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怡 然
近年來,為了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守信聯(lián)合激勵、失信聯(lián)合懲戒機制,財政部獨立或聯(lián)合其他部門發(fā)布了一系列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定了政府采購失信懲戒的具體辦法。如《關于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查詢及使用信用記錄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庫〔2016〕125號)提出,要對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及評審專家進行失信約束,依法限制失信主體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失信懲戒機制的建立旨在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改善政府采購環(huán)境、提高經(jīng)濟活動效率,其出發(fā)點無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根據(j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憲法原則及其在政府采購法中的具體體現(xiàn)——公平競爭原則,政府采購應向所有有參加意向的供應商敞開大門,不得無故排斥,應給予其均等的機會和待遇;同時在選取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時也應一視同仁,不得厚此薄彼。在政府采購活動中設置對失信主體的限制措施,就其造成的法律后果而言,似乎有悖于憲法和政府采購法所規(guī)定的平等、公平原則。那么,政府采購失信懲戒機制存在的理論依據(jù)何在?建立這一制度是否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帶著這些疑問,本文將從大陸法系法律制度、法學理論的源起——羅馬法中尋找答案,考察羅馬法上的“喪廉恥”制度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語境下對規(guī)范政府采購活動的借鑒價值。
作為人類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龐大帝國,羅馬為了維持在廣袤地域上對復雜社會公眾的統(tǒng)治,在人格和身份問題上進行了詳盡的法律規(guī)定。在對“喪廉恥”制度進行剖析之前,首先要理解“令名”這一羅馬法上與人格緊密關聯(lián)的概念,這是“喪廉恥”制度產(chǎn)生的先決因素。令名有時也被譯作名譽,指外界對個人的尊重程度,這種尊重源自其應得的賞罰。作為社會評價機制,令名通過個人在道德上積極的一面對外展示,社會根據(jù)個人道德水平賦予其適當?shù)牡匚?。①See A. H. J. Greenidge,Infamia-Its Place in Roman Public and Private Law,Clarendon Press,1894,pp. 1-2.羅馬社會重視令名,將令名與個人行為能力綁定,故立法者將這種社會評價體系以法律形式鞏固,用以維持社會秩序。法律意義上的令名指向個人人格的完整性,令名的好壞影響其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資格,以及是否享有全部的公權和私權。②參見周枏:《羅馬法原論》(上冊),商務印書館第1994年版,第125頁。
受奴隸社會經(jīng)濟基礎的歷史性局限,羅馬法無法如現(xiàn)代法律那樣遵循“人人平等”原則,但對于具有同等身份和人格的公眾而言,其令名在初始狀態(tài)下是相同的,法律對令名的干涉主要以減損為主。令名減損有不能作證、“喪廉恥”、污名三種形式。不能作證指喪失作證人或請他人為自己作證人的資格。由于羅馬法規(guī)定個人從事要式買賣、現(xiàn)金借貸、婚姻、立遺囑等行為須有證人參加,所以受到不能作證制裁的個人將喪失大量的民事行為能力,③參見周枏:《羅馬法原論》(上冊),商務印書館第1994年版,第125-126頁。其效果集中于私法領域;“喪廉恥”和污名的制裁雖然更偏重于公法后果,但其中污名并非法定的令名減損情形,污名者所遭受的是來自公眾觀念及自由意志的譴責,④See Albert Kocourek and John H. Wigmore,Evolution of Law:Select Readings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egal Institutions (Volume III) ,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18,pp. 430-431.具有輿論監(jiān)督的屬性,故被稱為事實上的“喪廉恥”。那么,名實相副的去廉恥制度又是怎樣一種情形呢?
