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蘭
摘 要: 詞塊理論于1975年由Becker正式提出,國內(nèi)外許多語言學家和學者對詞塊在語言學習方面的作用進行了大量研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獲得了一定的成果。從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詞塊在聽力理解方面的研究相對缺乏。本文主要從詞塊的研究理論入手,探討詞塊教學的重要性及對其學生聽力理解的影響,并提出如何指導學生積累掌握英語詞塊,從而進一步提升聽力水平,切實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關鍵詞: 詞塊 聽力理解 英語教學
一、引言
英語自然語言中存在大量兼有句子和詞匯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這些模式化的語塊(patterned chunks)以一個整體儲存在人的大腦中,是語言處理最理想的單位,這種多同組合就叫做詞塊或語塊(lexical chunks)。根據(jù)詞塊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對詞塊進行不同的分類,被廣泛認可的是Nattinger.DeCarrico(1992)的分類方法,其根據(jù)詞塊在語篇中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把詞塊分為四類:1.聚合詞語(polywords);2.習慣語(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3.短語限制語(phrasal constraints);4.句型框架(sentence builder)。二語習得研究認為,詞匯組塊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詞匯習得方式,因為它不僅以整體形式儲存,而且可以整體提取并具有較強的搭配和生成能力,是一種半固定語塊結(jié)構(gòu)。在日常話語中,詞塊出現(xiàn)頻率高且具有可預測性。楊玉晨(1999)發(fā)現(xiàn),自然話語中語言交際的90%的語料來自于那些半固定語塊結(jié)構(gòu)所構(gòu)成的人類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
日常交際中的聽力理解是與記憶分不開的。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時記憶是聽力過程中信息處理的關鍵。研究表明,短時記憶中的項目主要是詞塊(Zechmeister &Nyberg,1982)。語言學習者常常將詞塊當做一個詞或者是單位來記憶,這種組塊現(xiàn)象符合人類的認知和大腦記憶的基本規(guī)律,遵循“輸入—假設—驗證—內(nèi)化—創(chuàng)造”的語言習得程序。在聽力理解過程中,若能熟練地掌握詞塊、運用詞塊,不僅能增加短時記憶的容量、加快聽力理解的速度,而且能提高輸入輸出時解碼編碼的效率,有效降低聽力理解的難度(曾慶敏,2012)。從某種程度上說,詞塊能加快語言處理的速度,對語言習得和促進語言輸出的流利性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主要探討詞塊教學對大學生英語聽力理解的影響。
二、詞塊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詞塊本身具有整體性,也就是說具有語義、語用以及語法的特性,有助于擴大短時記憶容量,加快聽力理解速度。在聽力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存儲足夠多的詞塊,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他們便可以迅速地提取到準確又有效的信息,能夠減輕逐詞辨識的負擔,緩解心理壓力,從而提高對語言的掌控能力。
其次,詞塊可作為語篇中提出話題、轉(zhuǎn)換、話題、總結(jié)話題、舉例、評價等的明顯信號。因此它能幫助學生預測話語范疇,從而減輕記憶負擔,使理解更準確。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許多學生普遍存在著長句難以聽懂的困難,有時即使能辨認出長句中的大部分英語單詞,但無法理解所聽材料的含義,或者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分析句子的含義。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類的短時記憶容量,以及長時記憶中信息的儲存量,都會影響英語學習者的聽力水平。
最后,英語學習者在長時記憶中儲存大量的詞塊信息,可隨時提取,與短時記憶中的同塊形成有意義的匹配聯(lián)系,從而達到理解的目的。
綜上所述,以詞塊為基本語言教學單位有以下優(yōu)點:
1.能使學習者學到易于應用的地道的語言;
2.能為學習者提供便于儲存和提取的語料;
3.以詞匯鏈為基礎的學習與學習者大腦中已儲存的“備用”詞匯相吻合;詞匯鏈的儲存提高了大腦對語言記憶和恢復的功能。
三、如何在聽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詞塊學習意識
1.教師應指導學生辨認詞塊,結(jié)合具體實例,介紹詞塊知識,加強學生對詞塊的認識。通過各種詞塊辨認的訓練,讓學生對詞塊使用的高頻性穩(wěn)定性有直觀的認識,了解詞塊在語言交流當中的功能,進而對詞塊有一定的學習意識,能主動培養(yǎng)詞塊意識。在教授學生新的表達方式時,教師應先幫助學生記憶一些有用的固定詞組,或者選擇可變成分的語言塊,讓學生填空,然后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閱讀聽力材料的文本時,讓學生在聽力材料中找到盡可能多的詞塊、詞塊所出現(xiàn)的句子,進而討論它們在文中的含義;設計一系列測試內(nèi)容,檢測學生對詞塊的掌握程度
2.學生要背誦、積累詞塊,將詞塊學習融入自主學習中。第二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是從機械模仿到靈活運用,因此要在頭腦中建立起新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就必須依賴大量的語言輸入豐富大腦的庫存。英語中的詞塊數(shù)量繁多,以英語為母語者也很難運用自如。因此,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教授詞塊知識是不現(xiàn)實的。詞塊練習應遵循從“識記到應用”的規(guī)律。對于學生來說,當面對大量真實語料時,可以采用歸納的方法,遵循“觀察—假設—試驗”的模式。使詞匯由短時記憶(short-term memory)轉(zhuǎn)入長時記憶(long- term memory),形成內(nèi)化的語言能力。在實際操練上,可采用詞塊改錯、填空,搭配、改寫和造句等多種形式。
3.在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課本、聽力錄音及錄音原文等材料,進行詞塊的辨認、學習、使用和強化訓練等,增強學生對詞塊識別能力的敏感性。
四、結(jié)語
詞塊(lexical chunks)是在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以高頻率出現(xiàn)的大于單詞的語言現(xiàn)象。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并且形式較固定。研究表明,詞塊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有重要作用。詞塊的程序性和結(jié)構(gòu)性,能夠增強學生的預測能力和處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聽解過程中,有效運用詞塊知識和策略,有利于提高聽力水平。在聽力教學中,采用詞塊教學方法,有助于促使學生對詞塊加強理解和記憶,也有助于學生迅速搜索并正確地使用詞塊,從而減少短時記憶中項目的數(shù)量,擴大單位組塊容量,提高短時記憶容量,進而有效地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在聽力教學過程中,詞塊教學法聽力重點應從只理解表層意思向掌握句子和詞的結(jié)構(gòu)轉(zhuǎn)化,即掌握語塊知識與使用策略。聽力教學應將詞塊使用策略與聽力策略結(jié)合起來,并推廣到英語學習的其他方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HoveUK: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James R.N attinger & Jeanette S.Decarrico,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4-68.
[3]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
[4]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陳微.記憶與聽力理解[M].遼寧師范大學學位碩士.2004.4,8.
[6]桂詩春.記憶和英語學習田外語界,2003,3.2,8.
[7]宋得生.組塊教學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事團.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9.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