詞:釉陶器;漢墓;隨葬品;旺村旺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飛鯉鎮(zhèn)黃香行政村,距郎溪縣城17公里。2022年10月30日上午,有關方面在實施污水管道整村推進工程挖設管道時發(fā)現(xiàn)一座土坑墓,出土隨葬品26件(組)和大量碎陶片,另有多枚錢幣。器物分為陶器、錢幣兩大類,器類主要有鼎、壺、罐、灶等。由于墓葬埋藏較淺,部分隨葬品在實施
東方收藏 2023年5期2023-07-13
- 江蘇南京六合區(qū)姚莊墓地
為長方形。出土隨葬品多為仿銅陶禮器,以鼎、豆、簋、鈁、杯等為基本器物組合,部分墓葬另發(fā)現(xiàn)有陶俑、銅鼎、銅劍、銅戈、銅鏡、琉璃璧、玉璧、玉環(huán)以及玉佩等。漢代墓葬50余座,有土坑墓和磚室墓兩種形制。土坑墓平面形狀多為長方形,少量設有墓道,年代為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隨葬品多為釉陶器,有鼎、盒、壺、瓿、雙系罐等,部分墓葬中還有銅壺、銅灶、銅卣、銅釜、銅爐、鐵劍、鐵削、玉含及漆木器等。磚室墓大多殘存墓底,年代為東漢早、中期,出土隨葬品有釉陶壺、釉陶罐、罍形罐、銅錢、
大眾考古 2023年2期2023-07-07
- 陜西咸陽塔兒坡戰(zhàn)國秦墓
)兩大類。出土隨葬品質地有陶、銅、玉、鐵、石、骨等,以陶器為主,共292件,器形有陶壺、陶盒、陶鼎、陶釜、陶鬲、陶罐、繭形壺等,部分陶器上戳印四字陶文;銅器、鐵器以帶鉤為主。本次發(fā)掘的戰(zhàn)國晚期秦墓與東鄰的95塔兒坡秦墓一墻之隔,墓葬形制、隨葬品相近,應是戰(zhàn)國晚期同一墓地。結合以往的發(fā)掘情況,可以進一步確認咸陽東郊是秦咸陽城的墓葬區(qū)。從墓葬規(guī)模、出土隨葬品判斷,這批墓葬均為小型墓葬,墓主應是地位偏低、經濟狀況差的一般平民階層。墓葬分布密集,但戰(zhàn)國晚期墓葬的打
大眾考古 2023年2期2023-07-07
- 朝陽袁臺子西漢墓葬隨葬品擺放位置研究
子遺址西漢墓葬隨葬品位置進行分析整理研究,將隨葬品根據(jù)用途分為六種類型,觀察其在各時期的演進變化,并與同為縣治的唐縣高昌同時期墓葬進行對比,進一步總結隨葬品位置擺放所反映的文化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袁臺子遺址西漢墓葬室墓至西漢晚期才萌芽,室墓是墓葬宅第化的前提,該遺址西漢墓葬宅第化趨勢較為滯后。關鍵詞:朝陽袁臺子;隨葬品;西漢墓葬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4.025考古遺存中較為容易保存原始信息的為墓葬,若墓葬保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3年4期2023-04-12
- 論西漢中期以前滇文化中海貝的用途
以及海貝與其他隨葬品在出土墓葬中的位置關系做進一步考察,以證明之。文中除加注者外,所有引用的考古材料均分別引自:云南省博物館之《云南晉寧石寨山古遺址及墓葬》(載《考古學報》1956 年第1 期);《云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fā)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59 年);《云南晉寧石寨山第三次發(fā)掘簡報》(載《考古》1959 年第 9 期);《云南晉寧石寨山古墓葬第四次發(fā)掘簡報》(載《考古學報》1963 年第9 期);《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發(fā)掘報告》(載《考古學報》197
大理大學學報 2022年5期2022-11-24
- 渤海未成年人埋葬習俗研究
人葬數(shù)量較少,隨葬品及墓葬形制較為簡單,埋葬方式以一次葬為主;多人合葬中的墓葬形制及隨葬品均較為豐富,以二次葬為主。根據(jù)墓葬形制的規(guī)律,認為埋葬未成年人的墓葬中單人葬早于多人葬。未成年人與成年男女共同埋葬是渤海未成年人埋葬方式的特點之一,由此認為,家庭是構成渤海社會的最小單元,并體現(xiàn)出渤海社會牢固的親情觀念及穩(wěn)定的家庭結構。墓葬是研究渤海社會生活的重要考古資料,以往學者對渤海墓葬的研究側重于整體性及個別墓地的認識,對渤海未成年人埋葬習俗還未形成專門性研究。
北方文物 2022年2期2022-11-03
- 河南省鄭州市漳河路唐墓發(fā)掘簡報
、葬式不詳。 隨葬品散置于墓室北壁、西壁南部及東壁中部。二、出土文物M1 出土隨葬品8 件。 依次敘述如下。陶罐 2 件。 均為泥質灰陶,敞口,圓方唇,圓肩,鼓腹,平底。 標本M1:3,腹部飾花朵紋朱砂彩繪。 口徑13.5 厘米,腹徑21厘米,底徑10 厘米,高21 厘米,壁厚0.8厘米。 (圖3-1)標本M1:4,制作粗糙。 唇內側一周凹陷,素面無紋,下腹近底飾一周刮削痕。 口徑12 厘米,腹徑16.4 厘米,底徑9.4 厘米,高15.8 厘米,壁厚0.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2年6期2022-10-15
- 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定量考古學分析
提出墓葬規(guī)模與隨葬品的數(shù)量和質量被認為可以用來衡量社會的分化程度。《青海柳灣》報告對馬廠類型墓葬隨葬品的形制、葬具、葬式、隨葬器物等進行了細致描述,為開展這一議題的討論提供了條件。柳灣馬廠類型墓葬數(shù)量豐富,共有872座,其中單人墓758座,合葬墓44座,無人骨和情況不明者70座。單人墓中出土隨葬品的738座,無隨葬品的23座;合葬墓中無隨葬品的1座。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墓葬都隨葬物品。報告還對墓地出土的部分人骨進行了專門研究。如果將墓葬形制、性別等要素與上述