“喪廉恥”有間接和直接兩種,間接“喪廉恥”伴隨著執(zhí)法者判決產(chǎn)生,直接“喪廉恥”則是從事特定法律行為的自然后果。具體言之,但凡觸犯了公法或私法,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為人敗訴的同時宣告其“喪廉恥”,是為間接;但凡做了某種法律明確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為,或從事下賤職業(yè),羅馬執(zhí)政官或監(jiān)察官便可根據(jù)事實在選舉時將該人從名單中剔除,或在登記戶口時作出“喪廉恥”的記載,是為直接。⑤參見周枏:《羅馬法原論》(上冊),商務印書館第1994年版,第126頁。由此可見,“喪廉恥”隱含著個人社會責任的意味,是伴隨個人錯誤的行為或生活方式而來的譴責。這種譴責由主管當局進行宣告,因此具有公法效力,可以被視為一種帶有附加刑意義的刑罰措施,或一種行政處罰手段。“喪廉恥”制裁的效果包括喪失(被)選舉權、喪失服兵役的權利、訴訟權受到限制等。⑥參見周枏:《羅馬法原論》(上冊),商務印書館第1994年版,第126-127頁。結合羅馬法關于市民法和萬民法的規(guī)定來看,“喪廉恥”者被剝奪了市民權中的公權部分,從而將成為類似于“化外民”的存在。
就“喪廉恥”的執(zhí)行方法來看,國家強制力是宣告制裁效力的唯一來源。眾所周知,在長期存在的小型社交圈中,成員相互而言具有獨一無二性,借助“明確記號”或“身份掛鉤”的概念,以及生平細節(jié)的組合,成員方可完成彼此間身份的識別。⑦參見[美]歐文·戈夫曼:《污名——受損身份管理札記》,蘇國勛譯,商務印書館第2009年版,第77-78頁。這樣的小型群體即通俗而言的“熟人社會”,但凡不道德者在這樣的社會形態(tài)中一經(jīng)被揭發(fā),其他成員即可將其區(qū)別開來,無須某種強制力的介入。但對于羅馬這樣一個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人員流動頻繁的復雜社會,如僅靠個人自我判斷來識別其他社會成員的品性,不道德者將很容易隱瞞其瑕疵屬性,反復實施損人利己的行為。此時,必然需要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法律來區(qū)分不道德者與守序者,而這正是通過為不道德者打上恥辱的烙印來實現(xiàn)的。羅馬法以官方記錄或宣告的方式為“喪廉恥”者作出記號,并形成檔案加以管理,一套原始的社會信用體系就此建立,“喪廉恥”者可受到社會與法律的雙重譴責和監(jiān)督。
就“喪廉恥”的執(zhí)行后果來看,羅馬法限制從事過瑕疵行為之個人的公權,主觀上旨在維護只有具備良好品格的人才能行使政治權利,參與公共事務并管理國家和社會。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個體可能會在利己主義的驅動下突破道德和法律的桎梏,以損害他人或公共利益來實現(xiàn)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既然有這方面前科的“喪廉恥”者在一般事務中尚且無法保持理性,一旦給予其參與公共管理甚或執(zhí)掌公器的機會,很難保證權力尋租不會發(fā)生。通過剝奪“喪廉恥”者之公權,可以達到三個目的:第一,排除其進一步蠶食社會公共利益的可能,并通過懲戒達到教育的效果;第二,遏制其他潛在利己主義者從事錯誤行為的傾向,形成威懾效應;第三,增強政府公信力,引導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正因為如此,羅馬法的令名概念和“喪廉恥”制度對于現(xiàn)代社會治理,尤其是在政府采購領域如何建立誠實信用的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從制度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喪廉恥”已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浮沉。那么,這項古老的制度究竟是否契合現(xiàn)代法制的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喪廉恥”設立的初衷在于為道德的最低點劃出邊界(義務的道德),而期待引領人類走向其所能達致的最高道德境界(愿望的道德),這一宗旨顯然突破了歷史的局限,同樣符合現(xiàn)代法制的旨向。根據(jù)富勒關于兩種道德的觀點,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實現(xiàn)人之力量的道德”;義務的道德則“確立了使有序社會成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會得以達致其特定目標的那些基本規(guī)則”。①[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鄭戈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7-8頁。一方面,“喪廉恥”和愿望的道德相互影響。首先,促使社會成員在共有價值規(guī)范的框架內(nèi)行事,進而實現(xiàn)愿望的道德是“喪廉恥”制度建立的動因;其次,“喪廉恥”制度推動社會成員將隨機、盲目的行為規(guī)范化,響應了愿望的道德的內(nèi)在號召。