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家庭語言政策與兒童語言發(fā)展

2017-05-30 19:07:11許靜榮
語言戰(zhàn)略研究 2017年6期
關鍵詞:語言習得

許靜榮

提 要 家庭語言領域逐漸成為經典語言政策研究的重點領域。本文綜述了家庭語言政策與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關系,探討了兒童語言發(fā)展視域下家庭語言政策研究的七個領域以及影響家庭語言意識的五大因素,并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出發(fā),提出了家庭語言政策應該為其提供的規(guī)劃路徑和系統(tǒng)策略。家庭語言政策研究應該在兒童語言發(fā)展,嬰幼兒早教,家庭雙語、多語習得等方面實現它的系統(tǒng)規(guī)劃功能,更應該為兒童與養(yǎng)育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父母的語言意識研究、社會語言態(tài)度研究以及社會的雙語多語文化建構提供重要的路徑規(guī)劃。

關鍵詞 家庭語言政策;兒童語言發(fā)展;雙語家庭;語言習得

Abstract For every individual who has a need for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family is where all language policies begin, and where all the worthwhile language policies are ultimately implemented. The family language policy as an academic subjec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post classical language policy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language policy and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seven areas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y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We then also examine the five factors that can have impact on family language awareness. Based on this, we propose planning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that correspond to respective developing phases of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conclusion, we argue that family language policy study should play a role in systematically planning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acquisition. Moreover, it should also provide practical reference i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nurturers, parents language awareness, social attitude towards language and constructing bilingualism and multilingualism.

Key words family language policy;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bilingual family; language acquisition

一、家庭語言政策與經典語言政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典語言政策(Jernudd &

Nekvapil 2012)主要研究國家、民族領域的語言問題,研究者們著重討論國家語言規(guī)劃,致力于解決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的語言問題。然而,經典語言政策的研究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缺乏對自下而上壓力的考量,導致這種政策力量并不總是有效,國家對有些領域的語言常常無能為力。比如,愛爾蘭政府想勸說人們在家庭中使用愛爾蘭語就失敗了;馬來西亞政府只能在政府和學校限制人們使用語言,在商業(yè)領域就無能為力了,最終馬來西亞的語言管理宣告失敗(Spolsky 2006)。所以,我們應該對那些低于或高于國家層面的語言領域加強研究,比如家庭、社區(qū)、城市、區(qū)域、超國家組織等,這些領域的語言政策研究少、隱性大,但對經典語言政策的作用卻非常重要(博納德·斯波斯基2011)。

家庭層面的語言政策,是低于國家層面的語言政策,但它卻最終決定著語言保持和語言消亡。Fishman提出語言的“三代人理論”①認為語言自然代際傳承的喪失是語言喪失的重要標記,而這一過程就常常發(fā)生在家庭之中。家庭領域逐漸進入語言政策研究的視野中。然而直到最近才開始有了關于家庭語言政策獨立的研究(Spolsky 2008)。Spolsky(2012)認為,家庭語言政策的多樣性決定了人類語言自然代際傳承的多樣性。

家庭語言政策的定義最初由Schiffman于1996年公開提出(Shohamy 2006)。它一般指用來規(guī)劃家庭內部、家庭成員之間語言使用的語言管理行為和意識。對每一個有語言發(fā)展需求的個體來說,家庭是一切語言政策開始的地方,也是所有有意義的語言政策最終實施的地方(Caldas 2012)。

二、家庭語言政策與兒童語言習得

每個孩子出生后聽到的第一個詞一般都來自于父母,而且是特有的“媽媽語”(motherese),如果孩子一直由父母照顧,直到上學之前(一般為3—4歲),孩子將一直沉浸在“媽媽語”特有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孩子幾乎在家庭語言中度過了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語言形成時期(D?pke 2000)。在這個時期,孩子們能很快習得并熟練說出流利的“媽媽語”②,而且正是這種家庭烙印的語言奠定了他們人生最重要的語言基礎。

然而,大多數家庭的語言政策并不是有意識的規(guī)劃,更多的是由一種超越家庭控制力的歷史、環(huán)境的社會慣性所決定的,它是看不見的(Pakir 1994)。政府雖然也希望制定一些法律來影響市民的語言選擇,但是往往卻很難奏效,因為政府和家庭的興趣常常背道而馳,有時候政策的制定也忽視了社會語言事實,政府在隱性家庭語言政策層面收效甚微(Spolsky & Shohamy 1999;Seidlhofer 2003)。正是這種隱蔽性和自下而上性導致了家庭語言政策的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的具體表現是:不能直接研究,只能根據父母在子女語言習得過程中所做出的選擇和策略以及兒童語言習得的效果來分類研究,因為他們與家庭語言政策之間是一種相互反映的關系。King等(2008:907)提出了家庭語言政策研究應該根植于語言政策和兒童語言習得兩大領域,即研究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的語言使用關系。因為父母在子女的語言習得過程中所做出的選擇和策略以及兒童語言習得的效果是可見的,它與家庭語言政策之間是一種作用與反映的關系。

