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明
摘 ? ?要: 當今社會,競爭與合作并存,合作學習已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重要學習方式和個人成長方式。合作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在教育實踐中存在諸如合小組構建不合理,合作學習策略運用簡單化、形式化、盲目化,合作學習小組德育功能被弱化等現象。作者針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提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提升合作學習小組德育功能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育 ? ?合作學習小組 ? ?德育功能 ? ?調適策略
一
有人認為德育工作的任務就是建立正常教學秩序,培養(yǎng)學生政治覺悟、高尚情操、良好習慣。事實上德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克服困難的意志、毅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的能力,拓寬知識面,開發(fā)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艿榷际堑掠墓δ?。但德育的這些重要功能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特別是在合作學習小組活動中常常被弱化,甚至被忽略,這些現象主要表現在:
(一)以文化成績?yōu)橹行?,小組建構標準單一。
建構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一般來說,小組建構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但在小組實際建構中,往往只根據學生文化成績組建學習小組,只考慮文化成績提升上的互助和幫扶,小組內成員的責任分工只是按小組長、記錄員、發(fā)言人、維紀員等小組正?;顒硬豢扇鄙俚谋貍湟匕才?。有的雖然考慮了學生的性別、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與個性特長等因素,但這些只是從有利于提高文化成績角度考量,所以從合作學習小組的成立開始德育功能就被弱化和忽視。
(二)以文化成績?yōu)橐罁?,小組評價標準單一。
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功能,在對合作學習小組的評價中,許多學校和老師評價的標準是唯一的,他們只從小組成員文化成績的進退方面考核,大多數老師的做法是把每個小組的所有成員的考試成績相加,看哪個組的總分高,進步快,哪個組就是優(yōu)秀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坦誠互助,學習共進步,品德共成長的評價全被忽略。
(三)以文化學習為核心,小組活動內容單一。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的活動內容常常是單一的,小組的所有活動都圍繞文化學習展開,其他活動都被剔除在活動之外。事實上,合作學習的最大特點是互相支持,是學生在品德和做人上的相互喚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研討明確學習目標,坦誠溝通交流,虛心聽取別人意見,這些都是合作學習小組在活動中應該彰顯的德育功能,這些功能的發(fā)揮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經歷共同探究的過程中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挖掘、個性的發(fā)展及團隊的共同成長。
(四)以優(yōu)生幫助為主體,合作互助方向單一。
因為合作學習小組成立的標準就是以文化成績優(yōu)劣為唯一標準,所以學生之間的互助也只能是文化學習上的幫助。因為文化成績較差的學生對文化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文化學習上不能起較大作用,所以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有的話也只是文化學優(yōu)生對文化后進生的單向“救助”。
二
針對上述問題,為有效開展小組合作,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能,特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合作學習小組的德育功能,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適。
(一)轉變觀念,德育為首,科學構建合作學習小組。
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上,國家把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放在首位。大力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所以在合作學習小組的建構中必須有清晰的目標指向,堅持德育為首,彰顯德育功能。
(二)關注生活,聯(lián)系實際,科學確定小組合作的德育主題。
對合作學習小組德育主題的選擇,教師應根據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與目標及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實際,把握好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恰當選擇合作學習的德育主題。
1.整合教材,挖掘主題。思想品德課教材是學習的重要資源之一,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內在需要重新整合,挖掘小組合作學習的德育主題。我們可以結合教材的具體概念、觀點、原理、規(guī)律等引導學生研討探究,結合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開展小組交流討論,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培養(yǎng)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及坦誠互助的合作精神。
2.關注生活,開發(fā)主題?!吧罴唇逃保〗M合作學習可以從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確定德育主題。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時,可以結合學生在教材、報刊、網絡媒體和生活中親身經歷或感受的正反事例開展一系列小組專題活動或社會實踐。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情境,提供各種體驗,引導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產生興趣和疑問,并從中迸發(fā)思想的火花,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3.激活教材,拓展主題。思想品德教育離不開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在對教材有效挖掘的基礎上,找尋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亮點,拓展合作學習的德育主題。例如有位老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正確對待金錢”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探究話題:“有人認為音樂是貝多芬的財富;色彩是達·芬奇的財富;齊白石的財富是蝦,徐悲鴻的財富是馬。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財富,甚至某種痛苦的經歷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你的財富是什么呢?你是如何看待金錢的呢?”對這個來自學生生活,具有開放特點和鮮活情境的探究話題,學生如入芳洲深處。
(三)統(tǒng)籌調控,科學指導,正確發(fā)揮師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的德育功能。
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在平等的師生交流中,教師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更是與之共同學習的伙伴。
1.營造合作氛圍,創(chuàng)造安全交流的心理環(huán)境。思想品德教育應努力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單向灌輸的說教方式,積極創(chuàng)造一種生動活潑、安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這不僅有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建立尊重、平等、寬容、賞識的人際關系,而且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從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成長的快樂。
2.點撥引導,把控方向,正確發(fā)揮教師的德育引領作用。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要通過各種有趣有效形式激發(fā)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興致參與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究。因此,教師要十分重視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求知、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活動為載體,多為學生搭建鍛煉能力、施展才華的平臺。思想品德課小組合作討論問題的設計要體現新的課程觀、教材觀和學生觀,要真正反映新課改精神和現代教育理念。教師重點突出對討論節(jié)奏的調節(jié)和德育方向的把控。
3.以生為本,突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德育自主喚醒作用。當然,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思想品德教師不能獨霸課堂,唱獨角戲,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變成自己表演的舞臺。在課堂上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多余的講解和不必要的指導,更多地把話語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質疑探究、合作討論和互動交流。思想品德教育探究性問題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實踐性,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符合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規(guī)律。
(四)建章立制,多元評價,建立健全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的德育評價機制。
思想品德課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不能僅以評價對象的文化優(yōu)良程度為尺度,它的評價標準應該是多元的,包括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前合作搜集的資料及其質量;活動設計的合作方案、探究計劃情況;合作小組在課堂上對所討論問題的參與程度;合作小組對本小組成員合作精神表現的評價,特別是關注學習困難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的發(fā)展的德育評價等。
合作學習是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學習形式,它對促進學生積極進取、合作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將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德育功能,努力打造活力課堂、創(chuàng)新課堂、高尚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