從羅馬到現(xiàn)代,如果不考慮階級變遷、物質發(fā)展因素,關于人類生存理想狀態(tài)的圖景大體上是類似的,人類所能開辟的通往該種理想狀態(tài)的道路也是殊途同歸。換言之,“喪廉恥”在立法宗旨上和包括政府采購失信懲戒機制在內(nèi)的現(xiàn)代法律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作為一項法律,“喪廉恥”更親近于義務的道德。不管是國家、社會還是其他個體,都不能“強迫一個人去過理性的生活”,只能“將較為嚴重和明顯的投機和非理性表現(xiàn)”排除出一個人的生活,從而為理性生活提供邏輯學上的必要不充分條件。②參見[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鄭戈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2頁。義務的道德恰恰能為人類圈出行為禁區(qū)。但是,道德始終具有主觀性、不確定性和自發(fā)性,彌補這些缺陷的,則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法律。通說認為,“法律確認的道德規(guī)范在其效力范圍內(nèi)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執(zhí)行,這樣道德規(guī)范就被納入法律規(guī)范要求的軌道之上,從而使道德得以強力實施并獲得了制度性保證”。③岳樹梅:《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研究》,載《探索》2015年第1期。“喪廉恥”通過明確個體行為中的可為模式、勿為模式,樹立了如何不受譴責地在羅馬社會立足的行為范式。這種行為范式以愿望的道德為參照而確立,因此,盡管“喪廉恥”為自由套上了枷鎖,卻能夠被普遍地理解和接納。從這一視角來看,“喪廉恥”的本質是將道德法律化,是在復雜社會環(huán)境下個體互動過程中基于反復實踐所達成的社會契約,在生成動因和實現(xiàn)手段兩方面同包括政府采購失信懲戒機制在內(nèi)的現(xiàn)代法律具有一致性。
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是,鑒于“喪廉恥”是在平等社會關系中創(chuàng)設不平等地位,那么其是否有悖于現(xiàn)代法制的平等原則?從社會契約論的觀點來看,為擺脫依靠自力救濟維護自然權利的不穩(wěn)定性之缺陷,個體轉讓了部分自然權利給社會,組成國家以尋求有序的治理狀態(tài)。①參見高鴻鈞:《現(xiàn)代西方法治的形成》,載高鴻鈞等編:《法理學閱讀文獻》,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64頁。國家將注意力集中于未能遵守社會契約的個體,對其表示譴責或施加懲戒,而不會驚擾守序的大多數(shù)。②參見[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鄭戈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37頁。在這樣的體系中,法律對守序者的自然權利予以統(tǒng)一的保護,對不守序者違背社會契約的行為予以公正的制裁,摒棄歧視和差別待遇,這才是平等原則的真正內(nèi)涵。正如前文所討論的那樣,“喪廉恥”是一種刑事或行政處罰手段,若僅以其表征推導出“喪廉恥”不符合平等原則的結論,那么現(xiàn)代刑法、行政法等諸多法律都將失去存在的正當性。平等原則在“喪廉恥”中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平等地保護守序者的法益、平等地認定違法、平等地裁判和執(zhí)行懲罰,這在司法原則上與現(xiàn)代法律具有一致性。同理,政府采購失信懲戒機制運行得當,不僅不違背公平競爭原則,甚至對營造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能起到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羅馬法對后世影響深遠,其核心內(nèi)涵和外在形式被各國法律所繼承接納,包括“喪廉恥”在內(nèi)。我國現(xiàn)行法律體系中與間接“喪廉恥”類似的是刑法明確的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這一刑罰適用于政治犯、被判死刑的犯罪分子及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犯罪分子,被剝奪的權利包括: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擔任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而與直接“喪廉恥”類似的條款則可見于《公務員法》《法官法》《人民警察法》等,為保證相關公職者隊伍的純潔性,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被開除過公職的人員依法不能擔任公務員、法官和警察。同時在一些與公共治理、公司治理有關聯(lián)的職業(yè)方面,法律也引入了特殊主體從業(yè)資格喪失機制,例如《公司法》《教師法》《律師法》禁止有特定犯罪記錄的人員從事這些職業(yè)或擔任某些職務。由此可見,“喪廉恥”不僅符合現(xiàn)代法制的需求,甚至早已被移植到不同法律的條文里,推動法治社會的構建進程。綜上所述,將“喪廉恥”引入政府采購活動完全具有可行性。
