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飛
?
微博、微信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陳 飛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在當前社會中,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中高校學生用戶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例,因而在行為方式、思想狀態(tài)等方面很容易受到其影響。對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應當充分注重微博、微信的特點,以及其對高校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從而在微博、微信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更好的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微博 微信 網(wǎng)絡環(huán)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具有傳播速度快、功能豐富、操作簡單、信息量大等優(yōu)勢,因而受到了極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的歡迎和使用。例如,在全國數(shù)億微信用戶當中,高校學生已經(jīng)占據(jù)了超過一半的比例。在使用微博、微信的過程中,高校學生很容易受到影響,因而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給予,高校應當抓住機遇,利用微博、微信網(wǎng)絡環(huán)境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微博
微博是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傳播、獲取、分享平臺,用戶通過WAP、WEB等形式能夠隨時發(fā)布和分享信息。微博具有草根性強、便捷性、交流方式背對臉、傳播方式裂片化、信息碎片化等特點。微博幾乎沒有技術要求限制,只要會操作計算機的用戶基本上都能夠使用微博。用戶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發(fā)表任何信息,并且可通過一到多、多到多的方式傳播信息。
(二)微信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退出的一款手機聊天軟件,通過微信可以實現(xiàn)多人對講、視頻、語音、圖片、文字等形式的交流和溝通,只需要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即可實現(xiàn)免信息費溝通與交流。微信中的定位功能、語音功能等,更是為其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微信的主要特點在于交流方式面對面、精準對高、閉環(huán)交流、等方面,并且使用非常方便簡單,在高校學生的范圍內,受到了十分廣泛的歡迎和使用。
(一)積極影響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對微博和微信的應用,能夠增強社會責任感、關注時事政治、拓寬信息渠道、增加信息來源,隨時隨地對最新的資訊和消息進行接受和查看,從而掌握社會中各個熱點事件的動態(tài)。對于高校學生的情感心理、個新發(fā)展等,也能夠通過微博和微信得到滿足。高校學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表達自我,舒緩情感,從而得到精神壓力的釋放。
(二)消極影響
微博和微信的不當使用同樣會對高校學生造成很多消極影響。微博和微信中一些不當?shù)男畔⒑脱哉摃Ω咝W生的政治信仰、道德觀念、判斷能力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使高校學生很容易迷失在大量的不良信息當中[2]。
(一)擴展全新教育平臺
通過微博和微信平臺,高校學生能夠進行情感交流、知識學習、自由發(fā)揮,在發(fā)表個人言論和信息的同時,還能夠對他人的信息進行傳播和分享。不同階層、職業(yè)、年齡的人群都能夠聚集在微博和微信平臺當中,通過對生活、思想方面的溝通和交流,能夠帶給高校學生很多不同的影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對微博和微信平臺的利用,對全新的教育平臺進行擴展,使課堂教學能夠得到良好的繼續(xù)和延伸。教師可以通過微博和微信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資源共享,從而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為良好的效果。
(二)豐富教育內容形式
作為新時代的信息網(wǎng)絡技術,微博和微信能夠實現(xiàn)大量、快速的信息共享,因而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微博和微信中較強的互動性、廣泛的參與面、快速的信息傳播等,能夠通過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形式與高校學生進行互動,從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從中得到收獲。
(三)提高教育針對性時效性
高校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更加愿意接受,同時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開放意識、平等意識、自我價值等,因此微博和微信的自由性和開放性能夠很好的迎合高校學生的這些思想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利用微博和微信平臺,可采取一對多、多對多的方式對高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進行準確地掌握。可以關注學生的微博和微信,隨時了解其學習狀態(tài)、知識水平,心理需求等,以便及時地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此外,還可通過微博和微信在社會、學校、家庭之間建立良好的聯(lián)系,從而共同為高校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而努力。
在當前的教育領域當中,高校學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群體,在日益復雜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當中,高校學生容易受到微博、微信的影響,而使自身的思想受到影響。對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應當注重微博與微信的特點及其對高校學生帶來的影響。在微博、微信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更加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促使高校學生健康良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秀林,郭鵬杰,張賀祥,雷延峰.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高校官方微信、微博等網(wǎng)絡平臺建設視域[J].傳承,2014(05):76~77.
[2]郭純生,顧振華,徐雁華,郭琴.“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策略——以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為依據(jù)[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105~108.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