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百
摘 ? ?要: 在生物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法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教學活動發(fā)展的一大重要特征。比起傳統(tǒng)的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更加符合新時代對于人才的需求。本文結合實例,分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高中生物 ? ?探究式教學 ? ?素質教育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和社會對于人才類型的需求開始逐漸由理論型向實踐型過渡,在這一背景下,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開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戰(zhàn)。生物學科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課程,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往往在教育過程中片面強調知識的積累,而忽視學生主體能動性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對傳統(tǒng)生物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積極引進探究式教學模式成了未來生物教學活動發(fā)展的一大重要趨勢。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再扮演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學生要想獲取知識,需要主動投入到探究思考活動中,在探究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梢哉f,這種探究式教學模式與我們當前倡導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十分契合。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如何有效地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呢?
一、營造利于探究的良好氛圍
探究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相應的,探究式教學的有效開展對學生思維的活躍度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數(shù)學生更習慣于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方式,思維的活躍性普遍不強,這就給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因此,要想有效實施探究式教學,教師就要注意從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入手。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思維的活躍度會更強。在生物課堂上,教師要用和藹的語氣、鼓勵的微笑、幽默的語言表達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甚至鼓勵學生“犯錯”。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更愿意思考和探究,更愿意提出一些創(chuàng)新的想法,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會大有裨益。有了這些能力作為鋪墊,探究式教學會更加有效。
二、創(chuàng)設有趣的探究情境
探究式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轉為主動,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探究式教學有效性具有更顯著的影響。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有趣的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探究情境,這樣會對接下來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例如,講授“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時,為了讓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產(chǎn)生探究興趣,講課前,筆者就利用多媒體工具給學生展示了幾幅關于動植物生長的優(yōu)美畫面,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再提出問題:“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的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能量,現(xiàn)在我們思考一下,能量的來源是什么?光如何轉化成動植物需要的能量?”這樣,在幾幅畫面加上幾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自然進入探究和思考的狀態(tài),探究式教學就在有趣的探究情境的鋪墊下自然而然地開展。
三、把探究與生活相結合
進入高中階段,生物學科抽象性的學科特征越發(fā)顯著,給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面對生物教材中一個個專業(yè)精深的專業(yè)名詞,學生學得困難、探得辛苦。怎樣才能拉近生物學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生物科學顯得不那么高深莫測呢?事實上,生物學科本身就是一門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型學科,生物教材上的知識都是對各種生活中生物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抽象概括。倘若教師能夠把抽象概括化的生物知識還原為生活中的面貌,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還可以積極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擁有更多用于探究和思考的知識儲備。例如,講到“物質的跨膜運動”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與之相關的生物現(xiàn)象,讓學生利用課本上的知識解釋說明,如為什么蘋果放的時間長了會出現(xiàn)表面皺巴巴的現(xiàn)象?在菜市場,為什么一些賣蔬菜的小商販會時不時地向青菜上撒一些清水?對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學生都會積極提升認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更深層次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把生活現(xiàn)象與教材知識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活處處皆生物”,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
四、積極利用生物實驗等直觀手段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性的自然類學科,生物概念、規(guī)律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各種各樣的實驗結論的基礎之上的。在生物課堂教學中,以實驗方式展示概念、規(guī)律等相對來說更直觀生動,而在直觀的視覺刺激下,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更加活躍。因此,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積極利用生物實驗等直觀手段刺激學生的思維。例如,講到“植物的滲透吸水”時,為了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思考活動,筆者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演示實驗:取三塊體積和質量相同的蘿卜塊,分別把它們浸在清水、濃度為30%的鹽水、等滲蔗糖水中,一段時間以后,觀察三塊蘿卜在體積和質量上的變化。接下來,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為什么溶液的濃度不同,植物的吸水和失水也會不同?這樣的問題就是學生在受到了直觀實驗現(xiàn)象的刺激下自然形成的,這對于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優(yōu)化探究式學習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物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個新穎的嘗試,也是一個必要的嘗試。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只有大膽引用探究式教學,重視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才是生物教學活動發(fā)展的必然之途。教師要不斷在探究式教學中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不斷完善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積極發(fā)揮探究式教學的優(yōu)勢,在有效的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推進生物教學活動朝著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姚金利.生物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的誤區(qū)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1(32).
[2]王飛.探究式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1).
[3]尹惠敏.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