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克良
摘 要 動物成語在英漢語言中均廣泛存在,由于英漢民族的價值觀念、習俗信仰和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兩種語言賦予動物成語各自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在動物成語的英漢互譯中,需要譯者深入了解這些差異,并采用直譯法、意譯法、代換法和釋義法等不同的翻譯策略進行靈活處理,從而克服英漢文化交流中的障礙,促進文化的融合和繁榮。
關(guān)鍵詞 動物成語 文化差異 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Idioms
MIAO Keliang
(PLA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Luoyang, He'nan 471003)
Abstract Animal idioms is widespread present in English and and Chinese, for English and and Chinese values, customs belief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differences, two languages give the animal idioms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imal idioms translation translator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se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literal translation, paraphrase, the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ct for flexibilit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English-Chinese cultural exchanges barriers, promote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prosperity.
Key words animal idioms; culture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成語是人類語言的精華,是前人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簡單明了,寓意深刻并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在人類歷史文明的長河中,動物一直與人類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人類的生活和思維方式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因此無論是漢語或是英語中,含有動物詞匯的成語(以下簡稱動物成語)都異常豐富。由于受歷史地理、風俗習慣、價值觀念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響,兩種語言賦予動物成語各自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且兩種文化的異同也反映在所使用的動物成語中。這些動物成語除了具有字面意義指稱動物本身外,還隱含著豐富的“聯(lián)想義、比喻義、象征義以及帶有感情色彩的褒義或貶義等”。(鄭亞敏,2008)因此,準確理解動物成語的內(nèi)涵,深入了解英漢文化之間的差異,采取適合于各自文化的語言表達方式,運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來進行英漢互譯活動,才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中英文化間的交流和溝通。
1 英漢動物成語的文化差異
1.1 價值觀念的差異
成語的內(nèi)涵存在分歧反映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價值觀念的差異,特別是在對動物的價值判斷上。比如,英語中與“dog”有關(guān)的成語大都含有褒義,而在漢語中帶“狗”字的成語幾乎都是貶義詞。這是因為在英語文化中,狗是人類生活中最為忠實的伙伴和朋友,不但可以打獵,看家,而且是人類孤獨時的伙伴,無助時的幫手。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big dog(重要人物),lucky dog(幸運兒)等。而在漢語文化中,狗忠誠的一面卻遠不及其阿諛奉承,依仗權(quán)勢,骯臟齷齪的一面。如,狗仗人勢、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
1.2 習俗信仰的差異
由于英漢民族不同的習俗和信仰,在面對同一動物時,所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也大相徑庭,甚至截然相反。最突出的例子莫過于漢語里的“龍”和英語里的“dragon”。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占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它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因此中國人常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它也是富貴、吉祥、健碩、成功的代名詞。比如,“龍鳳呈祥”“龍騰虎躍”“龍馬精神”“望子成龍”等。而在英語文化中,“dragon”則是一只長著翅膀、滿身鱗甲、拖著蛇尾、口中噴火的怪獸。尤其在西方文學中,它常是與正義力量水火不容的邪惡與兇殘的代表。
1.3 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
由于英漢文化賴以存在的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反映在動物成語方面,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習慣賦予成語以不同的喻體。英國是海島之國,漁業(yè)發(fā)達,海濱文化繁榮。比如,“fish”在英語成語中象征意義豐富,neither the fish nor fowl。在漢語中則對應著“非驢非馬”之意,帶有明顯的農(nóng)耕文明的特色。中國世代的農(nóng)民靠牛耕地,對牛則懷著極為深厚的感情,雖然關(guān)于“?!钡呢撁娉烧Z也不少(如“牛鬼蛇神”,“對牛彈琴”等),但在中華文明的早期,牛是任勞任怨、忍辱負重、樂于奉獻的象征。如“孺子?!?、氣壯如牛”、“如牛負重”、“初生牛犢不怕虎”等。而英語文化中,牛則滿身缺點,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魯莽之人),l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兇悍)等。相應的,英語文化中,馬的用途則相對更廣,人們對horse喜愛有加,例如:eat like a horse (食大如牛),work like a horse (勤勤懇懇)等。