考古與文物 2022年3期2022-07-14
- 洛陽初唐棺床墓研究
發(fā)現(xiàn)的棺床墓的隨葬品洛陽發(fā)現(xiàn)的4座初唐棺床墓,都有隨葬品。但在隨葬品的數(shù)量、質量、類型方面,土棺床墓和磚棺床墓之間存在較大差別。(一)土棺床墓的隨葬品1.洛龍區(qū)關林鎮(zhèn)唐墓M1267的隨葬品沒有墓志。出土隨葬品38件。這些隨葬品,根據(jù)用途可以分為5類。第一類,保護墓主安全的鎮(zhèn)墓獸、武士俑。第二類,為墓主服務的陶馬、陶俑。第三類,家畜:陶羊、陶豬。第四類,模型器具和明器:陶錐、陶灶、陶磨、瓷罐、陶罐等。第五類,工具和裝飾品:鐵鏡、鐵剪、銅釵、銀戒指等。2.偃師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06-14
- 洛陽仰韶文化土坑墓研究
但有的有葬具和隨葬品,有的無葬具和隨葬品。在29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中,有25座是無二層臺的墓葬。其中,男性9座,女性12座,性別不明者4座。這些無二層臺的土坑墓,皆為單人葬。這些無二層臺的單人土坑墓,根據(jù)有無葬具和隨葬品,主要分為2種形制:有葬具和隨葬品,無葬具和隨葬品。有葬具和隨葬品:例如M108,方向290°。墓口長2.4米、寬0.6米、深2.15米。在人骨架底部有板灰痕跡(圖1)。例如M338,位于T214內,方向290°,墓主為女性,有葬具和隨葬品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2期2022-04-22
- 三星堆遺址仁勝村墓地特殊葬式探析
——兼論隨葬品內涵與墓地性質
黑曜石珠等一批隨葬品, 也均不見于同時代成都平原其他地點的墓葬。 對于仁勝村土坑墓的性質為何、其特殊葬式成因為何,以及墓葬中的隨葬品有何象征等問題,學界眾說紛紜,未有明確的定論。筆者擬通過對墓葬葬式、 隨葬物等方面的研究,對仁勝村墓葬群的墓主人身份提出新猜想;對仁勝村墓地特殊墓葬形式的成因增添一條合理的新假設, 并嘗試解釋仁勝村墓葬群中所見的玉蝸旋形器等隨葬品的用途。 以期通過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為學界研究古蜀墓葬問題打開新的思路。一、仁勝村墓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2年10期2022-03-07
- 試析珠海寶鏡灣遺址出土的大孔玉石環(huán)玦
第八等級則未見隨葬品;而從佩戴玉手鐲的墓葬來看,戴在右手腕的墓葬見于第一至第七等級。上述情況說明佩戴玉手鐲的墓主人級別有高低,且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2.大汶口文化石(玉、骨、陶)手鐲。 位于山東泰安的大汶口遺址歷經三次發(fā)掘, 獲得了豐富的大汶口文化墓葬材料,保存有人骨,并有性別和年齡鑒定, 為分析當時的佩戴手鐲情況提供了寶貴資料。(1)大汶口文化早期大汶口文化早期的資料見于20 世紀70 年代的大汶口遺址第二、三次發(fā)掘[4]。在遺址的西北部發(fā)現(xiàn)墓葬46 座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2年8期2022-02-07
- 古墓葬形制初探
詞:墓葬形制;隨葬品;生產方式古墓葬包括墓坑、墓地、葬式、葬具、隨葬器物等,主要是指古代人類對死者進行埋葬的遺跡。目前我國發(fā)掘出土了大量的古墓葬,且分布廣泛,已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墓葬有420處(截至2019年第八批)。從1990年開始評選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中,就有大量的墓葬群,2015年11月,在江西南昌發(fā)掘的西漢?;韬顒①R墓規(guī)格之高更是震驚了考古界。如何在考古發(fā)掘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正確判斷古墓葬年代、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對出土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1期2021-08-09
- 新鄉(xiāng)市博物館藏三件漢代隨葬陶器賞析
繪;制陶技術;隨葬品《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碧掌鞯陌l(fā)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fā)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之一。漢代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繁榮的時代,絲綢之路的開辟,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漢代的制陶技術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漢代的新鄉(xiāng),人丁興旺、社會安定,從新鄉(xiāng)漢墓出土的大量隨葬陶器,反映了新鄉(xiāng)在這一時期人民生活相對穩(wěn)定富足,也從不同角度訴說著新鄉(xiāng)在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繁榮與發(fā)展。
