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祿
摘要:關(guān)注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真正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是21世紀的德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新課題。本文結(jié)合班主任工作,談?wù)勅绾巫寪鄢錆M智慧,從而更好的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關(guān)鍵詞:以人為本;人格尊嚴;班主任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18-01
“以人為本”的教育,是指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要以人為管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中心,圍繞著激發(fā)和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展開工作。強調(diào)對人性的理解,樹立以人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從而理解人,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關(guān)心人,愛護人,培養(yǎng)人,教育人。
班級管理工作中如何關(guān)注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真正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是21世紀的德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新課題。愛是教育的根本,智慧的愛是教育的關(guān)鍵。只有在在幫助別人時,如果能夠智慧地給予,智慧地關(guān)愛,保護受助者的人格尊嚴,引導她自己從困境中走出來,讓她在身體乃至心靈上毫發(fā)無傷,是我們教育者的,特別是班主任的重要責任。
1.立足“以人為本”,用智慧去看待學生差異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舉過這樣一個教育案例,“讓所有剛?cè)雽W的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如去提水,一個孩子提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個孩子能提20多桶,如果你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多桶,那么,就會損害他的力氣,明天想干都干不成了,說不定還會躺到醫(yī)院里”。這個教育案例,啟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在班集體的共同學習生活中,由于學生的性別、性格、愛好和心理等因素的差異,他們的需要也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男學生具有較強烈的競爭心理和參與意識;女學生更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師的關(guān)心和愛護,但自尊心較強;取得進步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遇到挫折困難的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安慰和幫助……面對學生的差異,需要班主任以人為本,深入調(diào)查了解,善于體察,認真分析學生各種差異和需求。我們要用智慧去對待差異,因材施教,才可能讓愛心傾注每個學生,使學生獲得最大的發(fā)展。
我任班主任的班級,也有過相關(guān)案例。班級中有一位宋某某的同學家境比較困難,但該生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良。我經(jīng)過初步觀察,就有了“窮切益堅”的好感。于是當學校困難補助申請工作啟動之時,我萌發(fā)了想幫助她的想法。但是當遞交申請的活動截止后,我未發(fā)現(xiàn)該生的貧困補助申請時,有些疑惑,但我堅持立足“以人為本“,用智慧去看待學生差異,選擇了首先尊重學生的意愿,沒有強迫他申請補助。
2.實踐“以人為本”,用智慧走進學生心靈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的智慧實際上是教師的智慧,教師智慧來自反思與學習。教師應(yīng)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結(jié)合起來,常懷空杯心態(tài),不斷充電,更新育人理念,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相結(jié)合,研究學生,讀懂學生,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其所思所想,加以及時正確的引導,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蘇霍林斯基也曾經(jīng)有過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剔透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老師的加倍呵護,這種呵護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實踐。
班級管理工作中,要理性對待學生的需求。對學生合理的需要,應(yīng)盡可能予以適當?shù)臐M足;對那些因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而暫時難以滿足的需要,班主任應(yīng)善于做好心靈的溝通,實事求是地向他們說明原因,講清道理,表示對他們的關(guān)心,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
同時,學生情感需要的滿足是推動其進步的基本動力源泉,它會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求知欲。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里,就會感到自身的價值。學生人格得到尊重時,就會輕松地、愉快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
例如,我任班主任的班級中,宋某某同學的父親又打來一個求助電話,我對她的家庭有了進一步了解,并為這個家庭的境遇深感憂慮。我抱著一個“以人為本”的思想,選擇了讓同學們一起來幫助她。但是,事與愿違,當我滿心歡喜地把同學們募捐的費用轉(zhuǎn)交給宋某某同學時,被她斷然拒絕了。此時,我無奈之余,更多是反思。最終,我選擇了尊重和走進他的心靈。我沒有以愛之名,綁架學生,這樣會給她帶來二次傷害。
我積極的反思和學習,并從二戰(zhàn)期間一位德國老師智慧助人的故事受到啟發(fā),逐漸開始讓這位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為班上服務(wù),從“信使”,到“創(chuàng)收達人”,她干得不亦樂乎,最后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資助愿望,并且進行了感恩教育,讓她在將來傳遞善行。
一個教師值得榮耀的是才能,而比才能更值得珍視的是懂得“以人為本”的智慧地施愛。智慧地施愛就像一縷春風,喚醒人、打動人,從而收獲一種心靈的對話、情感的溝通、思想的交融。如此,我們的教育才會春風化雨,桃李芬芳。
參考文獻:
[1] 陶妙如.讓愛智慧[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
[2] 陳玉琨.培育美好人性[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0.
[3] 莫雷.教育心理學[J]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