因此,針對中英文化中具有各自文化特色的動物成語,在進行互譯時為了準確理解其文化內(nèi)涵,應該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以期避免誤解,順利達成文化交流的良好效果。
2 英漢動物成語的翻譯策略
著名學者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譯里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呢?就是兩種文化的不同。在一種文化里頭有一些不言而喻的東西,在另一種文化里頭卻要花費很大力氣加以解釋?!狈g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動物成語的翻譯也應循此原則。因此我們在翻譯動物成語的時候要根據(jù)兩種語言各自的文化習慣,采取直譯法、意譯法、釋義法等不同的翻譯策略。
2.1 直譯法
在不引起錯誤的聯(lián)想或誤解的前提下,直譯并保留成語中的比喻、形象以及風格特征。直譯法不僅能夠準確地轉(zhuǎn)達原義,而且可以使目標語讀者更好地了解源語言的比喻方式和文化內(nèi)涵,為豐富和傳播異域文化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下面的例子中,英語和漢語無論在用詞習慣、詞組結(jié)構(gòu)或詞序上都大致相等,翻譯時用直譯法即可。
走馬觀花:to ride out on horse back to look at flowers
井底之蛙:to be like 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狗尾續(xù)貂:patch up a sable coat with a dogs coat
a lion at home, a mouse abroad:在家如獅,在外如鼠
as proud as a peacock:如孔雀般驕傲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著羊皮的狼
crocodile tears:鱷魚的眼淚
2.2 意譯法
指在翻譯時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達形式的方法。由于文化的差異,有時在翻譯中無法保留源語言的字面意義,這時有必要采用意譯法將原文的主旨轉(zhuǎn)換成目標語讀者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意義和形象,從而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例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單槍匹馬:do something alone
望子成龍: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n outstanding figure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
rain cats and dogs:瓢潑大雨
be the cats pajamas:了不起的東西、人或主意等
a fly on the wheel:妄自尊大之人
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胡思亂想
2.3 代換法
指在翻譯過程中,用目標語中喻意近似,喻體不同的表達來替代源語言中的形象的方法。雖然操兩種語言的人們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但由于對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的感受類似,而表達不同。在翻譯時,可以采取代換喻體的策略,而使得目標語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源語言使用者的真實意圖。例如:
健壯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一箭雙雕: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對牛彈琴: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
一丘之貉:birds of a feather
打草驚蛇:wake a sleeping dog
to bleed like a pig:血流如注
like a rat in the hole:甕中捉鱉
as timid as a rabbit:膽小如鼠
2.4 直譯釋義法
翻譯中,很多典故、地名、人名及習俗等,意譯法往往不奏效,而采用單純的直譯法又表達不清,或意猶未盡,這時便需要借助注釋來說明了。這種翻譯策略常常應用于一些出自典故的成語。例如:葉公好龍: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s (Note: 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dragons.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3 結(jié)語
動物成語是語言及民族特色和各種修辭手段的綜合體現(xiàn),它不僅文化內(nèi)涵豐富、形象生動,也是語言使用者思想和智慧的結(jié)晶。由于持不同語言的人們的價值觀念、習俗信仰和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即使是同一種動物,人們根據(jù)各自不同的認識和偏好,賦予它的文化內(nèi)涵也各有差異。因此,在翻譯這些動物成語的時候,需要譯者深入了解這種文化差異,采用直譯、意譯、代換或釋義等不同的策略加以靈活處理,才能更好地克服文化交流中的障礙,促進不同文化的大融合。
參考文獻
[1] 李文伯.英漢成語對比與翻譯[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2] 顧鵬.淺析英漢文化動物詞及其翻譯策略[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4):12.
[3] 潘紅.動物比喻的語用含義及其翻譯[J].中國翻譯,1994(4):12.
[4] 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5] 鄭亞敏.淺談英漢語動物詞匯中西方文化差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8,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