速讀·上旬 2021年2期2021-07-23
- 長沙城東發(fā)現(xiàn)一批戰(zhàn)國至宋代古墓葬
根據(jù)墓葬形制及隨葬品組合推測,這些墓主身份可能為當時的低級官吏或平民。其中,編號為M21的古墓葬形制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推測年代為西漢早期,發(fā)掘出土了玉璧及鼎、壺、盒、罐等陶器組合。編號為M5的古墓葬形制為長方形帶耳室磚室墓,推測年代為東漢。整個墓葬建造考究,墓壁為單磚錯縫疊砌,是特制的模印幾何菱形紋青磚壘砌而成;墓底鋪地磚呈“人”字形平鋪;前室外還修建有磚砌排水溝。隨葬品中的綠釉陶豬圈與綠釉陶廩制作得栩栩如生,表達了當時喪葬習俗中“事死如事生”的觀念。編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0期2021-06-24
- 從李家壩墓地隨葬品看“楚滅巴”
多種文化因素的隨葬品, 為探討巴滅國這一問題增添了新證據(jù)。李家壩墓地地處云陽縣, 戰(zhàn)國時靠近楚國疆域。 如果楚滅巴,斷巴祀,則此地的墓葬隨葬品應該多為楚式;楚占領此地,而未斷巴祀,則此地雖受楚影響,但隨葬品主體應該還是巴式風格。相同的,秦滅巴,斷其祀,則墓葬隨葬品應該更多地屬于秦式;若秦僅是將其納入勢力范圍,則隨葬品應該仍是以巴式為主,以秦、楚為輔。二、李家壩墓地的分期討論在對李家壩墓地的分期研究上, 羅二虎、黃偉、楊勇、郎俊彥、朱萍、周明琴等都做過探討,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1年12期2021-04-22
- 二里頭遺址發(fā)現(xiàn)高規(guī)格夏代墓葬
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隨葬品最為豐富的一座。新發(fā)現(xiàn)的墓葬位于二里頭遺址宮殿區(qū)5號基址院內,規(guī)模較大,屬第一等級墓葬。蟬形玉器出土于墓葬中部,長近4厘米,玉石材質還有待進一步鑒定。專家推測,玉蟬可能與古人對昆蟲“蛻變”和“羽化”、便于與神祇溝通的信仰有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領隊趙海濤介紹,目前墓葬內的隨葬品剛開始露出,其下方堆積的厚度超過已往發(fā)現(xiàn)的所有墓葬,極有可能是二里頭遺址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隨葬品最為豐富的一座。因該墓葬規(guī)格高、保存好,為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2期2021-04-06
- 安徽阜陽后楚郢古城村2020 年考古發(fā)掘收獲
0.9 米。 隨葬品有陶豆﹑陶鬲﹑陶盆﹑陶罐各1 件。 (圖7)根據(jù)隨葬品器形特征及墓葬形制,推測其年代應為西周晚期偏早。M34,位于發(fā)掘北區(qū),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方向195°。 墓口長2.1 米,寬0.7 米,開口距地表2.2米,墓壁上部較平直,未見加工痕跡,墓壁斜直,墓葬深度約110 厘米,墓底近平,長1.9 米,寬0.6米。墓主人遺骨1 具,位于墓室偏北,呈南北向,仰身直肢葬,由于年代久遠,骨骼多數(shù)破碎,僅有腿骨等比較完整。墓主頭部以南位置發(fā)現(xiàn)有陶罐、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1年3期2021-03-28
- 獐牙勾形器功能分析
例、分布狀況、隨葬品、性別比例、年齡狀況等特點進行總結,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入手,來理解其功能與意義,以期進一步認識先民的思想意識與精神文化。圖1 獐牙勾形器(劉林遺址M25:4)一、隨葬獐牙勾形器墓葬的特征(一)隨葬獐牙勾形器墓葬的數(shù)量與比例考古人員先后對劉林遺址進行過兩次發(fā)掘[1][7],發(fā)現(xiàn)大汶口文化墓葬197 座, 其中22 座墓葬隨葬有28 件獐牙勾形器,占總數(shù)的11.17%。 考古人員先后對大墩子遺址進行過3 次發(fā)掘,共發(fā)掘墓葬555 座,前兩次發(fā)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1年2期2021-03-23
- 江蘇揚州三星葉橋墓葬群
側廂三種情況,隨葬品多置于廂內,常見隨葬品有釉陶壺、釉陶瓿、灰陶罐、灰陶灶、鐵劍、銅錢、銅鏡等。唐五代墓葬共123座,包括豎穴土坑墓和磚室墓兩種形制,葬具多為單棺,也有少量雙棺葬,隨葬品多見銅錢、青瓷盤口壺、青瓷罐、青瓷碗、釉陶四系罐等組合,散見陶俑、木俑、鐵剪等,其中M346、M349、M355、M381四座墓葬形制保存較為完整且規(guī)模較大,均為帶斜坡墓道的豎穴磚室墓。宋元墓葬21座,均為豎穴土坑墓,葬具分為單棺和雙棺,以單棺為主,隨葬品多見銅錢、青瓷碗、
大眾考古 2021年7期2021-01-16
- 從漢墓隨葬品看漢代社會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
