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可欣++張紅
摘要:本文通過考察城市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為模式與態(tài)度差異,深入分析了夫妻權力與合作關系,探究家庭教育中夫妻的行動邏輯。研究發(fā)現(xiàn),在城市家庭教育過程中,家庭內部形成“嚴母慈父”的分工與權力格局。這一權力格局的轉變體現(xiàn)了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與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的轉變,有利于優(yōu)化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以及營造和諧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
關鍵詞:夫妻權力 家庭教育 嚴母慈父
中圖分類號:G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8-0173-02
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分工模式是“嚴父慈母”,由父母分別擔任社會性和生理性的撫育工作。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嚴父慈母”逐漸被“嚴母慈父”現(xiàn)象所取代。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經常性缺席,母親則承擔管理和教育子女的責任,這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女性職場參與度提高,當代家庭關系與家庭地位變化的新型構建。
一、家庭教育中夫妻權力與行動邏輯的表現(xiàn)
家庭中夫妻的權力角色與行動邏輯可成為子女心理發(fā)展認同和模仿的范本,從而影響子女社會化過程。以下通過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訪談案例來探討家庭教育中夫妻權力與行動邏輯的具體表現(xiàn):
(一)學業(yè)監(jiān)管
對子女的學業(yè)監(jiān)管愈來愈成為母親的職能與責任,母親對孩子的學業(yè)教育傾注很多心血,會很細致地監(jiān)管學業(yè)的方方面面,父親則傾向于對學習成果的關心。在筆者訪談的個案東東家對子女學業(yè)的監(jiān)管是典型的例子。
東東母親平日里跟上初二的東東交流最多的就是督促東東的學業(yè)問題,她說跟東東交流的口頭禪就是“作業(yè)寫完了嗎”“你快趕緊寫作業(yè)”等。東東父親則因工作忙碌,周內基本都不在家,對東東的學業(yè)也難以進行監(jiān)管,周末相處時會跟他講幾句道理,東東父親說:“我這也是沒有辦法,工作太忙了,管東東學習的事情交給他媽媽就好了?!睎|東父親也很在乎孩子學業(yè),看到成績不好也會著急,但很少會采取實際的措施對孩子進行學業(yè)教育。盡管東東母親的教育程度并沒東東父親高,對孩子的學業(yè)輔導隨著年級的升高也逐漸力不從心,但東東母親會通過自學以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來輔導孩子。
多數(shù)家庭夫妻雙方在子女學業(yè)監(jiān)管上選擇合作,夫妻平權的現(xiàn)象也體現(xiàn)女性家庭權力地位的上升。女性更多地在學業(yè)監(jiān)管上負責,體現(xiàn)個人教育素質能力的提升,能夠有能力去對子女課后問題進行相應解答;相應地男性則在子女學業(yè)監(jiān)管上減少了權力的分配。
(二)人際交往
在子女的社會化過程中,同輩群體對青少年有很大影響。家庭教育中對子女的人際交往的指導體現(xiàn)著夫妻權力的分配和“嚴母慈父”的行動邏輯。在個案明明家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對于子女的人際交往所體現(xiàn)出的“嚴母慈父”特點。
明明母親講述兒子和一個轉學過來成績差的朋友經常玩,后來明明的學習成績下降,明明母親便不允許兒子和他在一起玩?!八皇裁礃拥呐笥咽呛苤匾模煺叱嘟吆?,我就希望他能多交一些學習成績好的乖孩子做朋友,能夠共同進步最好,不能一起退步?!泵髅鞲赣H在對兒子人際交往方面也有自己的理念:“人就要多交朋友,一方面自己能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一方面也能互相鼓勵共同進步,交朋友也是人生過程中最美好的事情?!倍鴮τ谠谇嗌倌陼r期是否會介意自己的孩子交異性朋友,是否擔心自己的孩子早戀的問題,母親表示更為在乎,希望孩子不要過早有情感困擾,父親則表現(xiàn)得較為開放,并不那么嚴厲。
