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紅
(漳州師范學(xué)院 外語系,福建 漳州 363000)
語言環(huán)境與認知機制的協(xié)同對英語移就語義合理性的作用
雷艷紅
(漳州師范學(xué)院 外語系,福建 漳州 363000)
英語中的移就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修辭格,具有隱喻性、認知性的特點。其邏輯語義隱藏在其非常規(guī)的語言搭配形式中。因此,判斷英語移就語義的合理性,要在其生成環(huán)境和組配詞語之間的認知關(guān)系中尋找理據(jù)。在語言環(huán)境和認知機制的共同作用下,英語移就中詞語的超常組配才得以實現(xiàn),其語義才符合邏輯。
英語移就;語境;認知;合理性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是英文中的一個常見修辭格,也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其特點是將原描寫、修飾甲事物性狀的詞語移來描寫相關(guān)的乙事物,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飾語移用于物。從辭面上看,似乎不合情理,但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卻恰到好處,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魅力。一般說來,語義上的搭配要求詞語的組合必須符合事理或習(xí)慣,而移就外在形式,表現(xiàn)出對常規(guī)事理和習(xí)慣的偏離和錯位,從而造成詞語在語義上的超常組配。由于表面上的不合理性、變異性,對移就的理解,對其合理性的判斷就比較困難。
判斷移就的合理性,傳達或理解移就修辭效果實質(zhì)上就是在組配詞語之間尋找其中的邏輯。從語言外在形式看,移就屬于變異修辭格。變異修辭存在的邏輯理據(jù),就是客觀事物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或某種關(guān)系,換句話說,就是語言表達對象之間的某種語義聯(lián)系或某種語義關(guān)系——即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是通過兩者之間的某項媒介首先建立起的形象聯(lián)系,然后是語義聯(lián)系。[1]移就看似在形式上擺脫了邏輯的束縛,獲得了超常組配的“自由”,但這個自由是由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賦予的。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使得移就脫離了語言的規(guī)范,賦予了移就辭格語義理解的依據(jù)。離開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就難以衡量修辭方法的效果,也隔斷了修辭格理解的管道。因此,移就的生命力在于它適應(yīng)于新的語言環(huán)境。確認和理解移就的依據(jù)也勢必?zé)o法擺脫語言環(huán)境。從修辭格內(nèi)在機制看,移就屬于隱喻性辭格。隱喻是人類思維的方式,是一種認知機制。移就超越規(guī)范的表現(xiàn)形式,有意識地把適用于甲事物的詞直接運用于乙事物,體現(xiàn)了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認知能力。因此,人類的認知也為移就提供了強大的闡釋力,從而使得移就的存在和接受得以實現(xiàn)。 因此,對英語“移就”的理解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聯(lián)想、推理、綜合的邏輯思維的過程。[2]
英語移就從理解和闡釋的角度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指的是其邏輯被修飾語隱含在其所處的語言語境中。一種是從字面無法理解,且超出了其所依賴的語言語境,需要運用人們的知識信息儲備、邏輯分析能力才可以加以理解的移就,比如顏色詞的移用、感覺詞語的移用。
移就的生成首先要依賴于上下文的語境因素。移就表現(xiàn)為語言的超常搭配,卻依然為人所接受,主要在于其存在的語言語境為其生成提供了沃土。在特定的語言語境中,修飾語與被修飾語的雙向選擇和搭配關(guān)系擺脫了常規(guī)語言形式上的束縛,獲得了自由。因此,語言語境就成為確認和理解修辭格的依據(jù)。移就修辭信息互動的形成包括兩個過程:首先是修飾語與被修飾語的語義屬性相沖突,但又線性語序共置,然后是語境預(yù)設(shè)支配語義的可置換性或重組。[3]簡單地說,在語言語境中,人們總可以找到真正的修飾對象。邏輯被修飾語仍然存在于上下文之中,可能是句子的主語或是其他成份,甚至與修飾語處于同一個結(jié)構(gòu)中。如:
例1 Tom closed the car window and sat back in his seat,in hostile silence。
例 2 She said hastily to Henry’s inquiring eyebrows.