趙曉瑞墓葬隨葬品又稱“明器”或“盟器”“冥器”,特指我國古代人民仿照實物制作的、專做殉葬之用的各種器物,俗稱 “殉葬品”。如: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杯盞、壺、罐、灶等飲食用具,農具、車輛、建筑模型等生產生活材料和錢幣等,質地有陶器、青銅、鐵、石制等,其中陶器最為普遍,廣泛使用。陶器是古人定居農耕生活的標志,是他們從游牧生活向新的生活過渡的必然產物。自漢代以來,隨著社會生產的發(fā)展,尤其是鐵器的使用和推廣,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人們的思想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div>
名家名作 2020年9期2020-11-19
- 渤海虹鱒魚場墓葬男女兩性隨葬品研究
場墓葬男女兩性隨葬品的研究,探討男女兩性在社會和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差異,有益于我們認知當時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對還原渤海社會生活的原貌具有積極意義。關鍵詞:虹鱒魚場墓葬;兩性;隨葬品一、隨葬品數(shù)量虹鱒魚場墓葬群中,男性單人墓葬共計31座,發(fā)現(xiàn)有隨葬品的單人男性墓葬15座,占整體男性單人墓葬的48.40%;女性單人墓葬共計21座,發(fā)現(xiàn)有隨葬品的女性墓葬11座,占整體女性單人墓葬的52.40%。在統(tǒng)計墓葬內的隨葬品時,墓內的棺釘、銅環(huán)等棺槨的配件未計入到隨葬品的總數(shù)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7期2020-11-17
- 試析中國古代厚葬之風盛行的成因
發(fā)展。明器雖為隨葬品,但從美術角度看可以代表陶器、瓷器、雕刻等方面的發(fā)展。本文有助于我們認識古代的喪葬習俗與風俗民情,加深對明器這種特殊工藝品的認識,且了解到從中出的折射社會狀況與精神風貌。關鍵詞:喪葬觀;厚葬之風;隨葬品;明器第一章 古代喪葬觀念與禮俗1.1喪葬觀念物質決定意識,觀念是客觀世界的直接反映。喪葬觀念是人們對死后的歸宿,即所謂的陰間世界的認識與愿景。喪葬觀念源于靈魂不滅,其本質內涵就是靈魂永存。古人認為人死后靈魂不滅,死不是終結,而是去往另一錦繡·中旬刊 2020年6期2020-10-20
- 河南發(fā)現(xiàn)大型古墓群 出土文物2000余件
藝術價值的稀有隨葬品。在秦漢時期隨葬品上,有“陜亭”“陜市”的戳印;在唐宋金元時期的墓志中,有關于陜州的直接記載。專家認為,這些墓葬排列較為有序,同時期墓葬相互之間很少有打破關系。墓葬群離陜州故城較近,應該是歷代陜州城的集中墓區(qū)。并表示,這個大型古墓群的發(fā)現(xiàn)與挖掘揭示了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三門峽地區(qū)逐步由興盛走向衰落的過程;大量秦人墓葬和西漢墓葬的發(fā)掘,為研究三門峽地區(qū)墓葬的演變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來源:新華網(wǎng))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0期2020-08-17
- 特佩西墓群塔加爾文化墓葬分區(qū)與分群
、葬式、頭向、隨葬品等可量化及可視化對象,進一步觀察墓葬人群構成,可為進一步探討不同階段不同群組提供必要依據(jù)。二、南區(qū)墓葬分組南區(qū)墓葬主要為獨立墓葬28座,其中I區(qū)7座,III區(qū)8座,VII區(qū)8座,XVII區(qū)5座;另在VII區(qū)發(fā)現(xiàn)2座庫爾干。從墓葬的形制以及葬具來看,獨立墓葬主要有土坑豎穴石板墓、偏洞室石板墓和土坑豎穴木槨墓三類(見圖5)。石板墓分布于I、III和VII區(qū),木槨墓分布于XVII和VII區(qū)。墓主頭向無明顯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有朝向西南、東南、東北和東。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6期2020-07-08
- 對遼代陳國公主墓考古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遼代;隨葬品;契丹;體會;文化;文物;陳國公主墓引言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內蒙古自治區(qū)在修建水庫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座千年古墓,這座古墓的墓室雖然簡陋,但墓主人的棺材極其華麗,陪葬品也極為豐富。這座墓葬就是“遼代陳國公主墓”,該墓是陳國公主和駙馬的合葬墓,陳國公主是遼景宗的孫女,其父親是耶律隆慶。陳國公主墓保存的十分完好,共出土3277件隨葬品,大多數(shù)隨葬品都是由瑪瑙、玉石以及金銀等珍貴的材料所作,充分的體現(xiàn)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這也體現(xiàn)出了遼中期各理論與創(chuàng)新 2020年23期2020-03-08
- 河南南陽陳棚墓地的考古發(fā)掘
,故葬式不詳。隨葬品主要集中在邊箱內,棺槨內僅存數(shù)件。隨葬器物M2出土隨葬品18件,有陶器、銅器和鐵器。陶器多為泥質灰陶,部分器表施有紅色彩繪痕跡,器形有陶大壺、陶鼎、陶圓盒、陶罐、陶小壺等;銅器包括銅鏡和銅錢;鐵器為刀和削。出土的2件陶大壺為泥質黃陶,通體施紅彩繪,出土時已脫落。侈口外敞、方唇、唇部加厚,束頸、圓粗,弧溜肩,圓鼓腹略垂。肩及上腹有數(shù)周凹弦紋;口沿下和頸上有一道凸弦紋,肩塑一對鋪首銜環(huán),折曲狀高圈足外撇。陶鼎出土2件,為泥質灰陶,器身施紅彩大眾考古 2020年8期2020-02-21
