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立,褚 旭
(1.中山大學中文系,廣東廣州510275;2.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陜西咸陽712082)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飲食文化
黃志立1,褚 旭2
(1.中山大學中文系,廣東廣州510275;2.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陜西咸陽712082)
《世說新語》記載了大量有關飲食的活動。這些活動的盛行促使魏晉之際在飲食文化內(nèi)涵上產(chǎn)生了嬗遞。魏晉時期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與改進了先秦、兩漢以來形成的飲食文化。
《世說新語》;飲食;飲酒
我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魏晉南北朝時期進入一個新階段,尤其由于貴族官僚的參與,南北社會分裂引起的對立和交流,形成飲食流派分歧與融合、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局面。魏晉時期是一個紛呈多彩的時代,通過《世說新語》(下稱《世說》,注文采用中華書局1984年版徐震堮校箋本,所引文字皆據(jù)此書,不再一一出注。)大量翔實的記載,可以管窺魏晉時期人們多姿的生活、生存風貌。
中國人講“民以食為天”,將飲食比作像天一樣大的事情,講究飲食自古有之?!墩撜Z》中有多處記載孔子對飲食的講究,如《鄉(xiāng)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1]2495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飲食思想與觀念可以說是古代中國飲食文化的核心,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fā)展起著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會秩序,也毫不含糊地呈現(xiàn)在飲食生活中,這是先秦時期所倡導的禮樂的重要內(nèi)涵所在。前者之風,后人沿襲。魏晉以降,《世說》中雖未明確專門涉獵吃、飲的篇章,但文本中觸及物質生活的地方卻比比皆是?!妒勒f·識鑒》第十:“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彪m然張翰棄官歸里是看到西晉的政治危機,但是“吳江水兮鱸魚肥”等美味佳肴也具有一定的誘惑力。而今江浙一帶人們還將鱸魚菰菜羹視為一道名菜,同時把張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淡泊官場的典故廣為美傳。尤其阮籍,曾以食飲對抗禮制?!妒勒f·任誕》第九:“阮籍當葬母,蒸一肥豚,飲酒二斗,然后臨訣,直言‘窮矣!’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币罁?jù)古代禮制,在悼念亡親期間需要約食禁酒,然阮籍卻一反常態(tài),蔑視禮法,貌似荒誕。于阮籍而言,肥豚、飲酒恰能激燃自己對母親骨肉親情的熾烈之火,這種無聲反抗,揭開了禮教關于服喪期間對食肉、飲酒等種種限制的荒謬面目,也為食肉、飲酒從作為禮教的附庸到成為反禮教的工具提供了堅實依據(jù)。
西晉末年中原戰(zhàn)亂,北方豪門士族大量南遷,他們的到來,使飲食文化產(chǎn)生了暫時騷動和混亂,繼而逐漸融合。南遷江左之時,北人對江南佳肴雖倍加喜愛,但也不乏由此引發(fā)的笑談,如《世說·紕漏》第三:“蔡司徒渡江,見彭蜞 ,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钆胫?。既食,吐下委頓,方知非蟹。后向謝仁祖說此事,謝曰:‘卿讀《爾雅》不熟,幾為《勸學》死!’”誤將“ 彭蜞”當“螃蟹”,導致“吐下委頓”的后果。其實彭蜞是南方人的美味食品,至今在東南沿海一帶仍以彭蜞作醬佐餐。不過彭蜞性寒,北方人蔡謨不適應這種寒性食品,因烹制不當,所以“吐下委頓”,成為當時的笑話。文后劉孝標注引《大戴禮記·勸學篇》曰:“蟹二螯八足,非蛇蟮之穴,無所寄讬者,用心躁也。故蔡邕為《勸學章》,取義焉。《爾雅》曰:螖蠌小者勞。即彭蜞也,似蟹而小。今彭蜞小于蟹而大于彭螖,即《爾雅》所謂螖蠌也。然此三物皆八足二螯,而狀甚相類。蔡謨不精其小大,食而制弊。故謂讀《爾雅》不熟也。”可見,一則南遷江左的北人誤將彭蜞當蟹而食,致“吐下委頓”。二則從劉孝標注引來看,蔡邕因讀《爾雅》不熟所誤而“食而制弊”。
