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梅
摘 要: 思想品德是一門德育與智育相結合的課程,是進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渠道和途徑,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學生的責任感、思想道德素質還是有所欠缺,需要相關教育工工作者加強德育教育,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和優(yōu)良品格。因此,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成為目前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 初中思想道德教學 德育教育 有效途徑
新課程理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師應用多種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思想品德課程知識,具備一定的道德素養(yǎng),又要求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以便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德育教學工作,讓每位學生都能均衡發(fā)展,從而為我國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由于初中學生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成熟的階段,就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來看,大部分初中學生都會在學習中、生活中產(chǎn)生一些逆反心理,如不加以引導,勢必會影響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德育教育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能夠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分清是非觀。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應該加強德育教育建設工作,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1.深挖教材內涵,提煉德育因素。
教材作為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加以利用,會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更能滿足新課程理念對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學前,教師應該深挖教材內涵,提煉出合適有效的德育因素,再尋找一個切入點,加以引導。但由于德育教育屬于情感態(tài)度區(qū)域,涉及范圍較廣,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的課程課程,并結合學生的內心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呈現(xiàn)課程內容,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教師的威嚴,盲目認為只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算完成教學任務,只顧把課程內容灌輸給學生,完全不顧學生是否已經(jīng)掌握,也沒有給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嚴重弱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思維,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成為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與引導者。為了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應該改變教學角色,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善于與學生交流與溝通,多給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寓教于樂。譬如:教學前,教師先設計出幾個探索性且導向性較強的問題,再引導學生自行閱讀文本,并回答問題,也可以要求學生把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勾畫出來,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發(fā)揮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更是促進學生情感激發(fā)最重要的途徑,從而使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感情因素在教學中的應用,如在基于大綱要求和學生心理情況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合適有效的教學情境,用情入境,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用一種更加生動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器官,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為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譬如:講解《舉世矚目》一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唱國歌、表演節(jié)目等方式,都能調動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而陶冶愛國情操。
4.開展豐富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
有效教學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中,而應該嘗試將課程內容拓展于課外活動中。譬如:在校園內,開展手抄報、演講比賽、辯論賽等,使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如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普及,大部分學生都已染上了網(wǎng)癮的惡習,教師可以針對這一問題,開展課堂辯論會,正方代表:學生還是應該以學習為主,不應該玩電腦,反方代表,計算機能夠拓寬知識面,了解更多的知識。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言的習慣,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讓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德育是我國教育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教師應該深挖教材內容中的德育因素,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身示教,還應該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大力開展豐富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以便將德育教育更好地滲透于教學中,增強德育教育的滲透效果,從而為我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小梅.思想品德課法律常識教育實效性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
[2]楊蓉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心理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14.
[3]李冬梅.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策略[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