- 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大墓墓主身份初步分析
墓葬規(guī)模較大、隨葬品豐富,為我們了解東晉時期上層階級的喪葬形式及東晉時的文化面貌提供了豐富材料。一、南京大學北園大墓簡介目前,較多學者認為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大墓是東晉帝陵之一,但是具體是東晉時期的哪位皇帝的帝陵仍眾說紛紜。通過梳理北園大墓的墓葬規(guī)模、陵墓的地點等信息及相關文獻,本文認為南大北園墓的墓主是晉成帝司馬衍。喪葬規(guī)模上,南大北園墓全墓南北總長8.04米,東西總長9.9米,包含墓門、甬道、主室、側室甬道、側室等部分。南大北園大墓的特點為規(guī)模較大,墓內的文化產業(yè) 2020年26期2020-01-02
- 合水縣板橋鎮(zhèn)馬洼宋墓發(fā)掘簡報
通過墓葬形制及隨葬品初步推斷為南宋時期墓葬,該墓葬的清理發(fā)掘為研究和考證本地區(qū)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民俗、葬制補充了新的實物資料。關鍵詞:清理;發(fā)掘;墓葬;隨葬品2019年4月4日晚9時,合水縣博物館接到板橋鎮(zhèn)馬洼村民電話,稱在該村甜羅高速公路馬洼施工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一座古墓葬。隨即,縣博物館指派3名工作人員趕赴現(xiàn)場。經實地查看,墓葬處于高速公路西側邊上,為一座磚室墓,其墓室頂部已被挖開,穹窿頂半塊已被施工機械所毀。隨即我館工作人員與村部主任對墓葬進行了現(xiàn)場保護。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7期2019-11-04
- 英國人隨葬品五花八門
英國人隨葬品可謂五花八門。奧茲巫師服、中國外賣和阿戈斯百貨零售連鎖店商品目錄……都在英國人的隨葬品之列。據(jù)英國《每日電訊報》13日報道,英國Co-Op公司在過去5年中對50萬場葬禮進行研究,并對4000名成年人進行調研。調查發(fā)現(xiàn),有1/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想好了隨葬品。一半以上的人想要照片,1/4的人想要泰迪熊,1/10的人選擇帶一瓶最喜歡的酒。其他隨葬品還包括釣魚竿、小提琴和小丑鞋等。該公司主管戴維·科林伍德表示:“英國式幽默體現(xiàn)在有1/6的人都在為環(huán)球時報 2019-10-152019-10-15
- 西安公園上城(一期)考古發(fā)掘簡報
;唐代;墓葬;隨葬品西安公園上城(一期)考古發(fā)掘項目地位于西安市雁塔區(qū)南三環(huán)路與田馬路交界西南角(地理坐標:北34°13′13.5618″,東109°2′32.2872″),屬西安正馳置業(yè)有限公司公園上城(一期)工程建設項目用地?,F(xiàn)簡報如下。1 發(fā)掘概況根據(jù)前期勘探與調查,勘探范圍東西長227米,南北寬363米,總面積59709.79平方米。發(fā)掘工作從2018年10月27日開始,2018年11月13日發(fā)掘結束,發(fā)掘面積132.86平方米,共發(fā)掘古代墓葬7座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2期2019-09-12
- 蒙元墓葬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在形制、裝飾、隨葬品等方面,體現(xiàn)出研究者考古學本位、歷史學、藝術史3個取向。針對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將來的研究應重視基礎性課題,吸收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綜合地探索研究,探討長時段的關鍵性問題。關鍵詞:蒙元墓葬;形制;裝飾;隨葬品;考古學中圖分類號:K87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7-0011-05墓葬是考古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蒙元墓葬的研究也以考古學為主,因此本文的回顧以考古學研究為主體,兼及相關學科。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7期2019-09-09
- 遼代墓葬出土木俑探析
。木俑作為遼墓隨葬品的組成部分,對研究遼代的葬俗、文化內涵、社會生活有重要作用,故本文將對其進行相關探討。1 俑的演變俑,我國古代的一種隨葬品,主要為陶質、木質,還有少量石質,到后期還出現(xiàn)瓷質等,主要放置于墓主人棺槨四周、耳室、俑道及陪葬坑內。俑作為隨葬品出現(xiàn),一方面源于古人“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11]的觀念,將自己生前所享用的延續(xù)到亡后的世界;另一方面源于隨著文明的推進,從“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12]4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9年6期2019-07-10
