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凱
角色扮演式教學是目前國際上廣泛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回歸,被廣大教師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之中,且教學效果顯著。近兩年來,這一教學模式被我國教育工作者引進消化吸收后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一、角色扮演式教學概述
要論及角色扮演式教學,就不能不提及角色扮演法,因為角色扮演式教學源于角色扮演法,是角色扮演法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角色扮演法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為學生設定一個真實的、涉及價值爭論的問題情境,通過讓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來對矛盾問題進行分析并尋求最優(yōu)解決方案的教學模式。教師結合自己所教學科的特色,將角色扮演法應用于教學中,這便是角色扮演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具有明晰的組織應用步驟和獨特的作用,在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同時,彰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我國一經(jīng)應用就受到師生的歡迎。筆者接下來從角色扮演式教學的獨特作用以及應用步驟兩個方面對角色扮演式教學進行概述。
1.角色扮演式教學的獨特作用
與以教師為主導,以灌輸為主要特征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角色扮演式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具有的特色,發(fā)揮了諸多獨特作用。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中學生正處于身體與心理快速發(fā)展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青春陽光、樂于表現(xiàn)、喜好模仿、表現(xiàn)欲望強烈,教師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正是適應了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僅對所學知識有了深入的認識,而且可以獲得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實現(xiàn)一舉兩得之效。教師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使傳統(tǒng)教學中“滿堂灌”的情形一去不復返,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參與角色扮演的同學感同身受,其他沒有參與角色扮演的同學亦獲益匪淺。
(2)提供師生雙方全面發(fā)展的平臺
教師在實踐角色扮演式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得以豐富,教學效率得以提升,并且通過學生的積極反饋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縮短一名教師由“新手”到“專家”的周期;學生在參與實踐角色扮演式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寓學習于角色扮演之中,學習興趣大為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隨之提升,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再是“盛裝知識的容器”。角色扮演式教學較好地闡釋了教學中教學相長的內涵。由此可見,角色扮演式教學提供師生雙方全面發(fā)展的平臺。
(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育家通過大量的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的學習效率隨著教學方法的不同也會呈現(xiàn)明顯的差異,若教師教學方法適合個體的需要,學習效率就高;若教師教學方法不適合個體的需要,學習效率就低。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視覺、聽覺以及實際操作,能使個體的學習效率達到80%。教師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適合中學生的需要,并且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要綜合運用視覺(看伙伴的表演)、聽覺(聽伙伴的對話)以及實際操作(部分肢體動作),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效率得以提升,教師的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由此可見,角色扮演式教學確實是有其可取和實用之處。
(4)促成學生正確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形成
學生角色扮演過程中,不僅要能夠掌握書本知識,而且還要逐漸學會關愛生命、關注社會,從而使自己的分析和鑒別能力及人文素養(yǎng)都得到提高。雖然角色扮演式教學一直被國內外的教學改革者所提倡,但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我國的角色扮演式教學還僅僅局限在語文學科一些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鮮有涉及。在我國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角色扮演式教學這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其在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利用角色扮演式教學模式促成學生正確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形成。
2.角色扮演式教學組織應用步驟
簡而言之,角色扮演式教學的組織應用一般要經(jīng)過以下四個步驟,第一步驟是要確定好角色扮演的主題。教師在進行角色扮演式教學時對于主題要慎重選擇,所選的角色扮演主題要具有針對性,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來選擇,并且要使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體驗到一種挑戰(zhàn)和成就感。古語有云:萬事開頭難。作為角色扮演式教學第一步的主題確定在整個角色扮演式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角色扮演式教學的第二步驟是要選定好學生。教師在開展角色扮演式教學時,需要選定好參與角色扮演的“主角”——學生。學生的性格、人數(shù)、是否具有表現(xiàn)才能等都是教師在選定“主角”時需要考慮的要素,這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較大的影響。
角色扮演式教學的第三步驟是有限卷入。成功的角色扮演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的精心策劃與組織,如何引導學生自己把握課堂學習與討論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角色扮演式教學的第四步驟,即最后一步是做好評價。教師在學生角色扮演活動中要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恰當?shù)貙λ麄兊幕顒咏o出反饋和評價,有效的反饋和評價是促進學生提高表現(xiàn)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動力。
通過前面的組織過程,我們可以將角色扮演式教學有效地應用到以下方面:帶有很強的說理性或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識、帶有一定的爭議性和矛盾性,學生由于主客觀因素不能全面看待的知識、章節(jié)性的總結復習、幫助促成學生尋找其相互關聯(lián)的知識等。
二、新課標英語教學的特點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偏重于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語法的掌握,誠然,詞匯與語法是學習英語必備的兩大部分知識,但是在我國有將詞匯和語法異化的趨勢,一味地注重學生海量詞匯的記憶和晦澀語法知識的掌握,似乎學生不先掌握這兩部分知識就學不好英語一樣,而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存在的價值,忽視了對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使得我們的英語教育培養(yǎng)出的人才常常是會寫會聽但是不會說,成為“啞巴英語”。為此,新課標英語教學旨在改變以往英語教學中的種種弊端,以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切入點和側重點,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實際以及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等學習方式進行英語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1.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標英語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新課標英語教學從課程目標的設定、教學過程的實施到最后教學評價的展開,在英語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都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地位。這是新課標英語教學較為顯著的特點。而角色扮演式教學充分展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不僅僅成為傳授知識的殿堂,更使課堂成為“角色扮演者”展示自己張揚個性的平臺,成為師生教學相長、學生相互學習的場所。從這一視角審視,角色扮演式教學契合新課標英語教學的特點。
