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春
摘要:學習金字塔理論是研究不同學習方式對于學生消化知識量多少的影響,對于學生選擇高效學習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學生認識人生和世界的窗口,尤為需要借鑒這個理論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習慣。因此,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模式的轉(zhuǎn)變可以通過“三步走”來推動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學習金字塔理論;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三步走;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0-039-1
一、從傳統(tǒng)型授課到多媒體授課的第一步
思想品德課程的教材較為抽象,有很多比較深奧晦澀的內(nèi)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因此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這樣的特點使得思想品德教學需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利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手段將書本知識更為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正如金字塔理論所展現(xiàn)的,當進行到第三第四層即視聽和演示時候,學生知識平均留存率將提高20%,因此使用多媒體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新課改之下的今天,很多教師已經(jīng)能夠熟練運用powerpoint來制作課件,并且結合ppt來授課。除了ppt和投影的運用外,教師還應調(diào)動學生其他感官的活躍度,如錄音和影像的使用。舉個例子,初中二年級的課程中很多都與法律常識有關,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書本上的案例,適當?shù)剡x擇一些真實案例的影像資料在課堂上播放,或者可以選擇《今日說法》等法制類節(jié)目給學生觀看,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活躍度,使他們對于所學內(nèi)容可以深刻理解,從而很好地消化知識。
當然,多媒體只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對多媒體課件進行精心設計。如果使用不當,容易引起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在播放視頻時候,如果播放時間過長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如果和課本銜接不緊密又會導致課堂內(nèi)容不集中。因此,教師應該對視頻資料進行適當?shù)募糨嫼吞暨x,在恰當?shù)奈恢眠M行暫停,拋出問題引導思考討論之后繼續(xù)觀看會使得教學效果更佳。
二、從教師主導到學生參與的第二步
1.注意安排小組成員搭配。
教師應該將成績好的和成績較差的學生、思維較單一的和思維活躍的學生以及比較外向的和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放在一個組別里面,這樣在討論的時候可以做到優(yōu)勢互補,同時也能互相學習,使討論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同一個小組面對相同問題,通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能夠擔當組長的作用,而思維活躍的同學能夠幫助其他同學打開思路,而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通常擔任整理思路的角色,這樣的分工使得整個討論能夠有思維的碰撞,高效高質(zhì)地達到學有所思的目的。
2.精心設計小組活動的問題。
教師為小組活動設計的問題應該具有發(fā)散性和啟迪性,基本應該采用怎么辦和為什么的形式展開,而不應該是簡單的對錯和是否問題。例如,在學習《敬人者,人恒敬之》這一課時,在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學會尊重別人時,就書本上A案例,我一般都會提問“家境清貧就低人一等么?請大家進行討論并就小楊和小黃進行角色模擬”。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將角色模擬融入到小組討論過程中,讓大家群策群力想對策,最后經(jīng)過每個小組上臺表演角色模擬,大家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3.建立正確的引導激勵機制。
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該把自己視作學生融入到每個小組的討論中,如果有的小組討論過于局限或者討論不夠熱烈,那么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鼓勵學生進行思考發(fā)言。同時,對小組每位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適當?shù)挠涗?,這樣便于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后可以對每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討論結果展示時,教師應該對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都進行積極正面的回應,對于表現(xiàn)踴躍的小組可以適當采用口頭表揚或者物質(zhì)表揚的方式進行肯定激勵。類似這樣的積極回應會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4.進行適當?shù)目偨Y整理。
教師應該在小組討論結束之后將整個班級作為一個大組進行觀點的整理和總結,收放自如地將一個個枯燥的知識點讓學生主動吸收內(nèi)化。這樣的過程就將課堂很巧妙的從教師主導,轉(zhuǎn)變到了學生參與的位置。
三、從課本授課到課外拓展的第三步
1.學習形式拓展化。
思想品德教育的向外拓展,首先應該從學習形式或者說思維上融入生活。拓展化教學的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營造一個生活化課堂。比如在學習《挫而不折積極進取》這一門課程時候,為了讓學生們學會如何正確面對挫折,筆者采用了記者采訪的模擬形式,隨機采訪了學生們一些生活化的問題。比如在平時生活中有遇到過哪些挫折,都是怎么解決的;你覺得怎樣才是應對挫折的好方法;現(xiàn)在還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問題(挫折)可以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幫你解決等。通過一系列問題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對老師,以及互相之間敞開心扉,積極參與到思考討論中。這樣貼近生活的課堂學習,可以讓學生們活學活用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讓他們透過課堂這扇窗能夠探索生活的意義。
2.學習內(nèi)容拓展化。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學理念,他認為生活就是大課堂,應該讓學生走入生活進行體驗。生活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源泉和根本,根植于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才具有生命的張力。因此,筆者盡量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教育情景。通過開展參觀、訪問以及調(diào)查、觀摩等實地考察交流的方式來將學生們帶入到生活中,使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書本知識。
經(jīng)過以上“三步走”戰(zhàn)略的實施,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zhuǎn)變成主動學習者,使學生們增加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的目的。我認為這樣的轉(zhuǎn)變會讓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們喜歡的課程,思想品德教育也會在快樂教學中收獲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