從語法結構來看,“政府采購失信懲戒”是由“政府采購”和“失信懲戒”這兩個概念疊加而成的名詞組合,因此有必要分別探討“喪廉恥”和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
首先是“喪廉恥”和“政府采購”的關系。按照《政府采購法》的定義,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規(guī)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nèi)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從上述界定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采購的主體具有公共性,其實施采購行為的目的是維持自身日常業(yè)務的開展、滿足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另一方面,政府采購的資金來源具有公共性,主要是來自納稅人繳納的稅收和提供公共服務收取的費用,體現(xiàn)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點。除最直接財政意義外,政府采購還擔負著實現(xiàn)國家宏觀調(diào)控、活躍市場經(jīng)濟氛圍、推進反腐倡廉工作、保護民族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復雜職能,影響重大。因此,政府采購領域不能完全套用意思自治的原則,需要受到一系列公法規(guī)則的約束,從而“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參考德國學者伊普森的“二階段理論”,政府采購可分為兩個階段:執(zhí)行政府采購程序階段和簽訂政府采購合同階段。其中,前一階段為公法性質,后一階段為私法性質。③參見陳又新:《政府采購行為的法律性質——基于對“兩階段理論”的借鑒》,載《行政法學研究》2015年第3期。在我國政府采購法律體系中,從采購方式的確定、采購人員的組成、采購文件的編制和發(fā)布、響應文件的接收、評審、成交供應商的確定、成交通知書的發(fā)布到質疑與投訴的處理,無不受到行政法的約束,昭示著政府采購程序的行政本質。而在簽訂和履行政府采購合同時,政府與供應商是平等的交易主體,適用《合同法》的規(guī)定,具有民事特征。表面上,失信懲戒機制對政府采購活動的介入集中在采購程序階段,以阻斷失信主體參與一項行政活動,但實質上,該機制剝奪了失信供應商以產(chǎn)品或服務參與公共事務、失信采購代理機構和評審專家主導或影響政府采購結果的機會。政府采購訂單通常金額較大,參與政府采購除經(jīng)濟收益之外,對供應商和采購代理機構而言還意味著商譽上的提升,①參見姜波:《政府采購不良供應商停權基礎問題研究》,載《河北學刊》2016年第1期。對評審專家而言意味著專業(yè)素養(yǎng)、個人信譽受到認可。限制其中的失信主體參與政府采購,客觀上為其增加失信成本,既是對失信行為的懲戒,更能為改善政府采購環(huán)境提供正面引導,在效果上與“喪廉恥”異曲同工。
其次是“失信懲戒”與“喪廉恥”的關聯(lián)。眾所周知,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政府采購必然需要引入競爭機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供應商間的競爭促使其通過提高產(chǎn)品質量、降低產(chǎn)品價格來爭取訂單;②參見馬海濤、姜愛華:《政府采購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46頁。而為了創(chuàng)造良好的競爭環(huán)境,所有供應商都應得到均等的機會和待遇。公平競爭局面的達成,需要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供應商應恪守誠實信用原則,杜絕虛假響應、欺詐和串通等不良行為;另一方面,采購代理機構和評審專家應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不濫用權力偏袒或歧視任何供應商。作為政府采購的行為底線,采購活動的當事各方應嚴格遵循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誠實信用原則,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義務的道德。如果底線被突破,就可能導致政府采購信用的塌方式破產(chǎn)。然而事后懲罰具有遲滯性,失信成本在失信行為發(fā)生后隨即支付,因此將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中的潛在失信者提前剔除,是基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益考慮的必然手段,是順利完成采購任務的重要保障。