傳統(tǒng)的兒童語言習得領域,主要研究早期兒童在什么樣的機制和條件下,進行一種或幾種語言的學習(Berko-Gleason 2005)。兒童語言習得研究主要集中分析家庭或實驗條件下孩子與監(jiān)護人之間語言交互作用的細節(jié),卻很少關心孩子的家庭語言學習目標、態(tài)度以及動機(比如Owens 2001;Guasti 2004),而這些正是家庭語言政策要涉獵的問題。此外,大多數兒童語言習得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孩子的第一語言習得及單語的發(fā)展狀況上,卻很少關注孩子二語和雙語習得的情況(Romaine 1999)。事實上,家庭語言政策的研究為兒童語言發(fā)展、幼兒早教及兒童與養(yǎng)育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等研究設立了系統(tǒng)的框架(De Houwer 1999),也為研究父母的語言意識及社會語言態(tài)度提供了一個窗口。

三、兒童語言習得中的家庭語言政策模型

King等(2008)認為,Cooper(1989:98)的語言政策研究路徑(“什么人采用什么方式在什么過程中,在什么條件下采取了什么行動,并取得了什么結果”)同理可以應用到家庭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研究中,即什么樣的家長,為了什么樣的目的,對哪些家庭成員,在什么樣的條件下,采取了什么樣的方式、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而Spolsky的傳統(tǒng)語言規(guī)劃領域的本體規(guī)劃、地位規(guī)劃和習得規(guī)劃,在家庭語言政策中也可以得到全面體現。以美國家庭為例,父母或者其他養(yǎng)育者可以決定讓孩子是否學習或者什么時候學習英語或西班牙語①,這本身就是一種家庭語言的地位規(guī)劃;使用哪種西班牙語的變體或者進行哪種識字活動,這是一種本體規(guī)劃;怎樣使用或在什么時候習得語言的正式和非正式形式,這是習得規(guī)劃的內容(Zentella 1997;Caldas 2006;King & Fogle 2006)。對兒童語言發(fā)展視角下的語言政策理論進行再思考,能啟發(fā)我們去探究家庭語言政策的自變量和研究范式,即家庭語言政策的主體對象研究、客體對象研究、語言意識研究、語言環(huán)境研究、語言習得方式研究、語言習得過程研究以及語言習得效果研究等。

Spolsky認為,社會語言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里的每一個領域都是語言政策研究的自變量,每個相關領域都有語言意識形態(tài)、語言實踐和語言管理,各領域之間還會產生復雜的交互作用。家庭語言領域也不例外,而它與其他領域交互作用產生的內部壓力(語言意識或祖輩、父輩的影響)與外部壓力(主要指學校)是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②。每一個語言使用領域也都有其典型的參與者,每一個參與者都有不同的語言實踐、語言意識和語言價值觀,這些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言語社區(qū)的社會語言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可以用圖1來說明家庭語言領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即社會文化、身份認同等因素影響了家庭中父母或其他養(yǎng)育者的語言意識,語言意識引導父母或養(yǎng)育者制定隱性或顯性的家庭語言政策,通過對子女的語言習得方式和語言習得過程進行干預,取得各種語言習得效果,最終實現家庭語言政策對應的社會文化、身份認同等訴求,這個過程將循環(huán)往復,不斷積淀。值得一提的是,子女的整個語言習得過程又始終包圍在各種社會語言環(huán)境中,它們會與家庭語言環(huán)境互相影響,最終影響習得效果。

這樣一個家庭語言政策模型的研究可以包括以下七個部分:

(1)語言意識研究(包括來源、影響因素、作用機制等);

(2)主體對象研究(父母及其他養(yǎng)育者的語言背景、文化背景、經濟背景、政治背景、種族背景、受教育程度、社會階層地位);

(3)客體對象研究(子女的性別、年齡階段、長幼次序);

(4)語言環(huán)境研究(言語社區(qū)、城市方言、學校語言、兒童玩伴的語言、鄰里關系);

(5)兒童語言習得方式研究(顯性或隱性的語言使用規(guī)則);