例3 Yet,looking closely,things were expensive:money had been spent obviously,and since the war,to keep the restaurant exactly as it had always been:in an expensive shabbiness,dowdiness.
例1中的 “hostile”修飾的是主語 “Tom”,轉(zhuǎn)移去修飾“silence”,邏輯修飾對象以遠離修飾語的方式隱退。以此類推,例 2 中的“inquiring”在形式上修飾“eyebrows”,但其真正的邏輯修飾對象其實是“Henry”。例3的邏輯修飾對象應(yīng)該是“things”,但是本該修飾它的“expensive”在句中轉(zhuǎn)移修飾的是“shabbiness”和“dowdiness”。 這些屬性相悖,但又線性共存的搭配旨在獲得語義凸顯的修辭效果。如果沒有語言語境為其變異搭配提供空間,移就修辭格就缺少了生長的土壤;同樣,語言語境也制約了移就辭格表現(xiàn)出來的邏輯偏離的程度,因為沒有特定語言語境的限制,以上的句子是無法理解的。
當(dāng)然,邏輯修飾對象可能會處于一個更大更寬泛的語言語境下,如全段、整個語篇、整個文本,那就需要通過理解找到邏輯修飾對象。著名的美國小說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 of Wrath)就是使用了情感詞語移用,獲得了獨特的藝術(shù)效果。該小說是將采摘工的“憤怒”移來描寫“葡萄”,從而更形象地表現(xiàn)主題、烘托氣氛、渲染意境、表達情感?!皐rath”的邏輯被修飾語無法從這個詞或這部小說中的某一段話、某一個句子中找到,而是隱現(xiàn)在比詞、短語、句子或段落更大的語境里,要想理解這個題目的真實含義,要把整個文本當(dāng)作語境,在這個語境中找到本體。有的時候,邏輯修飾對象并沒有明確呈現(xiàn)出來,也是因為移就辭格是通過把本體特征轉(zhuǎn)移到移體上來凸顯表達者的主觀感受的表達方式,本身帶有主觀感受的表達方式,本身帶有主觀感受義的詞語容易發(fā)生轉(zhuǎn)移。[4]107如:
例4 Despair was buried deep in her heart like wicked knife.
例5 Soft stillness and the night/become the touches of sweet harmony.
例6 Lazy cloudy could drifted across the sky.
以上三例都是典型的移就結(jié)構(gòu)。但移用詞與“wicked”,“soft”,“sweet”和“l(fā)azy”的邏輯修飾對象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移就修辭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的往往是話語言者主觀的感受、話語言者自己的心境。上述三例分別表達了失望帶給內(nèi)心的尖銳感,夜晚帶給人的溫柔與寧靜感,漂浮的白云帶給人的閑適感。
由于移就辭格的臨時性、偶發(fā)性,其生成必然無法擺脫語言環(huán)境,需要在語言環(huán)境的承載下產(chǎn)生創(chuàng)新價值和邏輯理據(jù)。移就辭格中修飾語與修飾對象的搭配是以語境為紐帶產(chǎn)生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沒有語境,就會破壞句子本身的意境,成了真正的搭配不當(dāng),從而喪失了移就超常搭配存在的合理性和語義的正確理解。
某些特定語言形式的理解除了上下文等語境因素之外,人的認知能力、心理聯(lián)想也制約著語言的生成與理解。移就辭格也不例外。除了依靠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獲得生命力,許多移就辭格的理解和闡釋必須要依靠認知的介入。
