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沈建強
[摘要] 目的 研究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對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方法60 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手術后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鹽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觀察組:采用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 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灌注方法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觀察組在軀體功能及心理功能等兩個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治療期間,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16.67%低于對照組總不良反應率4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療效可靠,患者生活質(zhì)量較高,而且不良反應也輕,安全性更好。
[關鍵詞] 鹽酸吡柔比星;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腺性膀胱炎;復發(fā)率;生活質(zhì)量;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69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6-0037-03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由于各種原因轉(zhuǎn)化為腺上皮的轉(zhuǎn)化性病變,手術為常用治療方式,但是術后復發(fā)率很高,而術后行膀胱灌注有助于減少復發(fā)[1]。因此,尋找一種合理有效的膀胱灌注方式對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具有重要意義。文獻認為[2],膀胱內(nèi)灌注吡柔比星治療和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療效確切。文獻還認為[3],絲裂霉素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的療效也確切。而且另有文獻報道[4],經(jīng)尿道電切術后絲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藥物灌注兩種方法治療腺性膀胱炎療效相當。但是,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用于腺性膀胱炎預防術后復發(fā)的療效未見相關報道,而且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均是化療藥物,副作用都不小。為此,本研究觀察了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對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年齡 23~76歲。(1)納入標準:①經(jīng)膀胱鏡檢及病理檢查確診為腺性膀胱炎。②腺性膀胱炎患者擬行手術。(2)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疾病史、藥物過敏史者及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②不能或不愿堅持膀胱灌注的患者或依從性差者。研究開始前,6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 (48.5±6.7)歲;B 超檢查 10例提示膀胱炎性改變、9 例提示膀胱內(nèi)有黏膜增厚、11例提示有占位性病變;膀胱鏡活檢可見病變發(fā)生在膀胱頸和三角區(qū) 21例、膀胱側(cè)壁 5例、膀胱頂部 1 例、膀胱底部3例。對照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46.9±8.2)歲,B 超檢查 11例提示膀胱炎性改變、10例提示膀胱內(nèi)有黏膜增厚、9例提示有占位性病變;膀胱鏡活檢可見病變發(fā)生在膀胱頸和三角區(qū)19例、膀胱側(cè)壁6例、膀胱頂部 1 例、膀胱底部4例。兩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年齡、B 超檢查結果及膀胱鏡活檢結果等相關因素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灌注方法
①對照組:經(jīng)尿道電切術后,采用鹽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②觀察組:經(jīng)尿道電切術后,采用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第一周用鹽酸吡柔比星,第二周用絲裂霉素,交替進行。兩組每周只進行1次膀胱灌注,8周后每月1次灌注治療,再進行8次;兩組均治療16次后評價療效。鹽酸吡柔比星(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5983)30 mg+5%葡萄糖注射液40 mL;注射用絲裂霉素(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9025)20 mg+0.9%氯化鈉注射液30 mL。
1.3 療效評價
參考文獻[5]制定標準:①治愈: 腺性膀胱炎術后癥狀完全消失,尿道膀胱鏡檢加活檢黏膜正常;②好轉(zhuǎn):腺性膀胱炎術后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減輕;③無效:腺性膀胱炎術后癥狀無改善、甚至加劇,術后尿道膀胱鏡檢及活檢發(fā)現(xiàn)仍有腺性膀胱炎 病變;④復發(fā):術后 3 個月尿道膀胱鏡檢加活檢無異常,但 6 個月后復查出現(xiàn)腺性膀胱炎。⑤惡變:術后復查,尿道膀胱鏡檢加活檢取病理證實。
1.4 生活質(zhì)量
采用生活質(zhì)量評分量表(QOL)對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分[6]: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zhì)功能及自理功能等5個方面,得分越高,表明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高。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t檢驗。以P <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同灌注方法的療效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灌注方法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治療后,觀察組在軀體功能及心理功能等兩個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期間,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16.67%低于對照組總不良反應率4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腺性膀胱炎是一種膀胱黏膜上皮反應性增生病變,國內(nèi)外報道其發(fā)病率為0.9%~1.9%,但是發(fā)病率有增高趨勢,而且容易復發(fā)[7]。