(6)兒童語言習得過程研究(不同語言使用的時間配比、頻率、使用范圍、生理年齡對語言習得的影響);

(7)兒童語言習得效果研究(偏重單一語言及文化、流利雙語、雙語文化、語碼轉換)。

四、家長語言意識與兒童語言發(fā)展

語言意識在語言實踐和語言規(guī)劃中是一種重要的潛在力量,它也被認為是語言使用和社會組織的中介環(huán)節(jié)(King 2000:169)。在社區(qū)的各領域當中,常常不止一種語言意識存在(Spolsky 2004;Shohamy 2006),各種意識觀念之間的競爭、沖突可以被當成語言政策的起源,語言政策是巧妙處理語言觀念沖突的工具。那么家庭語言意識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家庭語言意識影響家庭語言實踐的作用機制又是如何?

關于父母的語言意識模式、父母語言態(tài)度和語言信仰產生因素的研究,至今非常少。在西方社會,家長語言意識最主要的來源是一些專業(yè)為父母提供建議的機構,這些專業(yè)機構提供書籍、網站以及培訓。Piller(2001)就西方父母培養(yǎng)、提升子女雙語能力的動機進行過調查研究,他發(fā)現,父母的語文水平和社會提供的免費公共雙語課程只起到了很有限的作用,關于雙語的專業(yè)語文知識很少被應用到子女的雙語教育中。King和Fogle(2006)也發(fā)現,父母在解釋他們?yōu)槭裁催x擇讓子女習得雙語時,相較于其他一些原因來說,專業(yè)的語文知識所起的作用很小,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和父母自己過往的語言學習經歷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父母的語言意識也跟父母的其他一些方面相關,包括特殊的文化價值判斷,比如什么樣的是好的父母,什么樣的是不好的父母,免費公共課程常常是通過這樣的路徑來影響父母的態(tài)度乃至行為的。Okita(2001)曾經描述過一個日本的典型好媽媽(她定居英國,丈夫是英國人),她因為無法給子女公認價值觀下的孩子必需的雙語家教而感到無比內疚。

結合中國國內的經驗,我們把影響家長語言意識的因素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語言發(fā)展與認知能力。社會教育系統(tǒng)普遍受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影響,認為兒童語言的發(fā)展與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有很大關系,語言習得不是本能自然的過程,兒童語言的發(fā)展是天生的心理認知能力與客觀經歷相互作用的產物。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決定語言的發(fā)展(郭翔飛2012)。所以大多數家庭在兒童語言發(fā)展上予以干預,看重的是兒童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只要對認知能力有益的語言發(fā)展途徑,他們都會嘗試、運用,比如吟誦、唱兒歌、講故事等。而這種語言意識的來源,往往是一些早教機構、兒保機構、嬰幼兒產品的經銷

商等。

第二類,國家宏觀語言政策和語言觀。國家語言政策對家庭語言意識的影響很大,尤其在經典語言政策時期。在這一時期,國家語言意識體現為民族、國家利益及單語制思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全球化進程,家庭的語言意識雖然已經在向多元語言觀轉變,但還是深受單語制觀念的影響。比如,在中國,大多數家庭仍然認為國家標準語就是最好的唯一的選擇,認為方言、民族語言是低社會等級或低經濟等級的,不應該成為子女習得的對象。在對待外語方面,認為外語就等同于英語,只有作為全球通用語的英語是值得學習的,而這種語言意識的根源正是國家語言政策中關于語言地位的規(guī)劃給民眾造成的社會心理壓力,以及國家教育政策中關于語言的習得規(guī)劃給孩子造成的直接外部壓力(李宇明2010a,2010b)。

第三類,家庭的文化身份認同。自然代際傳承的語言是我們身份文化認同的載體,家庭里的祖輩、父輩認為,語言傳承決定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衍,因此對身份文化的認同感是影響家庭語言意識的第三大因素。這種語言意識來自于家庭內部祖父輩及種族群體文化價值觀的壓力。很多家庭在同質化的言語社區(qū)中往往沒有種族語言傳承的壓力,但當移民到了新的異質的言語社區(qū)后,相反會產生文化自覺,有了傳承祖語及文化的語言意識,并產生了家庭的語言實踐。這樣的實例多發(fā)生在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家庭和海外及城市移民家庭中。

