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娟
摘 要:小說賞析教學須根據(jù)小說文本及作者在文本中的觀點、態(tài)度、情感等開展活動,可以從小說人物語言的前后矛盾處、前后反復處、異口同聲處析出支撐人物語言背后的思想,可以從小說的描寫中推測人物近況、推理人物現(xiàn)狀進而推出作品語言背后的潛藏因素。
關鍵詞:小說教學;語言教學;賞析
小說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感性的,可是,小說特殊的語言背后,卻有無數(shù)個可以讓人思考的地方:人物命運發(fā)展的邏輯軌跡、人物語言背后的推理路徑、文章結構安排的思維體現(xiàn)等。小說賞析教學須根據(jù)小說文本及作者在文本中的觀點、態(tài)度、情感等,再結合閱讀教學的要求開展活動。
一、析出支撐人物語言背后的思想
小說必有人物,人物多有語言,語言定有思想。因此,抓住人物最有個性、最具特色的語言開展教學,是上上之策??勺サ狞c有:
(一)前后矛盾處
在《祝福》中,作者說:“柳媽是善女人,吃素,不殺生的,只肯洗器皿?!笨墒?,這樣一個“善女人”,在面對祥林嫂時,先是盯住她額角的傷疤揭“老底”,以滿足自己的意淫,再“詭秘”地“勸告”對方:“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F(xiàn)在呢,你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柳媽是一個不起眼的與祥林嫂一樣的苦工,她有著“打皺的臉”“干枯的小眼”,表明她也經(jīng)受過風霜,有過生活的歷練。按理,她這樣與祥林嫂同等地位的人,應該對她更具同情心。然而,當災難降臨到祥林嫂的頭上時,“善良”的她不是給予同情,而是一味嘲笑和奚落。她看到祥林嫂額頭上的傷疤問“不就是那時候撞壞的嗎?”還說一定是祥林嫂最后自己肯了,就推說是別人力氣大,讓祥林嫂“再一強”,自己撞死好了,就不用受罪了。這些話,竟出自一個“不殺生”的“善女人”之口!作者的評價與人物言語的矛盾,映現(xiàn)的不是同病相憐,而是柳媽作為長者、作為女人的冷酷無情!在她心目中,勤勞能干的祥林嫂的一條命,居然抵不過為死去的第一個“男人”守節(jié)重要!祥林嫂撞死了,可以做一個烈女,這很符合當時對祥林嫂這樣無依無靠、沒有說話權的婦女的條規(guī)。為了并不存在的“節(jié)”,柳媽很隨便地流露出“世情薄,人性惡”的本質(zhì)。而善良無知的祥林嫂,最終也確實聽信了柳媽的話,乖乖地拿出自己的辛苦錢,去捐了門檻以贖罪。但她沒想到的是,她歸來依舊不能碰祭品,表明在別人心里,罪孽還沒根除。這徹底使祥林嫂走向毀滅。柳媽表面上是“善女人”,但她用“看客”的眼光,與“看客”聯(lián)手,鑄成了祥林嫂的悲劇人生。因守節(jié)觀強烈而導致人性的缺失,在此處得到了很明顯的體現(xiàn)。
教學這篇課文,可以引入魯迅先生的另一篇雜文《我之節(jié)烈觀》。文中,先生寫道:
據(jù)時下道德家的意見,來定界說,大約節(jié)是丈夫死了,決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窮,他便節(jié)得愈好。烈可是有兩種:一種是無論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著自盡;一種是有強暴來污辱他的時候,設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殺,都無不可。這也是死得愈慘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議論。萬一幸而遇著寬厚的道德家,有時也可以略跡原情,許他一個烈字。可是文人學士,已經(jīng)不甚愿意替他作傳;就令勉強動筆,臨了也不免加上幾個“惜夫惜夫”了。
總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著,或者死掉;遇了強暴,便死掉;將這類人物,稱贊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國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
“節(jié)烈很難很苦”,因而沒有女人愿意主動“節(jié)烈”,但是,在強大的男權社會里,沒有話語權的婦女還得信守男人框定的“道德”,卻不能不說是社會的悲哀。雖然先生認為“節(jié)烈已經(jīng)失去存在的價值”,可是,這殘酷的封建社會制度把女人逼迫成了各式各樣的奴隸,“卻還把種種罪名加在她的頭上”。
(二)前后反復處
同樣以《祝?!窞槔?,文中祥林嫂說的“我真傻,真的”這句話,前后共出現(xiàn)了三次,前兩次幾乎是原文重復,第三次則在未說完時就被打斷。理解這句話,不能簡單地從人物的反復說中強調(diào)她對失去孩子的傷心。
這句話是祥林嫂對不同的人說的。在眾多聽者中,沒有人真正從心底里同情她及她的遭遇。他們,不是為了從她身上獲得一些談資,就是為了從她身上找樂趣。當新鮮勁兒過后,她的遭遇就沒人再提,她的處境也就每況愈下。
從來沒有人想過,她反復說這句話,是出于嚴重的自責!
