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
〔摘要〕擬像理論是法國思想家鮑德里亞用以分析后現(xiàn)代社會、生活和文化的一個關鍵性術語。在引進其哲學思想對現(xiàn)代情報學研究予以檢討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擬像時代情報學研究范式,對情報學研究的鞏固和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結合中國本土傳統(tǒng)文化,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情報學研究范式。
〔關鍵詞〕情報學范式轉換擬像時代
在人類社會從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時代向工業(yè)經(jīng)濟時代繼而向知識經(jīng)濟時代邁進的過程中,主要反映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的勞動工具便由“鋤頭”向“機器”過渡,繼而由“網(wǎng)絡”取代。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命題出發(fā),與社會存在互為促進的人類思維形式也便由“宗教理性”向“科學理性”繼而向“擬像理性”轉變。不同的社會歷史存在,決定了人類不同的思維形式,亦決定了不同歷史階段的情報學研究范式。
一、范式與情報學研究范式
1、范式。范式(原文是paradigm),來自希臘文,“范”就是范型,“式”就是模式,含有“共同顯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義。1962年庫恩在《科學的結構》中賦予它“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向研究者群體提供的典范性問題及解法的普遍公認的科學業(yè)績”①的意思,這時的“范式”有嚴格限定的專業(yè)術語。比較通用的定義是:范式是體系或范例,它是指在一個時代里人們對事物具有支配地位的看法,特別是指在某個時代人們公認的處理科學問題的前提,有系統(tǒng)的思想體系②。范式為科學共同體在某一領域進行研究提供了一個基礎,為科學研究指明并規(guī)定了研究方向,實現(xiàn)學科的向前發(fā)展。不同的歷史階段,一個學科的范式與當時的社會存在密切相關,一個學科范式的轉換既有一定的獨立性,又有一定的歷史背景。一般來講,基礎自然科學其學科發(fā)展的內存邏輯性更強,而人文社會科學則與社會歷史文化的變化發(fā)展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
2、情報學研究范式。相應地,情報學研究范式主要是指學科中形成的、研究人的情報或信息活動過程中相互關系的規(guī)律的范式,是情報學家們對他們的研究主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基本意向和潛在的知識假設。其中包括情報學家們的基本價值前提、所研究主題的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這一主題的概念選擇、為觀察和調查而對具體情報現(xiàn)象和情報問題的挑選以及在分析過程中所運用的策略,與人類社會信息需求與信息活動實踐密切相關。
二、擬像理論主要原理
知識社會大約起步于1971年,目前正處于高速發(fā)展期。微電腦、賽博空間是它的代名詞。知識社會的主要特征便是其擬像形態(tài),計算機信息處理、媒體和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已以取代了機器的生產(chǎn)地位而成為社會的組織原則;模型、符碼和控制論所支配的信息與符號成為社會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時代的特征包括三個方面:(1)擬像。擬像游移和疏離于原本,是一種人造現(xiàn)實或第二自然,大眾沉溺其中,諸如網(wǎng)絡、電視、影像等,人們看到的不是現(xiàn)實本身,而是脫離現(xiàn)實的“擬像世界”③。(2)內爆。指擬像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界限的崩塌,擬像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價值體系互相融合為一個混沌體,擬像與真實之間的與經(jīng)驗界限“內爆”,“擬像”及其內容內化為觀眾自我經(jīng)驗與生活的一部分,幻覺與現(xiàn)實混淆起來。正如詹姆斯所言,我們的世界起碼從文化上來說沒有任何現(xiàn)實感的。因為我們無法確定現(xiàn)實從哪里開始或結束④。(3)超真實。超真實是作為真實死亡之后的替代物出場的。超真實作為生產(chǎn)的替代形態(tài),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真實,是一種再現(xiàn)的生產(chǎn)模型⑤。
擬像時代無疑導致人類思維形式的變化。以前,人們相信大眾媒介是再現(xiàn)、反映和表征現(xiàn)實的,而現(xiàn)在媒介正在構成現(xiàn)實,它使外在社會不斷收縮,卻也使人的思想空前膨脹。其思維特征將是反思現(xiàn)代理性的、強調建構與多元開放的價值觀;媒介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知識權威在不斷消解;社會流動性加快,對信息情報的流暢性與變通性要求越來越高,不斷地吸收并應用新知識防止情報知識自身的老化成為必然。擬像范式要求信息情報學的研究要以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的一體化為載體,以提示信息社會中人們情報活動的規(guī)律性為根本
出發(fā)點,依靠信息情報自身的知識性、傳遞性、效用性,強力助推社會、經(jīng)濟、文化和技術的進步。
三、情報學研究范式面臨的問題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已經(jīng)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情報學研究范式轉換的內部力量來自當下情報學研究范式與擬像時代的研究范式的矛盾性,因此,思考范式轉換的可能性與適切性成為可能。