第四類,國民教育政策。Spolsky(1974)認為影響家庭語言的外部壓力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領域。因為對于移民家庭來說,由國家主導的學校教育在家庭傳統(tǒng)語言與國家標準語之間建立了沖突,他認為學校應該重新認識到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應該適應家庭語言文化模式,而非堅持讓孩子和家庭放棄自身的語言和文化。他甚至認為,學校與家庭的鴻溝不是語言的,而是文化之間的。法國在1992年簽署了《歐洲區(qū)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后,在其國民教育體系中,對少數民族語言、移民語言實行了一系列保護和促進學習的項目,其中針對移民語言問題,法國教育部實行了“回到源文化”計劃,鼓勵移民除了學習國家通用語之外,還要學習自己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強調了解文化才是學習語言的根本任務。而美國的情況就不那么樂觀了,華人家庭的父母對美國公立學校的漢語教育非常擔心,因為其所傳遞的文化價值觀已經與真正的中華文化相差很遠,導致子女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和效果都很差。學校的語言教育政策以及文化教育政策,都會直接影響家庭的語言態(tài)度和語言選擇。

第五類,子女未來的職業(yè)領域。影響家庭語言意識的另一個領域是工作領域。Nekvapil(2006)及Neustupn?和Nekvapil(2003)曾經做過一項針對國際商務領域語言管理的調查,結果表明,在亞洲,電話服務中心越來越多地需要特殊語言技能的人才,這就鼓勵家庭和學校要為市場培養(yǎng)相應的語言人才做準備。中國家庭中,父母對子女未來職業(yè)領域的傾向決定了受教育路徑,從而也影響了家庭語言的選擇。

以上五類影響因素分別代表了語言作用于家庭成員的五個心理層級。家長對子女的語言期望,首先是能力健全,其次是滿足基本的普遍交流需要,再次是家庭身份文化的歸屬,更高一級是通過獲得語言文化教育機會提升社會尊重,最后是滿足未來自我發(fā)展的需求,即生理層級(語言和認知能力)、安全層級(獲取普遍交流的能力)、歸屬層級(文化認同)、尊重層級(教育等級)和發(fā)展層級(未來職業(yè)發(fā)展),可以與馬斯洛的層級理論對應起來。

我們再來看看家長的語言意識是如何影響兒童的語言發(fā)展狀況的。

有學者認為,對子女第一語言的社會化進程進行研究,可以發(fā)現家長的文化信仰和其對子女所使用的交際策略之間的對應關系(Ochs & Schieffelin 1984)。家長與孩子進行直接交流的語言特征與孩子作為一個合格的談話者的文化信仰相關,對于雙語孩子來說,家長的語言意識也決定了孩子的語言特征(De Houwer 1999)。曾經有學者從發(fā)展心理學角度描繪了一個雙語孩子的語言意識、語言實踐、語言特征等方面之間的關系,并總結出了以下家庭語言意識與兒童語言發(fā)展關系的基礎模型。

在家庭中,父母的語言意識一般以三種方式起作用。第一種,父母常常很清楚自己的孩子應該為了什么目的使用什么語言(Hornberger 1988);這樣的家長,即使政府提供一些免費雙語教育的機會,他們也會堅持自己的選擇,不受政府政策的影響,比如中國裕固族家庭為了傳承民族語言在家庭中堅持使用漢語和裕固語(巴戰(zhàn)龍2016)。第二種,父母的特殊的語言習慣會影響子女,比如俚語、混合語、黑話之類,這些語言的作用往往是為了建立一種特殊社群成員的身份。比如,紐約的波多黎各人,他們就用這種方式進行代際間的語碼轉換,表明自己的地道的身份(Zentella 1997)。再比如中國家庭中,祖輩會使用方言對子女進行教化(鄔美麗2008)。第三種,父母對待語言學習和雙語的態(tài)度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們的交際策略中。比如,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家庭的父母帶孩子去看電影,他們會有意識地選擇英文原聲電影而不是中文配音版;吃西餐的時候,說菜名會選擇說英文而不是翻譯的中文。

家長們的語言實踐也并非都是理性的。也有一些中產階級家庭一旦認定培養(yǎng)多語兒童是一種精英教育,就會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yǎng)雙語兒童,對于他們來說,在孩子的語言履歷中增加第二種或第三種語言,相當于為孩子爭取到了重要的利益和社會資本(Curdt-Chritiansen 2009),就像學習了鋼琴、數學等特長一樣,但這樣的家庭,大多數的雙語學習策略只是處于“隨便”的狀態(tài)。只有少數家長能夠理性地為孩子選擇需要學習的語言,并在家庭中實施具體的二語學習策略。

