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
【摘要】天真、幼小和“一張白紙”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經(jīng)常性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但是溺愛成了家庭教育引導孩子的障礙。時,溺愛使大人不能給孩子以適當?shù)呐u,不能讓孩子明白能做與不能做、好與壞的區(qū)別。所以讓孩子從小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比孩子學會很多的知識更重要。家庭環(huán)境能造就孩子潛在行為,也能為孩子的未來人生鋪墊基石。
【關鍵詞】孩子;家庭教育;溺愛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愛得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p>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好了,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去就是?!?/p>
“好吧,好吧,這次爸爸帶你去玩,以后不許再這樣耍賴哦?!?/p>
“別哭,別哭,奶奶這就給你……”
在該拒絕孩子的時候“心慈手軟”,孩子也就在這樣的“妥協(xié)”中放任自己,甚至變本加厲。很多的父母就是這樣自己給自己制造負擔的。
“下不為例”的話千萬不要說。你給他破例一次,他還會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說不定又一句“下不為例”就過去了,而忘記孩子已經(jīng)無理要求兩回了。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讓孩子嘗到了一次甜頭,學到了乖,后面就沒有罷休的時候。人的欲望也是無限擴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還不夠,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長能滿足孩子到什么時候呢?一時的心軟,帶來的是無窮的“后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難道你也替他摘下來?
一些原則性的事情,不能答應,就是不能答應。比如孩子非要買一些門口小店里不健康的零食,你必須讓他明白,無論他怎么鬧,這個無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應。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賴也沒有用,那么下次他也不會再如此了。對于過分的要求,沒有“下不為例”可言。
每天早晨來幼兒園時,總會看到許多家長抱著、背著甚至舉著孩子就進來了。幫孩子脫衣服、換鞋子,忙得不亦樂乎,而孩子就像木偶似的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當家長要離開時,又會在門口戀戀不舍、張望許久,帶著許多的不放心。也許不久的將來,生活中又會多了一朵溫室中的嬌嫩的花朵,少了一棵茂密、筆直的大樹。
每當孩子摔倒或生病時,家長們恨不得用自己來代替孩子,不讓孩子有一絲一毫的疼痛,卻不知疼痛會讓孩子成長。
曾經(jīng)在公共汽車上,看到這樣一番情景:
一位老爺爺抱著兩三歲的孫子,開心地說著話。說著說著,孩子用小手打了爺爺一巴掌,快活地笑了。大概是覺得這樣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啪啪聲不斷響起。爺爺?shù)哪樁急淮蚣t了。可是他竟半點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沒有。車廂里很多人都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孩子能這樣寵嗎?做爺爺?shù)脑偬蹛蹖O子,也用不著如此犧牲自己的臉,讓孩子對自己使用“暴力”吧?家長如果都這樣做孩子的“奴隸”,讓孩子隨便打,讓他怎么高興就怎么著,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暴君”啊!
記得在一次聽講座時看到一段日本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視頻,真的很讓我震驚。一群孩子來園后,自己走進大活動室,立即開始倒立行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在地板上熟練地“走來走去”,宛如一棵棵茁壯的小樹苗在林間穿梭。下午活動時,老師又帶領孩子們來到山里的一條小河中。只見河水兩旁怪石嶙峋,中間的河水將近一人深,水流湍急。一位老師站在水中,只露出了他的頭,另一位老師站在岸邊的石頭上。孩子們在一旁排成一隊,站在岸邊的老師抱起一個孩子扔到河水中間,孩子本能地向站在河水中的那位老師游去,那位老師趕緊抱起游過來的孩子,遞送回岸邊。甚至有個別因為不會游泳而嚇得啼哭的孩子也在老師的說教下被拋入河水中,而孩子也像瞬間學會游泳般地游向另一位老師??磥恚⒆拥臐撃苷媸菬o限大??!
難以想象,若干年后,當經(jīng)過“風吹日曬”而長大的日本孩子和在“溫室”里長大的中國孩子如果再發(fā)生一場戰(zhàn)爭,將會是怎樣的結局?
俗話說的好:“小樹要砍,小孩要管?!焙⒆硬欢?,如果放任自流,出現(xiàn)問題,責任完全在大人身上。因此溺愛自己的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皣朗菒?,松是害,”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
天真、幼小和“一張白紙”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經(jīng)常性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但是溺愛成了家庭教育引導孩子的障礙。孩子常常是在不知道對錯的心理狀態(tài)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同時,溺愛使大人不能給孩子以適當?shù)呐u,不能讓孩子明白能做與不能做、好與壞的區(qū)別。?所以讓孩子從小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比孩子學會很多的知識更重要。家庭環(huán)境能造就孩子潛在行為,也能為孩子的未來人生鋪墊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