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新課程的推進與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息息相關,南通市體育教師群體專業(yè)發(fā)展成績突出,通過行政推動、專家引領、自身追求,使得他們在學習中領悟新課程、在行動中詮釋新課程、在研究中引領新課程。
關鍵詞 體育教師 新課程 專業(yè)成長
南通,素有競技體育“奧運冠軍的搖籃”之稱,被稱為“南通體育現(xiàn)象”。其實,在南通,更活躍著一支業(yè)務精湛、專業(yè)突出的學校體育的教師隊伍,他們在全國、省的各種競賽、評比中,均能獨樹一幟,引人眼球,有全國優(yōu)秀體育教研員;有全國第一屆、第二屆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有歷屆省級教學比賽奪魁者;教學研究文章不斷見諸《體育教學》、《中國學校體育》等各家刊物;培養(yǎng)的學生也獲得過世界中學生排球賽冠軍等等。平凡的一群人,做著一些平凡卻迭出亮點的事,也許,他們的成功更可以為“南通體育現(xiàn)象”做出詮釋。這些成績的取得,對南通學校體育教師群體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反思多年來的發(fā)展歷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南通的體育教師群體被推動著、吸引著在新課程的研究引橋上不斷地前進著。
一、在學習中領悟新課程
任何一次變革,首先面臨的都是理念的更新,甚至是某些層面的顛覆。十二年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啟動,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教師理解、接受新的課程理念,雖然,核心理念其實就是一個——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但是,在很多地方這些理念僅僅是停留在人們口中與書寫的文字中的,成為一種“表達式理念”,而我們南通的體育教師,深深知道“誰先進入新課程,誰就是課程專家”這句話的道理,從改革初期到現(xiàn)在,每次省里組織的一些新課程的專家報告會、培訓會上,哪里的體育教師最活躍?當然是南通的!難怪江蘇省教研室體育教研員孟文硯老師每次組織活動,都要盛贊南通:參與者最多,組織最好。當然,高層次的培訓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參與的,不過,沒有關系,南通的體育教師是一個奮進的、智慧的群體,出去培訓的老師,爭坐前排,勤做筆記,回來對其他老師進行再培訓,使一人受訓、多人受益,平時,更多的是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爭取一切機會來進行各種方式的學習,有的自行組織了學習沙龍,研讀專著、聽課調(diào)研,定期一起就某些問題進行探討交流;更多學校的老師,每周堅持進行集體備課,對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技能、動作技能等進行逐個過關;還有“青藍工程”一徒多師、一師多徒、互為師徒,使能者多其勞,帶動了一大批老師的理念更新、行為跟進。
二、在行動中詮釋新課程
理念的學習與接受只是一種表象,如何把理念轉(zhuǎn)化為具體的行動,把理想的課程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課程,這才是新課程的關鍵。南通的體育教師,在新課程變革的“洗牌”中,迅速的找尋著自己的位置,用新課程理念來指導著自己的實踐,也用自己的實踐驗證著新課程。從新課程初期課堂教學中不遺余力的改變過去的教法、求新追新的探索,到現(xiàn)在從實際出發(fā)科學的選用教法,從對大綱時代條目式的依賴,到現(xiàn)在演繹“課標”各領域目標的精彩,無一不顯示著南通體育教師踐行新課程的智慧。每次各級教學能手、優(yōu)課、論文評比、展示,都能顯現(xiàn)南通體育教師對新課程的獨到理解:“椅子形體操”使女學生能夠用最常用的椅子來進行她們喜歡的形體練習,進而在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同時得到美的熏陶;“案例研究”是南通體育教師在新課程中提倡用的、喜歡用的一種方式,使新課程的一些現(xiàn)象得到了更好的解釋與具體化,提煉出了可供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山羊”、“單、雙杠”等被長久束之高閣的教學內(nèi)容,也逐漸被南通的體育教師恢復教學,且教的精彩、學生學的有趣。這些,都說明了南通的體育教師在用行動詮釋著新課程。
三、在研究中引領新課程
兩類課程、自主學練、資源開發(fā)、教材拓展、補償性體能等課題研究伴隨著南通的體育教師在新課程中一路走來,當人們還在議論何為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時候,他們的“自主學練”研究已經(jīng)走向全國拿下了全國大獎;當人們在課程實施時,還在用習慣的教學思路和模式,把教材當作唯一課程資源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有了自編的“梁祝”、“韻律太極操”等等,完成了“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的轉(zhuǎn)變;如果說,這些僅僅是他們對新課程的認識先走一步的話,那“補償性體能”的提出,就是對新課程的創(chuàng)新認識了,此命題解決了長久困擾一線教師甚至是一些專家的關于體能究竟怎么在課堂中強化的問題。正因為南通體育教師“敢立潮頭為人先”的時代精神與出色表現(xiàn),“教育部新課程遠程研修”培訓團隊專家組中出現(xiàn)了倪勝勇、潘雪峰、祁曉健等多名南通體育教師的名字,作為一線教師,與課標制定者、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一起為推進新課程,在各個省間來回奔波,為新課程的推進表現(xiàn)著南通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睿智。
以上所述,是南通體育教師把新課程從理念向?qū)嵺`轉(zhuǎn)化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地把新課程理念內(nèi)化為自我需要的過程,如果,這三個階段還略顯空洞的話,那么,下面的三個案例一定可以看出南通體育教師專業(yè)成長為何能夠這般出色了。
案例一:
南通市教育局辦公室文件:關于舉辦南通市中學體育課有效教學現(xiàn)場觀摩培訓活動的通知。
活動主題: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的有效課堂教學途徑與方法。
活動內(nèi)容:現(xiàn)場公開課展示(不提前接觸學生)、專家點評、培訓講座。
活動對象:市教科中心體育教研員;市體專會主任委員及各秘書長;各縣區(qū)體育干部、教研員;各縣區(qū)骨干教師10名;市直中學體育中心組全體成員。
案例二:
背景:每一次教學比賽、展示前。
描述:南通教研室召開集體備課會,統(tǒng)一講述要求、日程表。選手定課題、備課、反復試教。一輛切諾亞私家車、市教研員的身影,奔波于各個縣市區(qū)的選手學校間,看課、點評、修改課堂過渡語、完善動作技能……,疲憊的臉色、有神的雙眼,精彩的話語,競賽結(jié)果的歡呼。
案例三:
省級教學研討會,組織者語:本次會議我們精心組織,通知發(fā)到了大市、發(fā)到了個人,但是,竟然有兩個大市,無一人參加,南通一個市就來了二十多個,很好,難怪……。
會場上,前排一溜的南通體育教師,時而飛速的記著筆記,時而若有所思,互動時間,他們是一定不會放過舉手提問的機會的,所提問題一般又都是一線教師所迫切需要了解的,常常是問題提出就迎來一片掌聲,休會期間,圍繞在專家旁邊的也一定有南通體育教師的身影。
其實,以上三個案例,就是南通體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三個支撐點的縮影:行政推動、專家引領、自身追求。是啊,沒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就沒有動力,沒有領頭人的指路就會迷失方向,沒有自身的追求,就不會去為之努力。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二五課題:農(nóng)村普通高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評價工具的開發(fā)研究,編號:B-b/2011/02/23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