盡管這樣,也有研究者認為,父母語言意識和孩子的雙語能力之間很少有直接聯系,對孩子雙語能力起作用的是社會的普遍文化態(tài)度(Martínez-Roldán & Malavé 2004)。然而如果沒有家庭語言政策,語言實踐也一定不能實現,所以家庭語言政策之于語言實踐效果,是一種必要非充分條件。

五、父母的語言策略與兒童語言產出

發(fā)展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的語言獲得是在人腦和語言器官發(fā)育以及認知發(fā)展的基礎上,在與成人和其他兒童的交際過程中,經過成人的言語教授(示范、強化、擴展和激勵)和兒童有選擇地模仿學習,并經概括而形成的,因此我們不能否認人的大腦、語言器官和認知發(fā)展的作用;同樣,也不能否認成人言語教授和兒童相應模仿學習的作用,以及兒童本身在語言獲得過程中表現在選擇和概括兩個方面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許政援1996)。從這段兒童語言獲得的定義及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家庭語言政策會影響兒童語言產出。

以雙語兒童為研究對象的家庭語言政策,可以根據父母踐行的雙語策略的不同進行分類(Lanza 1992;Romaine 1995),其中“一人一語”的家庭策略模式是研究得最為成熟的。所謂的“一人一語”策略,就是父母在家庭中分別使用各自不同的母語與子女交流,其中一位家長所使用的語言可能與社區(qū)廣泛使用交流的語言一致(De Houwer 1990),也有父母各自使用的語言是少數民族語言(Hoffman 1985)且與社區(qū)使用的主流通用語不一致的情況,這樣的家庭最后形成三語環(huán)境,而第三種語言就是家庭外使用的社區(qū)主流語言。還有一些其他的“一人一語”家庭語言模式研究,比如,一位家長使用并非自身母語的少數民族語言的情況(Fantini 1985;D?pke 1992)。根據目前已有的研究,筆者整理出“一人一語”家庭語言策略模式與子女語言產出情況對照表以便理清家庭語言策略與兒童語言產出的關系。

在西方,“一人一語”策略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有價值的結論包括:孩子最終的雙語能力與接觸兩種語言的頻率相關,除非每種語言的習得時間各占50%,否則,雙語兒童還是會在兩種語言中有所傾向;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兒童在語言發(fā)展中的語碼混合和語言延遲現象是父母忽視家庭語言規(guī)劃的雙語育兒行為造成的(Caldas 2012)。

此外,非“一人一語”的家庭語言模式研究也在不斷出現,包括父母雙方都使用少數民族語言(Fantini 1985;Pan 1995;Kouritzin 2000),還包括家里雇用了使用混合語言的保姆的情況,保姆常常表現出語碼轉換(Lyon 1996),還有一些研究發(fā)現家庭里既不是“一人一語”,也不是非“一人一語”,比如雇用了一個保姆,她除了自己經常使用的語言,還會講某種少數民族語言(Taeschner 1983;King et al. 2008)。這些家庭的語言習得策略豐富了雙語習得途徑的研究。

家庭語言政策除了在習得策略上會影響兒童語言發(fā)展,在兒童習得語言的不同時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卡羅爾的《語言心理學》將兒童語言習得階段分為早期和后期。

(1)家庭語言政策在早期語言習得中的角色

筆者根據線索,實地采訪了上海一位有雙語背景(漢語和法語)的母親,在嬰兒出生0—6個月期間,她與嬰兒進行少量母語交流,并同時用法語交流,比如pipi(小便)、caca(大便)等。在嬰兒12個月左右時,母親發(fā)現嬰兒的語言能力比一般兒童滯后,具體表現是母語語音遲緩。其后,家庭改變了語言交流策略,父母開始更多地跟孩子用母語交流,母親也不再進行法語輸入。23個月時,嬰兒詞匯量為10—20個,30個月左右出現詞匯大爆炸。這比一般孩子在18個月左右出現50詞、18—24個月出現詞匯大爆炸,分別要晚6—12個月。23個月時,母親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結果表明孩子一切體征、智力發(fā)育均正常。母親認為孩子出現母語語言能力滯后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跟孩子母語交流很少。另一個原因是早期給予了較多的非母語刺激——法語的詞匯和兒歌。在這個實例中,神經模式母語化假說①得到了印證。

當下,在子女學習外語的問題上,很多父母認為越早越好,事實上,胎兒在母親子宮時就可以聽辨母語和非母語的語音,早些給予外語的刺激,胎兒確實可以接收到,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母語的發(fā)展,影響了早期母語發(fā)展的能力。Birdsong(1999)認為:“關鍵期問題在二語習得研究中具有不可動搖的中心地位?!倍彝フZ言政策中關于二語習得的關鍵期的意識并沒有更加科學的指引。