魏晉飲食文化的對外輻射也同吸收一樣,一方面受到被輻射區(qū)的歡迎,另一方面又遭其排斥?!妒勒f·言語》第二六:“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shù)斜羊酪 ,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世說·排調(diào)》第十:“陸太尉詣王丞相,王公食以酪。陸還,遂病。明日,與王牋云:‘昨食酪小過,通夜委頓。民雖吳人,幾為傖鬼?!苯笫看蠓驅δ线w北人所嗜食的食物,甚感不適。《世說·言語》第九四:“張?zhí)戾a為涼州刺史,稱制西隅。苻堅所禽,用為侍中。后于壽陽俱敗,至都,為孝武所器,每入言論,無不竟日。頗有嫉己者,于坐問張:‘北方何物可貴?’張曰:‘桑葚甘香,鴟鸮革響,淳酪養(yǎng)性,人無嫉心?!北比四线w后仍對家鄉(xiāng)桑葚、鴟鸮、淳酪等念念不忘,記憶尤深。足見南人、北人受生活習慣影響,對食物的愛好因人各異。
從《世說》的記錄可見招待名士乃至帝王多以蒸豚、羊肉為佳肴?!短蕖返谌骸拔涞蹏L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饌,并用琉璃器。婢子百馀人,皆綾羅绔攞,以手擎飲食。烝豚肥美,異于常味。帝怪而問之,答曰:‘以人乳飲豚?!凵醪黄剑澄串?,便去。王、石所未知作?!倍e朋宴饗時則以白羊肉為美味。《世說·任誕》第四四:“羅友作荊州從事,桓宣武為王車騎集別,友進,坐良久,辭出,宣武曰:‘卿向欲咨事,何以便去?’答曰:‘友聞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無事可咨。今已飽,不復須駐?!藷o慚色。”魏晉之時還有為體現(xiàn)對友朋的尊貴禮遇,以牛心獻之的事例?!妒勒f·汰侈》第一二:“王右軍少時,在周侯末坐,割牛心噉之,于此改?!眲⑿俗⒃唬骸八滓耘P臑橘F,故羲之先食之。”上述文字不僅反映魏晉時代極為奢靡的物質生活,而該時期在飲食文化上膾不厭細的講究,也使人驚嘆。這種人生態(tài)度及生活風尚在今天看來似難理解,然而這種任誕和放達正是魏晉士人在莊老哲學以及險惡政治環(huán)境合力作用下,為避禍患、追求及時行樂而采取的一種極端行為。即使這種極端行為有消極頹廢一面,但就其精神而言,卻充滿了積極浪漫的因素。
綜上可知,魏晉飲食文化之所以迅速發(fā)展,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
首先,貴族的大量參與。魏晉之際門閥士族發(fā)展較快,他們不僅有充裕的經(jīng)濟實力來加工制作各種美味佳肴,而且該階層的人士在飲食上精益求精和奢侈習性也不遑多讓,《世說》中記載王愷與石崇斗富即是佐證。他們在政治上與皇權分庭抗禮,在飲食上與宮廷平分秋色,甚至凌駕于宮廷飲食規(guī)格之上。《南史》中曾有過“太官鼎味”[2]1175反不及他們的情形。貴族的參與和追求,無疑對飲食文化的發(fā)展起了一定促進作用。
其次,思想領域的大解放。降及魏晉,時人打破儒家傳統(tǒng)禮教和禁欲主義精神枷鎖,被束縛的思想得到很大程度解脫。于是大膽追求,現(xiàn)實嗜欲逐漸上升,他們開始享受美食帶來的味覺刺激。如《三國志·吳志》記載鄭泉“愿得美酒滿五百斛船,以四時甘脆置兩頭,反復沒飲之。憊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減,隨即益之,不亦快乎!”[3]1129《世說·任誕》第二一:“畢茂世云:‘一手持蟹鰲,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弊阋?,觀念上的轉變推動了人們熱切追求更多的佳肴珍饈;同時,飲食文化的迅速發(fā)展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飲食水平的提升。
再次,南北人口流動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魏晉南北朝由于戰(zhàn)亂和動蕩,人口流動規(guī)??涨?,其走向一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向中原流遷;二是中原人民進而南遷江左。這兩種人口流動促進了草原飲食文化、中原飲食文化和江南飲食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從而豐富了魏晉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前者的人口流動,促進了草原飲食文化與中原飲食文化融合。《世說》中記載的豬肉、牛肉、羊肉以及奶酪等盛行就是草原飲食文化與中原飲食文化合力作用的結果。后者人口的南遷,則加速了江南腹地的全面開發(fā)與南方經(jīng)濟發(fā)展,隨著南北文化的頻繁交流,南人北人之間的往來日益增強,中原飲食文化和江南飲食文化在吸收中逐漸融合,最后形成了這一時期獨特的飲食文化現(xiàn)象。
