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銀玉
[摘 要]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明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憲法。作為思想品德工作者,應率先在教學主陣地上有意識地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由于各方原因,在培育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不足。教師應在分析不足的基礎上,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培育路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初中思想品德;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5-0047-02
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處于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且由于他們的社會閱歷少、缺乏社會經(jīng)驗,所以易出現(xiàn)價值困惑。這一時期培育初中生的核心價值觀,對于他們的學習、生活乃至終身發(fā)展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體現(xiàn)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大部分學校重智育成績而輕德育工作
受中考影響,學生、家長、老師過于看重分數(shù),而輕視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這樣的大氛圍下,很難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當今社會,公民道德水平已不僅僅是個人素質(zhì)的體現(xiàn),還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
2.教師由于時間有限導致重知識輕踐行
當下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還普遍停留于理論學習層面上,而且即便是這種理論學習也只是膚淺的表面學習,并沒有追本溯源、深入探究?!案嬖V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可能記??;讓我參與,我才能學會?!背踔兴枷肫返抡n由于時間緊、分值少、任務重等原因,沒有或極少開展多種主題實踐活動,導致學生理解不足、感受空洞,沒能從本質(zhì)上去掌握知識。
3.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導致價值困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此同時外來文化大量涌入國門,與本土文化形成強烈碰撞。尤其正處于青春轉(zhuǎn)型期的初中生,身心發(fā)展不成熟,社會閱歷不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可又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而西方思潮中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觀念似乎更迎合初中生崇尚自由、解放人性、追求自我價值等理念,更容易被他們接受。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培育路徑
1.引導教材解讀新方向
初中生的價值觀并非一張白紙,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辨能力日趨提升,自我意識也逐漸增強,慢慢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和看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價值觀現(xiàn)狀,以教材中的知識體系為基礎,確定教學設計的價值導向。例如在九年級《樹立法治觀念》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不僅要深入剖析法治觀念的特點和基本要求,還要根據(jù)少數(shù)初中生存在錯誤價值觀的現(xiàn)實,借助依法治國的相關內(nèi)容,引導學生樹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觀。其次,教材中哪些知識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相對應,就應在教學設計上有所側(cè)重。例如在九年級《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一課,教材知識涉及了新型民族關系,這里既蘊含了“和諧”的價值追求,又蘊含了“愛國”“友善”的價值觀念。
2.引領思想品德教學資源新選擇
利用顯性教學資源是課堂教學的常用手段,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性較強,初中生剛開始接觸時可能會覺得難以理解,味同嚼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忌理論說教、死記硬背和默寫罰抄的教學方式,這樣只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教學中增加可視可聽的鄉(xiāng)土教學資源。如在《感受身邊的變化》一課中,不妨增加有關學生家鄉(xiāng)東灶港濱海新區(qū)的建設、余東古鎮(zhèn)的保護開發(fā)、正余邢柏村的發(fā)展等鮮活素材,可以是圖片介紹,也可以請學生自己講,甚至可以帶學生去走一走,看一看,采訪一下村民,了解村民的感受,從而體會“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涉及“愛國、敬業(yè)”時,不妨以學生都很熟悉的常樂鎮(zhèn)清末狀元張謇為教學資源,這是一個典型的榜樣人物,將他的事跡引入教學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愛國、敬業(yè)”。教師還要重視隱性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如校園環(huán)境、校風建設、師生關系等,這些都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重視“環(huán)境育人”,重視校園文化蘊含的教育價值,營造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濃厚、人際關系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要加強校風校訓、班風班訓、家風家訓的建設,做到學校、班級與家庭的價值認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相一致,讓學生一直浸潤在這種積極向上的“大教材”中。
3.引進思想品德教學評價新機制
由于受中考影響,導致當前學校普遍采用重智輕德的評價機制,這樣容易培養(yǎng)出“高分低能”的學生,教師應盡快改進這種評價機制。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可增加德育評價版塊。如在學期結(jié)束時,對一學期的活動進行總結(jié),評選出“誠信之星”,并在學校宣傳欄中集中展現(xiàn)。讓學生認識到榜樣人物就在身邊,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自律的積極性,營造出“誠實守信者令人尊重”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也可以給評上“誠信之星”的學生頒發(fā)榮譽證書,增強其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動力。教師還可以為德育表現(xiàn)好的學生開設“免監(jiān)考考場”,讓他們在這種互相信任的氛圍中完成對自己學業(yè)和人格的雙重檢驗。除了這些精神獎勵外,教師還可以適當給予學生物質(zhì)獎勵,如學生在申請獎學金、助學金時,不僅僅要考量他們的文化成績,還要看他們的德育評價,只有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才可以申請。又如對“德育明星”可以發(fā)放一定數(shù)額的購書券,引導學生自覺營造和維護這種有利于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文化正能量。
4.開展思想品德教學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要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以“愛國”為例,可開展“國旗下講話”的愛國教育活動,爭取學校的大力支持,在每周一的大課間,由各班推薦優(yōu)秀學生代表, 輪流進行以“愛國”為主題的國旗下演講,再現(xiàn)革命烈士為國家解放、民族獨立而前赴后繼的英雄事跡。以“敬業(yè)”為例,可帶領學生一起參觀樹勛鎮(zhèn)希諾有限公司,讓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學習,切身感受流水線作業(yè)下公司員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的生產(chǎn)過程,并邀請該公司的先進工作者給學生作“愛崗敬業(yè)、恪守職責”的主題講座,介紹該公司正是在這種企業(yè)文化中不斷突破自我,發(fā)展自我的。又如開展“衛(wèi)生值日——我的職責”主題活動,利用班會課,請班主任和衛(wèi)生委員強調(diào)值日工作的重要性,安排好具體的值日時間,并建立好每天的監(jiān)督檢查機制,制定好“獎懲公約”。衛(wèi)生委員要負責每天的監(jiān)督檢查工作,及時反饋值日信息。然后在全校范圍內(nèi)開展衛(wèi)生大掃除評比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由學校的考核小組每天進行打分評比,一周評比一次。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覺、認真、高效地做好值日工作的習慣,讓學生以勞動為榮,主動承擔對班級的責任。
總之,我們應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去解讀教材,去充分開發(fā)和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學資源,去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機制,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相信通過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頭腦、根植內(nèi)心,并最終落實于行動。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淑清,丁才錦.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3(12).
[2] 秦良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教育青年學生[J].求是,2008(6).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