Kuhl(2007)認為,在早期語言習得時期,嬰兒的社會腦控制了嬰兒語言學習的效率。社會化的互動通過幾個方面影響語言學習。首先,社會化的互動提高了嬰兒的注意和喚醒水平,這使得嬰兒能夠編碼并記住的言語信息在數量和質量上有了一個整體的提高。其次,現場互動增加了嬰兒和指導者的交互式的社會聯系,如在成人引導下的眼睛注視點的轉移,這增加了所獲得的信息,促進了嬰兒的語音學習。最后,現場互動能夠促進嬰兒有意識地模仿所聽到的聲音,加強了嬰兒言語知覺腦區(qū)和言語產生腦區(qū)的聯系,這極大地促進了嬰兒的語言習得。這一時期的兒童,需要父母更多社會化的溝通交流形式(楊玉芳2015)。家庭語言政策應該引導年輕的父母與兒童進行有效的社會化溝通。

兒童語言發(fā)展過程中,父母的文化背景、社會經濟地位都對兒童詞匯的獲得有重要影響。高社會經濟地位的父母對兒童講的話,要多于低社會經濟地位的父母,而來自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兒童的詞匯量也更多(Hoff 2006)。到兒童3歲時,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兒童的平均積累詞匯量超過1000個,而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兒童的詞匯量接近500個,社會經濟地位可以解釋36%的詞匯量所表現出的變異(Hart & Risley 1995)。除了這些大背景,父母的行為特征及語言使用的個體差異也會通過影響兒童的語言經驗最終影響兒童獲得詞匯的速率和方式,兒童顯著地受到其父母講話特征的影響。所以作為家庭語言政策主體的父母,可以在應答性、參與交流的程度、對子女使用詞匯量的多少等變量上有意識地改變,從而影響兒童語言發(fā)展。

(2)家庭語言政策在后期語言習得中的角色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兒童語言會逐漸社會化。家庭語言模式的習得和使用會影響社會語言模式,反之亦被社會語言模式所影響,社會和家庭模式之間的這種雙向循環(huán)、相互影響的關系也常常發(fā)生在代際間的語言傳承過程中。在美國的雙語育兒研究領域,Tuominen(1999)發(fā)現,父母的語言政策往往受到學齡孩子的態(tài)度和實踐的影響,即多語家庭的孩子經常帶動其父母一起社會化,而非被自己的父母所帶動。

國內有關于武漢武鋼廠區(qū)青少年習得方言的調查,結果表明:他們的語言往往更多地受同伴的影響,他們會在有了一定的社會群體認同感后,自主習得大多數同伴使用的方言變體(吳瓊2003)。而這時他們在家庭中表現的語言意識會使父母的語言政策面臨新的壓力。

Hazen(2002)主要研究家庭使用的語言與社區(qū)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的交叉關系,當孩子開始對家庭以外的先進團體產生身份認同時,那些強化加固家庭方言的團體會促進孩子的語言堅持。

此外,隨著社會的全面數字網絡化,兒童接觸多語言類型的電影、電視、網絡、手機、各種應用軟件的幾率大大提升,家庭的語言規(guī)劃中,家長對于子女的電子產品的語言接觸規(guī)劃對兒童語言的發(fā)展也有巨大的影響。

家庭可以被看成一個網絡,在這個網絡中,語言意識在養(yǎng)育者和孩子的語言互動中逐漸形成和沉淀下來。只有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雙語或多語的家庭中,那些占統(tǒng)治地位的語言意識與當地的或個人的語言意識之間的競爭過程才能被清楚地感知到。家庭語言意識在影響語言實踐和孩子在語言習得的很多細節(jié)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六、結 語