2.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新課標英語教學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強調活動,就是要求學生通過活動的途徑,親自參與到課程的教學之中,這與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相比是一大進步。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猶如“旁觀者”,并未真正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這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毫無益處的。因此,新課標英語教學采用活動途徑,倡導學生體驗參與,促使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與參與等形式,完成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師既定的教學目標。角色扮演式教學正是采用活動的途徑,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并且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綜合運用了感知、體驗、實踐等方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的教學將會事半功倍。
三、角色扮演式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由于新課標英語教學具有以上特點,因此可以借助角色扮演式教學更好地實現(xiàn)英語的教學目標,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更加具體地闡述角色扮演式教學,筆者結合新課標人教版英語教材進行闡述。
1.設置問題情境
學生能夠產(chǎn)生濃厚興趣的問題,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問題,這是角色扮演式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整個角色表演過程的基礎。因此,英語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式設計問題。問題的情境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喚起他們的扮演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Unit3 This is my sister時,可以以曾在全國熱播的家庭情境喜劇——“家有兒女”為該課的問題情境,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電視劇中“Father”、“Mother”、“Liu Xing”、“Xia Xue”以及“Xia Yu”等角色,并讓這些角色表演生活中相互介紹的場景。由于大多數(shù)同學都看過這部電視劇,對于老師設置的問題情境很熟悉,不會產(chǎn)生陌生感和排斥感,通過這些人物角色的扮演,不僅使學生了解掌握到Unit3 This is my sister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而且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進行了知識的拓展,為日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選擇“演員”和主題
教師要認真挑選“演員”和課程主題,因為學生的表演會直接關系到觀眾學生的情緒,也關系到接下來的討論分析,因此,挑選善于表演的學生作為“演員”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為第一輪的表演會直接影響到觀眾的情緒,也會影響到接下來的分析和討論,所以教師要認真決定第一組演員的人選,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第一組表演的效果不好,后面的表演就會出現(xiàn)多米諾骨牌效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需要重視角色扮演的“演員”選擇。
此外,在英語“角色扮演”教學中,學生“表演”主題也需要進行細致的構思,并不是所有的單元都適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學。筆者認為,“How much are these pants?”“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以及“Where's the post office?”等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主題適合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而“Can you play the guitar?”“I want to be an actor.”以及“It's raining!”等主題由于種種限制,并不適合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
3.引導學生“觀眾”進入教學情境
讓觀看表演的學生進入教學情境關系到他們與表演者之間能否形成積極的互動性,而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培訓這部分學生進入到角色扮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觀察性的問題。當學生進入到問題情境狀態(tài)中,可以營造出一種互動的教學氛圍,實現(xiàn)身臨其境的體驗,使討論也更有深度。針對表演的故事,給觀看的學生提問,引導他們進入教學情境,這對新課標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至關重要。如教師在講授七年級英語(上)Unit1 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時,讓同學們分別扮演喜歡賴床、辦事拖拉的女兒以及要求嚴格的母親,讓兩位同學用英語“表演”他們日常生活中父母催促起床上學的場景,然后,教師逐步引導學生“觀眾”進入教學情境,讓學生們理解“起床”、“上學”以及具體“時間”點的英語表達方式,掌握“go to”的固定句型等知識。英語教師通過對學生“角色扮演”的點評以及學生“觀眾”的引導,從而使得學生對“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的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僅實現(xiàn)了教師與角色扮演者的互動,也實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觀眾”之間的互動,整個課堂實現(xiàn)了互動,從而較好地達到新課標英語教學目標和要求。
4.評價、總結學習目的
在新課標英語教學中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時,由于學生正處于成長學習期,當學生表演者未按照事先設定的情境進行演繹和詮釋時,英語教師和其他學生應多多包容,切忌在表演技巧上苛求完美,英語教師要以多種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認真積極地表演,用欣賞態(tài)度看待其他學生良好的表現(xiàn)。如此下去,進行角色扮演的學生將會慢慢進入到角色,在表演主人公的動作神態(tài)時,更表現(xiàn)出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活動,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英語知識在增進的同時也會使參與表演的學生更有信心。這種信心將會感染其他未參與表演的同學,促使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參與到英語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主題之中,實現(xiàn)新課標英語實施與自信心的雙贏。
學生表演結束后,師生之間進行探索性的討論與評價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夠把學生觀看表演的熱情帶到思考問題的階段,更加有助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英語教師要把討論的問題引導到學生的理解上,將表演的情境聯(lián)系到課本知識上,這是進行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師生之間進行深入的討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問題的分析認識能力,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評價,更加重要的是使得學生有所收獲和領悟,以此達到課堂的高潮,這在角色扮演式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角色扮演式教學是一種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社會行為和價值觀念為取向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標英語教學中得到很大的體現(xiàn)和發(fā)展,對于青少年的成長起到獨特的作用,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這一教學方法在各學科領域的應用。筆者對新課標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式教學法進行了粗淺的探析,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懇請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張春興.現(xiàn)代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周曉虹.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多維視野中的社會行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何珊.角色扮演法在高職導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0).
[4]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教育科學,2004(6).
(責任編輯 王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