盡管跟第二個男人的結婚是被迫的,但是,從她“胖了”可以看出來,第二個男人對她很好,夫妻恩愛,且結婚第二年就有了孩子,所以,她很珍惜這樣的幸福生活??上В腋I顏淼猛蝗?,去得也快,很快,她的第二個男人因得傷寒癥死了,只留下她們母子??傄詾閼{自己的勤勞,養(yǎng)活孩子不成問題,不成想,因為自己不知道春天也會有狼,讓“我們的阿毛”一清早一個人坐在門檻上剝豆。善良的她只責怪自己對山區(qū)生活常識的欠缺,責怪自己照顧孩子的不細致,導致阿毛被狼叼走。她的這種心理,魯鎮(zhèn)上那么多人,有誰真正地憐憫過?
清代戲劇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言者,心聲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敝挥邪盐兆∪宋锏膫€性特點,才能讓人物說出切合情境的話來。而祥林嫂之所以要向人重復這句話,從心理學角度看,她是在向人傾訴。
心理學家認為,傾訴是人們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較為常用的情感宣泄方式。說話者往往通過描述自己的人生遭遇或者申訴自己的行為理由而力爭贏得聽話方的理解、原諒或同情,從而在心理上擺脫壓抑感,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結合上下文我們可以看到,祥林嫂并非天生愛說,第一次到魯鎮(zhèn)時,她“不很愛說話,別人問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可是第二次到魯鎮(zhèn)時情形卻完全不同了,她總是不停地尋找各種各樣的機會向別人傾訴“我真傻,真的……”,最終大家厭煩得避之唯恐不及。從祥林嫂前后行為的巨大反差中,我們可以推知,祥林嫂之所以要傾訴正是要力圖贏得主流社會的諒解,掙脫被邊緣化、被蔑視的處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傾訴行為的有效性要建立在傾聽者的密切配合之上。如果傾聽者缺失或者不能真誠傾聽,那么傾訴將遭遇失敗而不能成為宣泄精神痛楚的有效方式。祥林嫂正是陷入了因傾聽行為無法有效實施而導致的傾訴行為失敗的困境中。
祥林嫂沒有那么多的思想支撐,她只想單純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她所處的環(huán)境,不允許她憑著自己的力氣扎實地過日子。不同的人,或在肉體上折磨她,或在精神上摧殘她,或在心理上擊垮她,使她最終走上了絕路。
(三)異口同聲處
不同的人對某一人或事有同樣的評價,這個評價,一定是真實有效的。
《品質(zhì)》的結尾處出現(xiàn)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做了頂好的靴子?!?/p>
“頂好”的意思是最好,沒有可以超越的。這句話,分別由兩個人說,一個是格斯拉的競爭對手,一個是作為顧客的“我”??梢哉f,“我”的贊美是由衷的,因為我一直穿他們兄弟倆做的靴子,是他們忠實的顧客,他們兄弟的鞋鋪是我的“產(chǎn)品信得過單位”。但是,競爭對手說這句話,卻不能不讓人深深地思考了!