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為了應對全球化對社會、個人語言能力的全新要求,社會和家長也將對兒童語言發(fā)展注入全新的關注內容:應對全球化,是選擇雙語還是單語?應對區(qū)域內自由流動又兼顧地域、民族情感認同,是選擇區(qū)域標準語還是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并舉?應對快節(jié)奏高科技的現代社會,還要從歷史傳統(tǒng)中找到心靈情感的歸屬和慰藉,是選擇日新月異的現代語言還是從古典語言中吸取養(yǎng)分?應對數字網絡社會全面來臨,想在虛擬社區(qū)中消除不適感,是選擇純潔的規(guī)范語言還是新語用規(guī)則下的網絡語言?這些錯綜復雜的家庭語言意識,影響著家庭成員的語言選擇,管理著各種語言之間的關系,最終將決定各種語言的生存狀況和社會的語言前途。然而,以前的兒童語言發(fā)展研究和經典語言政策研究都很少涉獵這些內容,而這正是家庭語言政策大有可為之處。因此本研究提出新時期家庭語言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并初步歸納了家庭語言政策七大研究領域及其關系模型,分析了家長語言意識的五大影響因素,總結了兒童語言發(fā)展早期和后期階段所需要的若干家庭語言策略等。拙文只做了非常有限的研究,但希望能吸引更多專家學者以兒童語言發(fā)展為立足點探討微觀語言政策,為兒童語言發(fā)展做好路徑規(guī)劃,提供系統(tǒng)策略,引導兒童語言發(fā)展朝著應對全球化、多語主義、多元文化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巴戰(zhàn)龍 2016 《如何打造雙語家庭——裕固族語言文化遺產傳承問題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5期。

博納德·斯波斯基 2011 《語言政策——社會語言學中的重要論題》,張治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翔飛 2012 《兒童語言習得與兒童一般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外語學刊》第4期。

李宇明 2010a 《努力培養(yǎng)雙言雙語人》,《中國語言規(guī)劃論》,李宇明著,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宇明 2010b 《中國語言規(guī)劃續(xù)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鄔美麗 2008 《家庭語言使用的代際差異及思考》,《語言文字應用》第4期。

吳 瓊 2003 《武鋼居民用語的初步調查》,《漢語學報》第5期。

許政援 1996 《三歲前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研究和有關的理論問題》,《心理發(fā)展與教育》第1期。

楊玉芳 2015 《心理語言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Berko-Gleason, Jean.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Boston: Allyn & Bacon.

Birdsong, D. 1999.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Mahwah: Erlbaum.

Caldas, Stephen J. 2006. Raising Bilingual-Biliterate Children in Monolingual Cultures.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Caldas, Stephen J. 2012. Language Policy in the Family. In B. Spolsky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Language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per, Ralph L. 1989. Language Planning and Social Chan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rdt-Christiansen, X. L. 2009. Invisible and Visible Language Planning: Ideological Factors in the Family Language Policy of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in Quebec. Language Policy 8, 3511-3575.

De Houwer, Annick. 1990. The Acquisition of Two Languages: A Case Stud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 Houwer, Annick. 1999.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Early Bilingual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Parent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In Guus Extra and Ludo Verhoeven (eds.), Bilingualism and Migratio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D?pke, Susanne. 1992. One Parent One Language: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D?pke, Suzanne. 2000. Cross-linguistic Structures in Simultaneous Bilingualism. In Suzanne D?pke (ed.), Studies in Bilingualis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Fantini, Alvino E. 1985.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a Bilingual Child: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Fishman, Joshua. 1966. Language Loyal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Maintenance and Perpetuation of Non-English Mother

Tongues by American Ethnic and Religious Groups. The Hague: Mouton.

Guasti, Maria Teresa. 2004.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Growth of Grammar. Boston: MIT Press.

Hart, Betty and Todd Risley. 1995.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s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Baltimore: Brookes.

Hazen, Kirk, 2002. The Family. In Jack Chambers, Peter Trudgill, and Natalie Schilling-Estes (eds.), 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Malden: Blackwell.

Hoffman, Charlotte. 1985.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wo Trilingual Childre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6 (6), 479-495.

Hoff, E. 2006. How Social Contexts Support and Shape Languag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Review 26 (1), 55-88.

Hornberger, Nancy H. 1988.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A Southern Peruvian Quechua Case. Dordrecht: Foris.

Jernudd, B. H. and J. Nekvapil. 2012. History of the Field: A Sketch. In B. Spolsky (ed.), Handbook of Language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ing, Kendall A. 2000. Language Ideologies and Heritag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3 (3), 167-184.

King, Kendall A. and Lyn Fogle. 2006. Bilingual Parenting as Good Parenting: Parents Perspectives on Family Language Policy for Additive Bilingual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9 (6), 695-712.

King, Kendall A., Lyn Fogle, and Aubrey Logan-Terry. 2008. Family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2 (5), 907-922.

Kouritzin, Sandra G. 2000. A Mothers Tongue. TESOL Quarterly 34 (2), 311-324.

Kuhl, P. K. 2004. Early Language Acquisition: Cracking the Speech Cod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5 (11), 831-843.

Kuhl, P. K. 2007. Is Speech Learning “Gated” by the Social Brain? Development Science 10 (1), 110-120.