總之,魏晉飲食文化在后人評議中雖有負面影響,但就當時而言卻達到了很高水平。魏晉時人在美食上對“肥豚”、“羊肉”、“牛心”等情有獨鐘,而這幾種動物在先秦兩漢主要用于祭祀,屬貢品,忌宴享。據(jù)《左傳·成公十三年》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盵4]1911《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5]1415即祭禮源于向神靈奉獻食物,只要燔燒黍稷并用豬肉供神享食,鑿地為穴當作水壺而用手捧水獻神,敲擊土鼓作樂,就能夠把人們的祈愿與敬意傳達給鬼神?!凹漓搿倍嗯c飲食有關,在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獵時代,肉食是人們拼著性命獵來的。正因如此,肉食成為獻給神靈的主要祭品。而魏晉時人于禮法而不顧,將其置之度外,由神圣的祭祀向注重日常生活飲食的方向轉變,以實際行動質疑著儒家禮制文化。魏晉時人在思想上沖破儒家精神枷鎖,追求人性,崇尚自由,將美食從禮制的附庸加以世俗化,這恰是魏晉飲食文化有別其他時期最為顯著的精神內(nèi)核的表現(xiàn)。
《世說》中論各種美味佳肴時離不開酒的佐伴,酒于中國文化淵源至深,世人談及魏晉風流,無不與酒緊密相連。文本載錄魏晉名士飲酒之放達、之沉醉、之灑脫、之豪爽、之任誕、之簡傲、之忿狷等,這種情況在其他朝代實屬少有。從先秦至魏晉,飲酒群體意志的色彩逐漸淡化,轉向以個體意愿為色彩的軌道上來。
(一)由希冀益壽延年的自然養(yǎng)生到追求行樂放誕的人生自由
從先秦史料記載看,酒有養(yǎng)生、養(yǎng)老、養(yǎng)病之功能。《詩經(jīng)·豳風·七月》曰:“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编嵭{曰:“春酒,陳醪也;眉壽,豪眉也?!肢@稻而釀酒,以助其養(yǎng)老之具,是謂豳雅?!盵6]391《周禮·天官·酒正》云:“凡饗士庶子,饗耆老孤子,皆共其酒,無酌數(shù)?!盵7]670足見酒此時用來贍養(yǎng)而且有了禮法的規(guī)定。《禮記·射義》云:“酒者,所以養(yǎng)老也,所以養(yǎng)病也?!盵5]1689酒既可養(yǎng)老又達防病之功效,可謂一舉兩得?!抖Y記·檀弓上》云:“曾子曰‘喪有疾,食肉飲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為姜桂之謂也?!编嵭ⅲ骸霸鲆韵阄稙槠浼膊皇仁?。”[5]1282從文獻記載看,古人已知曉用肉和酒的香味來刺激因病無食欲的患者,進而有益于恢復健康。此外,先民還認為酒有養(yǎng)神益氣之效?!抖Y記·郊特牲》:“飲(酒),養(yǎng)陽氣也,故有樂;食,養(yǎng)陰氣也,故無聲?!笨追f達疏:“飲是清虛,養(yǎng)陽氣,故有樂;而食是體質,養(yǎng)陰氣,故無聲?!盵5]1446漢末至魏晉年間,由于時局混亂,戰(zhàn)事頻發(fā),人們的生命受到極大威脅,同時也促使時人意識到時光飛逝和生命短暫?;诖耍瑫r人的社會理念和價值認同開始有了嚴重分歧,先秦人們用酒來養(yǎng)生、防病的理論環(huán)境,隨著社會的動蕩也一去不復返,朝不保夕、生死難料的境況,迫使魏晉名士產(chǎn)生質疑,導致的結果則是追尋酣暢痛飲后的任誕放達、及時行樂?!豆旁娛攀住吩疲骸胺城笊裣桑酁樗幩`,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笨梢宰糇C。因此王瑤說:“因為他們失去了對長壽的希冀,所以對現(xiàn)刻的生命就更覺得熱戀和寶貴。放棄了祈求生命的長度,便不能不要求增加生命的密度?!盵8]175《世說·任誕》第二零:“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張翰的回答不僅顛覆了一般常理世故的正當性,而且將其中的荒謬性也揭示出來了?!妒勒f·任誕》第一二:“諸阮皆能飲酒,仲容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以大甕盛酒,圍坐相向大酌。時有群豬來飲,直接去上,便共飲之?!薄叭素i共飲”實屬罕見,達到了物我合一、寵辱皆忘的境界,其行為含有對禮教、對人的高貴性的顛覆?!妒勒f·任誕》第二一:“畢茂世云:‘一手持蟹鰲,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贝霜q如一首即興打油詩之韻味,但其中傳遞出那種達觀和狂放,可謂震爍千古,驚世駭俗?!妒勒f·任誕》第五三:“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類似的記載在《世說》中比比皆是,此不贅述。上述種種“狂飲”既有對禮教規(guī)定的“人”的一種反抗,也有對禮教本質上荒謬的深刻揭露。先秦飲酒養(yǎng)生防病的作用,至魏晉之際在名士的眼中已經(jīng)完全淡化并且消失殆盡,最終被及時行樂、追求自由的需要所替代。