先看競爭對手說這話之前的話:“……他經(jīng)常斷炊。他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對手先是奇怪于格斯拉從早到晚只精心專注于做自己的靴子,不讓別人插手,不休息,廢寢忘食,入不敷出,經(jīng)常斷炊,他的錢,全用于付房租和購買原材料上。這一方面表明格斯拉當時的日常——除了工作,再無其他,另一方面表明他的生活非常窘迫困頓。但即便是生活已至無米下炊的境地,他依舊執(zhí)著于自己的靴子理想,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更主要的是,格斯拉不參與現(xiàn)代化的商業(yè)競爭,他不打廣告,用最好的皮革,從不偷工減料;不預收工錢,也不采用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方式,他只信他的純手工技藝,并且一條道走到底。這種摒棄世界潮流、固守傳統(tǒng)手藝的做法,雖然最終讓他走向失敗,卻精神可嘉。
“人們好像不要結實的靴子了”“顧客可不愿意等啊”——社會風氣變得浮夸,人們由追求經(jīng)久耐穿而變得喜新厭舊、追求時髦,更注重產(chǎn)品的表面。而格斯拉注重的是靴子舒適耐穿的品質(zhì)。故為了追求時髦,人們不惜以痛苦為代價。
因此,競賽對手對他的評價中,公正之外更多的是對格斯拉那種精神的感動和敬佩?!绊敽谩钡馁澴u,充分表明對手對他的稱贊是出自肺腑的——他一生在追求品質(zhì)、守護品質(zhì)乃至犧牲生命也不改初衷。
二、推出作品語言背后的潛藏因素
小說語言里,總包含著很多潛藏的東西,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挖掘,推理,解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讀懂作者那藏在“冰面下的八分之七”!因為,真正的好小說,作者幾乎不出現(xiàn)自己的評價,卻又處處閃現(xiàn)著作者的評價。
(一)在描寫中直接推測人物近況
描寫的內(nèi)容很多,細節(jié)、外貌、服飾等,作者之所以要描寫,就是要向讀者暗示點什么。
“他放一張斷腿板桌,周圍——前面和兩旁,放幾條板凳。他是個中年人,穿一件藍布長衫,臉很黃很瘦。”這是《說書人》起筆介紹“我”第一次看見說書人的樣子,從中可以推測:他的道具簡單破舊,可知這位說書人經(jīng)濟條件極為不佳,連像樣的桌凳都租不起;雖然已人到中年,卻穿著普通,“藍布長衫”只是寫明他的職業(yè)身份,臉色則表明他在生活貧困之下營養(yǎng)不良,外加生病。這跟魯迅寫孔乙己差不多:“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弊髡呓榻B孔乙己的語言不多,卻內(nèi)涵豐厚:“身材高大”表明孔乙己原本具備謀生能力;“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表明他營養(yǎng)不良,且時常挨打,年紀這么大了還經(jīng)常挨打,挨打的原因雖未明說,卻激發(fā)了讀者的探究欲望;“花白胡子”前冠以“一部”和“亂蓬蓬”暗示出孔乙己懶于梳理自己,后面的標志性服裝“長衫”也一樣寫出了他的懶。這段描寫,作者多次暗示孔乙己的懶,為后文悲劇的出現(xiàn)埋下了厚重的伏筆。
說書人與孔乙己有很多相似之處。外形相似:孔乙己“青白臉色”,穿又臟又破的“長衫”;說書人“臉很黃很瘦”,“穿一件藍布長衫”。處境、職業(yè)相似:皆因窮困而潦倒,孔乙己以替人“抄書”糊口,說書人以給人“說書”為生。結局相似: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了腿,“用手”走路,形容極慘,“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可以想象,最后他不是餓死就是病死;說書人最后也是死于貧病,這可從抬去下葬時慘不忍睹的情狀看出來——“腳從席子里露出來,不住隨著杠手的步驟擺動,他的破長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掃著路上的浮土”。而這種種相似集中到一點,則是本質(zhì)上的相似,即他們都是舊時代舊社會被涼薄、被損害、被遺棄的“多余人”。
(二)在描寫中逐步推理人物現(xiàn)狀
推理人物現(xiàn)狀,有時需要一個句子,有時則只要一個詞語就夠了。以下是筆者在《一個人的遭遇》教學中的一個片段:
生:(齊讀)“我不由自主地睜開眼睛:這是一張疲憊蒼老的臉,沒有刮胡子,身上穿著消防隊的制服……”
師:大家剛才朗讀時關注到了哪些詞語是重點要理解的?
生:“疲憊蒼老”“衰老”“輕輕”等,寫出了這個人年齡大、對傷員溫柔。
師:還有嗎?
[學生沉默。]
師:請大家看“沒有刮胡子”,寫出了他的什么?
生:忙碌。
師:為什么忙碌?
生:為救傷員而忙碌。
師:這表明什么?
生:傷員多。
師:傷員為什么多?
生:戰(zhàn)爭場次多而殘酷。
師:(總結)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僅憑這五個字,我們就在推理上往里走了三大步:為救傷員而忙碌→傷員多→戰(zhàn)斗多而殘酷。所以,海明威的理論,在小說中太有用啦!
小說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最后的常春藤葉》第40段,作者在詳寫藤葉時,就有一些詞語暗示了藤葉是貝爾曼畫上去的:“仍舊有一片常春藤的葉子貼在墻上?!拷~柄的顏色還是深綠的,但是鋸齒形的邊緣已染上了枯敗的黃色,它傲然掛在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弊髡哌\用擬人手法,運用精妙的副詞、動詞和形容詞,盛贊貝爾曼畫技的高超,同時暗示他為這幅畫作所作出的犧牲。