- 略論川渝地區(qū)的宋代火葬墓 ——兼談南方地區(qū)宋代火葬墓的地域差異
數(shù)量最多,出土隨葬品最為豐富,且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近幾十年的考古出土材料與文獻相結合,重點討論川渝地區(qū)宋代火葬墓的特點及成因,同時分析南方地區(qū)宋代火葬墓的地域差異。一、川渝地區(qū)宋代火葬墓的類型與分期川渝地區(qū)考古出土的宋代火葬墓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周邊的蒲江、新津、青白江、什邡、儀隴、重慶的奉節(jié)地區(qū),現(xiàn)分別對墓葬類型、隨葬品進行介紹。(一)墓葬形制1.磚室墓墓室主體以磚構筑,根據(jù)墓葬形制可分為三型。A型:長方形,根據(jù)墓室多寡分為三亞型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6期2019-01-09
- 河南洛陽發(fā)現(xiàn)西漢大墓
、銅鏡、耳杯等隨葬品,在北側一耳室里發(fā)現(xiàn)了彩繪陶壺、銅盤、銅壺、銅爐、銅缽、銅盆等隨葬品。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介紹,該西漢大墓出土的隨葬品種類豐富且等級較高,其中,大雁銅燈在洛陽地區(qū)屬首次被發(fā)現(xiàn)?!坝绕涫莾杉嚆~壺,它們不僅體形較大,其中一件青銅壺內還有大量液體,推測有可能是西漢的美酒?!笔芳艺湔f。此外,西漢大墓主墓室內隨葬大量的玉璧、玉圭、玉玦、玉衣片等,這為研究西漢時期的葬玉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據(jù)悉,該墓位于洛陽西工區(qū),洛陽市文物鉆探管理辦公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17期2018-11-16
- 大地灣二期墓地分區(qū)及其所見社會結構的初探
遺存,其墓葬在隨葬品和墓葬形制等方面有明顯的特點。由于大地灣二期遺存北部破壞較嚴重,該期遺存并沒有被全部揭露[2]。所揭露的區(qū)域共有墓葬21座,這雖不能完全代表大地灣二期墓葬的真實情況,但也可反映一些問題。研究大地灣二期墓葬可為探討二期社會結構創(chuàng)造條件,也對探究甘肅東部仰韶文化早期半坡類型社會的文化面貌與發(fā)展有重要意義。目前,學術界對大地灣二期墓葬的相關研究很少(3),總體分三類:研究墓葬分期與隨葬品(4)[2]283-284[3];分析隴東地區(qū)仰韶早期墓黑龍江史志 2018年9期2018-11-08
- 試論史前時期長江流域隨葬豬下頜骨習俗
者之間的差異。隨葬品的數(shù)量和質量被認為是新石器時代墓葬中反映社會分化的主要變量[36],因此本文主要側重于隨葬品分析。墓葬規(guī)格(墓壙大小和結構)也是重要變量之一,但是本文涉及到的大部分墓葬沒有詳細數(shù)據(jù),或不足以進行統(tǒng)計,因此未對墓葬規(guī)格進行系統(tǒng)討論。長江流域第一階段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豬下頜骨隨葬的現(xiàn)象,因此本文從第二階段開始分析。(一)第二階段(距今7000—6200年)該階段隨葬豬下頜骨的墓葬還比較少,隨葬的豬下頜骨也不多。在長江三角洲常州圩墩遺址有2座墓葬隨東南文化 2018年3期2018-07-03
- 四川會理大劈山墓地
體位。 墓葬的隨葬品較少,多數(shù)墓葬不見隨葬品。隨葬陶器常見為隨葬一個或兩個陶罐,隨葬貝類飾品的現(xiàn)象較多。從墓葬形制及出土物判斷,大劈山墓地的年代初步判斷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西周時期。大劈山墓地規(guī)模大,墓葬形制多樣,分布集中,排列有序,相互打破關系較少,應該為一處有規(guī)劃的部落或家族墓地,為研究石棺葬墓地的規(guī)劃、石棺葬人群部落的社會文化提供了新的資料。(劉化石)圖片來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劉化石隨葬貝類飾品出土陶罐現(xiàn)場清理大眾考古 2018年11期2018-06-24
- 赫章可樂乙類墓主人身份試析 ——以隨葬品擺放位置為切入
的最好體現(xiàn),而隨葬品的安排又是這一觀念的最基本運用。在對隨葬品的研究問題上,過往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隨葬品的種類、排列,以及隨葬品器形的型式研究上,而對于隨葬品擺放位置的研究較少。如黃曉芬的《漢墓的考古學研究》,[1]僅是簡略談到隨葬品分類,卻沒有真正深入到這些分類的擺放位置的研究;其后有部分碩士論文對隨葬品的擺放位置問題進行了研究,但是均是以中原地區(qū)墓葬為主,極少涉及周邊少數(shù)民族墓葬。因此,本文擬對赫章可樂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的民族墓葬中隨葬品擺放位置問題進行研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2-28
- 三峽庫區(qū)唐宋時期土坑洞室墓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