Lanza, Elizabeth.1992. Can Bilingual Two-Year-Olds Code-Switch?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9 (3), 633-658.

Lyon, Jean. 1996. Patterns of Parental Language Use in Wales.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2 (3), 165-183.

Martínez-Roldán, Carmen M. and Guillermo Malavé. 2004. Language Ideologies Mediating Literacy and Identity in Bilingual Contexts.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4 (4), 155-180.

Nekvapil, J. 2006. From Language Planning to Language Management. Sociolinguistica 20 (1), 92-104.

Neustupn?, J. V. and J. Nekvapil. 2003. Language Management in the Czech Republic.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4 (3 & 4), 181-366.

Ochs, Elinor and Bambi B. Schieffelin. 1984.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ocialization: Three Developmental Stor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Richard A. Shweder and Robert A. LeVine (eds.), Culture Theory: Essays on Mind, Self, and Emo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kita, Toshie. 2001. Invisible Work: Bilingualism, Language Choice and Childrearing in Intermarried Famil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Owens, Robert E. Jr. 2001. Language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Pan, Barbara A. 1995. Code Negotiation in Bilingual Families: “My Body Starts Speaking English”.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6 (4), 315-327.

Pakir, A. 1994. Education and Invisible Language Planning: The Case of English in Singapore. In T. Kandiah (ed.), English Language Planning: A Southeast Asian Contribution.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Piller, Ingril. 2001. Private Language Planning: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Estudios de Sociolingüistica 2, 61-80.

Romaine, Suzanne. 1995. Bilingualism (2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Romaine, Suzanne. 1999. Bilingual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Martyn Barrett (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Hove: Psychology Press.

Seidlhofer, B. 2003. Oxford Applied Linguistics: Controversi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ohamy, Elana. 2006. Language Policy: Hidden Agendas and New Approaches. New York: Routledge.

Spolsky, Bernard. 1974. 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Barrier to Education. In T. A. Sebeok, A. S. Abramson, D. Hymes, H. Rubenstein, E. Stankiewicz, and B. Spolsky (eds.), Current Trends in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and Adjacent Arts and Sciences (Vol. 12). The Hague: Mouton.

Spolsky, Bernard. 2004. Language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olsky, Bernard. 2006. Language Policy Failures Why–Wont They Listen? In M. Pütz, J. A. Fishman, and J. N. Aertselaer (eds.), Along the Routes to Power: Explorations of Empowerment through Language.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Spolsky, Bernard. 2008. Family Policy Management: Some Preliminaries. In A. Stavans and I. Kupferberg (eds.),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Elite Ohlstain. Jerusalem: The Hebrew University Magnes Press.

Spolsky, Bernard. 2012. Family Language Policy–The Critical Domai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33 (1), 3-11.

Spolsky, Bernard and Elana Shohamy. 1999. The Languages of Israel.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Taeschner, Traute. 1983. The Sun Is Feminine: A Stud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Bilingual Children. Berlin: Springer-

Verlag.

Tuominen, Anne K. 1999. Who Decides the Home Language? A Look at Multilingual Famil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40 (1), 59-76.

Zentella, Ana C. 1997. Growing up Bilingual: Puerto Rican Children in New York.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

責任編輯:戴 燃

猜你喜歡
語言習得
兒童語言習得與小學英語教學
文理導航(2017年3期)2017-02-17 20:03:55
多模態(tài)語言體驗視角下的英文電影及其教學應用策略研究
論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 16:16:57
對喬姆斯基普遍語法的認識及其與語言習得和教學的關系探究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41:27
高職高專英語的語境化教學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7:07
地方高校開設語言實踐課的必要性及優(yōu)勢
考試周刊(2016年67期)2016-09-22 18:08:44
利用網絡資源創(chuàng)建大學生英語學習資料庫的實踐探索
對小學語文教育的一些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20:03:51
基于聯想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高中詞匯教學策略
將語用學理論應用于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實踐的探索
科教導刊(2015年35期)2016-01-14 03:03:38
德令哈市| 通州市| 南城县| 上林县| 丹阳市| 绥江县| 竹溪县| 荣昌县| 高尔夫| 武夷山市| 诸城市| 鹤峰县| 麻城市| 庐江县| 黎城县| 沽源县| 建湖县| 玉山县| 香河县| 天峻县| 砚山县| 芦溪县| 柳林县| 景泰县| 京山县| 台南市| 凤冈县| 廊坊市| 漠河县| 蒙自县| 龙江县| 新源县| 富阳市| 昭觉县| 陇南市| 洛川县| 疏附县| 康乐县| 内黄县| 福州市|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