從發(fā)生契機來看,失信行為是個體基于失信成本和失信收益的計算結果。當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時,個體為實現(xiàn)自我利益最大化會嘗試一切可行的方法,進而從事失信行為;當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時,為避免制裁和損失,個體對其可能做出的失信行為進行自覺消解。③參見胡朝陽:《社會失信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基于外部性內(nèi)在化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載《法商研究》2012年第6期。在反復實施失信行為的情形中,失信者利用了受害人信息不對稱性的劣勢,因此,失信懲戒機制的設計必然要從如下兩大角度考慮。首先是提高失信成本,這正是限制失信主體參與政府采購的目標和作用之一,上文已然提及。其次是提升信息的收集與傳播水平,將失信行為由“一對一”轉變?yōu)椤耙粚Χ唷钡母窬?,將短期?nèi)靜態(tài)的信息不對稱轉變?yōu)殚L期的動態(tài)的信息對稱,使有失信記錄的個體在一定時間內(nèi)受到來自全社會的聯(lián)合懲戒,④參見程民選、李曉紅:《社會信用協(xié)同治理:制度、技術與文化》,載《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這需要通過為失信主體打上便于識別的烙印來實現(xiàn)。完全的誠信是一種愿望的道德,基于這一認識,法律應界定出顯見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失信行為。當這些行為發(fā)生,失信主體在社會信用體系的框架內(nèi)被廣而告之,并接受社會與法律的雙重譴責和監(jiān)督。因此從方法來看,失信懲戒正是“喪廉恥”的現(xiàn)代翻版,也是現(xiàn)代社會必須存在的管理手段。
我國宏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當下仍處于初級階段,作為其中一環(huán)的政府采購失信懲戒尚有許多內(nèi)容亟待改進。以“喪廉恥”為鑒,可對如何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提供些許啟迪。為使失信懲戒制度名正言順,首先必須明確商譽權的人格權地位。與羅馬法上的令名相類似,商譽是一種社會評定機制,表現(xiàn)為“市場主體在社會對其產(chǎn)品、名稱、服務、信用等諸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所獲得的聲譽及由此而帶來的利益”。⑤許中緣:《論商譽權的人格權法保護模式——以我國人格權法的制定為視角》,載《現(xiàn)代法學》2013年第4期。市場主體長期積極經(jīng)營和保護商譽,可以使其轉換為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作為一項權利,商譽權具有固有性、專屬性、防御性的特征,這與令名和現(xiàn)代的人格權概念具有共通之處。我國目前立法體系中尚無商譽權概念,僅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損害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做了禁止性規(guī)定,但并未明確其歸屬。若在民法體系中將商譽權作為人格權進行立法,不僅有助于為權利人在商譽受損時提供救濟,還可以通過法律對違反公序良俗的市場主體實施名為“商譽減損”的干涉,在保全其主體資格的前提下使其權利能力受到限制。這將構成對失信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施行懲戒的大前提。
當然,因“喪廉恥”受制于羅馬社會經(jīng)濟和法學理論發(fā)展水平,政府采購失信懲戒還須發(fā)現(xiàn)并克服其不足之處。在制裁對象方面,由于羅馬法未形成完備的法人理論,“喪廉恥”主要應對的是自然人;而政府采購失信懲戒則主要規(guī)制包括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在內(nèi)的公司法人。根據(jù)《關于對違法失信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lián)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發(fā)改財金〔2015〕3062號),禁止作為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的失信主體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各機構相關責任人員。這一條款意味著“揭開公司面紗”制度可以被引入政府采購失信懲戒中。“揭開公司面紗”是指對公司獨立人格的否認,使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同理,在政府采購中也可將上述針對上市公司的規(guī)定更廣泛地應用,使股東對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的失信行為負責。具體言之,失信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所擁有的其他公司,以及與失信主體有密切關聯(lián)的公司也應被納入懲戒范疇,避免失信主體“借尸還魂”參與政府采購;同時還應剝奪相關人員擔當評審專家的資格。
