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飛
【摘要】我們能不能做到在上課開始時就讓學生的注意力即刻轉(zhuǎn)移到課堂上來,并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這是上好一堂課的首要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課堂的導入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一節(jié)課“導入”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率和效果,“導入”如同是電影的序幕,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局,也如指示標,引導著學生的思考的方向?;蛘哒f,導課是整個課堂教學中的“熱身”,為課堂即將進行的活動作好充分準備。我們精心去設計導課環(huán)節(jié),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為整堂課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導課;教學目標;課程設計;學習熱情;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269-02
本文就是結合我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的一些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想法法以及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用學生熟悉的人或事導入
故鄉(xiāng)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地方,一提起老家的地理知識,同學們就會感到特別親切,也很有探究的欲望。用鄉(xiāng)土地理的內(nèi)容導入新課,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課堂興趣。如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有一節(jié)課講到地形影響聚落的時候,我就是以我們衢州城區(qū)的位置導入的,不只是讓同學們了解家鄉(xiāng)的位置,同時讓他們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美麗,激發(fā)起他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從而愉快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的目標。
二、從其他學科進行導入
例1:語文學科,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寫出的很多詩文也包含著豐富的地理內(nèi)容,為我們現(xiàn)在的地理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玩文字素材。用古詩詞進行新課的導入,可以營造出活潑又不失嚴謹?shù)膶W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學習。如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關于“地球的自轉(zhuǎn)”,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來導入相關的學習內(nèi)容,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地球無時無刻不在自傳,并大致知道赤道自轉(zhuǎn)的速度。在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講流域的綜合開發(fā)與治理,用我國的三峽工程時導入,引入毛主席“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詞句,用來說明三峽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以及好幾代領導人建設三峽工程的夙愿,并最終體現(xiàn)建設三峽工程的重大意義。
例2:美術學科,圖畫特別是漫畫學生們都特別喜歡,是用簡單卻“浮夸”的線條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進行尖銳的諷刺效果。在我們地理的教科書本中也有一些漫畫,用這些漫畫也可以作為導入新課的素材。如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講人口增長模式時,用“苦難的母親”這一幅漫畫,看到了“地球的壓力”,也引出了世界的人口狀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講生物資源時,以漫畫“大難來臨”和“悲哀的小鳥”來導入。總之用圖畫導入,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地理課堂表達的問題更加深刻。
三、用課堂實驗導入
如果我們的學生對所教的內(nèi)容感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并且深入地進行學習,課堂實驗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好方式,地理恰好又是一門可以以實踐的學科,如果地理教師把實驗內(nèi)容設計得再有趣一點,定能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還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如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外力作用,課堂上用紙盒放一堆沙子進行地形的模擬,然后找一位同學用杯子緩緩的把水倒在最高處,其他同學可以微觀,然后觀察沙子的情況,并寫出小組的總結,感覺整節(jié)課學生都意氣風發(fā),躍躍欲試。
四、用多媒體導入
視頻、圖片、音頻往往能使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這些素材往往更加直接、生動、形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恰當?shù)剡x用多媒體資料,能更好地把課堂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還能豐滿教學的過程,從而讓學生獲得剛好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選擇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戚戚相關的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多媒體導入新課,能夠很快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講授自然災害一節(jié)時,我放映了學生感興趣的電影《后天》中的“地球毀滅”節(jié)選內(nèi)容??赐觌娪捌沃?,提問:剛才我們看見的場景說明了說明?它和人類有關系嗎?這樣也會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學生面對沖擊力十足的畫面都陷入沉思,都深深感到作為地球的一個要素——人類,原來是如此渺小,也認識到以后人類的發(fā)展應該注意環(huán)境的保護。
五、用新聞事件導入
筆者每天有一個任務就是瀏覽網(wǎng)易、新浪等網(wǎng)站的新聞,并思考能不能為課堂所用,利用最新的社會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更有一種社會參與感。
現(xiàn)在的學生通過手機報紙電視等媒介對身邊的時事都非常了解,其中還有部分學生甚至是積極關注。地理教師可以利用最新的新聞時間導入新課,并嘗試分析和探討社會問題,讓學生運用平時學習所掌握的知識解決課堂上的問題,可以給學生一種成功感。并且以后的課堂,學生為了更多地體驗這種成功的感覺,必然會更多關注生活中的各種事件,還能想方設法去深挖事件背后的故事,為學生后來的成長也奠定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六、用案例分析導入
課前發(fā)一張導學案例,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識進行討論分析,這種方法與“新聞事件導入法”同樣是教師給出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思考。不過案例分析更注重知識性,往往用一些經(jīng)典的案例系統(tǒng)的去剖析地理現(xiàn)象,并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從而獲得新的知識。案例分析讓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現(xiàn)實問題,可以有力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會感覺到學習的蒼白和空洞,同時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結論
總之,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導課時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甚至認識到自身的學習責任,當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學習責任,他們就會自覺地學習,在以后的課堂中可以更專注地投入到課堂探究學習中。
參考文獻
[1]張廣營.高中地理課導入藝術[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2):149-149.
[2]王淑蘭.地理課的引入淺談[J].考試周刊,20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