(二)由禮制的附屬品衍變?yōu)槎Y教的反抗者
飲酒成為禮制的附屬品在《詩經(jīng)》時代已有具體載錄。《詩經(jīng)·大雅·既醉》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既醉以酒,爾肴既將。君子萬年,介爾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終,令終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維何?籩豆靜嘉。朋友攸攝,攝以威儀。威儀孔時,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類維何?室家之壸。君子萬年,永錫祚胤。其胤維何?天被爾祿。君子萬年,景命有仆。其仆維何?釐爾女士。釐爾女士,從以孫子。”毛傳:“既醉,太平也。醉酒飽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鄭玄箋:“成王祭宗廟,旅酬下遍群臣,至于無筭爵,故云醉焉。乃見十倫之義。在意云滿,是謂之飽德也?!笨追f達疏:“成王之祭祀宗廟,群臣助之,至于祭末莫不醉足于酒厭,飽其德。既荷德澤,莫不自修,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焉,能使一朝之臣盡為君子。以此教民大安樂,故作此詩以歌其事也?!盵6]537從以上記述可知,西周時成王借酒祭祀進而教化臣民,酒作為禮制中附屬品,不僅行使了祭祀之功能,而且通過這一形式更好地完成禮制統(tǒng)治之需要。飲酒作為尊卑先后等級的禮制,在其它文獻中亦有記載?!抖Y記·曲禮上》曰:“侍飲于長者,酒進則起,拜受于尊所。長者辭,少者反席而飲;長者舉未釂,少者不敢飲?!盵5]1243足見飲酒時極其注重長幼尊卑的禮制秩序?!墩f文解字注》言:“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倍斡癫米ⅲ骸百e主百拜者,酒也?!盵9]747漢之前飲酒要注重自身行為,講究禮數(shù),更要符合禮制規(guī)范。到了魏晉,飲酒作為一種社會活動,一反常態(tài),多有驚人之舉,繼而成為禮教的挑戰(zhàn)者。阮籍則是眾多反禮教名士中的代言人。其反禮制的行為主要通過飲酒的系列活動得以表現(xiàn),《世說·任誕》第八:“阮公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比罴盹嫼蟮男袨樵俅巫C明了禮教冗繁的規(guī)定,實屬多余之舉?!妒勒f·任誕》第二:“阮籍遭母喪,在晉文王坐進酒肉。司隸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喪顯于公坐飲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耐踉唬骸米跉ьD如此,君不能共憂之,何謂!且有疾而飲酒食肉,固喪禮也!’籍飲啖不輟,神色自若。”《世說·任誕》第九:“阮籍當葬母,蒸一肥豚,飲酒二斗,然后臨訣,直言‘窮矣!’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比罴趩誓钙陂g,面對晉文王時,不受禮法之限,飲酒食肉任性由我。據(jù)《禮記·喪大忌》篇云:“期之喪,三日不食食。蔬食水飲,不食菜果。三月既葬,食肉飲酒。期。終喪不食肉,不飲酒。父在,為母,為妻。九月之喪,食飲猶期之喪也。食肉飲酒不與人樂之?!盵5]1576“期之喪”指父母等長輩一年期的重喪,期間禁止食肉飲酒。在阮籍看來,母子之間的血脈親情,無須受外在禮教束縛。阮籍行為恰恰表明他與母親之間的親情生死不渝,阮籍行為印證了服喪期間禁止食肉飲酒的荒唐禮教之限?!熬訂薀o禮”始于阮籍,曾引起社會極大爭議和震動,隨后,如王戎母親去世,王戎如同阮籍飲酒吃肉。此外,還有一些人在葬禮上或彈琴或驢鳴,無不顯得放達不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反抗形式。
