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政
摘 ?要:語文是國人從小都必須要接觸到的一門學科,在這門學科中,閱讀占據(jù)著很大的比重。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讓教師過多的干涉其中。本論文主要從四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的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化閱讀 ?有效實施
在語文的教學中,學生們通過個性化的閱讀不僅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鍛煉自己的思維還能夠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如果能夠通過合理的手段,促進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法的有效實施,成為了研究的重點。
一、閱讀選材的個性化
實踐活動表明,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認知水平以及生活經(jīng)驗都對他的閱讀理解有著較大的關系。在新的課程目標下,課程標準也對小學生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閱讀中要拓寬自己的視野,要有自己的看法,要提出自己的質疑等等。所以,在閱讀教學生,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盡最大可能的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選擇閱讀素材時,不僅要提供種類豐富的閱讀資料,同時也要給與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利,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進行閱讀。例如:某個學校在選擇閱讀教材時,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精美閱讀素材,同時,學校還讓每個班級進行一次班會,同學們互相交流自己最喜歡的感興趣的書籍類型,然后將交流的結果告訴年級的某一老師。該老師將學生們的選擇進行匯總,在下一次的書籍采購中采購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書籍滿足學生的需要。之后通過幾個月的閱讀實踐發(fā)現(xiàn),該學校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和個性化理解都得到了進步。
二、引導學生用心領悟
曾經(jīng)有學者認為,文學作品并沒有生命,只是讀者在閱讀中為作品帶來了生命,賜予了它更多地意義。閱讀,不僅僅是要將內(nèi)容讀出來進行發(fā)音,同時還要用心去體會材料中的思想,在閱讀中要進行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因此,在小學生的閱讀課當中,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朗讀,要讓學生在讀的過程當中,用心真切的體會文中的感情,感受課文中情境的美麗。在潛心閱讀中,認真的領悟、融情并積極的思索,產(chǎn)生個性化的體驗和感受。例如:在進行小學生某一篇課文的教學時,本文作者首先讓學生對全文進行了閱讀,已達到文通字順的目的。然后,再讓學生對其中自己喜歡的描述月光景色最美句子進行潛心閱讀,用心感受,進而互相交流喜歡的原因,加深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同時也將美景再現(xiàn)。在此之后,教師可以配上最柔美的音樂,讓學生們再次的進行朗讀,在朗讀中進步一增加感悟,讓文中的美景凈化學生們純真的心靈。
三、尊重學生質疑的權利
在中國有句話叫做:學貴質疑。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疑問是不會進步的。兒童由于知識體系不完全,生活經(jīng)驗欠缺,因此在閱讀中質疑是很強烈的。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夠促使學生們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通過教師在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表明,質疑問難是教學中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教師們使用最為頻繁的。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例子來分析例:某位小學教師在閱讀課上教學《詹天佑》一文,首先要求學生們對課文進行反復的朗讀,學生們在閱讀中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文中說可以通過打豎井的方法來縮短工期,為什么在文中沒有說到多打些這些豎井呢?該質疑一出,立刻引起了學生們的爭議,教師也正好順水推舟,略加引導,讓學生們進行深度的交流。這里面,教師就選擇了尊重學生的質疑權利,讓學生們對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索和交流,同時在此過程中鞏固對課文的理解,得到思維的發(fā)散和升華。
四、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
多元化的評價就是要求教師們在進行閱讀評價時,不要刻板的依照一條標準對學生們進行衡量,不要讓學生們的閱讀、略讀、精讀等的水平都達到某一統(tǒng)一標準。學生們會因為這些標準的束縛而失去閱讀的興趣,而此時如果教師們沒有進行積極的引導,學生們的閱讀積極性會受到挫傷,不利于學生們個性化閱讀的發(fā)展。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們的評價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促進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實行多元化的評價可以實行以下的措施:一要從發(fā)展的角度看學生。學生是閱讀中的主體,教師應該保持跟學生之間的平等溝通,把我學生閱讀的處境和需求。例如:在閱讀課中,由于班級中的學生存在差異化,因此將他們分成三個層次,對每一層次的學生評價標準不同,但是都要積極的鼓勵他們,促使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這樣不僅促進了閱讀課的有效進行,還提高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二是要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當中。在新課改之前,教師是評價過程的唯一執(zhí)行者,這種方式往往會對學生們的閱讀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讓學生們在閱讀中對自我進行評價或者相互間進行互評,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也在此過程中得到增長,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五、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的閱讀課中,教師要想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就必須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考慮學生們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們質疑的權利。只有對學生用心的呵護,才能夠促進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丹.淺談閱讀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J].教育教學論壇.2012(30).
[2]霍長瑾.淺析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性[N].江蘇科技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