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麗
摘 要: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涯中的過渡階段,學習的知識內容涉及范圍還是很廣泛的,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較多。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動腦,運用抽象思維進行思考的知識點很多。其中,方程思想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運用較多,是需要學生掌握的重要思想。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和經驗,對初中數學中方程思想的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 方程思想 教學應用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方法,了解數學思想,掌握數學解題應用的重要時期。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動腦,運用抽象思維進行思考的知識點很多。其中,方程思想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運用較多,是需要學生掌握的重要方程思想。因為方程不僅僅在數學教學中有諸多應用,甚至在物理和化學的解題中也經常涉及。所以,對方程思想的良好運用能力,是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在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和經驗,對初中數學中方程思想的教學進行探討。
一、方程思想的內涵
方程思想需要根據數學問題中的變量之間存在的等量關系,合理選定未知數,用方程及方程組的形式將等量關系呈現出來?;蛘咝枰ㄟ^自己對題意的理解,抽象出題中隱含的等量關系,構造方程或方程組,利用方程將問題解出。方程思想的優(yōu)點是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解題更簡便。方程思想的本質就是發(fā)現運動中的存在的等量關系。
二、方程思想的教學
(一)列方程的基本步驟
1.分析題意。先要找到題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量,并知道這些量之間的關系。
2.設置未知數,用字母(常用x)表示其中一個未知量,其他量用含有字母的代數式表示。
3.找出題目中存在的等量關系,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等式,將含有字母的代數式代入式中,從而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求出未知數的值。
5.代入所求出的數值,并檢驗所求數是否符合題意,能否使等式兩端都成立。
(二)對用方程解題思想的理解
方程思想就是要把問題中的未知量或者是要求的量用字母表示,并利用原題中隱含的等量關系進行列式,此處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也就是說,方程并沒有構造任何運算形式,只是將原題中的敘述換了一種表達形式。
(三)方程思想的舉例說明
例題1:某人原計劃騎車以12千米/時的速度由A地到B地,這樣便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達,但他因事將原計劃出發(fā)的時間推遲了20分鐘,只好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前進,結果比規(guī)定的時間早4分鐘到達B地,求A、B兩地間的距離。
1.弄清題意。在已知的敘述中,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有:(1)某人的原速度;(2)新速度;(3)兩次所用時間的差別(比原計劃晚出發(fā)20分鐘,且早到4分鐘);(4)求A、B兩地間的距離(設所求問題為x千米)。
2.用x表示其他的量,用x與已知中的量進行結合。(1)x與原速度結合得出原用時間:x/12;(2)x與新速度結合得出現在用的時間:x/15;(3)x與20分鐘無法結合。
3.把上述文字敘述轉化成數學代數式。
(1)A、B兩地間的距離÷原來的速度=原計劃所用時間
(2)A、B兩地間的距離÷現在的速度=現在所用時間
(3)現在所用的時間+20分鐘+4分鐘=原計劃所用時間
4.將含有x的代數式代入等式,以(3)為模板,將(1)式(2)式代入,可得:A、B兩地間的距離÷原來的速度=A、B兩地間的距離÷現在的速度+20分鐘+4分鐘
整理為方程式為:
5.解方程的完整步驟。
解:設A、B兩地間距離為x千米,由題意得
解方程得x=24。
答:A、B兩地間距離為24千米。
三、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設定的未知量要用字母表示。若能巧妙地設定未知量,則可以使解題過程變得簡單;若未知量設得不得當,則會使原本簡單的問題變得復雜。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學生可以按照“問什么設什么”的原則。隨著學習時間的延長和學習經驗的增加,學生可以學著掌握一些未知數的設定技巧。比如,當題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是等差數列或屬于倍數關系時,可以設定中間量為未知數。
2.找等量關系的時候,可以將題意中已知量全部列出來,然后再找其中存在的等量,但是有時稍復雜的題中的等量關系是隱藏的,需要學生利用經驗發(fā)現。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科教學都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晦澀難懂的、抽象的、邏輯性強的數學知識賦予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知識。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實際練習中,多分析其中的典型特征,找出解決一類題的方法,舉一反三。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也將數學中的解題思想教給了學生。
參考文獻:
[1]李世剛.淺談方程思想的優(yōu)越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3).
[2]薛文佳,樸勇杰.淺析函數與方程思想及其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
[3]吳仙霞.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