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琪
摘 要: 語文“教學案”教學要加快語文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增加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必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確保新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分析利用語文“教學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以期對提高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所借鑒。
關鍵詞: 語文教學案 自學能力 提高策略
初中語文教學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與學”的方式,創(chuàng)建生動、高效、民主的語文課堂,這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素質教育目標實現(xiàn)的必然選擇。語文“教學案”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突出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語文“教學案”教學概述
“教學案”本質上是教案、學案的一體化,即教師的教案與學生的學案“合二為一”,“教學案”融教師的教案、學生的知識學習及學習效果評價為一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文“教學案”是建立在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基礎上的,是對兩者的重新優(yōu)化組合,使得“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更具針對性、匹配性,比如,學生知道在每堂課之前應該預習什么、上課應該重點聽什么、課后應該重點復習什么,所有的語文教學知識都更具體,實踐操作性更強。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教學案”教學模式的反饋更及時、更具針對性,大大提高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案”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引領者,學生是課堂教學思考者、參與者,在輕松靈活的氛圍內(nèi),學生成為語文課堂教學參與的主體,積極參與“教學案”制訂、課堂討論活動,在激烈的討論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加深學生對學習所得的印象。過去課堂上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教學現(xiàn)象得到根本性轉變,學生發(fā)言積極性提高、探究分析問題能力提高,受到學生的熱情感染,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得到提高。同時,由于“教學案”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提綱挈領式的教學,需要學生預習、分析、復習相關的知識點,以熟練地掌握課堂教學內(nèi)容。從一定程度上說,“教學案”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拓寬學生思維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語文“教學案”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及途徑分析
學生自學能力的強弱不僅關系到語文科目學習成績的好壞,而且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思維的創(chuàng)新等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利用“教學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重點圍繞以下方面展開: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標準明確了“語文教學必須依據(jù)學生的語文學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在關注學習者個體差異、學習需求差異的基礎上,鼓勵、倡導運用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的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初中語文“教學案”必須突出促進學生自由發(fā)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語文設疑及解疑能力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學案中涉及的教師講課的內(nèi)容、方式都首先考慮學習者的學習訴求。以《往事依依》一課為例,教師在備課時要換位思考,多考慮學生的童年生活、夢想,引導學生在欣賞這篇美文的同時,學會自己感悟作品的真實內(nèi)涵,從而使學生獲得對社會、自然、人生的有益啟示,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yǎng)他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適時的啟發(fā)、引導,重點誘導學生解決學習重點、難點問題,通過采取小組合作、群討論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掌握語文知識點,逐漸培養(yǎng)初中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提高自學能力。
(二)發(fā)揮“教學案”的橋梁作用,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教學案”的使用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否則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就會感到很難抓住學習的要領,加大學生自學的學習難度,久而久之,就必然會挫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敖虒W案”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多元化解讀”,即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盡量不要用簡單的“對、錯”對學生進行機械的評價,而是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他們自學能力的提高。“教學案”教學模式的應用還要求教師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教學案設計,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聽錄音,讓他們感受、體會流暢的朗讀語氣所表達的風采、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尋找文章中的景物亮點,用簡介的語言加以概述,然后教師進行講解,教授學生如何描繪景物。“教學案”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要起到聯(lián)系師生、家校的樞紐作用,這樣才能促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同時,教師在課前要評閱、批改學生的“學案”,以了解學生知識學習的疑惑,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講解或者點撥,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自主學習的喜悅之感。實踐證明,語文“教學案”教學模式的實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初中語文“教、研、學”合一的目標,是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橋梁。
(三)科學地設計“教學案”,豐富“教學案”的內(nèi)容
“教學案”教學模式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負擔,但是,如果教師不能科學地選定“教學案”的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目標就會變得模糊,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安排機械地思考、做題,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結合所教授的內(nèi)容,科學、合理地設計語文課堂“教學案”,盡量將所有知識點都納入“教學案”,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堂聽講、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從“教學案”中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實現(xiàn)熟練掌握重要的語文知識點的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好習慣。這就要求廣大初中語文教師一方面把好“教材關、學生關”,準確地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難點及意向,吃透語文課本編寫的主要知識架構,然后因材施教,對學生實施差異化教育。另一方面,教師要把好“備課關”,“教學案”教學模式仍然處于探索實踐的階段,在教學實踐中尚未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與力量,提前備課、討論研究、優(yōu)化教案、師生共用,經(jīng)過層層討論與修改之后再制成正式文本,確保語文“教學案”發(fā)揮重要作用。
(四)教學案實施梯度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屬于基礎性學科,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是以語文學科的學習為基礎的,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直接影響他們思考、分析、理解其他學科知識的能力。教師在制訂“教學案”時,要合理的分配“基本知識點、重點知識點及拔高知識點”的比例,然后進行梯度指導,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無論“教學案”多么完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多么高,語文課堂學習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引導的時機、程度,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對于一些難度稍大的知識點的學習、習題,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通過這種“口授”的方式,對學生實行“一對一”的指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實施梯度性指導,把語文知識內(nèi)容拋給學生,引導所有學生自己預習、學習,掌握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思想認識,使語文教學由教師思考向學生思考進行轉變。
初中語文“教學案”教學方法的應用實施,需要教師、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創(chuàng)新備課形式、優(yōu)化教案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語文備課組成員的智力優(yōu)勢,力求教案形式、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學生要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預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與教師進行積極的溝通,從而發(fā)揮師生集體智慧的力量,使教師的“教”更具針對性,學生的“學”更具有目的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駱宏旋.初中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初探[J].學周刊,2012(27).
[2]劉芬.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J].考試周刊,2012(72).
[3]張銘通.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見[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
[4]解維.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D].曲阜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