在子女的人際交往中,夫妻雙方的權力關系偏向母親分配的多一些,母親參與子女人際交往的內容和范圍更加廣泛。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天生的情感較為豐富,面對參與子女的人際交往更具有親和的性格優(yōu)勢,子女也更愿意與母親分享自己的朋友關系。另一方面女性在家庭教育中更加主動,會主動去詢問子女的朋友伙伴關系。
(三)金錢花銷
對子女金錢花銷的掌控與消費,體現(xiàn)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經濟資源的占有情況,也體現(xiàn)夫妻在家庭教育中對子女消費的態(tài)度理念。個案貝貝的家庭中父母對于孩子金錢花銷上的理念就很具有代表性。
貝貝的家庭條件不錯,父親主要是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貝貝平時上學三餐都在家里吃,零花錢使用不多,一旦貝貝問父親要零花錢,貝貝父親會一下子給很多。貝貝母親覺得對于孩子的零花錢這樣處理并不是太好,“我不想讓她覺得什么東西都來得太容易了,但她爸有時候會一下給她很多錢,這樣不太好?!彪m然都是本著對孩子好的出發(fā)點,夫妻雙方在具體行動上則會表現(xiàn)出差異。而對于貝貝去上補習班和興趣班這件事情就是由貝貝母親提出并安排執(zhí)行的,貝貝父親在這種事情上就只發(fā)揮自己的經濟能力,出資支持。
長期以來,男性掌握家庭中經濟權力,高額開銷基本都是男性做主,而隨著女權崛起,女性就業(yè)比例攀升,自身擁有資源增多,在家中事務的權力影響增加。女性賺錢能力提升、夫妻資源差距越來越小的背后是夫妻權力越來越平等化。夫妻權力平等化是女性權力的提升,亦是“嚴母慈父”的資源理論基礎。
(四)手機使用
進入信息時代,電子產品使用者的年齡逐漸降低,手機的功能亦由單一變得多元,對手機的使用幾乎可以覆蓋青少年對電子產品的所有需求。個案豆豆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對于孩子手機使用的態(tài)度很具有代表性。
豆豆母親平時不允許孩子去學校帶手機,只有豆豆父親在的時候才可以讓她玩一玩父親的手機,豆豆母親會規(guī)定她的手機使用時間:“基本上會讓她玩一個小時,到時間了就要去看書學習了?!焙⒆又v到周圍的同學很多都有帶手機,但自己沒有,就會有點委屈。但豆豆母親對孩子帶手機去學校這件事情的態(tài)度是:“想都別想,在家里偶爾玩一玩可以,但也必須要規(guī)定時間?!标P于手機使用這種具體事宜上,母親的態(tài)度都較為強硬,父親對這類事情則較少過問。
對于子女“手機使用”這一方面的管控,出發(fā)點在于功利主義,母親會理性地根據(jù)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會對子女的學業(yè)帶來的利弊得失進行權衡,認為嚴格管控更有利于子女的學業(yè)進步,以此來鞏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權力地位。
二、家庭教育中夫妻權力與行動邏輯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社會性別觀念與分工的變化
傳統(tǒng)的社會性別觀念是男性威權的產物,隨著社會性別觀念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現(xiàn)代人更加注重獨立和自主,婦女解放運動亦喚起女性主體意識覺醒,對夫權意識造成沖擊,男女平等的觀念逐漸獲得社會大眾的接受和認可。當夫妻為子女的現(xiàn)狀與未來權衡利弊時,家庭中兩性勞動分工相應產生變化,隨著女性對于職業(yè)和受教育的訴求,對自身價值和情感的追求不斷提升,開始不僅僅只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也承擔了一部分經濟責任,具備家庭教育的能力。女性連續(xù)就業(yè)使兩性經濟差距縮小,家庭地位的提高為兩性家庭平等打下了基礎,男性從家庭的經濟責任中解脫一部分,夫妻間的權力關系不再是支配與順從,而是趨向均衡化,這亦是家庭教育中“嚴母慈父”現(xiàn)象產生的社會基礎。
(二)家庭結構與功能變化