文獻認為[8],膀胱鏡檢查和活檢對腺性膀胱炎的診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手術聯(lián)合術后絲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療是治療腺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張軍等[9]對3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經(jīng)尿道電切聯(lián)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療,并觀察其療效,認為經(jīng)尿道電切術是治療腺性膀胱炎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術后行膀胱灌注有助于減少復發(fā)。吡柔比星[10]為半合成的蒽環(huán)類抗癌藥,可同時干擾DNA、mRNA合成,并具有在患者膀胱內(nèi)保留時間短、療程短、療效高及治療方便等優(yōu)點,常見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和心臟毒性。絲裂霉素[11]屬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由鏈霉菌提取,作用與烷化劑相似,與DNA鏈形成交聯(lián),抑制DNA復制,對RNA也有抑制作用,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靜脈炎等,而且溢出血管外可引起組織壞死、脫發(fā)、乏力。本研究中,對照組經(jīng)尿道電切術后,采用鹽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而觀察組腺性膀胱炎患者經(jīng)尿道電切術后,采用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結果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灌注方法療效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提示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療效可靠。
生活質(zhì)量又被稱為生存質(zhì)量或生命質(zhì)量,是全面評價生活優(yōu)劣的概念,被引入醫(yī)學研究領域時,主要是指個體生理、心理、社會功能三方面的狀態(tài)評估。吳雪丹[12]收集11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57例)單純應用鈥激光切除術治療,觀察組(57例)在鈥激光切除術基礎上加用呲柔比星膀胱內(nèi)灌注治療,探討呲柔比星膀胱內(nèi)灌注佐治腺性膀胱炎的療效,關注術后復發(fā)率及術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后的軀體功能及心理功能等兩個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呲柔比星膀胱內(nèi)灌注,差異有顯著性。提示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的生活質(zhì)量較高。鹽酸吡柔比星治療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常見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和心臟毒性,其他副作用還有乏力,脫發(fā),發(fā)熱,肝、腎功能異常,而且偶見靜脈炎、皮疹及出血。絲裂霉素治療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常見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靜脈炎等,而且溢出血管外可引起組織壞死、脫發(fā)、乏力。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期間,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16.67%低于對照組總不良反應率4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鹽酸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的不良反應較輕,安全性更好。
[參考文獻]
[1] 張軍,袁亞光. 經(jīng)尿道電切術聯(lián)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32例[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2):153-154.
[2] 李志英,王煥秀,陳海榮.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16例的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2):3087-3088.
[3] 王晨,徐菲,章新展. 絲裂霉素膀胱灌注防治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 中國藥業(yè),2012,21(5):73-74.
[4] 吳建華. 腺性膀胱炎電灼術后藥物膀胱灌注治療效果的比較[J]. 中國內(nèi)鏡雜志,2011,17(5):468-470.
[5] 宋彥,宋永勝,吳斌. 三種不同化療藥物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療效對比[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19(11):13-15,17.
[6] Mochizuki Y,Matsushima E,Omura K. Perioperative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9 ,38(2):151-159.
[7] 郭玉瑞.腺性膀胱炎的聲像圖分析[J]. 山西醫(yī)藥雜志,2011,40(3):256-257.
[8] 舒輝,鄧燕. 腺性膀胱炎的診斷與治療(附48例報告)[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19(6):99-100.
[9] 張軍,袁亞光. 經(jīng)尿道電切術聯(lián)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32例[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2):153-154.
[10] Han J, Lin T, Xu K,et al.Improved detection of nonmuscle 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using pirarubicin endoscopy: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preliminary study[J]. J Endourol,2010,24(11):1801-1806.
[11] Dini Di Stefano D, Urdaneta Pignalosa G, et al. Severe cystitis and perivesical collection posterior to Mitomycin C immediate instil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inadverted bladder perforation[J]. Actas Urol Esp,2008, 32(7):759-762.
[12] 吳雪丹. 吡柔比星膀胱內(nèi)灌注對腺性膀胱炎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臨床研究[J]. 海峽藥學,2012,24(2):170-172.
(收稿日期: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