當下的情報學研究范式,即機器型研究范式無力實現(xiàn)情報系統(tǒng)的兩大目標:一是將信息情報社會化,并成為社會的功能性角色的目標;二是由信息情報的共享性使其得到更為廣泛的開發(fā)和利用而實現(xiàn)其在傳播和處理過程中的“可塑性”⑥。為什么說現(xiàn)行的情報學研究范式無力實現(xiàn)信息情報系統(tǒng)的兩大目標呢?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由于機器型情報范式的固定性特征,信息情報研究偏重于以技術的意志和方法,居高臨下地對情報活動對象予以訓導、指示,而忽視情報活動者的獨立自主意識及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它的思想視野一般不是“奢望”國家或社會層面的政策體制改善,即不喜歡“宏偉敘事”,而主要關注行業(yè)或部門內部的資源整合與技術改進,它的實踐策略注重的是解決情報問題的效率,而不大注意解決情報問題過程中的價值是非問題,是基于技術性、方法性為核心的實用主義理論話語體系。它首先關注的是技術問題,然后才是情報學問題。打上了深深的機器時代的烙印,是一種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價值取向的邏格斯中心主義。情報學研究的都是信息技術在情報活動中的應用與開發(fā),缺乏人文因素和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⑦。過多的技術、技巧取向導致了情報活動目的的偏離、方法的單一也禁錮了人們的思維,封閉了人們解決情報障礙的界限,使情報學成了情報技術的附庸。
另一方面是將科學看成是一種可能的知識形式,用非科學來定義知識⑧。試圖以科學化的精確語言來描述情報活動的事實,追求所謂的“真理”,或用客觀邏輯化的語言來建構情報學知識?!斑@是典型的以科學建立理論的話語來要求、剪裁以‘情報活動為對象的情報學研究”⑨。從而導致“以科學理論與技術實踐的關系取代情報理論與現(xiàn)實的關系”⑩。最終使情報學成就的是“物”(技術的)而非“人”。從情報活動的本質、情報系統(tǒng)中人的因素以及情報技術的特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情報活動過程中,人與技術、主體與客體的交往作用的至關重要性,不能只要求人對情報系統(tǒng)、情報技術的適應,而應強調情報用戶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需要去選擇情報,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生產(chǎn)新情報的特點,有效實現(xiàn)信息情報的可塑性。換言之,情報學是人對情報活動理性認識的積淀,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endprint
四、擬像視野中的情報學研究范式
正是因為擬像理論對情報學研究范式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情報學研究理應以自身的變化和轉換來積極回應。這種轉換意味著情報學研究范式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世界觀、價值取向上的轉向必須適應擬像時代社會發(fā)展而提出的挑戰(zhàn)進行必要的價值取向上的修正和完善,它們應當互相參照、整合,共同走向未來,這樣才能保持情報學的繁榮。情報學研究范式的轉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打破技術維度,建立認知觀范式。上個世紀70年代起,研究者不斷對著名的英國克蘭菲爾德理工學院的系列信息檢索實驗進行反思11,并從認知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語言等來觀察信息和情報現(xiàn)象,提出情報學要面向用戶主體的知識結構,強調用戶和情報系統(tǒng)都需要與知識結構發(fā)生作用,要研究用戶的信息處理原理,關注情報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報系統(tǒng)的設計和情報服務。這種認知觀的變遷意味著情報學研究主體從情報檢索系統(tǒng)的設計和開發(fā)擴大到強調情報用戶的知識結構、認知過程、情報行為和人機交互等認知范圍。
情報學不是一門以物為對象的學科,情報學的根本特征在于它離不開主客體之間,即人與情報之間的相互作用,認知情報觀產(chǎn)生于對傳統(tǒng)情報學研究的反思與批判,它嘗試以認知科學,主要是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情報現(xiàn)象,解決情報學尤其是情報檢索領域存在的問題。
2、關注用戶復雜信息行為,建立意義建構范式。意義建構理論是美國學者德爾文(brenda Dervin)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提出的,其核心是信息的不連續(xù)性,人的主體性以及情境對信息渠道和信息內容選擇的影響;提出以使用者為中心,認為知識是主觀、由個人建構而成,而信息尋求是主觀建構的活動,在線檢索的過程是一連串互動、解決問題的過程;由于互動的本質、檢索問題而產(chǎn)生多樣的情境,形成不同的意義建構過程1 2。意義建構強調以歷時性過程為導向,提供傾聽用戶的方法,了解用戶、解讀用戶目前所處情境、過去的經(jīng)驗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情境,以及用戶在所處情境中如何建構意義及制造意義1 3。
意義建構理論是情報學研究范式的轉換———由系統(tǒng)為中心轉換到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典范———的核心,也是一種較有影響的認知觀范式。在20世紀末,意義建構連同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技術,發(fā)展成為一套成熟的方法論。近年來加強了信息行為研究,著重研究信息需求、尋求與使用的脈絡與程序,涵蓋在信息尋求與使用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多種變項(時間、空間、關聯(lián)、相似)。意義建構成為情報學研究范式轉換的研究焦點,由歸類轉向程序,反映復雜的信息行為。而信息行為也由信息需求、尋求與使用,轉向研究人類信息程序統(tǒng)一性。
3、深化研究知識內容世界,實現(xiàn)科際融合。擬像理論主張知識具有非穩(wěn)定性、非連續(xù)性和非絕對性以及與個體經(jīng)驗的交互作用,要求打破信息情報的一致性和權威性,要讓更多的變化進入到信息情報系統(tǒng)中來。從學科發(fā)展來看,情報學研究對象從文獻轉向信息,而后又轉向知識內容,“知識基因”、“知識地圖”、“情報學細胞”、“知識組織”等概念反映了情報學研究的知識化趨勢。在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通過數(shù)據(jù)庫技術、知識挖掘、知識庫等新型網(wǎng)絡組織工具,提示知識單元,挖掘關聯(lián),整合重組知識資源、實現(xiàn)知識增值;同時信息服務也轉向知識服務中,出現(xiàn)學科門戶導航、專業(yè)主題信息網(wǎng)關、智能代理、個性化定制等等新型服務模式[14]。這些方面無不顯示著情報學在內容選擇上必須“去中心化”與“去學科化”,消除學科之間的界限,使情報學成為研究知識與知識規(guī)律的活動,包括知識的激活、擴散、轉移、組織、增值、吸收、利用等,實現(xiàn)科際融合。
