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說《微物之神》講述了一個令人欲哭無淚、欲罷不能的故事,主人公阿慕是一位來自高種姓家族的女子,即使這種高貴的出身,也沒能讓她擺脫印度男權社會種姓制度下所謂“愛的律法”的束縛,從而遭受了各種悲慘的命運。
【關鍵詞】《微物之神》 阿慕 父權制 種姓制度
一、引言
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的主要責任是為兒童和成年男子提供母愛,這被認為是無可非議的。這部小說的主人公阿慕來自喀拉拉邦一個著名的敘利亞基督教家庭,她公然反抗自己的原生家庭,與孟加拉婆羅門結婚。帕帕奇堅持認為大學教育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是完全不必要的花費,當她的父親帕帕奇不允許她上大學的時候,阿慕的反抗就開始了。
二、男權社會的受害者
在歷史上,女性都被冠以“他者”和“第二性”的標簽,她們在家庭內和社會上都處于次要地位。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孩子,作為男性的恰克,不管他的行為如何,總是受到庇護和寬恕;而作為女性的阿慕,無論她付出多少努力,都被忽視和孤立,有時她覺得自己好像不存在似的,她十八歲的生日來了又去了,沒有人注意到,或者至少是她父母沒有注意到,最后,她逃離了那個可怕的家庭,她再也不想回去了,但是她嫁錯了人。阿慕的丈夫酗酒,暴力,有嚴重的沙文主義傾向,阿慕拒絕成為他的歐洲老板的情婦,別無選擇,只能帶著她的雙胞胎孩子回到她父母的家。
基于對父權制的認可,一個離異的女人在阿耶門連是被鄙視和不受歡迎的,因為無論發(fā)生什么,女人都應該忠于婚姻,女人離婚是不道德的,因為她們一生中只有一次結婚的機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個被丈夫欺負的女兒在父母家里也是受盡折磨、羞辱和被疏遠。在她九歲的時候,父親帕帕奇狠狠抽打了她,把她最喜歡的靴子打得粉碎,就像阿慕是他的敵人的女兒一樣,他親用象牙柄馬鞭鞭打她,她也不哭。隨著年齡的增長,阿慕學會了忍受這種冷酷無情的摧殘,她產生了一種崇高的不公正感,以及在一個長期被 “大人物”欺負的小女孩身上所產生的那種草率的魯莽。阿慕從她的青年時代起,就非常清楚男人在男權社會中享有特權的這種社會規(guī)范,很少有人會質疑類似的社會失衡。除了雙胞胎,沒有人關心阿慕的痛苦,作為一個有家有父母的“孤兒”,她被其他家庭成員逼得走投無路,孤立無援。
三、男權社會的反抗者
阿慕的一再被拒絕,迫使她進行本能的抗拒,最終不得不在賤民維魯沙那里尋求情感上的庇護,二人之間緩慢而微妙的變化就發(fā)生在阿慕凝視維魯沙的時候。“凝視”這個詞是由精神分析學家雅克·拉康提出的,它指的是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被注意和觀察時出現的一種焦慮狀態(tài);拉康認為,這種心理效應是,當主體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形物體時,就失去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通過短暫的凝視時刻,阿慕把這個男人變成了被動觀察的人,而她自己則是積極的觀察者,因為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迫切渴望被人注意到。作為一個有兩個孩子的離婚婦女,那種無助感和存在感使阿慕逐漸地想要接近維魯沙,一個與她同樣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男人。
“阿慕從浴室門上的鏡子里凝望這自己的身體”,根據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嬰兒會在6個月左右大時開始感知自己,從鏡子或其他象征性的裝置中認出自己,鏡像階段通過自我認同的過程來描述自我的形成,自我是認同自己的鏡像的結果。阿慕仔細地審視著鏡子里自己的身體,突然意識到一個女人在單調乏味的生活中慢慢老去,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通過這種獨特的自我反省方式,她像嬰兒一樣通過鏡子重新確立了自己的自我意識,維魯沙觸發(fā)了阿慕對女人欲望的渴望,因此她不愿意再做被壓抑的“他者”,更喜歡用她自己的方式來定義她自己的存在,成為她自己生活的主人;然而,作為古代社會等級象征的種姓制度,早已制定了“誰應該被愛、如何被愛和愛多少”的愛的律法,其中一條就是高種姓的女子絕對不允許和低種姓的男子有任何關系。這里的愛是有條件的,它成為了命令、恐嚇和控制的借口,也是對服從的獎賞,而不是每個人都有被愛的權利。阿姆拒絕服從,愛上了低種姓的維魯沙,挑戰(zhàn)了印度社會愛的律法,違背了父權的話語,他們的性關系模糊了“觸碰”和“不可觸碰”的界限,她完全背離了由男性定義的恰當的母性行為,試圖顛覆父權制的統(tǒng)治,而她必將被社會所否定,被認為是“不潔的女人”,最終在恐懼中孤獨地死去。
四、結語
顯然,阿慕很不幸地成為了舊的父權和種姓制度的受害者,她被她的父粗暴地虐待,被她的母親冷酷地厭惡,被她的丈夫無情地背叛,被她的哥哥殘忍地放逐,被她的姑媽惡毒地陷害。盡管阿慕有如此多的痛苦和悲傷,但他的強大和勇敢足以讓她反抗現存的權威;盡管她的反抗導致了她的毀滅,她周圍的世界也分崩離析,但作為一名堅強的抗議者,她勇敢地嘗試著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參考文獻:
[1]李樹欣.劃界與越界:《微物之神》中的空間敘事[J].外國文學評論,2015(1).
[2]羅伊,阿蘭達蒂.微物之神[M].吳美真,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3]Roy,Amitabh.The God of small things:A Novel of Social Commitment.New Delhi:Atlantic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2005.
[4]Roy,Arundhati.The God of Small Things.New York: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2008.
作者簡介:劉娜(1979-),女,陜西人,咸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