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華
摘 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求知欲的基礎和獲取知識的動力。在教學中,應該堅持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促使學生學好數學的必要保證。把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提高上課的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對這節(jié)課產生了興趣,就會把學習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當作是一件愉快的事。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件禮物去領受,而不覺得是一種負擔。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關鍵詞: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一、重視課的開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要上一節(jié)成功的課,就要從學生的心里出發(f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巧妙的設置問題,從中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把學生不理解的東西能夠讓學生理解明白,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先提示有一個長3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和一個底3分米,高2分米的平行四邊形,提出問題后提問學生:它們哪個面積大?學生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數方塊的方法發(fā)現兩個圖形的面積是相等的。這樣就從中引出一個問題:圖形不一樣的情況下,兩個圖形的面積為什么會相等?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們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提出的問題要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難度;提出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提出問題要從實際出發(fā),從效果出發(fā)。
二、參與操作演示,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展示,使學生在參與操作演示的過程中,引發(fā)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8”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把小棒一根一根地邊數邊從左往右放,數到8,讓學生看著說出:表示一共有8根小棒,有8個一,也表示最后一根小棒排列的次序是第8。接著讓學生用8根小棒擺圖形。學生興趣濃、情緒高,擺出了20多種不同的圖形。有的擺出了兩個正方形,有的擺出了一個長方形,有的擺出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有的擺出的圖形像小動物等。教師有選擇地把學生擺的圖形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說出: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也可以說成:7和1組成8,6和2組成8,3和5組成8,4和4組成8。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動手操作過程中,伴隨著動口動腦,不僅輕松地學會了8的認識與8的組成、分解,而且真正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了學習知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三、巧設練習題目,增加學習興趣
每節(jié)課將要結束時的運用知識階段,應是鞏固練習知識并促使知識內化進而形成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過程,教師應引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新穎奇特的小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消除學生疲勞,使學生在興奮、和諧的氣氛中學習,鞏固新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可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奪紅旗”“開火車”等。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從而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提高了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功,它是一項長期不懈的業(yè)務,只要我們教師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思維和知識間架起一座金色的橋梁,學生的學習將充滿樂趣。
(作者單位 吉林省公主嶺市育林中心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