西方的隱喻是從認知邏輯開始的,隱喻本身就是將一個事物理解/表達為另一個事物的認知過程。[5]34作為隱喻型的修辭格,移就的理解也必然是認知的。從修辭角度來看,作為一種修辭行為,移就本身就是一種言語交際行為,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交際行為,自然離不開交際對象之間的社會認知。如人們自身的認知水平和在交際中對交際對象及其相關(guān)內(nèi)容、條件、目的等的認知。因此,移就辭格反應(yīng)了語言使用中的隱喻認知本質(zhì)。從移就產(chǎn)生的心理基礎(chǔ)來看,移就源于人類移情和移覺的心理特征,其深層也隱含著人類普遍的認知方式,反映了修辭思維的人類共通性。[4]157移情與移覺恰好反映了該辭格的認知特點。具體來說,很多移就辭格在具體的言語語境中根本找不到邏輯修飾對象,即移置修飾語所修飾的邏輯對象在語境中并不存在。此時,修飾語移置的依據(jù)是基于說話者和聽話者在聽覺、視覺、觸覺、思維等生理和心理感覺上的一種類似聯(lián)想。尤其是移覺,是通過感官的變化轉(zhuǎn)移和傳遞情感信息的。本文以感覺和色彩兩類詞的移用來闡釋移就在認知角度上的語義合理性。
移就中的感覺類詞語的移用,即借用具體可感的特征表達比較抽象的事物,也是具體表達抽象的表達方式之一,符合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從而使得這一類移就在語義上為人所理解。
例7 Martha stood outside for a moment,holding this delicious moment known only to newcomers in a city.
例8 She gave me an icy look.
例 7 中的“delicious”是味覺詞語,被移用到“moment”上,表示句中主語的初到新地的真切感受——美好、新奇,如同人們在品嘗美味時的美妙感受。例8中的“icy”指的是觸覺上的“冰冷”,“l(fā)ook”是視覺上的“眼神”。“icy”從觸覺上給人提供豐富的感受和想象,讓人覺得眼神可以用觸覺去感知,并在生理和心理上產(chǎn)生冰冷感。不同感覺的詞語通過認知上的共通性,被嫁接到一起,從而產(chǎn)生了形式上奇特與邏輯上合理的搭配。這一類的表達法在英語中非常常見。如“heavy silence”(凝重的寂靜)。 “heavy” 指的是觸覺上的 “沉重”,“silence”指聽覺上的“無聲”,其中心詞就為“silence”本身,“heavy”只不過是從另外一種感覺上強調(diào)“silence”,給人一種力量。尤其在文學(xué)作品中,往往要將表感覺的詞語放在認知語境中才能對其語用修辭效果有更準確的理解,感覺詞的移用是借用具體可感的特征表達抽象的事物,也是用具體表達抽象的表達方式,符合一般認知規(guī)律。
移就辭格還表現(xiàn)為大量色彩詞的移用。對色彩詞的理解必須以認知語境為大框架。顏色詞在不同的認知世界中會引發(fā)不同的聯(lián)想。色彩詞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zhì)形態(tài)的符號,本身是沒有什么情感可言的。但是,由于它是通過人們的主觀感知、感受所獲得的結(jié)果,就必然會帶有人的主觀感知強加給它的社會價值,從而具有特定的聯(lián)想義。以英文中的“white” 為 例 , “white soul”, “white moment of life”, “white spirit”,“white lie”等無法從字面來解釋其含義。在英文中,白色代表干凈與純潔,象征幸運與吉利,也常常使人聯(lián)想到正義和善良,同時也代表人在危險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來的生理情緒和狀態(tài)上的變化。這些不同聯(lián)想義源自西方人的種族特點、生活環(huán)境及文化審美觀,屬于人類的認知領(lǐng)域。因此,英語中“white”和“soul”,“spirit”,“l(fā)ie”,“terror”,“fury” 的組合搭配就有了認知上的理據(jù),從而賦予語義上的合理性??梢哉f,移就辭格中的顏色詞的理解都要基于人類的認知儲備。如:
例9 He was in a green old age.
例10 His shouting finally changed into a purple roar.