上述種種更加說明了飲酒在魏晉之際,已由禮制的附屬品完全轉化為禮教的反抗者。魏晉眾多名士以酒醉的形式反對禮教,這種風氣的盛行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正如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所闡釋:“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說他們是毀壞禮教。但據(jù)我個人的意見,這判斷是錯的。魏晉時代,崇奉禮教的看來似乎很不錯,而實在是毀壞禮教,不信禮教。表面上毀壞禮教,實則倒是承認禮教,太相信禮教。因為魏晉時所謂崇奉禮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過偶然崇奉,如曹操殺孔融,司馬懿殺嵇康,都是因為他們和不孝有關,但實在曹操、司馬懿何嘗是著名的孝子,不過將這個名義,加罪于反對自己的人罷了。于是老實人以為如此利用,褻瀆禮教,不平之極,無計可施,激而變成不談禮教,不信禮教,甚至于反對禮教。但其實不過是態(tài)度,至于他們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禮教,當作寶貝,比曹操、司馬懿們要迂執(zhí)得多。”[10]513足見,名士出于一種自我保護的形式借飲酒來對抗禮制,飲酒在魏晉之際已成為名士向禮教開戰(zhàn)的宣言書。
(三)由“以醒為榮”到“以醉為智”觀念的轉變
與以往時代相比,魏晉時期,有其特殊政治環(huán)境和動蕩的社會背景。名士為避免政治上是非,一則崇尚玄談,口不臧否人物;一則以醉為智,包裹自己。倘若以一個酩酊大醉的醉鬼形象口無遮攔地對社會控訴、對統(tǒng)治者指責,那么,容易被人諒解,而且毫無障礙以醉酒的行為進行掩飾,因為于醒者而言,你是個酒醉者。正如庾闡《斷戒酒》所言:“蓋神明智惠,人之所以靈也;好惡情欲,人之所以生也。明智運于常性,好惡安與自然。吾固以窮智之害性,任欲之喪真也?!盵11]1681庾闡講述了以飲酒避世的道理,他認為智慧與是非觀念是個好東西,但世人不能刻意追求它們,否則會陷入“窮智害性”、“任欲喪真”的窘境。而是以酒醉來遮掩是非功過,進而不讓智慧窮盡。其觀點完全與“世人皆醉我獨醒”相悖,繼而將魏晉之際的“以醉為智”取代了之前的“以醒為榮”的飲酒理念?!妒勒f·任誕》第四八:“王衛(wèi)軍云:‘酒正自引人著勝地?!笨芍耙巳雱佟钡牡涔?,正是來源于飲酒后的妙處。《世說·任誕》第五二:“王佛大嘆言:‘三日不飲酒,覺形神不復相親?!蓖醭勒J為三日不飲酒,形體與神明就不再相親,也道出了醉酒可以使人短暫地進入“靈肉合一”,飄然若仙,陶然忘憂的境界?!妒勒f·任誕》第二八:“周伯仁風德雅重,深達危亂。過江積年,恒大飲酒,嘗經(jīng)三同不醒。時人謂之三日仆射?!睆脑摋l可知,周伯仁?!叭恍选迸c“深達危亂”互為因果。劉孝標注引《語林》可知,周伯仁為自己的醉酒找了諸多理由,如姐姐死了需“三日醉”,姑姑死了則“二日醉”。諸如此類,理由種種,目的明確,借酒醉之表,躲政治禍患之實。以醉酒來避政治之患最典型的首推阮籍?!度握Q》第五一:“王孝伯問王大:‘阮籍何如司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北砻嫔先罴刂杏舴e的不平之氣,需借酒來消愁,本質則為虛掩面目,遠離政治是非。《晉書·阮籍傳》曾載“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鐘會數(shù)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12]1360此為阮籍“以醉為智”經(jīng)典案例。《世說·德行》第一五:“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比罴把越孕h,未嘗臧否人物”的生存哲學可以嵇康的評價中加以旁證?!叭钏米诳诓徽撊诉^,吾每師之,而未能及。至性過人,與物無傷,唯飲酒過差耳。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仇,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12]1926上述評論中,可知阮籍深諳“以醉為智”的哲理,同為竹林七賢的嵇康,與阮籍一樣嗜酒如命,其命運卻和阮籍迥然有別。上述《任誕》篇蕓蕓酒徒之象在其他文獻中恐難覓得。在兵禍連綿的歲月中,許多人都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失落與感慨,更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共識與共行。