30~40歲。隨葬品9件,有剪輪五銖、鐵叉、板瓦、瓷盤口壺等。M88,洞室弧頂,直壁,高75~170厘米。墓底呈長方形,東高西低,長344厘米、寬106厘米。墓底縱向平鋪四排青灰磚,磚為長方形,有的長側面飾幾何紋,平面為繩紋,其余均為素面。東側殘存封門石六層。人骨及葬具均朽。隨葬品4件,有銅鏡、瓷盤口瓶、板瓦及開元通寶等。M89,洞室弧頂,直壁,高48~114厘米。墓底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東高西低,長350厘米、寬66~102厘米。東側殘存封門石三層。人骨零亂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年6期2018-01-31
- 埋葬一個皇帝要多少珍寶
路,帝王死后的隨葬品也就多多益善,甚至多到棺槨或是地宮里實在塞不下為止。早在商周時代,君王死后就把大量的隨葬品埋入墓室。已經發(fā)掘的安陽殷墟商王武丁的王妃婦好墓中,隨葬的青銅禮器有210件之多,各種雕刻精美的玉器達750余件。戰(zhàn)國時期厚葬風氣大盛,諸侯國的國君們,活著要與群雄爭霸,死了也要與別的國君競比豪奢。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姜小白,墓中有“水銀池,金蠶數(shù)十箔,珠襦玉匣,繒彩不可勝數(shù)”。(陸翙《鄴中記》)齊景公的墓中也隨葬了大量的珍玩奇寶,價值連城。君王死領導文萃 2018年1期2018-01-27
- 安徽蕭縣金寨遺址發(fā)現(xiàn)大汶口至龍山文化遺跡
有木棺碳化痕。隨葬品多寡不一,多在5~30余件不等,最多的七人葬隨葬品多達110余件。隨葬品以陶器為主,另有少量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組合以鼎、豆、壺、罐為主,另有杯、盆、背壺、尊、鬶、盉、缽、紡輪等。2016年度西區(qū)位于“玉石塘”的東側和南側,在東側偏北位置發(fā)現(xiàn)一條濠溝,開口寬12米、溝底寬4米、深2米,溝內堆積以灰褐土和紅燒土為主,出土較多的陶片和少量動物骨骼。2017年北區(qū)位于村子東北角,發(fā)掘面積330平方米。該區(qū)堆積豐富,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厚1.3~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23期2018-01-07
- 淺談漢代厚葬風俗
多。葬具豪華,隨葬品多;以財物助人辦喪事的賻贈盛行。漢代厚葬風尚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傳統(tǒng)的影響.也有現(xiàn)實的因素在內。漢代厚葬的盛行,對當時社會發(fā)展產生了消極影響:厚葬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影響了生產的發(fā)展;厚葬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喪葬處理的對象雖然是死人,但它跟活著的人更為密切。[關鍵詞]漢朝;厚葬;驕奢淫逸;勞民傷財;隨葬品漢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它經歷了400多年,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物產豐富。由于這個原因,也造成了官僚地主階級驕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2017-08-24
- 埋葬一個皇帝要多少珍寶
相比,陵墓中的隨葬品還是顯得寒磣多了帝王為自己大造陵寢,是為了死后仍像活著一樣居住寬敞豪華的宮殿。而既然住在宮殿里,當然要有生活所需的器用物品,以及與宮殿相稱的種種陳設,并且要有供自己在“陰間”賞玩與揮霍的奇珍異寶、金銀財貨。按照這樣的思路,帝王死后的隨葬品也就多多益善,甚至多到棺槨或是地宮里實在塞不下為止。早在商周時代,君王死后就把大量的隨葬品埋入墓室。已經發(fā)掘的安陽殷墟商王武丁的王妃婦好墓中,隨葬的青銅禮器有210件之多,名種雕刻精美的玉器達750余件中國經濟報告 2017年4期2017-04-25
- 江蘇邳州新河煎藥廟西晉墓地
、漆、瓷等質地隨葬品300余件。徐州地區(qū)作為連接魯南、蘇南的中間過渡地帶,煎藥廟西晉墓地的發(fā)現(xiàn)彌補了該地域西晉考古的空白。由于保存完整,隨葬品擺放位置與墓葬的關系清晰,對西晉時期喪葬制度與埋藏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隨葬品中的鸚鵡螺杯與玻璃碗顯示出了西晉時期的海上貿易與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南方青瓷與北方醬釉瓷器的共出反映了西晉時期北人南遷的社會背景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馬永強)圖片來源:南京博物院發(fā)掘領隊:馬永強M8刻銘磚M1出土金珰M1出土鸚鵡螺杯大眾考古 2017年11期2017-03-13
- 安徽江淮地區(qū)漢墓文化因素分析
地區(qū)漢墓形制及隨葬品的歷時性特征進行初步探討?!娟P鍵詞】江淮地區(qū) 漢墓 文化因素 隨葬品安徽江淮地區(qū)(后簡稱為“江淮地區(qū)”)自古以來即是文化雜糅之地?!锻ㄖ尽な献迓浴酚性疲骸盎匆男?,其地今淮甸。……成湯……以亳為都?!笨梢?,自商代起,江淮地區(qū)的文化就開始受到商王朝及東夷各部族的多重文化影響。春秋時期,楚國國力日盛,不斷向東擴張。公元前447年,楚君“令公子棄疾圍蔡。十一月,滅蔡,使棄疾為蔡公”。[1]自此,楚國將江淮地區(qū)納入勢力范圍,楚國文化對江淮地區(qū)的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6期2016-06-27
