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璇
語言,作為人類社會交流與溝通的工具,曾被視為撼動父權的象征。17世紀的羅伯特·菲爾默(Robert Filmer)爵士借用《圣經·舊約》中的《創(chuàng)世記》來論證世間權力皆由父權派生的觀點,指出“上帝小心地按著不同的家族分配不同的言語,來保存父的權力”。同樣是17世紀的約翰·洛克(John Locke),援引了同一部《圣經》來批判父權與君權神授。他認為,《圣經》只是敘述了人類如何逐漸分化為不同的語言和家族,并沒有任何關于父權合法的暗示;反而直白地指出,人類在散居各地之前,有著一樣的口音和言語,并因此能自由協商、共同籌備建造一座通天的巴別塔,以免分散在全地上。正是一樣的語言,使得人們能夠“以自由人的身份,替自己建造城,而不是以奴隸之身份為他們的君長和主人建造”。據此,洛克斷定,在巴別塔建立起來之前,說著同一種語言、能夠自由協商的人類,并不受制于來自亞當繼承人的父權君主制政府,因此并不存在受人尊重的父權。當時人類結合為共同體的形式更像是一種共和政府。
這里蘊含著洛克思想的更深一層含義:在形成政治共同體之前,人們憑借語言進行溝通與交往,以自由平等的身份相互訂立社會契約,能夠形成一個社會共同體;這一社會契約的存在先于建構政治共同體的政治契約,并在政治共同體未能保障其成員基本權利而解散后得以繼續(xù)存在且發(fā)揮作用,以維護社會共同體的穩(wěn)定運作。據此,語言有助于捍衛(wèi)人們保有基本權利的退守之地,也即捍衛(wèi)了最初的政治正義。
當然,批判君權神授的洛克,并不是要顛覆上帝的地位,他批判的只是上帝賦予亞當及其繼承者以統(tǒng)治權這樣的觀點。而建造巴別塔的意義顯然比洛克的思想更加激進。在共同語言的作用下,人類得以齊心協力,通過建造巴別塔來向上帝宣示自己的訴求、展示自己的能力。上帝擔心,這些說著“一樣的言語”的“一樣的人民”將來為所欲為、無法阻擋,于是“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結果,巴別塔的建造停工了,人民也因此散居各地,語言不通。假若把上帝看作是世間萬物的終極父權代表,巴別塔的建造便呈現了語言把人們聯合在一起、自由協商、共同反抗父權意志的強大功能。語言為成就一場以正義為名的革命,提供了條件。
可見,語言協助人類在共同生活中達成某種共識,展現了語言固有的公共性。當這一公共性旨在實現政治正義,意味著對話成為人們處理共同事務、解決共同問題的重要方式。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曾經強調,人類社會的起源本來就是基于一種對話式而非獨白式的表達。人們通過對話而不是自說自話以形成相互認同,結合為共同體。旨在實現政治正義的對話,必定促使人們在思考與判斷時不斷地接近理性。無論是古希臘柏拉圖的對話錄還是中國古代儒家的《論語》,都是力求通過對話來推進知識、解答疑難、追尋智慧、接近真理的文本典范。尤其是《柏拉圖對話錄》中以持續(xù)循環(huán)的相互詰問來獲得真知的蘇格拉底教學法,呈現出一種超越情景對話的辯證思維與邏輯推理過程,被認為是帶領人類走出蒙昧的洞穴、在陽光下實現啟蒙的重要寫照。
在對話中實現理性協商、達成理性共識,意味著語言在促進公共理性形成方面具有關鍵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公共理性反映的并不是一種整齊劃一的一致性,而是平等地對待各種歧見與差異。換言之,語言的公共性所促成的公共理性雖然重視柏拉圖式的理性啟蒙,但并不是要走向柏拉圖的哲人王政治。借由語言的公共性實現政治正義目標的公共理性平臺,呈現的是斯多葛式的人類共同分享理性、因而平等地具有運用理性的能力的環(huán)境。并不只有智者才能使用語言來表達理性,即便是少一點智慧的,甚至是智者眼中的愚蠢的人也有運用語言來展現理性、接近理性的能力與權利。語言使對話成為可能,進而使人們得以自由平等地在公共場合與公共平臺針對特定問題進行公開爭論、意見交流與思想交鋒。這為人們從膜拜單一的理性權威轉變?yōu)閷崿F正義的公共理性創(chuàng)造了契機。此時,人們借助語言形成的不是一種排斥性極強的共識,而是羅爾斯(John Bordly Rawls)正義語境中極具包容性的重疊共識。
語言的公共性特質固然重要,但能夠真正界定其正義導向的,在于語言得以表達個性、得以捍衛(wèi)個體的權利。查爾斯·泰勒雖然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促進了社會的形成,但也不忘強調這是人類尋求自我本真性(authenticity)的途徑。人們恰恰是通過“我”與他人之間的公開對話與交流,形成了對于自我獨特性的認識,由此探尋本真性。人們借由語言形成的對自己所處社會與政治秩序的認同,與對自我獨特性認同之間達成了某種內在一致。人們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珍視個體價值但又不推崇唯我獨尊,便是一種可貴的正義。捍衛(wèi)這種正義,意味著要捍衛(wèi)人們平等對話與交流的空間,實質上就是在捍衛(wèi)個體獨特性與個體權利。
人們以語言為媒介自由平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意見,除了能夠展現不同于他人的個性,更有助于塑造成熟的道德人格。這也是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重視言論自由與思想自由的根本原因。根據密爾的邏輯,人們借助語言表達不同觀點之所以重要,并不是說這些言語具有極大的正確性,或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真理,而是無論這些觀點多么接近或者偏離所謂的真理,都是塑造成熟的現代道德人格的重要因素,這對于人類社會的共同生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換言之,語言得以導向政治正義,并不在于它集中了某種智慧、體現了某種正確性,或代表了某種真理,而在于它得以被人們普遍地掌握和運用,從而幫助人們進行思考、判斷,使人們免于對所謂權威意志的依附與盲從,使人們免于對選擇權利的主動放棄。這便是語言之于人類的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