在實際操作中,落實政府采購失信懲戒離不開信用監(jiān)管,而信用監(jiān)管包括查詢及使用信用記錄兩方面的內(nèi)容。羅馬社會成員只需關注法官、執(zhí)政官或檢察官的宣告就可以獲取“喪廉恥”者的信息,因為使“喪廉恥”生效的權力相對集中于有限的主體。然而在信息爆炸時代,不同種類的信用信息被不同政府部門所掌握,如不依靠各方聯(lián)動的大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則無以構建起完整的信用基礎設施網(wǎng)絡,信用記錄的查詢也就無以實現(xiàn)。目前被政府采購法律體系采納的失信行為包括拒不履行法院判決、稅收違法、繳納社保資金違法、違反安全生產(chǎn)規(guī)定、違反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政府采購違法等,涉及司法、稅務、人社、安監(jiān)、環(huán)保、財政等多個部門;而對其他諸如犯罪、違反行業(yè)規(guī)定等行為的管制尚較為松懈。為統(tǒng)一信用記錄查詢渠道,需要全面落實行政處罰、法院裁判信息的網(wǎng)上公開,打造一站式搜索引擎,促進信用信息的流通;此外,還需要進一步豐富信用信息來源,將法律尚未明確的、政府采購實務所需的信用信息一并納入管理,方便政府采購當事人。必要時,可以探討引入第三方征信服務機構提供信用評價信息共享的可行性,提高信用管理的市場化、專業(yè)化水平。
最后,同“喪廉恥”相比,政府采購失信懲戒還須進一步明確失信主體的救濟機制。在羅馬法中,間接“喪廉恥”具有終身性,只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可通過皇帝特許或法院判據(jù)恢復名譽;直接“喪廉恥”雖然在執(zhí)政官或監(jiān)察官任期屆滿后失效,但期間當事人不得申訴。①參見周枏:《羅馬法原論》(上冊),商務印書館第1994年版,第126-127頁。此類規(guī)定顯然不契合于現(xiàn)代法治的要求。根據(jù)規(guī)定,適用失信懲戒的政府采購項目應在采購文件中明確信用信息查詢渠道、使用規(guī)則等內(nèi)容,因此有異議的失信供應商可根據(jù)《政府采購法》第52-58條的規(guī)定,對采購文件提起質疑、投訴或行政訴訟。同時,因政府采購失信懲戒具有行政處罰屬性,須適用行政處罰法中的比例原則,即處罰必須與失信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與“喪廉恥”一樣,當前體系下失信懲戒采用了“一刀切”的做法,一律剝奪失信主體參與政府采購的資格,未免失之僵化。今后可考慮充實懲戒的手段,例如允許失信情節(jié)較輕的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但在評審時綜合考察其信用記錄,或者增收其投標保證金等。救濟機制和比例原則的適用,旨在防止采購人濫用權力達成“信用壟斷”,強化市場競爭。
政府采購失信懲戒和“喪廉恥”這兩項制度雖然產(chǎn)生的歷史時期、社會形態(tài)迥然不同,但在宗旨、動因、方法、后果等各方面卻如出一轍。懲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兩者都是通過使違法成本大于違法收益,促使個體在權衡利弊后選擇遵守公序良俗,從而維護公共利益的外在約束機制。借助對“喪廉恥”的探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政府采購失信懲戒的理論可行性與現(xiàn)實必要性。不同的是,政府采購失信懲戒在繼承“喪廉恥”形制時須注意揚棄,合理引入現(xiàn)代法制理念,使這一古老制度能滿足實務操作的需要?!敦懹^政要》云:“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①(唐)吳兢:《貞觀政要》,駢宇騫、駢驊譯,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40頁。僅僅依靠外在約束所能達致的狀態(tài)并非政府采購的理想秩序境界,依靠政府采購主體的自我約束才是根本正途,而政府采購失信懲戒制度的終極目標正是要引領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當前,唯有堅持運用并完善失信懲戒,對失信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保持高壓態(tài)勢,才能提高政府采購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推動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的構建,進而在更廣的范圍內(nèi)樹立誠信文化理念、弘揚誠信傳統(tǒng)美德,促進社會發(fā)展與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