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初中化學有著新的要求,突出表現為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的方式方法,這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大有成效,但是在尊重學生差異、有針對性教學這一部分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從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后作業(yè)以及相關的評價機制中可以體現出來,因此,以下主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四條策略,以供分析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尊重差異;分層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初中化學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在實際化學教學中,要注意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布置有層次性的課后作業(yè)和評價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學生進一步學好化學做好準備。
一、 根據學生情況設置分層的教學目標
分層的基礎和標準就在于學生的基本情況,這包括學生的個性情況、化學學習情況等,根據這些來設置有層次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學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學習能力為前提條件,并且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課程設置的教學任務,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課上課下時間鼓勵學生參加化學教學活動和實踐,讓學生在有層次的教學目標下激發(fā)自身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養(yǎng)成較高的化學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授“化學式與化合價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夯實基礎、掌握基礎概念為一個層次的目標,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前提,進一步拔高學生的思辨能力為一個層次的目標,以拓寬知識面、提高動手實踐能力為一個層次的目標,從而進行科學、合理的層次教學。這種分層能夠較好地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能夠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避免出現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學不會,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覺得太簡單的情況。另外,在分層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情況,對于一些承壓情況較好的學生,可以安排一些較難的任務,這樣能夠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而對于一些承壓能力較差的學生,則盡量安排符合他們能力的任務,避免過難任務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二、 分層次安排教學內容,有層次地推進教學過程
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為促進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首先,針對第一層次的學生,教師不僅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還要進行合理的拓展訓練,從其他教學材料中選取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深入思考的內容。對于中間層的學生,其任務主要在于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基本化學能力和水平,通過進行反復的訓練和練習來提高學生思辨和動手操作能力。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更加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增加相關的練習題來鞏固和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爭取學生在基礎知識部分拿到滿分。
例如學生在學習“常見的酸和堿”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學,如可以要求第一層次的學生掌握學習材料的全套知識,包括“酸和堿的基本知識以及堿性可溶性和不溶性的基礎分類”等,并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適當進行拓展。而要求第三層次的學生只掌握化學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即可,夯實基礎為進一步學習化學做好準備。
三、 布置有層次性的課后作業(yè),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
課后作業(yè)是鞏固學生已學知識和吸收新知識的重中之重,也是學生查漏補缺的一面鏡子,因此,布置有層次性的課后作業(yè)對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十分關鍵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應該根據不同的水平來安排,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級別的訓練題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一層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具有難度和挑戰(zhàn)性的實踐工作,從而實現知識的輸出過程。針對中間層學生,作業(yè)要以基礎為主,同時輔以適量提高性作業(yè),爭取給學生有一個拔高的過程。針對三層學生,教師要更加注重復習和鞏固,尤其是對于一些和過去已經學習過的內容有所聯系的內容,盡量能夠有系統(tǒng)地復習,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過的知識。除此之外老師要注重分層的靈活性,允許學生可以針對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并鼓勵學生挑戰(zhàn)難題,切實提高化學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可以分別從實驗技能、學習知識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方面出發(fā)。如要求第三層次的學生熟記元素周期表和化學反應方程式即可,而針對二層學生則要求在熟記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掌握反應原理,理解其中的反應過程。針對第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要求學生對比分析幾個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總結,并要求學生動手實驗,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四、 做好對學生的分層評價,提高教學反饋的有效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和吸收情況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因此,完善初中化學的評價機制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水平非常重要。然而,當下初中化學的教學評價還不太完善,評價過于籠統(tǒng),沒有層次性和針對性,不能更全面地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展示出來,也不利于教師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強化鞏固。在實行過程中,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難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化學水平。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互評的方式來統(tǒng)計學生的掌握情況,也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了解教學效果,并做出相應的調整。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作業(yè)布置和評價體制等幾個方面展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安排合理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調整教學內容,難易結合。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布置有層次性的課后作業(yè),完善評價機制,根據學生的反饋內容提高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寧寧,高長江.“分層次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7):66.
[2]范曰清.初中化學學案問題設計層次性的基本著眼點[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60.
作者簡介:陳玲玲,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清流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