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的轉變?yōu)椤皣滥复雀浮爆F(xiàn)象提供了結構基礎。如今在城市的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中,對于子女的社會化撫育則成為重要的一項功能,家庭結構與家庭關系的發(fā)展變化離不開夫妻共同對子女的教育。子女在家庭的社會化過程中受到父母的教育,而父親與母親在對待子女時會展現(xiàn)不同的行為方式與態(tài)度差異。
在本研究所訪談城市家庭的孩子們眼中,家里都是母親較為嚴厲,管著家里的大小事務,承擔著對子女的教育,以指示性的命令為主,而父親則相對態(tài)度溫和,以說服性的教育為主。家庭各功能之間也具有互補與增益的關系,例如家庭良好的生產功能與經濟資源讓夫妻更有能力去實現(xiàn)家庭的繁衍功能以及對子女的教育功能。
(三)個體本位與個人發(fā)展
傳統(tǒng)社會以集體為本位,包括國家、民族、宗族以及家庭,儒學傳統(tǒng)亦是父權制下的文化產物。隨著現(xiàn)代社會自由主義的興起,以個體為本位成為現(xiàn)代秩序的基礎。以家族為本位時,家庭教育中的夫妻權力表現(xiàn)為“嚴父慈母”,父親掌握家中大權,婦女作為一種附屬存在,只能扮演日常照料的“慈母”。而自由主義的發(fā)展使女性的社會與家庭地位隨之提高,女性個體擁有更多的決策與話語權,因而在個體本位發(fā)展的今天,女性也能夠獨自撐起一片天。在家庭事務和對子女的教育中,女性不僅通過個人的發(fā)展提高自身素質,拓展自身資源,具有了教育子女的能力,又同時擁有與子女親近的傳統(tǒng)天賦,對子女的管教則表現(xiàn)為“嚴母”。父親在個人發(fā)展的情形下,對子女的愛與期望并未減少,但是對教育的不斷缺席,使得在孩子眼中成為在母親管教時能安慰自己的“慈父”。
(四)權力變遷與行動邏輯變化
男主外女主內是傳統(tǒng)社會中家庭的一種行動邏輯,在家庭中,“嚴母慈父”也是一種行動的表現(xiàn),與“嚴父慈母”不同的是,這種表現(xiàn)是傳統(tǒng)的延續(xù),其內部運作機制仍未變化,但母親的責任范圍增多,內涵與職能擴展,更主動地承擔教育子女與未來規(guī)劃的責任。在與孩子的相處中,父母進行工具性角色與表達性角色的分工,雙方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行為態(tài)度與表達方式。兩種角色之間的差異也能反映夫妻權力在家庭教育中的運作邏輯。同時,夫妻之間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著資源互補的關系,“主外”與“主內”正好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而各資源之間相互的這種影響也對雙方有增益,女性更具有教育的實力,男性也更加懂得表達與照顧。
家庭中夫妻的互動過程中充滿著對于權力分配與實踐的微小體現(xiàn),權力的運作過程是由在家庭中夫妻雙方所占有的資源或者所采取的權力技術來進行選擇和運用,由此,夫妻雙方在家庭事務和家庭教育的決策與安排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行動邏輯也會因此而受調節(jié)影響與變化。由“嚴父慈母”到“嚴母慈父”的權力變化,便體現(xiàn)在夫妻雙方對于這些教育互動過程中情境與事件的觀念與處理技巧之中。
參考文獻:
[1]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與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40-147.
[2]關穎.家庭教育社會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張麗梅.西方夫妻權力研究理論述評[J].婦女研究論叢,2008:75-81.
[4]張震.中國城市社區(qū)家庭“慈父嚴母”現(xiàn)象分析[M].山西:山西師范大學,2012.
[5]鄭丹丹,楊善華.夫妻關系“定勢”與權力策略[J].社會學研究,2003(4):96-105.
[6]徐安琪.夫妻權力模式與女性家庭地位滿意度研究[J].浙江學刊,2004(2).
[7]李銀河.女性權力的崛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46-48.
[8]余廣俊.中國現(xiàn)代家庭教育模式的建構[J].理論月刊,2010(11):87-8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