4、突出人文關懷,構建人文范式。擬像時代以人為本,高舉人文主義范式大旗,提出科學研究應建立起關心人的生活、尊重人的人格、實現(xiàn)人的價值的“人文關懷”研究。情報學離不開主客體之間,即人與人情報之間的相互作用;情報學是以人為主體,帶有人文性質的學科,人文范式有利于研究以人為主體的信息環(huán)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的相互關系,包括信息自由與信息保護、信息平等與信息歧視、信息生態(tài)、信息貧富、信息共享與信息壟斷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災害、信息倫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信息構建等,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養(yǎng),將使情報學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的特征和情報學自身的發(fā)展要求。
五、關于擬像理論的反思
盡管擬像理論對于情報學研究范式的轉換具有重大影響,但我們也應充分認識到它的負面效應:過分注重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以虛化的符號為其理論的切入點,注重數(shù)字化技術的自我復制、自我增殖的強大功能,排除了影響技術的其他一切因素,因而在分析技術時必然會構建一個虛擬的世界并且消解掉主體和一切真實,甚至由于高科技的發(fā)展而引發(fā)的暴力破壞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所以對其影響需要辯證地看待。
第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只有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作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情報學研究范式的理論基礎并展開研究,才能克服對擬像時代中情報學研究范式的諸多詰難;
第二要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研究成果,這是建立中國特色情報學研究范式的必然要求,其中包括了國外研究的基礎理論、不同流派觀點的研究及其他科學的先進研究成果,特別是與情報學研究緊密聯(lián)系的邊緣學科,在借鑒的基礎上實現(xiàn)情報學研究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
第三要吸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充分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有價值的觀念和成功的經(jīng)驗。
第四是營造對話與爭鳴的氛圍。積極開展同一群體、不同群體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對話,對信息情報的相關問題予以深入而廣泛的探討;對于不同的論點與主張開展專題討論,只有爭鳴,學術思想才能活躍,學術才能不斷進步。
綜上所述,揚其長,補其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才是情報學研究者們應有的正確立場。
(責任編輯:尹雨)
參考文獻:
①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金吾倫,胡新和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endprint
②野家啟一.庫恩:范式(畢小輝譯)[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③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鮑德里亞與千禧年(王文華譯)[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5
④詹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⑤左彩虹.符號狂歡的陰影———媒介蔓延對教育的挑戰(zhàn)[J].學校教育科學.2006,(5):65-67.
⑥Wain,kenneth. The Learning Society in a Postmodern World [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2004.
⑦Dillon M. The Discourses of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J]. Information Research,1998,4(2):59-76.
⑧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技術與科學[M].李黎,郭官義,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134.
⑨Jacobs 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est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nalysis[J]. Journal of the Amerci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52(13):1122-1133.
⑩Ashok J. The emerging discours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 new daw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5,31(2):136-148.
11馬費成,宋恩梅.我國情報學研究的歷史回顧II[J],情報學報,2005,24(5):515-523.
12Dervin,B. An overview of Sense -Making research: concepts, methods, and results to date.[EB/OL]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ation annual meeting, Chicago,1983/05.
13Dervin, B. From the minds eye of the user: The sense-making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EB/OL],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89.
14賀得方.數(shù)字時代情報學理論與實踐.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73-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