- 俄羅斯烏斯季·伊萬諾夫卡河口遺址
60座,出土的隨葬品有鐵器、銅器和骨器等,以武器、裝飾品為主。通過對墓葬形制、喪葬習俗和隨葬品的分析,墓地的年代約為公元8世紀,相當于中國的唐代。埋葬的人群很可能就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靺鞨族系的一支——黑水靺鞨。當然這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確切的認識。此次發(fā)掘對研究隋唐時期黑龍江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邊疆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包曙光、王赫)清理人骨及出土顱骨出土器物大眾考古 2016年9期2016-03-31
- 青島安樂村春秋墓葬群
打。發(fā)掘出土的隨葬品較為豐富,共約170 件(套)。隨葬品中既有如鼎、敦、盤、匜、壺、舟等青銅禮器,也有劍、戈、矛、鈹、箭鏃等青銅兵器,還有車軎、蓋工帽、馬銜、馬鑣等車馬器;陶器有鼎、鬲、敦、豆等;部分墓葬隨葬有大量的骨貝和少量幾件瑪瑙環(huán);漆木器因保存環(huán)境差而致腐朽,僅少量器物可見痕跡和漆皮。值得注意的是,有幾處墓葬槨室四周有大量的滑石質玉管和玉環(huán)等,推測應是槨外荒帷上的串飾。根據(jù)隨葬品及葬式等綜合判斷,此次發(fā)掘的墓葬年代應為春秋中晚期。大眾考古 2015年7期2015-12-02
- 古代盜墓賊不是啥都盜
墓時會拿走哪些隨葬品?為什么他們不是什么陪葬品都拿走?他們是如何選擇偷盜的陪葬品的呢?陪葬玉器為什么沒被盜話說20世紀90年代,江蘇徐州發(fā)掘了著名的獅子山漢墓。墓主人是劉邦后代漢景帝的堂兄弟、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劉戊屬于漢王室分封的諸侯王等級,有皇親國戚之尊,地位顯赫。令人遺憾的是,這座墓葬早已被盜。不過,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墓中并非空空如也,竟然整整齊齊地堆放著玉壁、玉龍、玉璜、玉沖牙、玉蓋杯之類的陪葬玉器。這真是令人大惑不解:盜墓賊為什么對百科知識 2015年16期2015-09-10
- 讀書報告
型分式的敘述、隨葬品的分類描述、將隨葬品依據(jù)其材質的不同進行分型分式的描述。在這個描述的過程中,編著者根據(jù)發(fā)掘的情況,將墓葬中各類墓葬根據(jù)其墓的形制或者墓坑的形制進行了分類,同時,描述出墓葬內部的隨葬品的分布情況和葬式的情況,這種客觀的描述,為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由于隨葬品數(shù)量大、種類繁多,所以編著者對隨葬品進行了分型分式研究。認真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編著者在進行分類時,有著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根據(jù)器物的不同有所不同,比如在對“豆”進行分型分卷宗 2014年10期2014-11-19
- 泉港古墓葬拾遺
,僅能拿回幾件隨葬品,或只采集幾塊墓磚。但它們對于研究地方歷史和文化仍有一定的意義,有必要給予介紹。一、南埔肖厝南宋墓1985年,南埔鎮(zhèn)肖厝村村民肖玉順在其村北仙公山建房挖地基時,發(fā)現(xiàn)一座古墓。他沒有向有關部門報告而擅自搗毀,并將取出的隨葬品私藏家中。1987年11月初,當時原惠安縣文化館負責文物工作的同志獲知此消息后,立即進行調查,并于11月15日會同泉州市考古人員前往肖氏家中取回所藏的隨葬品。隨葬品是否全部繳交,不得而知。據(jù)肖氏介紹,此墓為石構單室,平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4年5期2014-10-10
- 長江中游史前毀器葬
、死者的頭向、隨葬品的種類、葬具的種類、墓坑的形制等等,而隨葬品在埋入墓葬前經過何種處理,例如遭到毀壞,亦屬墓葬遺跡中需要注意的現(xiàn)象?!皻髟帷蹦壳叭晕从休^嚴格的定義,所指大多為墓葬中出土器物出現(xiàn)遭到人為毀壞的現(xiàn)象。由于喪禮的各種環(huán)節(jié)都相當重要,包括墓中的各種器物,基本上器物若是不完整、事先人為打碎,則應有其背后信仰上的含意,而并非全都只是“不小心破了的器物”,是以有進行整理的必要。針對“毀器葬”進行研究的學者目前仍不多,或許因為這類遺跡現(xiàn)象較少人留意,在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8-06
- 為什么說大汶口文化是我國文明的前夜?
紅色陶,墓葬中隨葬品都不多,各墓間的差別亦不大。除單人墓外,還有多人二次合葬墓、同性合葬墓,不見夫妻,父子合葬墓,反映了此時還處在母系氏族社會。到了中期社會生產力已有顯著提高。石器制作選擇象蛋白石那樣堅硬的石料,加以通體磨光、造型規(guī)整,刃口鋒利、大小適度,還有大型石錛和有段石錛——一種復合型工具,這些工具更適合農業(yè)生產的需要。家畜飼養(yǎng)業(yè)也有了進步,已飼養(yǎng)了牛、羊、豬、狗、雞等,其中以養(yǎng)豬最為發(fā)達,這時期出現(xiàn)了有用豬頭或豬下顎骨隨葬的習俗。手工業(yè)方面的制陶業(yè)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9期1984-11-01
- 渤海虹鱒魚場墓葬男女兩性隨葬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