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玲玲
摘 要:課堂是信息技術課程實施和學生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主陣地。有效的課堂導入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本文就信息技術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信息技術課堂有效導入的主要原則、信息技術課堂有效導入的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切實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有效課堂; 初試; 導入方法;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圖: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12-007-001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融知識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體的基礎課程,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而課堂是信息技術課程實施和學生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主陣地。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導入,能開啟學生的思緒,引發(fā)他們的想象,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那么,如何切實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性呢?
一、信息技術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
1.導入不精練,占時過長
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闭n堂教學的導入要精心設計,力爭用最少的話語、最短的時間,迅速而巧妙地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以及學生與教材間的距離,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聽課上來。
曾經聽過一節(jié)課,一位老師在教《視頻的編輯》這一節(jié)課時,先播放了德德瑪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MTV”,課堂氣氛非常熱烈。隨后這位老師又播放了自己制作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MTV”,這時全班同學隨著MTV一起唱了起來,氣氛達到了高湖。播放后,教師說:“大家看到的MTV制作的這么好,你們想不想也制作一首MTV?”學生響亮地回答:“想。”這個過程用了12分鐘。這個導入重復冗長,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影響了課堂的主題教學。
2.偏離教學主題,與教學內容脫節(jié)
一位老師在教授《WORD文檔的修飾》一課的開始時,拿著剛到的報紙,向學生朗讀一篇關于黃巖島主權歸屬的新聞報道。朗讀結束,老師說道:“同學們,我們要熱愛祖國,好好學習,所以我們今天來學習文字處理?!边@位教師雖然結合了當前的時事熱點導入,但是導入的問題“黃巖島主權歸屬”與課堂教學內容“文檔的修飾”沒有邏輯相關性,或者說教師沒有挖掘出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性,偏離教學主題,使學生不能很快進入實質性的信息技術問題學習,不但沒有促進學生的學習,反而影響教學效率。
3.導入方法一成不變,缺少創(chuàng)新
《孫子兵法》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闭n堂教學的內容豐富多彩,課堂教學的導入沒有固定的套路,但如果導入千篇一律,會讓學生提不起興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有的信息技術教師從初一到初三全部課程結束,用的導入方法永遠是一成不變的復習導入法。一節(jié)課開始,用7至8分鐘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接著講本節(jié)課的內容。學生上課無精打采,課堂氣氛沉悶。本來轟轟烈烈的信息技術課就像一潭死水一樣,寂靜無聲。
二、信息技術課堂有效導入的主要原則
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要進行有效的導入,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學原則以外,還要注意以下的原則。
1.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滿歡樂、驚詫、懸念等氛圍的課堂,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參與學習活動,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新知識,并內化學習動機,從“要學生學”轉變成“學生要學”。
2.新穎性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就要樹立起創(chuàng)新意識,并將這種意識實踐到課堂教學中去,具體到課堂的引入方式上。這就需要引入具有新穎性。只有“新”,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才能營造良性的師生互動的氛圍。
3.啟發(fā)性
富有啟發(fā)性的導入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為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在上課伊始就運用啟發(fā)性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一定能有效地激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烈探求。
課堂導入講究的是“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上”。藝術性的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他們的思維,增強學生們的參與意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
三、信息技術課堂有效導入方法
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需要的是慧眼選擇,巧妙設計。導入可以是故事、游戲、硬件、道具、實際問題、歷史名題、熱門事件、圖片、視頻等。理想的新課導入要依據(jù)教學目的、教材內容特色、初中學生年齡特征和教師自身教學風格來設計。以下幾種課堂導入是我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效果很好。
1.直接導入法
信息技術課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課時量極少,因此,學生往往很珍惜也很期待上信息技術課,作為教師應該利用好這個優(yōu)勢,并努力讓學生的期待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導入的目的就是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用直奔主題導入法能強化學生學習的意志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迅速定位,很快進入對教學內容的探索。
2.游戲導入法
并不是所有的游戲都對學生百害無益,教師如果作適當?shù)囊龑?,并加以選取,有時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對于難以理解的、不便于學生接受的知識點,一般采用游戲導入法,在游戲中滲透要學的知識,學生會在不知不覺、積極主動探索問題中掌握了原理。
3.生活導入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結合教學內容,選取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導入,越貼近學生生活,越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程度就越深?;仡櫝踔薪滩?,有很多內容可供發(fā)掘。比如《信息的獲取與加工》《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圖片的處理》《音頻的處理與加工》等章節(jié),都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lián)系緊密。教學中完全可以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fā),尋找教學內容,往往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精美的導課藝術,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深深吸引住。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眲?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性是導入新課的最佳入口,充分發(fā)揮導入的“導火索”“催化劑”“潤滑劑”作用,扣住學生的心弦,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欲,促使學生以最佳心理狀態(tài)進入新課的學習,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