概言之,《世說》正文中“酒”字共出現(xiàn)103次,其中《任誕》篇出現(xiàn)43次,幾乎近一半。《任誕》篇共54條,提到飲酒的占29條,占《任誕》篇一半之多。《世說》其他門類也有記載,然以《任誕》篇為最。該數(shù)據(jù)較好說明了酒在魏晉名士生活甚至生命中占據(jù)重要位置。魏晉名士之所以沉迷飲酒,與當時文人名士的命運及其遭遇息息相關,其實“晉人多言飲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蓋方時艱難,人各懼禍,惟托于醉,可以粗遠世故。蓋陳平、曹參以來用此策?!稘h書》記陳平于劉呂未判之際,日飲醇酒戲婦人,是豈真好飲邪?曹參雖與此異,然方欲解秦之煩苛,付之清凈,以酒杜人,是亦一術。不然,如蒯通輩無事而獻說者,且將日走其門矣。流傳至嵇、阮、劉伶之徒,遂全欲用此為保身之計,此意惟顏延年知之。故《五君詠》云:‘劉靈善閉關,懷情滅聞見。鼓鐘不足歡,榮色豈能眩。韜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缡秋嬚呶幢貏∽恚碚呶幢卣孀硪病盵13]24為其真實目的。一方面他們酣醉豪飲,標舉自身的通脫放達和與世無爭;另一方面卻流露出他們內(nèi)心深處無法排遣的悲愁和難以實現(xiàn)的遠大志向。盡管后人所能看到的行為表現(xiàn)并不那么完美,甚至會被認作傷風敗俗,然而在這不完美的言行舉止中,卻洋溢著人格美的光輝,也就是說,道德上的殘缺換來了審美的理想。此外,飲酒在文化內(nèi)涵上與以往相比差異較大,其特征為:顛覆禮制,用飲酒的世俗性取代尊禮的神圣性;弱化飲酒的物質需求,更加凸顯飲酒的精神內(nèi)核。最終,飲酒活動走進了魏晉時人的日常生活,寫入了詩詞歌賦當中,為中國文學與文化增添了豐富多彩的一面。某種程度而言,魏晉之際飲酒文化內(nèi)涵的嬗迭,也有利于之后的酒文學與酒文化的蓬勃發(fā)展。
魏晉風流是魏晉文化獨特的外在流露,而魏晉風流的一個重要標志則是服藥行散?!妒勒f》記載服藥的雖少亦未重彩濃墨,但極具代表性。魏晉時人服藥指的是一種叫“五石散”的藥物?!妒勒f·德行》第四一條后有注引《抱樸子·金丹》釋曰:“五石者,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也。其藥皆金石之類,服后必徐步以消釋之,謂之‘形散’?!敝苑幓蛟S是追求延年益壽;或許是刺激身體,享受風流;或許是麻痹自我,逃避現(xiàn)實;或許是疏離政治的自救行為。通過記載可以進一步窺見服藥的個中緣由。
(一)注重精神取向
《世說·德行》第四一:“初,桓南郡、楊廣共說殷荊州,宜奪殷覬南蠻以自樹。覬亦即曉其旨。嘗因行散,率爾去下舍,便不復還,內(nèi)外無預知者。意色蕭然,遠同斗生之無慍。時論以此多之。”殷凱因服藥行散,神態(tài)悠閑,與楚國令尹子文一樣沒有怨恨,因而受到當時輿論界的贊嘆?!妒勒f·言語》第一四:“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眲⑿俗⒁刎┫唷逗成⒄摗吩唬骸昂成⒅剑m出漢代,而用之者寡,靡有傳焉。魏尚書何晏首獲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尋也?!焙侮谭幉粸橹尾?,唯尋“神明開朗”。魯迅曾評其為“他喜歡吃藥,是吃藥的祖師爺”,[10]506《三國志·魏志》注引《魏略》載其“好色”,“動靜粉白不去手,步行顧影”。[3]292何晏追求美白的膚色,而所服五石散正是何晏心儀的美容品,服藥后身體發(fā)汗,行走若飄飄欲仙,伴有夢境般的幻覺,大腦受到五石散藥物的刺激而感到精神上的興奮和舒暢,它既能美人之“形”,而且又足以暢人之“神”。因形神開朗,方更能醒悟人世,日常淤積的苦悶因之而一泄無遺。何晏之“神明開朗”即是這種感覺的真實傳遞。
(二)服藥養(yǎng)生與疏離政治
《世說·文學》第一零一:“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戶前,睹思未答。孝伯詠‘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為佳?!蓖豕蕾p“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顯然與服藥行散有關。漢以來,世人通過煉丹、服藥之徑以達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之需。王充《論衡·自紀篇》曰:“適輔服藥引導,庶冀性命可延?!卞手廖簳x,這種風氣尚盛。《嵇康養(yǎng)生論》:“世或有謂神可以學得……何已言之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薄稌x書·王羲之傳》有云:“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12]2101可見時人相信服藥石能長命百歲甚至得道成仙。