例11 April,April,/Laugh thy golden laughter,
But,the moment after,/Weep the golden tear.
例9中的“green”表示新鮮的意思。因為西方文化中的綠色象征意義與青綠的草木顏色有很大的聯(lián)系,是象征生命的顏色,能夠喚起人們青春活力的感覺。例10中的“purple”修飾 “roar”,是因為人在暴怒的狀態(tài)下會引發(fā)生理上的變化。如,臉色變紅、變青、變紫。此例所表現(xiàn)出的就是人憤怒時候臉色紫青的樣子,因此這樣的移用經(jīng)得起認知的檢測,從而具有了語義上的合理性。例11中的 “Golden laughter”和“golden tear”在色彩同人類情感相互聯(lián)系的基礎(chǔ)上,在隱喻認知機制的作用下,以強烈的色彩凸顯熱烈的情感,增加了情感的可讀性與可感性,使語言的解讀更為立體,從而帶給人獨特的情感體驗。
移就的闡釋與理解要取決于語言使用者大腦里關(guān)于世界的假設(shè)以及認知處理能力。一方面,人的認知能力會直接影響對移就修辭格的選擇(表達)和對其特點的判斷(接受),影響其語言的表達和對語言的理解,另一方面,人的認知能力又為移就修辭格中的邏輯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架起了橋梁。移就修辭作為一種言語運用形式,也反映了這一規(guī)律。因此,移就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認知現(xiàn)象。移就的生成也就有了認知理據(jù)。認知語境在語言的理解中有著強大的闡述力,認知在人腦獲取意義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相應(yīng)的認知機制的作用,語義的理解就是個失敗。從這個角度來看,語境賦予移就辭格生存的空間,賦予意義存在的前提,是理解的第一道大門;而認知能力則是開啟語義理解第二道大門的鑰匙。
修辭離不開語境。移就修飾語與被修飾的組配,必須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因此移就辭格的語義信息生成和發(fā)送是以語境為基礎(chǔ)的,語境賦予了移就中的超常組配的自由,使得雙方的組合有了合理存在的根基,表現(xiàn)出移就的創(chuàng)新特色。移就,作為隱喻性修辭格,運用的是隱喻的思維方式,自始至終貫穿著認知因素,移就辭格形式相斥、內(nèi)在相容的特色,是認知驅(qū)動的結(jié)果。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必須隱含著人類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知,移就辭格才能成立,才具有邏輯性。然后再通過信息加工和處理的動態(tài)心理過程,達到意義的構(gòu)建與理解。因此,移就之所以為人們所理解,是因為在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知基礎(chǔ)上去認識、描述外界事物是人類最基本的認知方法,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的作用下,其中的隱含意義就不言自明了。移就的運用意味著認知思維上的創(chuàng)意與創(chuàng)新。因此,語境和認知的合力賦予了移就語義生成和闡釋的合理性。
[1]劉 珍,劉 延.移就修辭格及其翻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4):63.
[2]黃慧敏.英語移就的邏輯矛盾析[J].外語研究,2002(2):51.
[3]劉源甫.論移就修辭語義信息互動的形成和理解[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3(2):10.
[4]李 艷.漢語移就范疇的認知闡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10.
[5]謝之君.隱喻認知的功能探索[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7.
Restrictive Factors of Semantic Reasonability in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
LEI Yan-h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Fujian 363000,China)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as a unique rhetorical device,is metaphorical and cognitive.Its logic meaning is hidden in the unconventional form.Therefore,semantic reasonability of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exits and the cogn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ocated elements.The context and the cognition jointly make unconventional collocation possible and impart logical meaning to such collocation.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context;cognition;reasonability
H313
A
1008—7974(2012)09—0076—03
漳州師范學(xué)院科學(xué)研究資助項目。項目編號:SS09013
2012—06—09
雷艷紅(1975-),女,云南個舊人,漳州師范學(xué)院外語系講師,碩士。
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