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從義
摘 要:體驗式教學法強調學生對現(xiàn)實情境的體驗,通過體驗來深刻理解知識。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初中政治;體驗興趣
課堂教學體驗式教學法的基本前提是“關注體驗的對象”,對于教師來說,只有引導學生自身體驗具有真實性特點的“對象”,才會激發(fā)學生的體驗興趣與求知欲望。
一、體驗式教學法的概念及特點
1.體驗式教學法的概念
體驗式教學法就是指教師將現(xiàn)實生活引入課堂,借助情境設置這一轉換形式,激發(fā)起學生體驗情趣、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繼而通過師生互動來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主觀能動性,以此達到求取新知的目的。
2.體驗式教學法的特點
(1)情感性
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個體情感的作用,這是因為,當學生置身于與自己現(xiàn)實生活極為相似的情境中時,就具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一切的陌生與膽怯必然蕩然無存,學生會動用自己所有感官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興趣盎然的情感外溢基于此就會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2)互動性
運用體驗式教學法的主要理論基礎就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理論是遵循主體生理與心理規(guī)律的教育理論,在這一理論指導
下,學生在經歷對現(xiàn)實情境的體驗中生發(fā)出參與課堂活動的欲望,
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滿足自己的自信心,這自然就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主體優(yōu)越感,而對于教師來說,則是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中及時對其技法進行指導,整個課堂就會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場景,從而使高效課堂的構建成為可能。
二、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1.主體價值
(1)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鞏固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會被動地開展學習活動,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并不完全一致,往往會因為教師盲目趕進度而忽視對學生主體的關切,但是,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則有力地解決了這一頑疾。體驗式教學法的主體就是學生,在課堂上,就是教師設置情境,引導學生來自我體驗、自我思考、自我求知,這樣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就會得到提升。
(2)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在體驗式教學法的作用下,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踐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路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在不斷克服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養(yǎng)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從而夯實自己的基本素養(yǎng)。
2.創(chuàng)新價值
(1)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模式
體驗式教學法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模式,諸如課堂分組辯論、借助于多媒體設備情境演示、就某一個情節(jié)角色扮演、走出課堂參加熱點問題的社會調查等都成為可能,這就會大大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形式,拓展課堂教學的空間。
(2)創(chuàng)新資源整合的模式
當前的課堂教學知識來源廣泛,既有理論知識,也有實踐知識,既有科普知識,也有生活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就應該走出校門,到社會中攫取資源為自己所用,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就為社會資源與學校資源的融合與對接創(chuàng)設了平臺,利用這一平臺,師生可以將有利于課題的社會與學校的資源整合在一起,達到高效運作的目的。
三、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對策
1.網絡資源與課堂教學的有效對接
當前社會就是一個網絡社會,網絡基于突破時空局限的特點而成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豐富的資源庫,在實施初中政治課教學實踐中,應用與學生貼近的網絡資源,實現(xiàn)其與課堂教學有效銜接就成為體驗式教學的主要應用手段之一。舉例來說,在學習“依法行使政治權利”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網絡上尋找與之相關的實例,許多學生舉出網絡問政、網絡監(jiān)督等正面例子,也舉出“網絡謠言”等反面實例,教師就可以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開展對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討論。
2.引導學生自主演繹生活情境
初中階段,學生在心理與生理方面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逐
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入歧途,初中政治課由此而擔負起建構初中生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引導其正確處理家庭關系、社會關系的重擔。如,在《我與父母交朋友》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應用體驗式教學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
趣。教學設計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情境表演環(huán)節(jié),由一小組學生表演與父母沖突的情境,其他小組的學生則根據這一情境表演展開辯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引導,從而自然引導出正確對待父母的教育,與父母交朋友這一主題。
3.鼓勵目標明確的社會實踐調查
在解決有關社會熱點問題的時候,社會調查會被應用,因此成為較為重要的體驗式教學法形式之一。舉例來說,在教授“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制訂出詳細調查方案的基礎上分配社會調查任務,學生根據調查方案與自己的分工奔赴附近工廠企業(yè)、農村社區(qū)、田間地頭,進行調查、設計調查問卷與訪談提綱、采集數(shù)據與樣本,最后匯總總結,這一結果是學生集體智慧的結晶,更具說服力與教育價值。
初中政治課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應用體現(xiàn)式教學法就會引導學生在挖掘網絡資源、演繹生活情境、開展社會調查的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積極參與獲得新知、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葉巧.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實踐探索[J].福建師范大學,2013(0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