既然何晏、嵇康、王羲之等名士如此愛好,那么魏晉服藥成風的現(xiàn)象也就不難理解了?!妒勒f·賞譽》第一五三:“恭嘗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王建武)故自濯濯?!蓖豕б蚍幒笮猩⒅镣踅ㄎ涮?,看見清露、新桐,有所感,贊美王建武也如此“王大故自濯濯”,展示了王恭內(nèi)心深處的另一面:對生命短促的慨嘆與恐懼感?!妒勒f·文學》第二一條:“舊云:王丞相過江左,止道‘生無哀樂’、‘養(yǎng)生’、‘言盡意’三理而已?!狈帯梆B(yǎng)生”已成為魏晉士大夫討論中心之一,王導南渡之初所談的“三理”之一,是以嵇康的《養(yǎng)生論》為基本內(nèi)容的。嵇康認為長生的關鍵在于“導養(yǎng)得理”,他主張在精神方面要“修性保神”,“安心全身”,不使喜怒哀樂左右身心,倘若過于喜怒哀樂則足以“害性”。一個人若常常保持體氣和平,又能“呼吸吐納,服食養(yǎng)身”,不懈堅持就可達到長壽目的,養(yǎng)生的背后是一種疏離政權自救自保行為,是特殊時代中政治生態(tài)的表現(xiàn)。
魏晉飲食、飲酒以及服藥之風興盛,根蒂于時人對日月流邁的慨嘆和對人世過往的美學追問。宗白華認為:“晉人向外發(fā)現(xiàn)了自然,向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深情?!盵14]368這一點算是對魏晉文化內(nèi)涵嬗遞的另一種注腳??傊?,魏晉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從歷史發(fā)展過程看,可以說魏晉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積極作用抑或正面價值,遠大于其消極作用或負面價值。魏晉文化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昭然而明,彰顯著時代的獨特魅力。
[1]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論語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陳壽.三國志[M].陳乃乾點校.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
[4]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春秋左傳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5]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禮記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6]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7]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周禮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
[8]王瑤.中國文學史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9]許慎.說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11]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1958.
[12]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3]胡仔纂集.苕溪漁隱叢話[M].廖德明點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14]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魯守博)
2014-11-17
黃志立,男,河南項城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褚旭,女,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人,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研究生。
H159
A
1672-0040(2015)03-00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